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洋务运动的结果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洋务运动的结果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57 更新时间:2024/2/5 14:25:35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创办军工企业、创建近代民用企业、组建海防军队和创建新式学堂等。

在创办军工企业方面,洋务派打出了“自强”的旗帜,用以号召民众。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采取大机器制造,生产出了物品同样也应用于对清政府自己军队的建设。

民用企业的创办出现在洋务运动的后期,此时的洋务派打出的旗号是“求富”。在此期间,洋务派采用官商合作、官督民办等方式建立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纺织业的建立。

关于海防筹划,其中最主要的是海军的建立,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着正式着手建立海军。历史十年的时间,中国近代海军初步建成,一定有三支水师,其中最著名的是北洋舰队,这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中一项跨时代的壮举,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私塾和书院教育,开始分门别类的设立学院,这一举动是为了应对中外交涉而开创的。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清政府急需会说外语的新式人才,当然还有懂得大机器操作的人。因此洋务派开始在华夏的土地上开办跟科技和军事有关的新式学堂,还有就是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为以后的经济、政治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先进人才。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除了以上四个主要方面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还包括修建铁路、开通电报和创办报社。

1、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政府的一场自救、自强的运动。这场运动影响非常大,范围也非常广。那么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呢?

关于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这个问题,从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就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是以失败告终的。在洋务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兴办了一大批的军工、民用企业,同时还开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一系列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使得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些都无法挽回它以失败收场的结局。

洋务派在洋务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其主要目的还是维护晚清政府的统治,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也就是说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从而使得虽然诞生了新的生产力,却无法适应上层建筑,所以只能一步步走凋零。

洋务运动就是一场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自救运动,而洋务派也是晚清统治者内部分化出的一部分势力,所以它在产生之初就注定了其失败的结果。完全的依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自身的创新,这是洋务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失败点,就根本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是不会真心希望中国强大的,这跟自身的利益是相违背的,但是洋务派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盲从的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这样的先进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对已落后的中国来说,西方被淘汰的技术也是先进的,而中国学习的西方先进技术则已经是西方所淘汰的技术,这也就是所谓的创新力量。

简单来说,虽然洋务运动发展了近代资本主义,但是它的结果依旧是失败的。

2、洋务运动的政治派别

洋务运动是近代史上所发生的一次自称自救的运动,在咸丰十年底开始的,本次运动持续了三十五年之久。洋务运动的政治派别分为洋务运动派和守旧派。

这两个派系的主要区别是洋务派推旧迎新,主张和学习西方化,洋务派是个很大的集体,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自强之道,洋务派主张要想国家富强就得让军队富强起来,所以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让军队强大起来,借助资本主义来发展工业的方法来维护封建统治,其中左宗棠就很好的引进西方的技术。

洋务派还很好的培养了一批留学生,也因此很好的翻译了许多外国技术书籍。不过也有一部分人偏离了最终思想,一味的崇洋媚外,把学习变了性质,他们成为了洋物奴隶。左宗棠为首的洋务派就很好的展显,他们创办船厂,机器厂,很好的填补了军队对武器缺失。守旧派是顽固派,他们一味的坚持拒绝西方文化,拒绝一切新鲜事物,把自己存放在封建思想不愿接受新的事情。

守旧派主张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是不可以改变的,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术。守旧派还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它的意思就是用忠诚和诚信作为防御,用道德秩序做武器。就这样洋务运动的政治就产生了两种派系,因此也就发生了政治意见。

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其实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那么为什么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洋务运动的目的就是自强和求富,在自强这一方面主要主要是依靠学习西方的器物来完成的,也就说说仿照西方的洋枪洋炮以及军队的构建来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军队,其实也就是晚清政府的护卫队。

在这样的军队建设中,晚清统治者也建立了自己的水军,就是以北洋舰队为核心的三支水师。这三支水师在建立之后的战争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只有仿照,没有创新的事物也就注定了它不会长久,尽管北洋、福建等三支水师以及陆上战队取得了很多的胜利,但是当真正面对的是不断升级的西方的坚船利炮时,他们的弊端就开始显现。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得晚清政府损失惨重,不仅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而且政府再一次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洋务派对于洋务运动所开展的一系列的的活动都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够通过洋务运动来挽救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但是显然是失败的。面对真正的坚船利炮,所谓的仿造版脆弱的不堪一击。在甲午战中,北洋舰队面对敌人顽抗的奋战,奈何武器太过劣质,所以最终全军覆没。希望没了,洋务运动也就失败了,所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4、洋务运动改革的反思

