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万革新:明朝中期的强心剂

隆万革新:明朝中期的强心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09 更新时间:2024/1/24 6:44:19

明朝中可谓已经病入膏肓,但在这时,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臣张居正为明朝开出了一剂强心剂,从而延续了大明王朝的生命。这强心剂,便是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的隆万大改革。

隆万大改革起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终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历时十八年。隆庆时期高拱和张居正联手进行的改革与万历时期张居正的改革的合称。

高拱和张居正在隆庆时期已经联手进行重大的改革,在吏治、经济、军事上都取得过重大的成就,使垂危的明王朝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希望。而万历初叶张居正所进行的改革则是隆庆改革的继续。

隆庆改革和万历改革实是一场改革中前后衔接的两个历史阶段,这场改革应称之为“隆万大改革运动”。

经过长达十八年的隆万大改革,使得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1620)长达五十四年,是国代史上有的开明、开放、繁荣、稳定的辉煌时期,“十钱斗粟”,“家给人足,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堪称“隆万盛世”。

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朱载垕颁诏解除海禁,开放海外贸易,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从此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到了万历初年(1573-1582),张居正的改革使这一趋势得以继续和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更为强盛。

在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明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国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政治体制逐渐走向君主立宪,人民普遍幸福、健康、整洁、文明、自信,有礼貌,为当时的世界各国所称羡、研究和学习。

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使得积重难返的大明王朝得以回光返照,延续了大明王朝将近一百年的生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开辟的大明江山。

但是改革并没有动摇根深蒂固的官僚体制,和雍正的改革一样治标不治本。其次,随后的皇帝昏庸无道,不关心国事,改革的路并没有走下去。第三,改革处在帝国的中后期,帝国的根基已经腐朽动摇了。第四,改革者们没有认识到凭一已之力不能改变历史的客观实际。

在张居正病逝、明神宗朱翊钧亲政后,改革被基本废止,改革成果逐渐被朱翊钧所消耗,明朝政府严重腐化。这一结果标志着张居正与冯保二者的帝王教育策略的失败。

朱翊钧十岁登基,此后十余年接受张居正的直接教育和指导。作为帝师的张居正希望朱翊钧成年之后会成为一代明君,对之的教育可谓是竭尽全力。

然而,大概是逆反心理的作祟,待张居正去世,朱翊钧主政后很快就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此后他甚至三十余年不参与政治活动,促使宦官干政,不仅消耗掉了张居正等大臣多年来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而且使得明朝政府严重腐化,是导致明朝瓦解的重要原因。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隆庆和议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世宗死,穆宗继位,改元隆庆。此时奸臣严嵩已被弹劾下台,高拱、张居正先后入阁担任首辅,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清除嘉靖时的腐败政治和积弊,也开始反思前朝拒绝与对北方蒙古俺答部通好的政策。在高拱、张居正的力促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史称“隆

  • 张居正改革的措施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

  • 明朝阉党专权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阉党,一般指明代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的政治派别。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江南之后,鉴于之前历代的错误,使用宦官不到百人。直到洪武末年颁布《皇明祖训》,才设置内官共十二监和各司局。但是定制宦官不能兼任外廷大臣的文武官衔,不能穿外廷大臣的冠带朝服,任职的品级不能超过四品,每月俸禄一石大米,衣食都在内庭解决

  • 崇祯治乱算不算无用之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维华之药而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即崇祯帝,年号崇祯。崇祯即位后,锐意铲除阉党改革朝政。面对着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崇祯帝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与前两朝相比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朱由检一生操劳,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

  • 清兵入关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清军入关(又称清兵入关、满清入关、清朝入关、入关战争),发生于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的战役。明朝自从嘉靖时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万历、天启以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洲看到明朝内部的危机日

  • 清朝统一战争的过程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清朝统一战争是指来自满洲(今中国东北)的清朝政权进入山海关之后,为获得整个中国的统治权及取得更多疆域而发动的一系列战争。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向清朝投降。清朝势力正式入主中原,随后先后攻破各路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势力。削平三潘1662年,年仅八岁的康熙帝即位,

  • 南明抗清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是发生在清初(1644-1662年)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抵抗清兵。这年5月,他们拥立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政权。福王政权一建立,就想联合清朝,镇压农民起义。但是,清

  • 南明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明朝京师顺天府被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但由于清朝入关之初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立足未稳之时便着急诏修《明史》,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称呼上加“伪”加以区别“前明”;比如:“伪永历”、“伪晋王”,称

  • 明郑的兴盛与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明郑又称「郑氏时代」,为起始於中国明朝遗臣郑芝龙以太师之位,独揽南明朝政开始的家族政治势力;1653年,郑成功受封延平郡王,建厦门为思明州,宗永历为正朔,并自设知州及六官。而由中国南明大臣郑芝龙初创、郑成功发扬光大的明郑政权势力,除了支撑南明帝业外,最重要的贡献,为在台湾建立延平王国,并在台湾立下了

  • 郑成功抗清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一月,郑成功在小金门(今日金门县烈屿乡),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七月,郑成功会同郑彩部队攻打海澄,失败;八月,郑成功又与郑鸿逵部合围泉州府城,清漳州副将王进率援军至,郑军不敌败退。1648年(清顺治五年,永历二年),南明浙江巡抚卢若腾等人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