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世纪罗马教皇的权力有多高?为什么教皇高于皇权?

中世纪罗马教皇的权力有多高?为什么教皇高于皇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82 更新时间:2023/12/15 21:10:44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早已成为现今拥有最多信徒的教派,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都享有殊荣。

像欧美人相当热衷的圣诞节、复活节等节庆也多与基督教息息相关。

从历史角度看,基督教在几千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因其被确立为国教而享有崇高的地位。

不过,当时罗马国在宣布其为国教时一定不会想到,在数百年之后,基督教会发展壮大到足以与皇权抗衡,甚至在中世纪某些时期权力还要凌驾于封建皇权之上,这是为什么呢?

要论教权为能在中世纪走到那样的高度,就有必要了解一番基督教的重要性了。

在罗马帝国末期,这个经强大无比的国家最终被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即后来的拜占庭王朝两个国家。

被分裂的罗马帝国一直处于动荡局势中,不断有外敌觊觎着这曾经强大的帝国并想要趁机掠夺它、吞并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众也很难过上稳定安全的生活。现实情况越是痛苦,他们便会越发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以寻找到活下来的希望。

加上在东罗马帝国时期,教皇曾凭借高超的话术劝退了妄图入侵的匈奴王。

这一光辉壮举也让教廷的声望上升到相当的高度。于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信仰基督教的人数不断增加,几乎达到顶峰。

非但如此,在多年的声望积攒与规模壮大下,基督教也随之敛收了大量的土地与财富,在某些朝代里甚至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

再加上当时欧洲局势诡谲,不仅时面临日耳曼等民族入侵,本身内部政局也不够稳定,皇权要么摇摇欲坠,要么国家四分五裂地演变成好几个新国家。

这种情况下,一直凭借教义与教条统一下来的反而是存在许久的基督教,且外族人要取得本土人民的信任与拥护,也需要借信仰基督教包装自己,借助教皇的力量佐证自身权力的合法性。

这便为罗马教皇教权的扩大奠定基础。

拥有土地与财富,又备受民众崇敬的教会,不仅在权力集中下野心膨胀,甚至渐渐不满足于仅仅在精神世界以引导,还渴望在世俗权力上对君主也有同样的压制。

恰是这时候,罗马主教格里高利抓住一个机会

当时拜占庭将军福卡斯野心勃勃,于是这位主教便大力支持、拥护其通过政变即位。

福卡斯上位后果然予以主教更高的权力,并称其为“普世牧首”。

罗马教皇便是自此有了正当权力,并因这一事变也有了左右君权的趋势。

到了中世纪的加洛林王朝,甚至权力已经大到主持皇帝丕平的加冕仪式,并亲自为他上冠冕,象征着“君权神授”。

而在中世纪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丕平献土”,实际也是即位的丕平皇帝为酬谢教皇而主动将侵占的部分土地为教皇奉上。

在这一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时代,毫无疑问教皇所拥有的威慑力与实权已经远超王权,渐渐成为王权的一大威胁。

不过,这种局面也仅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在那之后,随着各国王权的逐步强盛,加上接连几场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后来教皇的地位便渐趋式微了。

标签: 中世纪罗马教皇皇权

更多文章

  • 方孝孺是愚忠,是迂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方孝孺

    两百多年后,大明的文臣武将用行动告诉了大家。 方孝孺不是迂腐 方孝孺是必死,而不是找死,屈节救不活方孝孺。 朱棣起兵之时,姚广孝跪求朱棣不要杀害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彻底消灭了”,足见,朱棣要杀方孝孺是早已有之,无非就是一个找一个借口而已。 建文帝以帝王

  • 清代官场各省知县、知州,人手一本《福惠全书》,这些书籍的出版,为新入仕的官员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福惠全书,官场

    清代时京城、各省的官员数量近三万人,当时由于信息不发达,官场中人很难了解同僚之间的信息,比如文武百官的品级、出身、籍贯以及字号等等。 康熙年间,京城琉璃厂荣禄斋有一位老板看准了这个良机,便花重金从吏部、兵部书吏手中弄来了全国的官员名单,编撰成了一部名叫《爵秩全书》的手册。 对于《爵秩全书》,

  • 今本、古本《竹书纪年》,谁更可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竹书纪年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烧的都是地面上的书,对那些早已埋到地下的书就鞭长莫及了,因为你不确定哪个坟墓里埋有书,总不能把别人的祖坟一个个挖开来看吧?否则用不着等到陈胜、吴广,当时的全国人民就揭竿起义了。于是,很多古书就在地底下得以保存下来。 以前没有专业的朝廷考古队。文人们虽然都喜欢考古,但掘

  • 人类是怎样从石器时代跃迁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如何从猿人进化到智人的?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猿和猿的区别。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猿人生活在距今400万年前至距今约100万年前这个时段内的地球上,这段时间内的生物类型以原核生物为主,包括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等。 在距今约2

  • 商鞅变法中,为何扩大了化户数就能保证国家财政和兵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变法,化户数

    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加强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以达到统一国家、富国强兵的目的。其中,扩大化户数是商鞅变法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它试图通过扩大化户数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从而增强国家的实力和稳定性。 商鞅变法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地方诸侯割据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个诸侯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分封制度,国君将

  • 为什么古代的妃子不给皇子喂奶,反而要找奶娘喂?不是妃子们不愿意给皇子喂奶,她们是有苦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妃子,喂奶,奶娘

    我们看历史剧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皇宫里的皇子们每人都有乳母,而他们的亲生母亲是从不给孩子喂奶的。这是什么情况呢? 如果说是习俗,但自古以来,无论哪个民族的人做皇帝,乳母都是必须有的。 也就说,皇子们的乳母是标配。 为什么古代的妃子不给孩子喂奶,反而要找奶娘。 其实,不是妃们不愿意喂,她

  • 仅300里的郑国渠,为何能成为秦国崛起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郑国渠

    长平之战的爆发,可以说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次实力的直接较量,这场战争被秦国称为“五国伐秦”,而赵国则被称为“五国抗秦”。随着长平之战的爆发,秦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几乎失去了全部家底,仅仅剩下了一座空城。当时赵孝成王刚刚继位,赵括被任命为前线主帅。这

  • 明初明太祖、明成祖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汉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太祖,明成祖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继任者明成祖朱棣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使他们能够再造汉唐的文化传统,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明太祖和明成祖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汉唐文化,并且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明

  • 明宫三大案是指哪三案?晚清四大奇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明宫三大案与晚清四大奇案皆以情节曲折离奇,过程匪夷所思,真相讳莫如深而著称。 明宫三大案指的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如果再加上之前的“妖书案”,可称之为明宫四大案。 “妖

  • 同为科举,为何文举考试越发兴盛,而武举考试却屡遭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文举,武举,科举

    历史上的中国,曾长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两大类,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文举逐渐兴盛,而武举却屡遭废除。这其中,究竟有哪些历史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呢? 在追溯武举衰败时,不妨先从我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作为切入点,儒家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