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65年1月24日:温斯顿·丘吉尔逝世

1965年1月24日:温斯顿·丘吉尔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05 更新时间:2024/2/17 21:48:35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世。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

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逝世。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人物评价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还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

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的惊人敏感和极大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做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

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他亲自有意培育了在当时乃至后来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美关系。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28年1月24日:费迪南德·科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费迪南德·科恩,Ferdinand(Julius)Cohn(1828年1月24日-1898年6月25日)德国博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以研究藻类、细菌和蕈类著称,被视为细菌学的创始者之一。科恩在世时即被公认为当世最伟大的细菌学家。他确立了这样的概念:细菌能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种;发现细菌内孢子

  • 1862年1月24日:伊迪丝·华顿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1862年1月24目,伊迪丝·华顿生于纽约市一个老望族家庭,生活安逸。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美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高尚的嗜好》、《纯真年代》、《四月里的阵雨》、《马恩河》、《战地英雄》等。1867年,伊迪丝·华顿生于纽约,在

  • 1891年1月24日:沃尔特·莫德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沃尔特·莫德尔(Walter Model,1891年1月24日—1945年4月21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沃尔特·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但他在德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东线的救星"。1944年12月16日,他指挥

  • 1985年1月24日:熊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1985年1月24日,熊毅逝世于南京。熊毅(1910.3.10-1985.1.24),字其毅,贵州贵阳人,土壤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49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1951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毅毕生致力于土壤科学事业,是中国土壤

  • 2013年1月24日:邓正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2013年1月24日,邓正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逝世,享年56岁。邓正来(1956年2月-2013年1月24日),男,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杰出的社会科学学术组织者、翻译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

  • 长平之战的战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赵王由于战争接连失利,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再加上廉颇兵败城毁

  • 长平之战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

  • 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那么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时代背景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

  • 宋金和战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金朝在灭辽朝后,即有意南下灭宋朝。金太宗以宋收留平州之变中的辽将张觉违反宋金双方前议为由,于1125年发动金灭宋之战。他派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分兵两路从山西、河北南下,最后会师北宋首都开封。在宋将李纲死守开封的情况下,双方宣布议和。1126年金太宗再以宋廷毁约为由,再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

  • 出河店之战:大金立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建国前与辽的一次战争。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女真部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同年十月,攻克宁江州。辽天祚帝命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挞不也统兵七千进攻女真﹐集结于鸭子河北。11月﹐阿骨打率三千七百甲士迎敌。阿骨打乘大风骤起,尘埃蔽天,纵兵进击,大败辽兵,追辽军于斡论泺,斩俘辽兵及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