关于洋务运动改革的反思,就是通过考虑的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然后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首先,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清朝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展开的。所以导致它失败的原因如下:

一、洋务运动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它具有一定的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西用”,也就是说洋务派想要在不改变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上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二、洋务运动中的“洋务”两个字主要指的是西方的大机器生产,也就是说它依靠的是外国的技术,这使得洋务运动在技术层面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就自身利益考虑,西方列强也不会希望中国真正的富强起来,所以洋务派的一系列活动只会加剧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三、千百年来都没有根治的封建统治内部的毒瘤,也就是统治者内部的腐败,不可能因为学习西方的机器制造就彻底根治,相反,因为采用大机器制造,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反而使得封建统治内部的贪官污吏有机可乘。也就是说洋务派在企业管理方面具有腐朽性。

以上就是对洋务运动改革的反思,从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不改变中国的传统的封建制度的基础上,想要走资本主义路线,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而走上富强之路是行不通的。当然在革除封建统治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5、洋务运动历史地位

关于洋务运动历史地位,主要是从它对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来看的,其中也包括它的出现所导致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等。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派引导来开展的洋务运动,就实际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为了保住清政府统治的救亡运动。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而由洋务派引导社会大众开办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同时还修建了铁路,建立水师等。在创办军工民用企业的过程中,成功的解放了一部分生产力,产生了雇佣关系,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并且有了一定的发展。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则使得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而不是依旧沉迷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但是这并不足以撼动封建主义在中国的根基。

大部分的中国人也就是守旧派依旧不愿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文化和思想,他们反对一切新的东西,认为这才是导致中国不断战败,签订不平等条款的原因。

这些是在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所不得不考虑的方面,洋务运动作为一场面对民族危机而展开的自救运动,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的改变了中国的国防、军事和工业的落后状况,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使得中国不再闭关锁国,盲目自大,而是愿意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尽管这样的学习局限在器物方面,但是也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中国开始尝试着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所以说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洋务运动历史地位还是很高的,他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会出现冗官现象严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冗官现象是各个封建王朝中最为严重的,清朝史学家赵翼在他所著的《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如此庞大的官僚队伍吞噬着看似富有的国家财政,冗官也成为宋朝、特别是北宋盛极而衰的主因之一,那么冗官现象

  •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十九世纪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它的发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那么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851年,那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妄图瓜分中国,并逼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

  • 清朝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出现的一场运动,所以洋务运动的背景就涉及到了两个方面国内和国外。首先来分析一下洋务运动的背景中的国内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内部看到了自身的问题,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开始反思,开始结合先进的学者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如“师夷长技以制

  • 清朝的什么人可以当清朝御前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其人身安全的保障,可以说是最高的,也因此诞生了许多安保的组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御前侍卫,什么人可以当,带刀上朝,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曹寅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家族关系,进入皇宫做了銮仪卫。因为经常跟皇帝见面,所以产生了一定感情。后来,他被下放到地

  • 清朝疆域最大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领土范围1760年,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莫

  • 清朝军事构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八旗军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制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政治权力集中于王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是为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后皇太极于天聪

  • 晋朝政治体制与行政架构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晋朝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晋朝的三省制,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司马氏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大权;司马炎建立晋朝后统一中国,施行的政策虽然造就了太康盛世的短暂和平繁荣,但没有彻底解决浮华奢侈的社会问题及贪污腐败的政治风气。由于施行偃武修文的国策以及诸王、

  • 府兵制的建立者是谁 4个朝代府兵制的特点与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府兵制自创立初期不断改善,发展到后期似乎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甚至还暴露出种种弊端。府兵制停废于唐朝,那么唐代府兵制是怎样的呢?唐代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施行的,均田制是基础。府兵是从分到田地的农民中征集,且规定分到国家田地的农民每年需要有一个月的服兵役时间,这期间所有的兵粮得自备。这项举措不仅巩固

  • 西魏是如何从最弱国变成最强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西魏是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对立。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着政权,在他努力下,任用苏绰等人改革,采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进一步强盛。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安居乐业,且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奠定北周统一中国北方和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 仇池政权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仇池是东汉建安年间氐人杨腾率领部众迁入的定居地,他的后人在晋朝及南北朝时期在那里建立了氐族政权。杨氏家族本来是略阳清水氐人,在秦、汉时期一直定居陇右。[1]东汉建安年间,杨腾率领部众迁到仇池。三国时曾联合凉州马超、韩遂、杨秋和占据今甘肃一带的氐王阿贵汇合共同反抗曹操。后因战败率少数将领投奔蜀汉,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