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是怎么死的?年羹尧是不是自杀的?

年羹尧是怎么死的?年羹尧是不是自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10 更新时间:2024/1/19 9:34:08

本来,雍正与年羹的感情特别深厚。雍正即位之初,很多重大政治、军事问题,都是要与年羹尧共同讨论并最后做出决定。平定青海之后,雍正甚至称他为恩人,甚至号召自己的了孙世世代代要记得年大将军。

年羹尧一步步走断头台,应该是咎由自取。

年大将军被杀,是在雍正三年12月,从常理上讲,任一个理性的皇帝也不会在自己即位之初就动一个位极人臣的重量级人物,这很危险,闹不好要翻车。更何况是那么谨慎的雍正,更何况是雍正面临当时那么复杂的局势?百废待兴,如不是百般无奈,他不可能去废这个大老虎,又何况这个年羹尧又曾是他一手提拨的,打脸啊,可是,这个铁面皇帝没有第二种选择。

让我们看看,年羹尧在雍正即位后都做了哪些不可饶恕的事情——

第一,擅作威福。年羹尧自恃功高,牛气直上九重天。他在官场中一向爱谁谁,谁都不放在眼里。他本是公爵,与爷差不少等级呢,可是,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他竟要求人家给他行跪拜礼。进京时,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他安然坐在马上行走,看都不看人家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只是点点头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无人臣礼。他曾向雍正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本打算亲自撰写序言,尚未写出,年羹尧自己竟然写出一篇,并要雍正帝认可。这算什么?这是问鼎啊,雍正能咽下这口气吗?

第二,结党营私。当时在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年羹尧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年羹尧私心更大,他是个注重培植个人势力的人,每当有肥缺美差,他必须安插自己的亲信,而亲信之亲取决完全银两。他弹劾直隶巡抚赵之垣,赵因此而丢官。于是,转身投靠年羹尧门下,先后送给他价值达20万两之巨的珠宝。年羹尧就再也不认为他“庸劣”反而借雍正二年进京的机会,特别将赵带到北京,向皇上力保其人可用。雍正是干什么的,他什么事不是心里明镜似的。他给这个不争气的奴才记着呢。

第三,贪敛财富。年羹尧发达不忘贪腐,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由公爵、一品大员变成绝对无可争议的大老虎。

雍正二年12月,年羹尧见驾后接到一道谕旨,文中说“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这是在警告他,也算是仁至义尽。可是,昏了头的年羹尧仿佛没看见一般。权力使他变成疯子和傻子,即使他是进士出身。

明明有警告在前,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年羹尧依然疯傻。

雍正三年正月,他指使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奏陕西驿道金南瑛,雍正识破他这是想用自己的人,没有理他;他依然看不出眼色,继续参劾四川巡抚蔡珽威逼所属知府蒋兴仁致死,蔡珽因此被罢官,经审讯后定为斩监候;而年羹尧的私人王景灏得以出任四川巡抚。雍正再次否决了他这个做法。按说,他应该明白点了,可是他偏不明白。这年三月,在群臣上表称颂皇帝的时候,他随手就随便写了一表,不但字迹潦草,还将“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

到这个时候,谁还能救年羹尧?谁也救不了。9个月后,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

雍正说,年羹尧深负朕恩,擅作威福,开贿赂之门,因种种败露,不得己执法,以为人臣负恩罔上者诫。这92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年大将军最后的结局怪不着雍正,他是将自己给活活“战死”了。

更多文章

  • 女皇武则天到底算什么样女人?仅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女皇武则天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来说说武则天。 一般人可能认为,盗墓与女人无关,其实错了。武则天既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公开、合法消费男色的女人,也是掘墓焚尸的狠角色,是中国盗墓史上的“一姐”。 在位时,她将开国功臣、瓦岗英雄唐英公李勣(徐懋功)墓、唐高宗李治的宰相郝处俊墓都刨了,并将他们“曝

  • 巨鹿之战,项羽是如何靠五万杂牌军就打败了四十万大秦虎士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巨鹿之战,项羽,大秦

    巨鹿之战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特定场合的一场著名战役。 首先来看特定时期:秦朝末年,官场腐败,大兴土木,再加上灾荒连年,百姓为了生存揭竿而起,自陈胜、吴广率先举事后,天下雄豪四起,项梁、项羽和刘邦是其中较出突出的义军。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听从谋士范增的话,立楚王之后为王,使得势力大增

  • 中华民族几次遭入侵却未中断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华民族

    马克思曾有一句著名的论断: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句话说得比较绕,恩格斯对此的解释是:“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同化,而且大部分还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中国古代的情况,

  • 为何明朝有很多大臣最后投靠了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清朝

    我们说过,崇祯有心理疾病,他性格阴沉多疑,谁也不相信,他只相信他自己。有数字统计,说他执政以后,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其中包括总督袁崇焕、兵部尚书熊文灿,兵部侍郎杨镐,蓟辽都御史刘策、巡抚都御史孙元化、漕运总督杨一鹏、三边总督郑崇俭……

  • 是不是宋高宗的议和政策害死了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高宗,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地反映了岳飞精

  • 司马炎为什么立司马衷为太子?全靠儿子司马遹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炎,太子,司马遹,司马衷

    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当时,他的祖父司马昭、父亲司马炎都还是曹魏的臣子。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晋代魏,称帝建国。当时,司马衷才七岁,司马炎并没有急于立他为皇太子。原因很简单,司马炎知道这个儿子不够聪明,甚至有点弱智,担心他将来担不起重担。为此,司马炎还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加以教导,希望儿子成才。两年

  • 李治为什么要杀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治,长孙无忌

    话说武媚娘一登上后座,立马成了一架永不停息的行政机器,加上唐高宗李治的“甩手掌柜”性格,武后更是如鱼得水,处处在大唐政界留下她的印记,史载“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不用过多解释就知道武后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主,有呼风唤雨的本事,叫谁生就生叫谁死必死。 在她“登基”后的最初五年(也就是李治

  • 宋朝皇帝为什么不能杀士大夫?不杀士大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皇帝,士大夫

    宋朝建立后,尤其是赵匡胤死后,北汉灭亡,这个时候也算是实现了统一。随着统一的来临,保持国内平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宋朝建立之初,就实行了文人治国这一原则。这条治国策略的实施,在那个时候,有它必须执行的原因,但是随着王朝发展,文人越来越大,全国上下热衷于文治,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弊病,因为在选择文

  • 揭秘清朝最畸形的产物之——包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包衣

    随着最近清宫大戏的热播,包衣也随之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那么,包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包衣是清朝特有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全称包衣阿哈,满语家奴之意。最初的包衣阿哈是满洲贵族对于家奴的通称,后来逐渐固化,成为了清朝皇家家奴的特定称谓。正因为这些所谓的家奴并不是一般人家的家奴,

  • 魏延有没有叛乱?我们又该如何看待魏延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魏延叛乱,魏延之死

    诸葛亮死后,魏延要留下来继续同魏军作战,但是诸葛亮已经做好了部署,安排杨仪率领大军撤回蜀国。魏延的主张得不到实行,愤然之下自己率领大军先行出发,沿途烧毁依山而建的阁道,据守褒谷口,派兵迎击杨仪。等杨仪的部队赶来,以诸葛丞相的丧事责难他,结果是得不到众人的拥护,部众散尽,最后被马岱所杀。死后,被灭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