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66年4月14日:安妮·莎莉文出生

1866年4月14日:安妮·莎莉文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80 更新时间:2024/2/29 9:53:28

安妮·莎莉,1866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毅力,在没有任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传奇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人物经历

安妮1866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的一个小村庄——食禄岗。父母的故乡在爱尔兰,1860年逃荒来到美洲新大陆。依靠父亲给附近农场打短工的工作,糊口问题总算解决,但是家中并不富有,不幸一直盘旋在这个家的周围。3岁时,安妮患了很严重的沙眼,却因家中贫穷无钱医治,导致安妮的视力恶化,只有微弱的视力。1874年,母亲得结核病死去,酗酒的父亲狠心抛弃了她和弟弟吉米、妹妹玛丽。后来,在父亲家族其他成员的“临时收养”及“罗策划”下,姑妈收养了她的弟弟妹妹,堂兄勉强收留了她。

因为眼疾和其他种种生活中不顺心的事件,安妮的脾气从小就让人无法忍受,邻居们都叫她“令人讨厌的小孩”。父母在世的时候,有一次用火钳挟面包烫了手,她用力摔面包;母亲让她照顾睡觉的妹妹,她愤怒地晃摇篮,把妹妹摔到地上;父亲刮胡须时斥责了她,她把瓶瓶罐罐都砸在镜子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妮的坏脾气也是有增无减。父母死后,她到堂兄家就更加不驯服了。

后来,安妮的妹妹也去世了,10岁的安妮和7岁的吉米则在1876年2月被送进了离家千里的德士堡贫民救济院——所容纳了900多位老弱病残人士的大杂院。噩梦才刚刚开始。救济院的条件很差。在救济院登记时她的视力为“盲”——但还通点路。3个月后,1876年5月30日,弟弟吉米因先天带来的臀部结核瘤病在救济院离开人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关心小安妮的悲伤和孤单,直到救济院新来的、为女生宿舍主持星期六祷告和星期天弥撒仪式的巴巴拉神父的出现。

有一天,巴巴拉神父说:“安妮,你不应该再呆在这儿,我要带你离开。”巴巴拉神父有一个朋友在马萨诸塞州罗威郡的天主教慈善医院当医生。当时,安妮的视力已经非糟糕。神父首先要带安妮去看眼疾。就这样,11岁的安妮离开了救济院,住院治疗眼疾。但不幸的是,手术很失败,安妮的视力甚至比术前更糟糕:仅剩下光感,近似于失明。尽管后来又施行了几次补救手术,但均以失败告终,医生宣告:尽力了,且无能为力了。安妮必须出院。而此时巴巴拉神父已经奉教团之命,远赴他乡传教。

失明的安妮无依无靠,又被送回救济院——这个她深恶痛绝的地方。安妮的世界陷入了孤单、黑暗。在救济院多数人对她不友好,因为安妮的坏脾气,他们甚至把安妮关到了这座建筑的最低层——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那里有数间囚笼似的小牢房,安妮就被关在其中的一间里。她又抓又咬又叫,还拿食物砸人。有一位年老的清洁女工对安妮十分同情,她烤了一些巧克力果仁小蛋糕,放在安妮的笼子前。由于害怕安妮拿蛋糕砸人,她快步走开了。可安妮并没有砸人,反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从此,安妮和那位女工成为了好朋友,也渐渐受到了他人的关注,直到那时,救济院的医生们才发现,原来安妮竟是几乎完全失明的盲人!在这里有人发她去上学,她也渴望有希望的生活,渴望命运的转机。后来救济院因条件差被告,上级来人调查,安妮借着调查组成员走路的气流,紧跟调查组成员身后;凭着感觉,当人家打开大门要离去的时候,她喊“香邦先生”(调查组长),说自己要上盲校,这才有幸免费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时间是1880年10月,那时她已满14周岁。

1880年10月3日,安妮坐着马车进入了柏金斯盲人学校的校园。在柏金斯盲校读书,安妮也不驯服。因为老师当众批评她,她摔门而出;校长开导,她死活不听。幸好莫丽老师收留了她,但她却屡次老师挑衅,老师的回答却是沉默。后来,安妮接纳了莫丽老师,进步很大。经过漫长的盲校磨砺,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妮长大了。在学校假期来临的时候,安妮甚至想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后来学校帮安妮在波士顿南边找到一份整理、清扫旅店的工作。

安妮在整理房间时,常和房客聊天,并由此有机会认识了一位给安妮热心推荐医生治疗眼疾的房客——上帝又一次把布来福医生带给了安妮。两次手术后,安妮的视力恢复了!尽管视力所及,依然模糊,属“半盲”状态,但安妮已经很知足了!这一年,安妮16岁。

在学校,安妮经常外出替大家办事,一次因为偷看到法庭旁听关于她先前所在的救济院的事,校长认为她玷辱了校誉,要开除她。幸好霍布金太太出面保了她,主动做她的监护人(义母),她才得以继续学习,寒暑假可以回霍布金家了。后来她成为优秀毕业生,上台代表8名毕业生讲话,当时是1886年,那时她已经20周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30年4月14日:马雅可夫斯基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俄语: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Маяко́вский,1893年7月19日——1930年4月14日),苏联诗人、剧作家,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描写群众对列宁的深厚感情。他的喜剧讽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义,并在戏剧艺

  • 2016年4月14日:梁思礼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男,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导弹控制专家,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1993年当

  • 2004年4月14日:任长霞因公殉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2004年4月14日),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范在全国学习。工作期间,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2004年4月14日晚8时40分,时任登封市公安局长的任长

  • 印度人上厕所为什么不用卫生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在人类发展初期,是没有厕所的,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才慢慢出现了厕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厕所就出现在印度河流域。而今天的印度,却在为一个小小的厕所伤透脑筋。印度人口总数占世界第二,全国却有差不多一半的家庭是没有修建厕所的,去过印度的外国人,都对这种现象有很深的印象。印度有没有厕所?在印度,不管是城市还是

  • 印度骷髅湖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位于印度北边喜玛拉雅山上有着一座被蒙上神秘面纱的“骷髅湖”,这里被发现堆积了上百具的人骨。这座“骷髅湖”原名为Roopkund Lake,在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期间,因为融雪的缘故,而被英国军人发现这堆被暴露了的人骨,自此后这座湖泊也闻名于世。在喜马拉雅山脉山底的一个浅湖,堆积着数百具上千年历

  • 2020年3月30日:郝柏村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郝柏村(1919年8月8日~2020年3月30日),字伯春,江苏盐城人。郝担任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1990~1993),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2期。2020年3月30日,郝柏村去世,享年102岁。人物故居郝柏村故居,盐都区尚庄镇郝荣村,地处里下河合陇圩,与兴化市的大邹镇隔河相望。这里地势低洼,

  • 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他涉及的领域:包括素描、绘画、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和制图学。他被人们称为古生物学、植物学和建筑学之父,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 1865年4月15日:亚伯拉罕·林肯遇刺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任期间主导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1834年8月,林肯作为辉格党人当选为伊利诺伊州议员。1856年,林肯退出辉格党,参加新成立的共和党。1860年1

  • 1874年4月15日:约翰尼斯·斯塔克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尼斯·斯塔克(Johannes Stark,1874年4月15日-1957年6月21日),男,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种族主义者,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塔克效应”的发现者。1874年4月15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希根霍夫。1957年6月21日卒于德国巴伐利亚的特劳恩施泰因。科学成就斯塔克以

  • 1843年4月15日:亨利·詹姆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美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剧作家和散文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个美国人》、《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和《金碗》等。他的创作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亨利·詹姆斯出身在纽约一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