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剃度时讲了8个字,老尼听后剃刀差点落地

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剃度时讲了8个字,老尼听后剃刀差点落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3 更新时间:2023/12/12 23:41:59

关于武则天的各种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可谓是层出不穷。武则天人前的辉煌想必已经成为了众多女性膜拜的对象,但是武则天身后的委屈和无奈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呢。没有人天生的想要不幸福,只是在不幸开始的时候,人们就已经要学会让自己成长了。武则天也是一样,如果不是经历了宫中的种种苦楚后,她也不会让自己成为带刺的玫瑰。特别是在入感业寺为尼的时候,武则天被剃度时候说出的八个字,几乎吓掉了老尼手中的剃刀。

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起起落落,她就像是一个漂浮在海上的落水之人。在一次次看见希望的时候,却又一次次的失望。最后,硬生生的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绝望中拼出生的希望。

武则天的小时候可以说是过着衣食无忧的大小姐的生活,她的父亲是跟随着李渊起兵的武士彟,母亲是出身尊贵的荣国夫人,所以武则天的出身还是很好的。后来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去世了,武则天和她的母亲及两个姐姐成为了无依无靠的人。

因为荣国夫人是武士彟的第二任妻子,再加上自己又没能生出儿子。这在母凭子贵的年代,可是非常受到歧视的。所以,武士彟第一任妻子留下来的两个儿子便开始苛待荣国夫人母女。在这种环境长大下的的武则天,自然是比别人家的女子多了分坚强与成熟。

等到她十四岁被选进宫中后,武则天的心里还是十分开心的。因为她想要在宫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且暗暗发誓要让母亲和自己过上好日子。但是,荣国夫人可不这么想,因为她深知后宫的水有多深,她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去趟这趟混水。奈何圣旨已下,武则天想不去都不行。

进宫后的武则天并没有凭借自己的美貌步步高升,反而是在得到皇帝的宠幸后成为了最低品级的才人,而且武则天这个才人一当就是12年。在此之间武则天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只是她努力的方向有些跑偏。说得幽默点就是,假如李世民喜欢吃土豆,可是武则天偏偏要给做西红柿,所以武则天一直得到不李世民的盛宠。

再加上民间传说,姓武的人会在将来取代李氏王朝的流言蜚语也跑到了李世民的耳中。当初李世民听到此话后,便想要杀掉宫中所有姓武的人,可是被李淳风拦住了。他对李世民说,既然预言已经出现,就算是全都杀了也是无济于事。因此武则天才逃过一劫,恰巧当时有一个叫李君羡大臣。当时他任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驻防玄武门。这一连串的官职和地点中,就包含了三个武字。于是李世民便因此杀了李君羡。

可是这件事情表面看上去是结束了,可是实际上已经在李世民的心中打下了死结。从此,李世民再也不宠幸武则天了。因此,武则天便没有了可以向上攀登的梯子。后来李世民去世留下圣旨说,像武则天这种受过宠又没有孩子的妃嫔门都要被送到了感业寺当尼姑。

虽然身在寺庙,但是武则天的心思可是全都在想要再次回宫上,就连进感业寺被老尼姑梯度的时候,武则天也是非常平静且坚定的对她到说“发落复生,首级不会”。意思就是,即使是自己的头发被剃了,还是会长出来的。但是自己的脑袋如果掉了,就不可能再长出来了。

其实,武则天这句话是在告诫老尼姑,虽然自己现在是虎落平阳,但是早晚有一天,自己会再次辉煌起来。听到武则天说完这句话后,老尼姑的心里一阵阵发凉,连带着手抖,差点把自己的剃刀落在地上。

可见武则天的气场真的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她最后完成了剃度,但是也在盘算着自己回宫的计划。

初入皇宫的时候,武则天还很小。如果放到现在,她还是一位处在青春期的小女孩儿。所以关于很多事情的想法还是非常不成熟的。所以她心里也总想着,凭借自己的美貌是一定能够吸引住皇上的。直到她遇见了李世民身边的徐才人,武则天才有了成长的迹象。

同是十几岁的少女,武则天和徐才人算是比较有共同语言的了,再加上徐才人的学识和见识都远在武则天之上。于是,武则天便常常请教徐才人如何才能赢得皇上的喜爱。而徐才人只告诉了武则天一句话“以色示人,岂能长久”。极为聪明的武则天在听到这句话后,立即领悟到了徐才人的意思。于是开始专心读各种史书,以及长孙皇后留下的女则。

但是后来,身在感业寺的武则天又如何能够再次回到皇宫中呢,这就一定要说一说她与李治的暧昧关系了。李治是李世民的九皇子,为人有些懦弱,但是在文化课上却表现得非常有才能,甚至是在作词作曲方面也很有天赋。在他看见武则天第一眼的时候,就被武则天的美貌给勾住了。甚至在李世民去世前,还与武则天眉来眼去。

