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28年1月24日:费迪南德·科恩出生

1828年1月24日:费迪南德·科恩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30 更新时间:2024/1/23 14:43:35

费迪南德·科恩,Ferdinand(Julius)Cohn(1828年1月24日-1898年6月25日)德国博物学家植物学家,以研究藻类、细菌和蕈类著称,被视为细菌学的创始者之一。

科恩在世时即被公认为当世最伟大的细菌学家。他确立了这样的概念:细菌能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种;发现细菌内孢子,从而促进消毒技术的发展,并驳斥自然发生说;并因这些成就而出名。但他最大的成就也许是按照严格而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的生活史。

生平

他出生在德国的西里西亚的首府布雷斯劳犹太人社区,父亲为犹太商人,他在兄弟三人中据长且早熟。其父对其教育不惜力,费迪南德每回忆其过于用功的幼年时仍感忧伤。他在布雷斯劳接受高等教育,但该校不接受犹太人攻读博士学位,十九岁就进了更自由的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850年他成为布雷斯劳大学讲师,1859年成为该校植物学特任教授,1866年在该校建立世界第一个植物生理学研究所,1871年为务教授,1872年为所长。

早年研究着重于单细胞藻类(最低等的植物),他对下列原则应用于单细胞藻类: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其发育的各时期,借此了解其生长阶段;就好比可借直接观察连续查明烁树和蕨类幼年和成年的形态。对于某些藻类生活史的阐释,至今仍有极大价值。1855年他帮助确定藻类,特别是环藻属,存在着性过程,他对藻类分类也作出了很大的改革。

约1868年他开始研究细菌,他也是第一个尝试将各种细菌作有系统地分门别类的人。到那时为止,路易斯·巴斯德等人满足于一个颇为混乱的人为的命名系统,科恩以基本形态差异为基础,建立其细菌分类系统,将细菌分为四组6属(球形状,短杆,线,和螺旋)。但又指出细菌分类不能仅以形态为基础,生物学化学特性也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

1870年科恩创办《植物生物学稿》杂志,他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以致该杂志被称为“科恩文稿”。许多细菌雪的奠基性文稿即发表于该杂志。科恩认为细菌是一种植物,并进一步研究认为细菌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科恩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发现某些细菌(尤其是枯草杆菌)能形成孢子和以孢子行生殖作用。

他也最早认识到内孢子能耐高温。他通过实验破斥了那些认为在高温下所有细菌都能被杀死的谬论。1876年,他协助当时尚不知名的乡村医生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完成了关于炭疽(anthrax)的研究报告。这是历史上第一份全面记载细菌疾病的研究报告。是他认识到科赫是一位善于科学研究的专家,并把他推荐到帝国卫生局任职。1885年他获得了微生物界的最高勋章——列文虎克勋章。

评价

费迪南德·科恩(德语:Ferdinand Julius Cohn)及罗伯特·科赫建立了微生物学。科恩在世时即被公认为当世最伟大的细菌学家。

他确立了这样的概念:细菌能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种;发现细菌内孢子,从而促进消毒技术的发展,并驳斥自然发生说;并因这些成就而出名。但他最大的成就也许是按照严格而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的生活史。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62年1月24日:伊迪丝·华顿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1862年1月24目,伊迪丝·华顿生于纽约市一个老望族家庭,生活安逸。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美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高尚的嗜好》、《纯真年代》、《四月里的阵雨》、《马恩河》、《战地英雄》等。1867年,伊迪丝·华顿生于纽约,在

  • 1891年1月24日:沃尔特·莫德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沃尔特·莫德尔(Walter Model,1891年1月24日—1945年4月21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沃尔特·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但他在德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东线的救星"。1944年12月16日,他指挥

  • 1985年1月24日:熊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1985年1月24日,熊毅逝世于南京。熊毅(1910.3.10-1985.1.24),字其毅,贵州贵阳人,土壤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49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1951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毅毕生致力于土壤科学事业,是中国土壤

  • 2013年1月24日:邓正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2013年1月24日,邓正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逝世,享年56岁。邓正来(1956年2月-2013年1月24日),男,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杰出的社会科学学术组织者、翻译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

  • 长平之战的战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赵王由于战争接连失利,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再加上廉颇兵败城毁

  • 长平之战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

  • 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那么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时代背景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

  • 宋金和战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金朝在灭辽朝后,即有意南下灭宋朝。金太宗以宋收留平州之变中的辽将张觉违反宋金双方前议为由,于1125年发动金灭宋之战。他派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分兵两路从山西、河北南下,最后会师北宋首都开封。在宋将李纲死守开封的情况下,双方宣布议和。1126年金太宗再以宋廷毁约为由,再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

  • 出河店之战:大金立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建国前与辽的一次战争。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女真部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同年十月,攻克宁江州。辽天祚帝命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挞不也统兵七千进攻女真﹐集结于鸭子河北。11月﹐阿骨打率三千七百甲士迎敌。阿骨打乘大风骤起,尘埃蔽天,纵兵进击,大败辽兵,追辽军于斡论泺,斩俘辽兵及缴

  • 陉城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陉城之战发生于前264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韩国的一场战争。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相国魏齐迫害而逃往秦国。到了秦国,范雎以客卿身份向秦昭襄王进言,针对穰侯魏冉屡次带领秦军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即是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