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何不杀,关羽华容道捉放曹操错了吗

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何不杀,关羽华容道捉放曹操错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4/2/10 3:20:12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随后准备从华容道撤离。诸葛亮已经算到了这一步,于是提前让关羽前去拦截,关羽虽然碰见了曹操,但他既没有杀他,也没有将他拿下,而是为了报恩将曹操给放走。关羽义薄云天,这天下人皆知,不过就这样放走曹操是不是也有点太草率了?其实刘备、诸葛亮早就猜到关羽会做出如此决定,才会让他去完成此事。曹操虽然战败,但他就是不能杀也不能被抓,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华容道捉放曹操

曹操败局已定,北还必走乌林道,刘备集团在这条路设下伏兵阻截曹操败兵。但是,应该怎样对付曹操呢?是杀是抓?这是个问题。

首先,肯定不能杀曹操。

赤壁大胜,毫无疑问,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江东集团。曹操大败,东吴的势力必然暴涨,而同时上涨的还有野心。曹操要是死了,北方势力集团中尚无任何一人具备代替曹操的能力和威望,毫无疑问必生大乱,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完全可能导致四分五裂的局面。若东吴乘此良机,挟新胜之威,向外发动扩张,与江东近在咫尺荆南地区的刘备集团必首当其冲,最先遭到打击和排挤,而刘备当前实力微弱,难以相抗,立刻就会被挤出,重新沦落游走。还有一点,曹操若死了,他留下的那帮人也必然与刘备结为死仇。

其次,曹操还不能被抓。

刘备集团就算抓住了曹操,又有什么用呢?人家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你抓住了曹操是想要挟住谁呢?假如东吴来向你要人,怎么办?给了那是示弱,东吴马上就会气焰暴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给,那东吴就名正言顺地率大军来攻,师出有名。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放。但你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曹操从眼皮底下走掉,那是背盟,一兵一卒不出,寸功未立,人家凭什么与你结盟?而且你又有什么理由赖在荆州不走?

所以必须要打,还必须要放,先截后放。

演戏就要演全套的,既然要放,那就“放”出本方最大的利益来。一方面要抑制东吴,另一方面还得整顿内部。那么,刘备集团内部有什么问题呢?大家其实不难发现,关羽就是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关羽这个人资格老,桃园结义时就入伙了;功劳多,随刘备南征北战,颇多功勋;地位高,与主公刘备是兄弟;能力强,不但武艺绝伦,还善于领兵作战,能独当一面,还有文化,在将士中颇有威信,“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都说关羽骄矜狂傲,但他确实有这个资本。诸葛亮入伙晚,但却成为了刘备集团的决策层,关羽内心是很不服气的,实际上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实质是:谁才是这个集团的第二号人物?

诸葛亮的布局

其他人不需要担心,张飞表面粗莽暴躁,但实际上比关羽聪明,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诸葛亮刚入伙时,他也很不感冒,甚至还闹过别扭,但博望坡之战后,张飞迅速改变了对诸葛亮的态度,言听计从。这是张飞的优点:和中上层的关系始终处理得不错。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诸葛亮对张飞也是很照顾的,在方方面面都加以扶持。

赵云这个比较低调,但大事上很精明,很快成为诸葛亮最为信任和倚重的部下。其他的人如刘封关平糜芳等中层干部就比较好处理了。

既然内部矛盾主要集中在关羽身上,那么诸葛亮趁着这个机会就故意拿了关羽一把。咱们来看看诸葛亮的战斗布署,还是颇有一番深意的:

第一路人马由赵云率领。兵力是三千,伏击地点乌林道。诸葛亮对赵云的要求是“就半中间放起火来。虽然不杀他尽绝,也杀一半”。

大家注意诸葛亮这个安排,让赵云从半中间截杀,还暗示“不杀他尽绝”,只杀一半。主要目的是削弱曹操的兵力,放走曹操。赵云的执行力很强,不会违命。诸葛亮很放心。

第二路人马由张飞率领。兵力也是三千,伏击地点设在葫芦口。诸葛亮对张飞的要求是“虽然不捉得曹操,翼德这场功料也不小。”

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诸葛亮对张飞的暗示“不捉得曹操”。张飞很聪明,他认为诸葛亮这样安排是想把生擒曹操的首功让给关羽,这样张飞肯定没意见。诸葛亮这是利用了张飞的兄弟情谊,让曹操能够从张飞这里脱身而去。

张飞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一场激战,曹操逃走,“回顾众将,多已带伤”,张飞把那几个战斗力强的曹将都打伤了,到了关羽那里也基本上没啥战斗力了。

第三路由糜竺、糜芳、刘封率领。诸葛亮对他们的要求是“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

绕江而剿,那就肯定不会遇到曹操,曹操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走水路的。这一路的主要目的是缴获战利品,另外还要设法堵住江东的部队。

