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莲英是太监,为什么差点成为了光绪的大舅子?

李莲英是太监,为什么差点成为了光绪的大舅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26 更新时间:2024/1/13 9:24:54

晚清大太监李莲英慈禧太后的宠信下,当上清宫太监大总管,成为有清代最大的权阉。但他仍不满足,因为他有一个美貌超群,并且聪明又有些才艺的妹妹,他居然做起了要当国舅爷的清秋大梦。他能成功吗?

李莲英是清朝权势最大的太监之一,始终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但他以为这还不够,他想,如果能成为“皇亲国舅”岂不更好?因为他有这个条件:他有个妹妹,名叫李莲芜,年方二八,美貌超群,并且聪明又有些才艺。他便打起了如意算盘,既想为妹妹找个终生享受不尽的好归宿,又为自己寻条好前途、好退路,那就是让妹妹入宫,想办法成为皇帝的媳妇!

李莲英的这个妹妹李莲芜,在她没进宫前,也时时想着哥哥在宫中那样得势,为什么自己就不能进宫去呢?竟主动向李莲英提起进宫的事,李莲英自然答应了她的要求,并准备把她引到光绪皇帝的宫中。但这首先得经过慈禧太后,因为慈禧太后才是宫中的统领。

于是,李莲英有一天见慈禧太后高兴时,就向慈禧太后说道:“禀老佛爷,奴才家里有个胞妹,人品尚可,还未婚配,想叩觐太后天颜,侍奉老佛爷,若蒙天恩俯准,奴才全家老小,均感洪恩浩大。”

慈禧太后对李莲英,向来均是“有求必应”的,于是当下传旨,准许李莲英的妹妹进宫。

就这样,李莲芜进了宫,慈禧太后见她既漂亮妩媚,又善解人意,四处讨好八面玲珑,颇令慈禧太后欢心,就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并称她为大姑娘,这是有清以来,对女性汉人前所未有的“殊遇”。因此李大姑娘的称呼就这样被叫开了,致使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

李大姑娘很会观察太后的举止,迎合太后的心意,慈禧对她也就另眼相看了。以后,慈禧每日用膳时,总是李大姑娘侍候一边,能和太后同桌吃饭。

李莲英本来让妹妹进宫,是自己想成为“皇亲国舅”,现如今妹妹既然进了宫,慈禧太后对她又另眼相看,于是他就暗示其妹,于光绪帝至慈禧寝宫请安或在别处相遇时,要动之以情,以邀垂颜。其妹心领神会,果真每遇光绪帝,便满脸媚笑,频递秋波,故意搭讪挑逗。不料光绪帝对她竟一直不理不睬。李莲英见势不妙,只得叩请慈禧玉成。

慈禧倒也中意,便和李莲英想好计策后,命太监传命紫禁城,召见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一听说是要把李莲英的妹妹选为自己的妃子,顿时明白了慈禧太后这无非是想在他身边再安插个耳目而已,于是冷冷地对慈禧太后道:“请亲爸爸明鉴,李大姑娘是汉族女子,我朝祖制满不点元,汉不选妃,亲爸爸不会不知。而且阉人之妹,更属不成体统,封李大姑娘为妃,这事万万使不得!”一句话说得慈禧哑口无言,这事只好作罢。

李莲英企图嫁妹之举,因光绪帝严拒而未能得逞,他面上虽一如往常,心下实恼羞成怒。

事后,李莲英就想:李大姑娘之所以不能打动光绪的心,是光绪依然爱恋着珍妃。于是,兄妹二人多次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陷害珍妃,而慈禧太后也发现光绪皇帝与珍妃,已不仅仅是感情上的情投意合,而且在志向、思想、主张等许多方面,越来越接近,有了不少共鸣。因此,开始极力打压珍妃,珍妃不知受了多少苦和罪,到了最后,干脆将她推入井中害死。

而李大姑娘依然独自生活在宫中,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内务府的一个官员想得到李大姑娘,这时的李大姑娘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慈禧太后就以太后指婚的名义把她嫁给了这个内务府官员。

后来有人曾为李大姑娘写过两首七言诗。其一是:“偷随阿监入深宫,与别宫人总不同。太母上头宣赐坐,不教侍立绣屏风。”其二是:“汉宫谁似李延年,阿妹新承雨露偏。至竟汉皇非重色,不将金屋贮婵娟。”

更多文章

  • 陈彭年:推动宋朝科举制度前进一大步,造福无数考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科举,陈彭年

