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溥仪为何第一眼看见慈禧被吓哭?慈禧真实容貌究竟如何?

溥仪为何第一眼看见慈禧被吓哭?慈禧真实容貌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15 更新时间:2024/2/12 12:51:30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继位之时年仅三岁,年号宣统。历史上有很多例子,主少母壮,女人就容易独断专权,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母子尚且如此,更别说慈禧是溥仪的奶奶辈了,天下大事,生杀大权还不得都她说了算。

而慈禧又为什么要选择溥仪呢?因为当时光绪帝和慈禧的关系很紧张,慈禧是保守派,而光绪帝则支持戊戌变法运动,慈禧曾一度想直接废了光绪帝。但是光绪帝又没有子嗣,慈禧年事已高,不得不从旁支中选择一位继承人。而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在血统上最近,而慈禧也非常喜欢载沣,这样一来溥仪就是最为合适的继承人了。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描述了他第一次见到慈禧的印象,溥仪说:“他第一次见慈禧,因为那天强烈的刺激,还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他面对一个阴森森的帷帐,里面露出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便立即嚎啕大哭”。慈禧叫人拿出冰糖葫芦给溥仪,溥仪却直接扔了,哭着要找嬷嬷,慈禧气得说:“这孩子真别扭,抱到那儿玩去吧”!

溥仪的话可信度高不高,这个还不太好说,此时的慈禧已经年过七旬,而溥仪也就两三岁而已,对于美丑的概念不一定非常清晰。那么慈禧到底容貌如何,算是美人吗?

很遗憾,历史上并未有留下慈禧年轻时候的照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情理上去推测了。咸丰二年,慈禧在选秀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咸丰帝的女人。此时的慈禧十七岁,赐号兰贵人,十九岁时晋封懿嫔,二十一岁生下咸丰帝的独子载淳,晋封懿妃,二十二岁晋封懿贵妃。这样的晋升速度足以说明咸丰帝对慈禧是极其的宠爱,要说慈禧不漂亮的话,的确有点说不通了。

慈禧晚年御前有八位女官服侍,其中有一位名叫德龄的女子最为受宠。德龄是晚清为数极少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女性,精通多国英语、法语及日语。

她著有一书,名为《御香缥缈录》,在书中,她曾这样赞美慈禧的外貌:“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

德龄作为亲历亲见的特殊身份,保留了一部分晚清宫廷生活的珍贵史料,为后世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多参考,她所记载的内容当然可信度很高。

当然也有很多人质疑德龄的作品,尤其是对于慈禧的描述,是阿谀奉承式的赞美,根本不能采信。

《慈禧写照记》的作者卡尔曾说过,中国太后为了让他好好作画,在作画期间做成踱步到他面前,要求他不要把自己画得太老,脸上少一点阴影,多一点明媚。最后,卡尔按照慈禧的要求,将一个年近七旬的人画得如少妇一样粉嫩。

卡尔为慈禧太后所作的油画像原藏于美国斯密桑宁基金会国家美术文物典藏署,现存于台。画像中的慈禧,身着黄袍,手戴翡翠手镯一对及 翡翠护指,头戴玉蝴蝶及鲜花,穿的和戴的,富丽堂皇。

我们常常在历史剧或者历史图片中看到到慈禧都是一张刻板严肃的脸,丝毫感受不到一点美人的气质。但是后宫佳丽,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美女,咸丰皇帝偏偏宠爱慈禧,当然单单依靠容貌是不够的的。咸丰帝本就体弱多病,加上当时的大清王朝内忧外患,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南有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帝已是心力交瘁。而慈禧工于书法,对满文汉文都很熟悉,时常代笔批阅奏章,而且咸丰帝还允许慈禧发表自己的意见。

正是凭着美貌加才气慈禧才在后宫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成为咸丰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当然这位女人最有优势的就是自己生了咸丰唯一的儿子,即后来的同治皇帝,从此前途无量。

标签: 溥仪慈禧慈禧真实容貌

更多文章

  • 李莲英是太监,为什么差点成为了光绪的大舅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莲英,光绪,光绪的大舅子,太监

    晚清大太监李莲英在慈禧太后的宠信下,当上清宫太监大总管,成为有清代最大的权阉。但他仍不满足,因为他有一个美貌超群,并且聪明又有些才艺的妹妹,他居然做起了要当国舅爷的清秋大梦。他能成功吗? 李莲英是清朝权势最大的太监之一,始终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但他以为这还不够,他想,如果能成为“皇亲国