可是登上皇位后的李治,却把武则天忘在了脑后,要不是去感业寺上香,想必他是不会记起武则天的。与武则天的再度重逢,让李治的心理又找到了春天的感觉,而武则天也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用尽各种办法来套取李治的心。

正在李治想用什么由头把武则天接进宫中的时候,王皇后出面了。她想要接武则天进宫来牵制萧淑妃,从而来稳固住自己的皇后之位。于是在感业寺的三年后,武则天如愿再回到了皇宫,开了自己威武的后半生。

标签: 武则天感业寺

更多文章

  • 三毛与荷西一生没有子女,为何在自杀前总说自己看见了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毛,荷西

    关于三毛的死众说纷纭,至今似乎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但这不影响她生前的完美,完美到让我们觉得她没有任何理由要放弃珍贵的生命。三毛的童年很不完美,这样的遭遇让她过早地尝到了什么叫自卑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情绪一直纠缠着三毛整个童年。 三毛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她将会变得更和

  • 满蒙联姻:简述清朝皇室与敖汉部蒙古的联姻情况 (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满蒙联姻,清朝皇室,敖汉部蒙古

    《清太宗实录》记载了公主和额驸受到的处罚:“拟革去莽古济的公主名号和索诺木杜棱的济农封号,罚银各百两,夺其满洲牛录及开原地方。其济农所带蒙古,皆没入官。” 这次处罚不仅对代善和莽古济的政治力量进行了削弱,而且对于无辜牵连其中的敖汉部也进行了警示和打击,防止敖汉部填补察哈

  • 在古代中国还有比武则天更早的女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女皇帝,元姑娘,北魏殇帝,胡太后

    中国“女皇帝”,除了武则天还有一位,而且比武则天还早,比武则天正统。你知道它是谁吗?这不是颠覆历史! 严格地说,中国名副其实的“女皇帝”,武则天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第一位”。因为早在唐朝之前,

  • 孙策打下江山,将之传给弟弟,为什么孙权没有重用哥哥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策,孙权

    这就是所谓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孙权能开创吴国全靠了孙策给他奠定的基业,但是他称帝后却对孙策不够尊崇,还刻薄对待孙策的儿子孙绍。 公元229年孙权凭借哥哥孙策奠定的基业,终于与蜀国和魏国并立建立了吴国,孙权称帝之后,追谥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但是对于哥哥孙策,孙权只给追谥了一个长沙王的爵位,并且这个

  • 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花一个多小时才打完电报,内容如今终于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毛岸英,彭德怀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年少时聪明好学,品行与毛主席这个生父如出一辙。他本该有着大好前程,最终却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这件事是毛主席心中一辈子的痛。 听到儿子的死讯后,毛主席泪如雨下,事后对着同样失去孩子的邓芳芝说了一句话:“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rdq

  • 张恨水二老婆胡秋霞:丈夫娶周南,她寻死觅活,周南去世,仍然不愿意和丈夫同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恨水,胡秋霞,周南

    张恨水是民国的大作家,他的小说时代感强烈,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清晰、厚重,很多人即便没有看过他的书,也看过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那些故事,即便放在现在,依旧能够让人感触很深。这样一个善于情感描写的人,自身的情感经历也很出圈。 他人过中年,却执意要娶一个17岁的女子,而二房夫人胡秋霞却坚决不从,

  • 胡炜曾任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67年立下大功,77年被撤职,活到98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炜,革委会副主任

    在我国近代的革命道路上,曾出现过许多年轻有为的革命者。他们或参与爱国游行活动,或隐藏身份完成组织安排的秘密任务,又或拿起武器冲上战场,为祖国奉献自己的热血与眼泪。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韧性与坚强,也自此相信我们可以排除万难,到达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位年轻

  • 67岁的贺子珍为何突然想要“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贺子珍

    1976年10月,毛主席去世一个月后,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到贺子珍的耳朵里:“四人帮”被打倒了。 此时的贺子珍67岁,已经满头白发,闲散20多年没做工作。四人帮被粉碎后,贺子珍认为阻挡她重新工作的拦路石已经被搬走,她认为应该让她恢复工作了。 在此背景下,她不止一次向女

  • 古代皇宫里边没有厕所,太假和宫女是怎么上厕所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厕所,如厕

    通过史书和影视剧中,我们都了解到古代的封建制度是多么严苛,这样的等级制度在皇宫里最为明显。皇宫对于百姓来说就是高高在上的地方,里面上到皇帝皇后,下至宫女太监们都是很讲究的。 尤其是在卫生这方面,当时的百姓们估计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人能关注到的,在古代由于没有现在这么

  • 李牧一战斩杀匈奴十数万,可惜最后没有好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牧,赵国,匈奴

    仍然是秦汉时期的月亮和边关,敌人和敌人打了一场持久战。如果攻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活着,匈奴人就不准南下阴山花马了。王昌龄的诗《出堡垒》千古传唱,读来让人感慨万千,深受感动。《千字文》上写着:“从一个岬角开始,你就是最会打仗的。”讲的是战国秦初四大名将:白起和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