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藩之乱暴露了清朝什么问题

三藩之乱暴露了清朝什么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99 更新时间:2024/1/29 3:51:04

1673年,爆发三藩之乱。这时的清军远离战场只不过才十多年时间,却已无早年入关时的那般英勇之气了。平定三藩之乱,兵力主要还是以汉人为主。

那么,是什么让清军丧失了战斗力?

安逸的生活。

入关后,清兵丢掉了原有的马上作业习惯,生活的安逸、享受一点点的将八旗兵给腐化了。入关时,清兵可以以一当十,而在三藩之乱初期,曾经的马上民族居然箭箭虚发,士兵们毫无战斗力可言。八旗军的主帅也毫无章法,清军被打得灰头土脸,一败再败。

对此,清政府的统治也陷入到了危机之中。当年这支不到十万人的军队,硬是击败了明朝的百万大军,这才过了不到二十年,八旗军再汉军交手,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已经在短时间内被安逸磨掉了斗志。

康熙这时只能重用汉军,汉将的地位得以提升。自此,辅臣这些汉将成了前线的作战主力,清军最后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历史永远都是最好的教范,分析三藩之乱中清军战斗力的丧失,基本上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安逸催生腐败,而腐败必定导致失败。”

史学界认为:三藩之乱是清朝时期最大的一次内乱。

其实,从本质上来分析,它的爆发是地方和中央争权。满清刚入主中原之时,根基很不稳,又没有统治大国的经验,这时满清的最高统治者不得不分出部分权力和汉人的地主阶级共享,“三藩”其实就是汉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

等到满清站稳脚跟后,中央和地方就存在权力相等的矛盾,所以,必然会爆发权力之争。满清统治者已经感觉到了地方权力的威胁,所以,他们时刻会关注着汉人功臣的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矛盾。

民族交融是需要时间的,再说满清入关后,炮制了不少屠杀事件,这都让南方的汉人很是仇视满人,情绪上的对立也让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吴三桂的称帝野心和康熙的撤藩诏书,最终成了三藩之乱的直接导火索,一场恶战就此上演。

这场内乱持续了八年,从康熙十二年打到康熙二十年。在这八年中,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清军溃败、相持阶段、清军取胜。

战争的头三年,吴三桂的势力很猛,清军只有弃地的份,丢了很多战略要地。后来,康熙调整了策略,王辅臣等汉将投降,并成了前线的主力,清军开始反攻。康熙十七开始,清军已经完全掌握的主动权。最终,随着吴三桂病死,他的儿子在城破时自杀,这场战争以清军胜利告终。

吴三桂当年为敢和朝廷叫板?

他没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也不敢这么做。官方记载,当时吴三桂有五万多兵马,包括五十三佐领。朝廷为了能让吴三桂安心,还将他的部将王辅臣提拔为了陕西提督,就是这个王辅臣,后来调转枪头和吴三桂对阵。这就是康熙的聪明之处,战场上讲究的就是知己知彼,吴三桂后来兵败,不是他的兵不能打,而是对方知道他的短板。

吴三桂要和朝廷对着干,一定会提前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按照五丁出一甲的方式计算,吴三桂当时的甲兵应该也有两万人左右。吴三桂没有个十万左右的兵力,他不会如此冒险对朝廷开火。吴军和朝廷持胶着状态时,岳州之战最终打破了这个平衡。这是清朝与吴周之间的一场战役,开始于康熙十三年,结束于康熙十八年。

这场战事也分三个阶段。

公元1674年6月13日,康熙先是派出尚善进军岳州,但是,岳州军防坚固,康熙又派出尼雅翰部,准备会合他部,夹攻岳州。

不过,尚善达到岳州后,迟迟不发兵。康熙这时又派出了岳东。

第二阶段从1675年正月开始。清军暂缓进攻岳州,岳东围攻长沙。战争日趋激烈,清军后来连续夺取茶陵等十二座县城、平江、湘阴。

1678年3月开始,清军一边在战场正面进攻,一边展开攻心术,让吴军内部离心,吴军大将林兴珠等人先后投降。

这一年吴三桂病死,很快岳州被清军攻占,继而,长沙也被攻克。

史学界并没有给出这次战乱的损失数据,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受伤的终究是老百姓,最终获利的是朝廷。战争结束后,清廷没收藩产充当军饷,藩镇制度被彻底取消。

三藩之乱时,百姓的生活很苦;

