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军粮都是什么食物

古代军粮都是什么食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39 更新时间:2024/2/7 13:37:28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在行军作战中的重要性。粮是指粮食,也就是军中的粮食,草是指军中马匹所吃的草料,这就相当于现代战争中军队武器装备所需的燃油,可以说粮草是军队作战的基础。那么古代行军作战时军粮都有哪些呢?

中国古代的战争基本都是靠人力,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将士们征战四方长途跋涉要消耗一定的体力,所以填饱肚子成了军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粮草一直到近代,一直都是困扰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长平之战中,许多人觉得赵国大败是因为赵括纸上谈兵的原因,其实背后的原因是由于粮草供应不上,使赵军队的战斗力下降。才有了后面白起坑杀40万赵卒的悲剧!可见粮草的供需稳定在军队作战胜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米是军中主食

那军队中的军粮都有哪些呢?是馒头、烧饼、还是白米饭加罐头肉呢?其实古代的军粮,并不像现代那样有许多种类,什么压缩饼干、各类罐头等。那时候是根据作战地域的不同,有什么就吃什么。

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选择的军粮很少,黍米是当时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到现在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黍米也就是小米,那时候由于广泛种植和国库中有一定的黍米储备,所以黍米被作为军粮首选。

虽然那时候已经有大米,但是大米的价格昂贵,据说只有士大夫才吃的起。军队中粮食主食依然是黍米。再说黍米的保存时间更长,是大米的两倍时间,一般情况下,大米的保存时间是5年左右,而黍米可以储存9年左右。所以黍米更加适合作为长期在边疆作战军队的军粮!

到了东汉末年,军粮的种类相对丰富一点。比如那时候曹操袁绍的军队就以黍米和小麦为军粮,在江东的孙权则以稻米为军粮。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由于军队中军粮难以为继,于是就派手下的大将去抢割魏国的几千亩麦地,据说把小麦粉制成的馒头是为诸葛亮首创。

除了这些主食之外,在古代军队中还有一些杂食,但在当时普及率并不高,比如味道不错的烧饼,在汉代时出现的烧饼是士兵们要独自购买的,自己私自携带。到了唐宋时期,烧饼在军队中已经很普遍,可以说在军队中得到普及。到了明朝,烧饼并做成圆饼状,用炭火烤制,酥脆咸香味道非常好,有点像现代的饼干,还十分方便士兵携带。

军队中怎么个吃法?加一些蔬菜、豆类熬成粥吃

看的出来最早时期,军粮一般是小米,至于吃法,就是在上面加一些蔬菜、豆类熬成粥吃,有时候军粮短缺就只能吃吃野菜野果什么的,有时也能吃点肉。

到了汉朝,由于百姓开始吃面,军粮也就渐渐变成了汤饼和面疙瘩之类的面制食物。唐宋时期,国家繁荣富强,经济空前发展,烧饼渐渐的成为了标配军粮,军中的伙食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宋朝出征前,会下令城中制作干粮,如麻饼等,还会按量给茶、水等给士兵。明朝军队甚至还发明了穿孔烧饼,行军作战时背上一串很方便携带!

军马也吃军粮

在军队中,除了人的伙食要解决,还有军马,许多人以为军队中的马匹就是吃吃草儿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军马若想要保证作战时的体力充沛,有一定的爆发力,吃草是不够的,在古代军马吃的是跟人一样的精粮,而且军马一天的粮食食量是一个人的六倍。在汉代,军马吃的就是黍米,所以军队中军马对于军粮的消耗也是不容忽视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喝酒要用衣袖遮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的宴席一般统称为酒宴,酒宴者,无酒不欢也!酒在中国的任何宴席上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酒礼的国度,酒在中国的宴席上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礼节的象征。据历史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就掌握了酿酒技术,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作为酒文化的发源地,酒与中华文化几乎是同步发

  • 古代官员休沐多久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休假制度并非惠及每一个人,市井小民是没有节假日这么一说的,古代比较正规的休假被称为“休沐”,不过只适用于朝廷官员。不过,古代并不实行现代这样的双休日,且历朝历代的“休沐制度”各不相同。汉朝:官吏五日一休,节日相对较少汉朝以前,还未建立起相应的休假制度,官员们想要休息只能请假,这被称为“告归”

  • 古代的小吏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吏”可以说是不入流的官员。古代的“官”和“吏”是有明确区分和界限的,官便是朝廷命官,是由朝廷任命,领取朝廷俸禄而为朝廷服务的。吏则不同,吏是官员任命,从官员处领取俸禄为朝廷命官服务的。至于权利,自然也是有的,官员的权力来自于朝廷,而吏的权力便是来自于各级官员了。官为流内,吏为流外在古代,自从品级制

  • 古代封异姓王有什么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的确,在秦始皇发明“皇帝”之前,“王”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以后“王”就变成了皇帝册封别人的最高爵位。然而,纵观历史,封王是皇族子弟才有的特权,异姓封王的条件极为苛刻。异姓封王之所以难上加难

  • 卡迭石之战中赫梯军队为什么能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赫梯弓箭手留下的形象不多,而且大多都是在狩猎,持有弓箭的士兵往往被表现为挎弓持矛、腰横利刃的全能勇士造型。或许赫梯军队不依赖密集的弓箭方阵作战,这可能跟周边多山的作战环境有关。另外,我觉得一般用弓箭的人发型不会那么狂野,否则会很碍事儿……赫梯帝国从崛起之初就对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进行过征服。可以肯定

  • 卡迭石战役中赫梯战车起了多大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大约在1600年左右,赫梯引进了马匹,开始使用战车作战,这可能是赫梯突然崛起,并且攻灭古巴比伦的原因。从此战车成为了赫梯军队在战役中的主要打击力量。对赫梯战车最初的描绘可能来自埃及的浮雕。与埃及的双人战车不同,赫梯人往战车里塞了三位大汉……赫梯三人战车显然是为冲击作战准备的,距离远的时候用弓箭射击,

  • 卡迭石战役中赫梯军队是由什么组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赫梯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一般由王室成员和贵族担任。基层军官,通常从常备军这样的职业军人中选拔。帝国的常备军是赫梯军队的核心力量。他们住在军营里,随时待命。然而战争是季节性活动,一般发生在春季到初秋这段时间,“淡季”的时候常备军士兵会被安排一些有偿的工作比如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公共建筑和国防工程,以及维持治

  • 卡迭石战役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此役一般被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274年,是历史上最早被详细记录策略的著名战役之一。这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双轮战车会战,战争双方共投入了5000-6000辆两轮战车。卡迭石战役背景卡迭石战役(Battle of Kadesh)是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统治下的古埃及王国和穆瓦塔里二世(即M

  • 卡迭石战役初期双方兵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为了重建埃及在对迦南和叙利亚地区的影响,拉美西斯二世在其父亲塞提一世时代就随父征战迦南。在他统治的第四年,他北进叙利亚,并在其统治的第五年,在卡迭石城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卡迭石战役。双方兵力对比大致如下:埃及方面:20000人,其中步兵16000,战车2000辆(4000人)赫梯方面:5

  • 卡迭石战役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战车作为人类早期战争史上的超级武器,自文明诞生起,便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弱,一个文明战争技术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以已知最早的文明世界苏美尔人为例,其军事系统内固然包括大量装备较为简陋的步兵,但原始的战车已经成为了国家上层与军事菁英的必备战具。在著名的秃鹰石碑上,用古代中东特有的野驴驱动的双人战车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