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打仗士兵为什么不怕死敢冲

古代打仗士兵为什么不怕死敢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22 更新时间:2024/1/21 2:14:28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时,打仗都是使用兵器居多,直到明朝才渐渐产生了火器,可惜清朝后来又给热武器的源头给掐灭了,这才导致了华夏的渐渐落后,以至于最后被英国用坚船利炮给炸开了国门,从此大清朝再无招架之力,以至于被迫瓦解。

往事不提也罢,今天咱就古代冷兵器时期的战争来讨论一二。当初没有热武器的时候,那时候可以说完全是靠军队士兵们一刀一剑把天下给打下来的。可是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这些将士们愿意在上了战场之后,皆敢悍不畏死的往前冲呢?要知道其中有很多还是民兵啊!

其实研究之后我们会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这三点:

第一:主帅的激情演讲

古时候在每次大战之前,主帅往往都会进行一番激情演讲,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军心。在古时候许多大战开始之前,甚至是皇帝挂帅出征之前,都会举行一个所谓的“誓师大会”,就像是现在许多高三、初三的学子马上迎接高考中考一样,学校的主要领导人——校长往往都会进行一个“战前大会”来鼓励莘莘学子们,口号往往就是考上大学(高中)就轻松了,考上好的大学(高中)以后你就会出人头地了!

其实古时候的誓师大会和现在的还是挺类似的,皆是为了鼓舞民心,刺激军心。当然古时候打仗可就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俗称“战前总动员”。

主要是声明一个问题,我们的对的,敌方是错的,我们是惩恶扬善的正义一方!其次,讲清楚敌方的手段,比如破城之后老幼不留,为了身后自己的家园和自己的父母妻儿,我们必须进行战斗!在这种煽动情绪之后,对于当时大多都是盲的士兵们来说,不上战场拼命才是怪事呢。

第二:丰厚的奖赏措施

打仗这种东西,你必须得告诉那些上战场为你拼命的士兵们,你如果胜利了能够得到什么。就像是考试有了好成绩,你可以上好大学,有好工作,你可以轻松地赚更多的钱一样,打仗胜利了你就可以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当初战国时期的秦国便是搞出了一个“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一样,如果你立功了,那么就会有赏赐,一般来说就是财富和军功,军功积累之后便可以获得爵位,而一旦获得爵位那么这可就是一次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机会,这就会从普通的阶级上升到了贵族,这对于当时的士兵来说诱惑绝对是相当大的。

当然,最后再稍微提一下,古代往往就讲究打上一棒再丢个甜枣,如果你立功了那么得到的自然是丰厚的,可是如果你贪生怕死,当了逃兵或者降卒,那么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要知道一旦带动起其他士兵一起逃跑那更是兵家之大忌,所以结果可能就不是你一个人的灾祸了,全家都有可能会遭殃。

第三:面子问题和环境因素

中国人好面子,这点哪怕是到了现在也是无从避免。当同在一个小队的兄弟中有一个很厉害,那么自然就带动了周围人的“攀比之心”,当然这也是积极的一种攀比,都是不甘比别人弱,更加努力来突破自己!

其次,兄弟之情很重要。战友可都是过命的交情,一旦看见队友倒下,那么其他的兄弟们定然会一股脑疯狂的上去为其报仇。这一点可以说越南人都有目共睹,在越南战争时,一旦打死一个美国人,那么他的队友往往可能就会一动不动,避免暴露目标;但是你一旦打死一个华夏人,那么肯定是一群人上来找你玩命的,他们定然是要为兄弟报仇的。

最后,环境因素其实也是非重要的。中国人从众心理很严重,这一点哪怕是现在都还是非常常见的,当然不是说这个不好,只是可能会缺乏一定的主见。而在古时候打仗的时候,你看见周围的伙伴们都是拿着武器嗷嗷乱叫的往前冲的时候,你肯定也会大脑充血,一起前冲。而你一旦胆怯了、退却了,那么事后兄弟们一句“你还是不是个男人?”这对于好面子的华夏人来说绝对比杀了他还要更加难受。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士兵们不是不怕死,而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他们不得不悍不畏死,因为他们后面还有父母、妻儿乃至整个家族,而且他们还是极其要面子的,一旦当了逃兵那可就是千夫所指了,这搁哪个男人受得了呢?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沉香如屑》剧版魔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一部作品是否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不仅仅是跟演员选角有关,还有服道化和剧情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很多时候,剧情的好坏,对于观众来说,也是挺注重的,如果剧情不过关,那么观众也会毫不留情去吐槽。《沉香如屑》首发预告引热议众所周知,如今有很多由小说改编翻拍的电视剧,比如《沉香如屑》就是其中之一,对于

