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4/2/4 14:18:47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江泾(今浙江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2000。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败走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基隆)一带,被高山族人民赶走。而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最终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元末明初,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历史上称为“倭寇”。明初,国力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祸害越来越严重。嘉靖年间,倭患尤甚。其原因一是明世宗昏庸腐朽以及严嵩的奸贪狠毒,庇护、纵容通倭官吏,打击、陷害抗倭将领。二是嘉靖年间,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沿海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

这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这些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烈。

倭寇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被激愤的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2000。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时城崩二十余丈,居民自动列栅抵御,“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迫使倭寇败退。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败走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基隆)一带,被高山族人民赶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相继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同安王仓坪和漳浦蔡不岭,斩获颇多。余倭逃往广东。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配合,歼灭了广东的倭寇。至此,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

倭寇的侵掠骚扰,给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平定倭患,使人们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在平定倭乱的过程中,明朝政府的一些官员认识到,“海禁”既不能限制私人海上贸易,也不能防止倭寇。反而驱使沿海居民走上武装走私的道路,与倭寇内外勾结,为害颇大。

嘉靖末年,比较有远见的官僚,纷纷建议政府解除海禁,发展海上贸易。到明穆宗隆庆时,明政府开始取消“海禁”,准许对外通商。这无疑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正常的海上贸易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大明万历朝鲜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大明朝时期,中朝两国一直友好相处,使臣往来频繁,朝鲜一度是大明的藩属国,朝鲜新国王登基需要经过大明皇帝册封。16世纪80年代,日本一代枭雄

  • 大明末路:萨尔浒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

  •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昭和六十四年(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因患十二指肠癌于东京逝世,终年88岁。昭和天皇(日语:ひろひと,英语:Hirohito;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名裕仁,称号迪宫。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执政长达63年。19

  • 明征安南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明征安南战争又称明越战争、明入越战争,越南称为明与大虞战争(越南语:Chiến tranh Minh-Đại Ngu),指的是明成祖派军征服越南胡朝(大虞国)的战争。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

  • 1859年1月7日:冯国璋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咸丰九年(1859年)1月7日(农历1858年十二月初四日),冯国璋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

  • 隆庆和议的事件结果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隆庆和议是明朝隆庆年间,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在明朝中央内阁官大臣的张居正和高拱,加上地方上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抚方逢时操作下,成功把握把汉那吉与其祖父、鞑靼首领俺答因家事争执而降明的机会,达成了封贡及互市。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

  • 哈密之争的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哈密之争,也称明朝哈密争夺战、明朝哈密战争,为发生在明朝中期的一系列在新疆哈密市的争夺战争。因为哈密地区位于明朝、蒙古瓦剌和吐鲁番三派势力的交界,为兵家多争之地。明朝后期,哈密由吐鲁番(东察合台汗国)最终占领。背景哈密位于新疆境内,汉朝以来便归中原王朝所统辖,汉武帝曾在此设都护及戊巳校尉管理域内事务

  • 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

  •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1942年1月8日,斯蒂芬·威廉·霍金出生于英国牛津。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

  • 1854年1月8日:严复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侯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