  • 陈彭年:推动宋朝科举制度前进一大步,造福无数考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科举,陈彭年

    宋朝建立之初,科举考试制度并不完善和规范,糊名、誊录等防作弊的手段尚未被朝廷采用,故请托作弊之事时有发生,其时,考生个人品德也在考量范围之内,考官有权力根据考生日常德行决定取舍,甚至考官根据个人喜恶来决定考生命运之事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科举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大打折扣。 江西一位才华横溢

  • 中国古建筑为何悬鱼?悬鱼装饰起源及文化特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建筑,悬鱼,悬鱼装饰起源

    我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特征,是艺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我国古建筑的艺术,除了了解其主要特征之外,还要了解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装饰就是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从各个细节之处彰显建筑的美感,其中涉及了比如工艺、雕塑、民俗、饮食等各方面的文化。 悬鱼是我国古

  • 进士出身的文官谭纶,却与戚继光齐名,还做到了大明朝的兵部尚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戚继光,明朝历史,谭纶,兵部尚书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文武双全的名人,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南宋时期的辛弃疾、岳飞等等,但是,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奇人:他进士出身,原本为文官,却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战功赫赫,与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后来更是做到大明朝的兵部尚书,并且慧眼识人,擢拔了一批良将,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他竟然还有深厚的艺术

  • 北宋瀛洲守将李延渥,坚守孤城半个月,打败20万精锐辽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李延渥,瀛洲,辽军,坚守孤城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天,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打着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的旗号,率领20万精兵南下攻宋,辽军主力推进至瀛洲,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辽军连续攻城十余天,伤亡数万人马,始终无法攻破瀛洲城,无奈之下,萧太后只好率领部队转攻雄州,率领瀛洲军民以寡敌众,挫败辽国大军的宋朝官员

  • 董鄂氏是如何成为了顺治的贤内助?董鄂氏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顺治,董鄂氏,董鄂氏是怎么死的

    董鄂氏是名正言顺地成了顺治的妻子。让我们首先僻个谣,人们总喜欢在私生活做形而下的创作以满足自己形而下的文化需求,顺治帝夺娶弟弟襄亲王福晋的事也一样。 多年来,一直有个说法,说这董鄂氏是顺治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在一次宴会上,顺治帝看中了这个弟妹。于是,百般纠缠,兄弟失和,直到把

  • 狄仁杰为何焚毁江南的1700多所祠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狄仁杰,祠庙

    话说老狄是一个天生劳碌的命,俗语也云能者多劳也。因为他在司法界创出了名堂,当然是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第二梯队干部推荐到地方去做封疆大吏,也作为基层政绩来考察未来的党国栋梁。公元686年,老狄任宁州刺史,宁州是一个边远山区(有点类似于陕甘宁边区),而且是多民族聚居的穷困地方,如果是庸官去那里,一样会认为是

  • 黄巢为何起兵反唐?起义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黄巢,黄巢起兵反唐

    说来领导这场起义的富商家庭出身的黄巢还是一个不第秀才,他的著名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大家可能都是耳熟能详,据说这是他五岁时占的诗句,果然也是智慧超群的神童。尤其是他那“冲天香阵满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充满政治谶语况味的诗句,便已经透露和暗示

  • 鸿门宴里5个明白人,1个糊涂人,谁明白谁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鸿门宴,张良,刘邦,项羽,范增

    鸿门,是古代的地名,位于陕西省临潼东新丰街道鸿门村。根据《史记》记载:“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这里的“谢”字,很多人误解为“谢罪、请罪”的意思。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刘邦为什么要来“谢罪”,这不就承认自己有罪吗?刘邦要是有罪,他还敢跑来这里面见项羽吗?所以,这里的“谢”不是“谢

  • 爱新觉罗是赵宋的后代吗?与宋徽宗和宋钦宗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徽宗,爱新觉罗,宋钦宗

    古代女真人并不怎么重视自己的姓氏,通常,就以部族名为姓。比如说,平辽灭宋、建立大金帝国的完颜部就以完颜为姓,金太祖的名字就叫完颜阿骨打。明朝末年在关东与建州女真争雄的海西女真叶赫部部族也大都姓叶赫。但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姓氏,既不见诸《金史》,也不见诸《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叙列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