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古代喝酒要用衣袖遮住

为什么古代喝酒要用衣袖遮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65 更新时间:2024/2/16 3:41:24

中国的宴席一般统称为酒宴,酒宴者,无酒不欢也!酒在中国的任宴席上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酒礼的国度,酒在中国的宴席上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礼节的象征。

据历史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就掌握了酿酒技术,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作为酒化的发源地,酒与中华文化几乎是同步发展。

酒自从被酿制出来后,就被人们所喜爱,上到帝祭祀祖先,下到寻家庭宴请好友,酒在其中就必不可少。

在秦汉时期的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喝酒动场景,一群人相对而坐,共同举杯时,往往用袖子挡着喝酒。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用袖子挡着喝酒呢?真相其实也很简单。

在中国的周王朝时代,是一个很注重礼仪的时期,周礼就是当时比较成熟的一套礼仪。从西周开始,周王朝就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因为饮酒的普及,酒礼就成为封建礼制社会重要的礼仪之一。

在儒家的经典著作《礼记》中就对酒宴中的礼节有着详细的规定论述。它要求人们在饮酒时要注重自己的形态,即便多饮也要自持,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周礼更是要求人们保持温文尔雅,行为动作符合礼数。

在礼仪的约束下,喝酒用袖子遮挡一来可以保证自己不失态,是对对方的尊敬,男人喝酒不管酒好不好喝,自己能不能喝,即便自己喝酒的样子再难看,用袖子遮挡别人都看不到。女人喝酒除了有同样功效外,还避免了自己仰起脖子的样子被人看到。

秦汉时期人们的衣袍都比较宽大,喝酒用袖子挡住,从动作上看也比较优雅高贵。但这种饮酒礼仪多是封建贵族士大夫之间的宴席上用,军事将领饮酒只需双手端起酒杯,仰头引用即可,跟我们今天饮酒的动作几乎相似。

时期,由于服装的变化和民风的开放,酒礼虽然仍旧穿人们的生活,但被简化不少,喝酒时用袖子遮挡的动作也慢慢消失了。如今的酒席上,我们仍然惯用双手持杯于人敬酒,其动作就是古代酒礼的一个礼仪传承。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官员休沐多久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休假制度并非惠及每一个人,市井小民是没有节假日这么一说的,古代比较正规的休假被称为“休沐”,不过只适用于朝廷官员。不过,古代并不实行现代这样的双休日,且历朝历代的“休沐制度”各不相同。汉朝:官吏五日一休,节日相对较少汉朝以前,还未建立起相应的休假制度,官员们想要休息只能请假,这被称为“告归”

  • 古代的小吏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吏”可以说是不入流的官员。古代的“官”和“吏”是有明确区分和界限的,官便是朝廷命官,是由朝廷任命,领取朝廷俸禄而为朝廷服务的。吏则不同,吏是官员任命,从官员处领取俸禄为朝廷命官服务的。至于权利,自然也是有的,官员的权力来自于朝廷,而吏的权力便是来自于各级官员了。官为流内,吏为流外在古代,自从品级制

  • 古代封异姓王有什么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的确,在秦始皇发明“皇帝”之前,“王”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以后“王”就变成了皇帝册封别人的最高爵位。然而,纵观历史,封王是皇族子弟才有的特权,异姓封王的条件极为苛刻。异姓封王之所以难上加难

  • 卡迭石之战中赫梯军队为什么能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赫梯弓箭手留下的形象不多,而且大多都是在狩猎,持有弓箭的士兵往往被表现为挎弓持矛、腰横利刃的全能勇士造型。或许赫梯军队不依赖密集的弓箭方阵作战,这可能跟周边多山的作战环境有关。另外,我觉得一般用弓箭的人发型不会那么狂野,否则会很碍事儿……赫梯帝国从崛起之初就对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进行过征服。可以肯定

  • 卡迭石战役中赫梯战车起了多大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大约在1600年左右,赫梯引进了马匹,开始使用战车作战,这可能是赫梯突然崛起,并且攻灭古巴比伦的原因。从此战车成为了赫梯军队在战役中的主要打击力量。对赫梯战车最初的描绘可能来自埃及的浮雕。与埃及的双人战车不同,赫梯人往战车里塞了三位大汉……赫梯三人战车显然是为冲击作战准备的,距离远的时候用弓箭射击,

  • 卡迭石战役中赫梯军队是由什么组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赫梯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一般由王室成员和贵族担任。基层军官,通常从常备军这样的职业军人中选拔。帝国的常备军是赫梯军队的核心力量。他们住在军营里,随时待命。然而战争是季节性活动,一般发生在春季到初秋这段时间,“淡季”的时候常备军士兵会被安排一些有偿的工作比如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公共建筑和国防工程,以及维持治

  • 卡迭石战役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此役一般被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274年,是历史上最早被详细记录策略的著名战役之一。这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双轮战车会战,战争双方共投入了5000-6000辆两轮战车。卡迭石战役背景卡迭石战役(Battle of Kadesh)是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统治下的古埃及王国和穆瓦塔里二世(即M

  • 卡迭石战役初期双方兵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为了重建埃及在对迦南和叙利亚地区的影响,拉美西斯二世在其父亲塞提一世时代就随父征战迦南。在他统治的第四年,他北进叙利亚,并在其统治的第五年,在卡迭石城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卡迭石战役。双方兵力对比大致如下:埃及方面:20000人,其中步兵16000,战车2000辆(4000人)赫梯方面:5

  • 卡迭石战役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战车作为人类早期战争史上的超级武器,自文明诞生起,便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弱,一个文明战争技术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以已知最早的文明世界苏美尔人为例,其军事系统内固然包括大量装备较为简陋的步兵,但原始的战车已经成为了国家上层与军事菁英的必备战具。在著名的秃鹰石碑上,用古代中东特有的野驴驱动的双人战车便处

  • 卡迭石战役中双方计划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拉美西斯厉兵秣马,扩军备战,组建了普塔赫军团,连同原有的阿蒙军团、赖军团和塞特军团,加上努比亚人、沙尔丹人等组成的雇佣军,共拥有4个军团,2万余人的兵力。公元前1286年(即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后的第4年),埃及首先出兵占领了南叙利亚的别里特(今贝鲁特)和比布鲁斯。次年(前1285年)4月末,拉美西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