第四路由刘琦率领。诸葛亮对他的要求是固守武昌城,“率领所部之兵,陈于岸口”,就地擒拿零散败兵,“却不可轻离城郭”。

大家可以看出来,诸葛亮这样的安排就是一点利益都不想给刘琦,固守武昌城,不得轻离城郭,既抓不到俘虏,也搞不到战利品,但却能防止住东吴的军兵。

第五路人马由关羽率领。兵力是关羽本部五百校刀手,伏击地点设在华容道。还让关羽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怎么就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呢?因为诸葛亮很清楚关羽的弱点,而且诸葛亮相信,曹操更了解关羽。如果曹操连关羽这一关都过不去,那他可就不配称为“乱世之奸雄”了。

曹操对关羽确实非常了解,他知道关羽这个人虚荣心强,爱面子,吃软不吃硬,每天读本《春秋》,总爱把“大义”两字挂在嘴边。张飞和赵云绝不会干出违抗军令的事来,但关羽可是敢干的。

不但诸葛亮知道关羽会放了曹操,刘备更清楚这个二弟的秉性,关羽领命而去,刘备就对诸葛亮说:“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

刘备真正关心的是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准备怎样处置关羽。诸葛亮回答“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刘备也就放心了,明白诸葛亮这只是想抓关羽翘起来的尾巴。

关羽华容道捉放曹,军令状是捏在诸葛亮手中。但我们知道,当年关羽土山被困时,曾经“降汉不降曹”,归附曹操帐下,深受重恩。那段历史还能拿两位嫂夫人的安危作为解释,但加上了华容道这档子事情,让关羽怎么解释?这可是第二次背叛了!

这就是政治。整件事情看起来似乎是顺理成章,但实际上早有谋划,步步机心,在你不知不觉之中就踏入了早已织就的重重罗网。刘备求情,诸葛亮网开一面,关羽这个最致命的把柄就被永远地捏住了。真正的最大得利者其实是刘备。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干什么用,秦始皇12金人下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大一统君王,同时也是第一位统一华夏的君王。关于秦始皇的传奇也是非常多的,就比如说文字的统一、修筑万里长城、度量衡等等,他给自己所建造的陵墓至今也无法让人探索。今天要提到的是他的又一个建树十二金人,这十二金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铸造它的目的是什

  • 杨玉环没有生育能力吗,杨玉环为什么会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杨玉环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不过杨玉环从来都没有为李隆基生过孩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杨玉环没有生育能力,这倒是也有可能,毕竟古代也会有不孕不育症,而且以哪个时候的医术估计也很难治愈好。而且当时杨玉环体态偏胖,多多少少也会产生一点影响,但是这些也不妨碍杨玉环成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毕竟有颜就够

  • 武则天是哪里人,武则天出生地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史书对她的出生地、享年皆语焉不详,甚至连她的真实姓名都不曾记载。由于历史文献对武则天出生地记载的不统一,学界对其出生地的讨论也存在多种不同说法。那么对武则天出生地近年来的研究是否有新的进展,其出生地又有没有明确的界定呢?学界对于武则天出生地的争论存

  • 武则天当了几年的皇帝,武则天多少岁当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一代女皇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那么武则天是多少岁当的皇帝呢?又当了几年的皇帝?武则天

  • 武则天的继承人是谁,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开历史先河。武则天从一名才人,经过血腥的宫廷斗争一步步的爬上了至尊的位子,对于权力的欲望是常人难以比肩的。武则天的继承人是谁?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

  • 曹操的儿子分别是谁,曹操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除了早夭的几个和过继出去的曹均,在曹丕当国之时只有曹茂一人没有封王。 史书中说的很明白,“茂性泬佷,少无宠於太祖。”公侯之家,一个性格倨傲而缺乏教养的人是很难赢得别人好感的,曹茂就是典型。下面一起来看下曹操的儿子分别是谁?曹昂:曹操长子,刘氏所生,但生

  • 曹操多少岁死的,三国曹操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这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

  •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曹操割发代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是三国时期人。他虽然野心很大,但却在自己统领的军队中留下了诚信的美名。一次,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

  • 三国庞德真实实力如何,庞德的战绩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庞德是曹魏名将,他原先是马超部将,后来投奔张鲁,等曹操平定汉中后,加入曹魏。演义中,庞德领命支援曹仁,结果被关羽上演了一出水淹七军,他和于禁统统全军覆没,最后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斩杀。庞德一生的高光时刻,可能就是一箭射中关羽前额,然后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魂。其实庞德的实力也没那么不济,他在曹魏阵营到底能

  • 吴起为什么不是四大名将,吴起生平简介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将,他们在不同时期做出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说起来都是十分令人敬佩,拥有很多战绩的大将。不过在战国时期,人们常说有“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王翦、白起、廉颇、李牧四人,但是在战国时期,还有一个吴起,他一生从来没有败绩,甚至曾经以五万人战胜五十万人,为什么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