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是民国的大作家,他的小说时代感强烈,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清晰、厚重,很多人即便没有看过他的书,也看过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那些故事,即便放在现在,依旧能够让人感触很深。这样一个善于情感描写的人,自身的情感经历也很出圈。
他人过中年,却执意要娶一个17岁的女子,而二房夫人胡秋霞却坚决不从,并为此抗争到死,她始终没有原谅张恨水,也再不与他同住,不知张恨水老年时,作何感想。
张恨水因小说出名后,就有了更多的追求。在旧时代,出名的文人身边,总有个识文断字的才女,这样才显得有面子。而张恨水看中的,却是个17岁的姑娘,名字叫周南。他把这件事说给母亲听的时候,张母震惊了,因为此时张恨水已有了两个夫人了。
张母苦口婆心地劝诫,说张恨水的大夫人,虽然没有文化,但操持家务,照顾家人,井井有条,做得让人挑不出毛病。这二房夫人,又是个火暴脾气,要是知道张恨水又要娶妻,一定不会同意,家里闹个鸡飞狗跳那都是轻的。
张恨水也担心自己的二夫人胡秋霞会惹事,所以想让母亲去劝一劝,张母直接就拒绝了。这个儿媳,泼辣得厉害,老夫人也有点招架不住。这母子两个正说呢,二房的胡秋霞听到了,直接闯进了屋子。
胡秋霞表示,张恨水敢再娶妻,除非她死,或者跟她离婚。张恨水见事已至此,只好承诺说,新媳妇过了门,之前日子怎么过,还怎么过,绝不会偏心新夫人的。可这也不能让胡秋霞满意,她气得发疯了一样,找到大夫人,想达成抵抗的统一战线。
可大房是个逆来顺受的脾气,不肯跟她一起疯,这气得她咬牙切齿,不知道如何发泄郁闷。张恨水求了她几次,也没说通,还被她给骂出了屋子。
要说这个胡秋霞也是个苦命人,父母早亡,她是在当时一处社会救济机构长大的。这里的规矩就是,有人出钱,差不多了,就可以嫁。不嫁,到了一定年龄也没人管了,反而没了生计。当时胡秋霞就是看了一眼张恨水的照片,就成了他的二房夫人。
只是在当时,胡秋霞并不知道张恨水已经娶妻了, 否则,她是断然不能同意的。她这个人,固执得很,不想跟别的女子,一起分享丈夫的感情。而且,她对张恨水是一心一意的,还给他生了几个孩子,她对张恨水的决定是非常失望的。
越想越是生气,胡秋霞还是忍耐不住,直接跑出门去,直奔了周家。到了周家门口,她大骂着要周南出来,解释为什么勾引自己的丈夫。屋里的周南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知道张恨水的二房夫人,不好对付。不过她还是有恃无恐的,所以很有底气地请胡秋霞进屋。
她觉得这事在大庭广众下说,不太雅观。胡秋霞见周南如此,更是气不过,大骂她不要脸,不要脸就别怕人听到。周南虽然能忍,可周母忍不了,一来二去,三个人就扭打在了一起。很多人上去拉架,这才勉强拉开。
此时,张恨水也赶到了,他痛斥胡秋霞不懂规矩,惹是生非。张家人也说胡秋霞做得太过分了。可胡秋霞心里委屈,明明是张恨水这件事做得不地道,怎么都来埋怨她了呢。而张恨水也正好趁此机会向周母表决心,说一定会照顾好周南的。
本来周母还有点不看好张恨水的。可事情闹成这样,街里街坊都看到了,如果女儿不嫁给张恨水,怕也是嫁不出去了。胡秋霞肯定想不到,她这么一闹,倒是成全了张恨水。周母觉得胡秋霞有点吓人,就要求张恨水必须单独给女儿布置一个宅子,不能与胡秋霞一起。就这样,张恨水心满意足地迎娶了新夫人。
张恨水倒是说话算数,周南过门后,他没有对周南偏心,对胡秋霞还是跟从前一样。可他不知道胡秋霞早已被伤透了心,若没有那几个儿女,她可能一点心思都没了。很快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家人的安全,胡秋霞不得已带着儿女回到张恨水的老家避难。
而张恨水则带着周南,在外生活。这件事,也让胡秋霞心里难受。等抗战胜利,张恨水一家团圆时,胡秋霞就不愿与张恨水同屋睡了。而且她也染上了酒瘾,经常喝得伶仃大醉的。谁劝也不管用。张恨水的话也没用,在她眼里,张恨水已经没有什么权威了。
胡秋霞对张恨水的感情在这几年里发生了变化,她的心思已不再他身上。维持婚姻关系,也只是为了儿女。在苦闷的日子,她甚至将与张恨水的合影全都烧掉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晚年,张恨水的身体也不行了,必须有人照顾。
周南独自照顾张恨水,十分吃力,就向胡秋霞求助。胡秋霞没拒绝,愿意照顾张恨水,却不肯与他同住。直到周南因病去世,照顾张恨水的事,就都是胡秋霞在做了。可即便自己的情敌死了,她依旧不肯与张恨水同住。张恨水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可也不再计较了。
张恨水去世后,胡秋霞又孤单地活了些年,她死的时候,身边放着一只酒壶,壶里的酒被喝得一滴不剩。
胡秋霞这样的女子,嫁给张恨水就是个悲剧。张恨水一定也是知道的,所以他纵容了胡秋霞的很多无礼行为,但这也不能弥补他对胡秋霞的伤害。胡秋霞之后对张恨水虽然已没有了感情,但还是尽到了妻子的本分,照顾着张恨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