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诸葛亮怎么不敢夺刘禅的权位?

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诸葛亮怎么不敢夺刘禅的权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67 更新时间:2024/2/18 3:40:55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

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臣夺取皇位的工具,诸葛亮自己说要受九锡,这说明什么?

实际上诸葛亮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刘备死前,他就夺了法正的权;刘备死后,他更是大权小权一手抓,夺李严的权,打击魏延,把蜀汉军政大权牢牢控制在他自己手里。

而且汉末称王称帝的人比比皆是,后主又是个阿斗皇帝,他诸葛亮作为一个权相,对皇位这个普天之下最大的权力宝座有觊觎之心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诸葛亮是个城府极深之人,在功业未建,自己势力尚未巩固的情况下,他是断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轻举妄动的。可以试想一下,倘若北伐成功,汉室“光复”,诸葛亮以盖世之功而登上皇帝宝座,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我们又何必惊讶呢。西蜀灭亡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是有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做君主,既然刘禅这么无能,那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为什么不取而代之?为什么不敢自己称帝呢?今天就一起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文人是造不了反的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大多是军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无赖,读书人造反的很少,而成功的几乎没有。诸葛亮没有称帝或许就是这种心态。

二、集团外部的阻力

诸葛亮的荆州集团虽然很强大了,但是益州集团尚且有李严手握重兵、原从集团也有赵云,这些都不能不让诸葛亮有所顾忌,即使是他二人后来死了,但是魏延和马岱也是不能忽视的。

这些人对蜀国忠诚这是无疑的,但是在那样的大是大非前,应该就不会对诸葛亮也忠诚了,毕竟于公于私他们都不会选择诸葛亮的。

顺便澄清一下,魏延是以部曲归属刘备的,不存在演义里说的那样叛变的事情。同样,这么说来,魏延即使是荆州人,也未必算得上是荆州集团的。

三、集团内部的阻力

假设诸葛亮真想称帝,除了外部阻力可能还会有内部阻力,因为诸葛亮不能保证自己荆州集团的所有人,都会在这一时间上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何况像杨仪那样的小人会做出什么,诸葛亮自己心里也没有底,诸葛亮很早看出了杨仪的为人,这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四、外部方面的阻力

当然,称帝之事,除了蜀国内部,还得看看周边的态度,比如吴国是不是支持诸葛亮已经很难说了。南蛮和西羌乘机造反却是可以肯定的,而魏国看着蜀国内乱,难道还不会蠢蠢欲动?这个时候,诸葛亮难道还能玩安居平五路的游戏?这是不可能的了,能有多少人听他的?

五、兵民厌战

汉末到三国成立,打了那么久的仗,死了那么多人,士兵们一定很累了。以前征战的一幕幕血腥浮现在自己心头的时候,当回想起昔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已经死去的时候,难免对战争不寒而栗。好不容易告别了战争,他们难道还愿意再回到战争么?也许诸葛亮身边的北伐军队可能不会厌战,但是后方的军队就难说了。

而且就三国后期来看,诸葛瞻之所以兵多还败在邓艾的手上,除了本身的战略战术有问题外,士兵就不参战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从这点看,成都尚且有那麽多士兵但是仍然投降这件事就容易解释得多了。同样,尽管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但是益州却一直远离战争,所以人民厌战也是必然的。

六、政治口号的因素

诸葛亮他是以继承先帝遗志、打倒篡位的曹魏、恢复汉家江山为号召力的,倘若他称帝的话,自己也篡位,还好意思说曹魏么?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很多事情就都会对自己不利了,届时,也必将丧失人心、众叛亲离。其实,诸葛亮虽然没篡位称帝,但是在他干掉了李严以后,蜀国的军政大权,几乎可以说全部在诸葛亮或者说荆州集团的手中。

诸葛亮是一个实质上的皇帝,刘禅只是傀儡罢了,诸葛亮也就没有必要自己当皇帝了。虽然刘备已死,诸葛亮看似大权在握。但是如果当时起兵造反,顺利夺得皇位的机会是很小的,这就是天不时人不利。再加之诸葛亮并没有称帝的欲望,所以尽管离皇位如此之近,也没有发生夺权之事。

