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0年4月12日:柯召出生

1910年4月12日:柯召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93 更新时间:2024/2/12 0:18:47

柯召(1910年4月12日-2002年11月8日),字惠棠,浙江温岭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称为中国近代数论的创始人、二次型研究的开拓者、一代数学宗师。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柯召主要从事数论、组合论代数的研究。在数论方面,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研究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不定方程方面,突破了10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卡塔兰猜想的二次“幂”情形,获一系列重要结果,被国际上誉为“柯氏定理”,所创造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在组合论方面,柯召与Erd_s、拉多合作的关于有限集合的工作,即“Erd_s-柯-拉多定理”,开辟了极值集论迅速发展的道路。

人物生平

1910年(清朝宣统二年)4月12日,柯召出生在浙江温岭一个平民家里,父亲柯伯存是当地一家小布铺的店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家境窘迫,勉强度日。柯召5岁时,父亲即教柯召认字,家教甚严。

1921年(中华民国十年),柯召本已可升中学,因年幼,父亲便让柯召在家乡读了一年私塾。

1922年(中华民国十一年),柯召进入杭州安定中学读书。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毕业杭州安定中学,同年考入厦门大学预科。

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升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升入本科后,通过帮教师批改低年级的习题作业和在集美中学兼课挣些生活费。学满两年后,柯召希望转学到师资力量更强的清华大学。为筹学费,他去海门东山中学教了一年数学。

1931年(中华民国二十年),柯召通过考试转学到清华大学算学系三年级,当时同班上课的仅5人。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柯召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经陈省身介绍,柯召来到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当助教。

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柯召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在导师LJ莫德尔(Mordell)的指导下研究二次型,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问题上取得优异成绩,并应邀在伦敦数学会做报告,受到当代著名数学家GH哈代(Hardy)的好评。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伦敦数学会讲台。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柯召获得博士学位。接着,柯召在曼彻斯特大学数学系工作一年,指导一名英国学生取得硕士学位。在英国3年,柯召学习刻苦、工作勤奋,为他毕生从事数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柯召在《数论学报》、《牛津数学季刊》、《伦敦数学会杂志》、《伦敦数学会会报》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论10多篇,除了包括二次型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外,还包括中国最早的代数数论和数的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8月,柯召来到重庆大学数理系任教授,并担任重庆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1950年,柯召开始担任重大副教务长。这年,柯召经友人谢立惠介绍加入了九三学社。

1952年,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1953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柯召翻译的《线性代数基础》,原作者是马力茨夫。

1953年,全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重庆大学理学院撤消,并入四川大学,柯召等数学系和物理系的大部分师生迁入四川大学。

1955年,柯召带领一些青年教师和学生,在线性型的最大不可表数的问题上,作了不少工作。同时,他在二次型方面继续发表了一些优秀论文。

1961年,柯召与匈牙利数学家爱尔特希、英国数学家拉多在组合论方面得出有限集组的相交定理,这就是被称为里程碑式的“爱尔特希—柯—拉多定理”。

1962年,柯召终于以精湛的方法解决了卡特兰猜想的二次情形,并获一系列重要成果,被世界数学界誉为“柯氏定理”,它所运用的方法被称为“柯召方法”,被应用于在不定方程研究中。

1972-1973年,到四川的泸州、广元、峨嵋、成都等地去推广优选法,举办讲座。

1974-1975年,柯召亲自编写了国内第一部组合论讲义,作为部队学员培训班的教材。

1974年,柯召被自行车撞伤,为此卧床近2个月,而那份组合论讲义就是养伤期间在病榻上完成的。

1983年,在中国数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一致推举他为名誉理事长。这是中国数学界所能赋的最高荣誉。

1990年4月12日,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行了庆祝柯召80寿辰暨执教60年大会,有数百人出席,大会收到全国各地贺电、贺信上百件。

2002年11月8日,柯召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科研综述

柯召从30年代起,就潜心研究不定方程,在不定方程方面,1962年柯召以精湛的方法解决了卡特兰猜想的二次情形,并获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是在著名的Catalan猜想的研究中得到一个被称为柯氏定理的重要结果,它所运用的方法被称为“柯召方法”,被应用于在不定方程研究中。

柯召还是中国二次型研究的开拓者。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问题方面,在二次型表为不可分解型之和以及二次型的等价分类等问题上,他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他和Erdos、Rado一起给出了组合论中著名的Erdos-Ko-Rado定理(爱尔特希-柯-拉多定理),这个定理已成为组合数学中的一个经典结果,开辟了极值集论迅速发展的道路。1956-1985年,中国学者发表的矩阵代数、不定方程、二次型等领域的研究论文中,约有90%是柯召和他的弟子完成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9年4月12日:闫怀礼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闫怀礼(1936年7月24日—2009年4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国家一级男演员。1965年,在话剧《年轻的一代》中扮演肖继业。1970年,在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等剧有所参演。1978年,在话剧电影《蔡文姬》中饰演单于一角;同年参演话剧《王昭君》。1986年,因出演《西游记》中沙僧的角色而

  • 1840年4月12日:爱弥尔·左拉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爱弥尔·左拉(法语:Émile Zola,1840年4月12日-1902年9月28日),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和理论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与领袖。1840年,左拉诞生于法国巴黎,主要创作作品为《卢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该作包括20部长篇小说,登场人物达1000多人,其中代表作有《小酒店》

  • 1817年4月12日:查尔斯·梅西耶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查尔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1730年6月26日—1817年4月12日)是法国天文学家。他的成就在于给星云、星团和星系编上了号码,并制作了著名的“梅西耶星团星云列表”。求学时代1757年,梅西耶开始寻找哈雷彗星。也正是1757年,他第一次记录了对M32的观测,这是仙女座大星系的一

  • 2020年3月29日:潘德列茨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波兰文:Krzysztof Penderecki,1933年11月23日-2020年3月29日),又译彭德雷茨基,波兰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2020年3月29日,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在波兰克拉科夫的家中逝世,享年86岁。人物生平1933年11月23日,潘德列茨基生于波

  • 2020年3月29日:志村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志村健(本名:志村康德,1950年2月20日-2020年3月29日),日本东京都东村山市出身,日本的喜剧表演艺术家,绰号为(シムラ)(しむけん)(けんちゃん)(ケン坊)等。因其在日本喜剧界的地位,被许多晚辈艺人称为“日本的喜剧王”。在台湾省,泰国,印度,欧美等地也享有高知名度。2020年3月23日,

  • 印度河文明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印度河是世界上较长的河流之一。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璨昨天。而且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无前例的。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18世纪哈拉帕遗址的发掘。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

  • 古印度刻章文字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已发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其中很多符号是象形的,可能还处在象形文字阶段,但又因有表音节和重音的符号,所

  • 印度死亡之丘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称“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摩亨佐-达罗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该段时期

  • 1966年4月13日:小六龄童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小六龄童(1950年3月12日-1966年4月13日),本名章金星,又名妙良,上海著名演员。汉族,祖籍浙江绍兴,小六龄童三岁即随浙江绍剧团演出并从父六龄童、伯父七龄童学艺等,八岁成为该团正式学员。曾主演绍剧传统戏《西游记》、《打半山》、《齐王哭殿》。1966年4月13日,因患白血病去世,年仅16岁。

  • 1743年4月13日:托马斯·杰斐逊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托马斯·杰斐逊(英语: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与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并称为美利坚开国三杰。除了政治事业外,杰斐逊同时也是农业学、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