  • 卡迭石战役中拉美西斯为什么要挑衅赫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拉美西斯二世的军队一路兵不血刃,顺利通过迦南,来到一向态度摇摆的阿莫尔。此时面对埃及大军压境的阿莫尔首领班特史那和以往一样又一次屈膝投降。但埃及军队刚一离开阿莫尔,他又故技重演,急忙向老主子赫梯国王穆瓦塔利什解释他归降埃及实乃形势所迫,为权宜之计。为表达他对赫梯的忠心,他立即宣布绝不向埃及进贡。即便

  • 卡迭石战役中的银板合约是怎么促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双方的主力部队列阵再战。经过一天激战,仍然难分胜负。穆瓦塔利什首先提出议和,得到了埃及方面的同意。拉美西斯二世认为赫梯人此举是战败的表现,可是当他率军凯旋时,穆瓦塔利什又重新占领了卡迭石。虽然赫梯人的回马枪使拉美西斯二世没有守住胜利果实,但这丝毫不妨碍法老宣扬自己战胜赫梯的辉煌战绩。他命人将此次卡迭

  • 卡迭石战役到底是哪方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前1274年的5月,当时的世界两大帝国决战于叙利亚境内的奥伦特河畔。尽管有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亲自登场,也没有能让埃及军队完成预想的北进战略。与之对阵的赫挮帝国军队,则由共治的穆尔西利三世和哈图西利斯三世协同率领。他们之间的固有矛盾,让遭遇伏击的埃及人得以侥幸撤出战场。埃及军队仅仅在战斗的最后时刻才

  • 古代喝酒为什么要温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咱们中国的酒文化非常悠久,从古到今,喜欢喝酒的人都很多。关于喝酒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就是在古代,喝酒以前都要先温酒,就是先把酒加热一下,然后再喝。比如说曹操的“煮酒论英雄”,关羽的“温酒斩华雄”等等,都有类似的情节。而现在人基本上都是直接喝,这究竟是为什么?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看完涨知识了。首

  • 古代军粮都是什么食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在行军作战中的重要性。粮是指粮食,也就是军中的粮食,草是指军中马匹所吃的草料,这就相当于现代战争中军队武器装备所需的燃油,可以说粮草是军队作战的基础。那么古代行军作战时军粮都有哪些呢?中国古代的战争基本都是靠人力,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将士们征战四方长途跋涉要消耗一定的体

  • 为什么古代喝酒要用衣袖遮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的宴席一般统称为酒宴,酒宴者,无酒不欢也!酒在中国的任何宴席上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酒礼的国度,酒在中国的宴席上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礼节的象征。据历史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就掌握了酿酒技术,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作为酒文化的发源地,酒与中华文化几乎是同步发

  • 古代官员休沐多久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休假制度并非惠及每一个人,市井小民是没有节假日这么一说的,古代比较正规的休假被称为“休沐”,不过只适用于朝廷官员。不过,古代并不实行现代这样的双休日,且历朝历代的“休沐制度”各不相同。汉朝:官吏五日一休,节日相对较少汉朝以前,还未建立起相应的休假制度,官员们想要休息只能请假,这被称为“告归”

  • 古代的小吏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吏”可以说是不入流的官员。古代的“官”和“吏”是有明确区分和界限的,官便是朝廷命官,是由朝廷任命,领取朝廷俸禄而为朝廷服务的。吏则不同,吏是官员任命,从官员处领取俸禄为朝廷命官服务的。至于权利,自然也是有的,官员的权力来自于朝廷,而吏的权力便是来自于各级官员了。官为流内,吏为流外在古代,自从品级制

  • 古代封异姓王有什么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的确,在秦始皇发明“皇帝”之前,“王”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以后“王”就变成了皇帝册封别人的最高爵位。然而,纵观历史,封王是皇族子弟才有的特权,异姓封王的条件极为苛刻。异姓封王之所以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