    宋朝建立之初,科举考试制度并不完善和规范,糊名、誊录等防作弊的手段尚未被朝廷采用,故请托作弊之事时有发生,其时,考生个人品德也在考量范围之内,考官有权力根据考生日常德行决定取舍,甚至考官根据个人喜恶来决定考生命运之事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科举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大打折扣。 江西一位才华横溢

  • 中国古建筑为何悬鱼?悬鱼装饰起源及文化特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建筑,悬鱼,悬鱼装饰起源

    我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特征,是艺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我国古建筑的艺术,除了了解其主要特征之外,还要了解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装饰就是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从各个细节之处彰显建筑的美感,其中涉及了比如工艺、雕塑、民俗、饮食等各方面的文化。 悬鱼是我国古

  • 进士出身的文官谭纶,却与戚继光齐名,还做到了大明朝的兵部尚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戚继光,明朝历史,谭纶,兵部尚书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文武双全的名人,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南宋时期的辛弃疾、岳飞等等,但是,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奇人:他进士出身,原本为文官,却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战功赫赫,与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后来更是做到大明朝的兵部尚书,并且慧眼识人,擢拔了一批良将,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他竟然还有深厚的艺术

  • 北宋瀛洲守将李延渥,坚守孤城半个月,打败20万精锐辽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李延渥,瀛洲,辽军,坚守孤城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天,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打着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的旗号,率领20万精兵南下攻宋,辽军主力推进至瀛洲,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辽军连续攻城十余天,伤亡数万人马,始终无法攻破瀛洲城,无奈之下,萧太后只好率领部队转攻雄州,率领瀛洲军民以寡敌众,挫败辽国大军的宋朝官员

  • 董鄂氏是如何成为了顺治的贤内助?董鄂氏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顺治,董鄂氏,董鄂氏是怎么死的

    董鄂氏是名正言顺地成了顺治的妻子。让我们首先僻个谣,人们总喜欢在私生活做形而下的创作以满足自己形而下的文化需求,顺治帝夺娶弟弟襄亲王福晋的事也一样。 多年来,一直有个说法,说这董鄂氏是顺治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在一次宴会上,顺治帝看中了这个弟妹。于是,百般纠缠,兄弟失和,直到把

  • 狄仁杰为何焚毁江南的1700多所祠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狄仁杰,祠庙

    话说老狄是一个天生劳碌的命,俗语也云能者多劳也。因为他在司法界创出了名堂,当然是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第二梯队干部推荐到地方去做封疆大吏,也作为基层政绩来考察未来的党国栋梁。公元686年,老狄任宁州刺史,宁州是一个边远山区(有点类似于陕甘宁边区),而且是多民族聚居的穷困地方,如果是庸官去那里,一样会认为是

  • 黄巢为何起兵反唐?起义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黄巢,黄巢起兵反唐

    说来领导这场起义的富商家庭出身的黄巢还是一个不第秀才,他的著名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大家可能都是耳熟能详,据说这是他五岁时占的诗句,果然也是智慧超群的神童。尤其是他那“冲天香阵满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充满政治谶语况味的诗句,便已经透露和暗示

  • 鸿门宴里5个明白人,1个糊涂人,谁明白谁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鸿门宴,张良,刘邦,项羽,范增

    鸿门,是古代的地名,位于陕西省临潼东新丰街道鸿门村。根据《史记》记载:“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这里的“谢”字,很多人误解为“谢罪、请罪”的意思。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刘邦为什么要来“谢罪”,这不就承认自己有罪吗?刘邦要是有罪,他还敢跑来这里面见项羽吗?所以,这里的“谢”不是“谢

  • 爱新觉罗是赵宋的后代吗?与宋徽宗和宋钦宗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徽宗,爱新觉罗,宋钦宗

    古代女真人并不怎么重视自己的姓氏,通常,就以部族名为姓。比如说,平辽灭宋、建立大金帝国的完颜部就以完颜为姓,金太祖的名字就叫完颜阿骨打。明朝末年在关东与建州女真争雄的海西女真叶赫部部族也大都姓叶赫。但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姓氏,既不见诸《金史》,也不见诸《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叙列满洲

  • 古代皇帝结婚要经过多少流程环节?有什么礼仪?穿什么服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帝结婚,皇帝结婚礼仪流程

    在古代,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住在紫禁城中的明清皇帝们既不需要金榜题名,也不会流落异乡,但是他们也得经历人生中的“洞房花烛夜”,普通老百姓结婚仪式图的是喜庆,那么主宰天下的皇帝们结婚需要走哪些流程呢?早在周代,《礼记》就确定了从议婚到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