标签: 诸葛亮皇帝刘禅

更多文章

  • 古代为什么靠一张画像就能抓到逃犯?古代人抓逃犯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犯人,古代抓犯人

    以前看古装剧时,总能看到一些百姓围着官府张贴的通缉令议论纷纷,而通缉令上面逃犯的画像,真的是丑得不忍直视,估计连逃犯的亲妈看了会认不出来。本来画得就像逃犯本人,要是逃犯再稍微乔装打扮一下,那不就更难抓到他们了吗?海捕文书,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通缉令,有犯人逃跑时,官府就会发布这样的文书,然后让全国各地衙

  • 唐太宗的性趣:男人为什么喜欢熟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唐太宗性趣

    首先揭批一条谣言,你应该看见过的:“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在炀帝死后相继被弑君者宇文化及、河北反王窦建德、突厥颉利可汗霸占,随着唐太宗灭东突厥,又回中原做了唐太宗的昭仪。”——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在官修正史和民间笔记中均无任何依据,据说源头是清朝的一本小说。先嫁隋炀帝、后嫁唐太宗的女人确实有,但不是

  • 周天子亡国后,代表天下的传国之宝九鼎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天子,九鼎,周天子亡国

    周时代表天下九州的九鼎,秦统一天下后怎么不见了呢?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周武王灭商后,曾在商都朝歌公开展示九鼎。

  • 年羹尧是怎么死的?年羹尧是不是自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年羹尧,年羹尧是怎么死的

    本来,雍正与年羹尧的感情特别深厚。雍正即位之初,很多重大政治、军事问题,都是要与年羹尧共同讨论并最后做出决定。平定青海之后,雍正甚至称他为恩人,甚至号召自己的了孙世世代代要记得年大将军。 年羹尧一步步走向断头台,应该是咎由自取。 年大将军被杀,是在雍正三年12月,从常理上讲,任何

  • 女皇武则天到底算什么样女人?仅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女皇武则天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来说说武则天。 一般人可能认为,盗墓与女人无关,其实错了。武则天既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公开、合法消费男色的女人,也是掘墓焚尸的狠角色,是中国盗墓史上的“一姐”。 在位时,她将开国功臣、瓦岗英雄唐英公李勣(徐懋功)墓、唐高宗李治的宰相郝处俊墓都刨了,并将他们“曝

  • 巨鹿之战,项羽是如何靠五万杂牌军就打败了四十万大秦虎士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巨鹿之战,项羽,大秦

    巨鹿之战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特定场合的一场著名战役。 首先来看特定时期:秦朝末年,官场腐败,大兴土木,再加上灾荒连年,百姓为了生存揭竿而起,自陈胜、吴广率先举事后,天下雄豪四起,项梁、项羽和刘邦是其中较出突出的义军。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听从谋士范增的话,立楚王之后为王,使得势力大增

  • 中华民族几次遭入侵却未中断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华民族

    马克思曾有一句著名的论断: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句话说得比较绕,恩格斯对此的解释是:“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同化,而且大部分还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中国古代的情况,

  • 为何明朝有很多大臣最后投靠了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清朝

    我们说过,崇祯有心理疾病,他性格阴沉多疑,谁也不相信,他只相信他自己。有数字统计,说他执政以后,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其中包括总督袁崇焕、兵部尚书熊文灿,兵部侍郎杨镐,蓟辽都御史刘策、巡抚都御史孙元化、漕运总督杨一鹏、三边总督郑崇俭……

  • 是不是宋高宗的议和政策害死了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高宗,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地反映了岳飞精

  • 司马炎为什么立司马衷为太子?全靠儿子司马遹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炎,太子,司马遹,司马衷

    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当时,他的祖父司马昭、父亲司马炎都还是曹魏的臣子。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晋代魏,称帝建国。当时,司马衷才七岁,司马炎并没有急于立他为皇太子。原因很简单,司马炎知道这个儿子不够聪明,甚至有点弱智,担心他将来担不起重担。为此,司马炎还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加以教导,希望儿子成才。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