三藩之乱平定后,百姓的生活依旧很苦。

不过,地方割据势力被清除,国家可以一心致力于发展经济,也避免了大分裂,边疆和内地经济及化的交流得以恢复。

从三藩之乱中,其实,可以读出很多内容,单从清军战斗力来说,清廷已经意识到八旗军战斗力的严重退化,不过,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采取更有效的防范措施。这其实,也为后来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不好的隐患,多年后,满清也因此亡国。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实力雄厚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吴三桂为什么会失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虽然说起那场折腾了“康熙王朝”八年的“三藩之乱”,野史里大书特书康熙帝“镇定平叛”的英姿,捎带歌颂一下其“雄才大略”。但对于清王朝的国祚来说,这却是一场险过剃头的叛乱。作为清王朝的“开国功臣”,坐拥西南大

  • 三藩之乱前期为什么康熙没有能将吴三桂围困在云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康熙为什么没有能将吴三桂围困云南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入关后,为得到一个暂时的平衡,曾将尚可喜、吴三桂、耿精忠三人分封在广东、云南、福建三地担任藩王。三位藩王麾下各有军队人马,掌管辖区,气焰跋扈。尤其是吴三桂,他可以亲自任免委派官员,以至

  • 三藩之乱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清廷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撤藩回京师。除吴三桂部调往边区站、台服役外,其余各部重新编入八旗。福州、广州、荆州派八旗兵驻防,广西、云南派绿营兵镇守,彻底消除了藩镇制。此外,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

  • 《扫黑风暴》高开低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扫黑风暴》正在热播当中,这部剧的播出可以说拯救了不少观众,有些剧不想看没意思,当这部剧官宣之后,许多网友都非常期待。该剧是由五百执导,孙红雷、张艺兴、刘奕君等人领衔主演,也是根据真实故事进行的改变,主要讲述的是“前刑警”李成阳、年轻刑警林浩在督导组的指导下,与专案组组长何勇,共同将黑势力的保护

  • 水门礼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水门礼是航空界最高的礼仪待遇。能享受这种礼遇的飞机,一般来说都是首飞成功,或是最后一次飞行,以及经历了重大事件的飞机,也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位飞行员退休。在欢迎新机之时就喜欢用这种水门礼。一般是用两辆消防车停在跑道两旁,待飞机驶过之时向其上空喷射水流。两支水流相遇,水花四溅,洒落在飞机顶部,看起来甚是美

  • 明朝火器那么强为什么打不过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明朝末期,清兵入关,但是在明朝时期,军事力量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明朝时期的火器,可以说是非常领先的,很多文献记载当中,明朝的火器都是很厉害的武器。不过为什么明朝既然有这么厉害的武器,却还是打不过武器落后的清兵?明朝输给清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武器吗?但是武器明明要更先进,为什么还是战败

  • 火器为什么打不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明朝是对火器最重视的一个。从明朝建立的初期,明朝军队就已经开始使用火器了。在与蒙古骑兵作战的过程中,明朝军队多次使用火器。随着历史的发展,明朝军队装备的火器越来越多。但是在明朝末期,拥有大量火器的明军,为何总是打不过清军的骑兵。其实不是清军过于强大,而是明朝自身出了问题。早在朱元璋

  • 中国火器为什么会落后西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有一段关于火药与焰火的记载:最后,我们应该谈淡硝石;这种东西相当多,但并不广泛用于制备黑色火药,因为中国人并不精于使用枪炮,很少用之于作战。然而,硝石却大量用于制造焰火,供群众性娱乐或节日时燃放。……我在南京时曾目睹为了庆祝元月而举行的焰火会,这是他们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场合我估计

  • 中国的火器为什么没有能发展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在唐朝末年最先发明了火药,宋朝最早制造出管形射击武器,直至14世纪末期即明朝建立之初在火器方面还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明朝初期永乐大帝还专一的创新出了一支纯火器的队伍,那就是我们熟知的神机营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支全部装备火器作战的队伍,足足领先了世界各国百余年。也正是有了这支队伍才让永乐大帝一生中五

  • 农耕民族为什么打不过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游牧民族是活跃在北方草原的一个庞大族群,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的劲敌。众所周知,游牧民族人口少、生产力落后,无论经济、文化还是科技都远远比不上农耕民族。但历史上,农耕民族在和游牧民族的斗争中往往处于下风,经常被游牧民族压着打。那么为何人口众多、生产力发达的农耕民族打不过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下面小编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