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平攻坚战林彪因为何事“败”走麦城

四平攻坚战林彪因为何事“败”走麦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63 更新时间:2024/1/13 20:24:20

夏季攻势第二阶段,我军集中力量进行四平攻坚战。四平守敌为国民党71军的87、88师,第13军54师,第53军的榴炮营以及71军直属特种分队,还有辽宁保安1团、辽北保安司令部2团、东北保安52团、第12保安区17团、步兵独立4团、装甲车第60团等,总兵力为3.5万人,由第71军军长陈明仁统一指挥。陈明仁,湖南醴陵人,曾是黄埔一期生。他以作战勇敢和敢打硬仗而受蒋介石的赏识。陈明仁也自以为是蒋介石的嫡系,对蒋忠心耿耿。但由于他性格刚烈,不好驾驭,蒋介石对他并不太重用。然而,陈明仁在71军还是很有威望的,由于该军的团以上军官大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加上他资格比较老,又敢作敢为,他的下属还是很愿意为他效力的。

自从1946年5月国民党占领四平后,为巩固这一战略要地,陈明仁在市内各交通路口用钢筋水泥构筑了大量坚固防御工事,在市郊构筑了数10个钢筋水泥结构的鱼鳞式纵深地堡群,有纵横交错的交通壕连通,还有无数个独立的大小支撑点、暗堡火力点穿插其间。四平城墙外设有一丈深的水沟、铁丝网、鹿砦区、陷坑区等多层障碍。陈明仁将四平城区划为5个守备区。第1守备区由87师守备,指挥员为该师师长熊新民;第2守备区由13军54师守备,指挥员为该师副师长宋邦纬;第3守备区由保安17团守备,指挥员为该团团长刘其昌;第4守备区由88师、保安1团等守备,指挥员为88师师长彭锷;中心守备区由71军军部、军特务团等部守备,指挥员为特务团团长陈明信。

陈明仁的城防指挥部设在中心守备区,控制3个团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国民党军的指挥官对固守四平信心十足,认为“共军低劣,一无飞机,二无大炮,对铜墙铁壁的四平,必将是一筹莫展”。战前,我军对四平防御力量估计不足,据所得情报判断四平守敌兵力约2万人。根据这一判断,东总决定调集第1纵队,辽吉纵队(即西满邓华纵队),第6纵队1个师,及炮兵司令部第1团(欠1个营)、第2团(欠1个营)、第4团4个连,在第1纵队司令员天佑统一指挥下攻击四平。

林彪在战术上还是很注意的。6月10日,林彪、罗荣桓致电攻击部队首长:四平战斗是一大攻坚战,应注意事项如下:一、这种战斗须充分准备后才可开始,以期必胜,不可仓促从事。二、主攻点须便于发挥炸药与炮兵的作用。三、接受德惠战斗教训,切忌平分兵力,集中优势兵力、火力于重点,准备在纵深内进行激烈战斗。四、防止敌人的反冲锋,一面进展,一面建立巩固的立脚点。五、发扬死打硬拼精神,动作越迟缓犹豫,伤亡就越大。六、力求迅速解决战斗,同时也要有几天才能解决战斗的准备,并决心付出较大的伤亡。

6月11日,各部开始四平外围战。12日晚,辽吉纵队一部攻克了四平飞机场,全歼第71军运输营和保安团1个营。13日晚,第1纵队扫清了四平外围据点,并俘敌500余人。14日20时,我对四平城区发起攻击。但在市区攻击时,受到守敌的顽强反击。关于开始3天的作战情况,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于17日向林彪、罗荣桓作了报告:“我们于13日开始肃清主攻方向之敌外围据点,14日黄昏在强大优势步兵下实行突破。经3昼夜巷战与打垮敌人反冲锋,我1、2师各付出1,500人以上之伤亡,但进占地区仍是狭小,俘虏不足千人。

基本教训如下:

一、西南主攻方向突破后支持3日激烈战斗,而西北之主攻及东北之助攻均未起到应有作用(突破)。因此敌人得以集中兵力、火器、飞机,打击我之一点突破口。总之敌人对我突破口及占领之地区,是采取猛烈炮击、大量燃烧及以飞机轰炸与反冲锋,企图驱出我突入部队,恢复阵地。二、我攻入城内如果兵力过少,则不但难于扩大战果,且更无兵力打击敌人的连续反冲锋;如果兵力过多,则形成兵多地少,每炮均可伤人。三、日长夜短,24小时内只有8小时之夜晚。如果白天不进攻,黄昏调集部队,则打一下天就亮了;但白天虽不能作战,其伤亡之大,超过晚上作战伤亡数目。越不能迅速发展扩大地区,越便于敌人飞机、炮兵集中轰击我狭小地区,伤亡就必越大。四、敌人采取火攻战术,我占领之地区,大部燃烧起火。凡我向前发展一步,又燃烧一步,迫我毫无用武之地。

五、每晨5时到12时为空军活动时间,其出动飞机少为数架,多至18架,轮番轰炸扫射,整日不停。发现一人一马亦打,妨害我运动,杀伤人马,摧毁房屋工事,打击精神,影响作战极大。”以上也足见战斗之惨烈程度。经过8天的激战,我军攻占了四平的西半城。但双方都有很大伤亡。1纵1师和6纵17师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这时敌我都处于骑虎难下的地步,只有再坚持下去。6月12日,林彪下了死命令:“四平战斗自总攻开始后,已激战8昼夜。敌顽强抵抗,逐屋争夺,目前我已占领半个城市,上午伤亡已逾8,000余人,决付出15,000人的伤亡,再以一个礼拜的时间,将此仗打到底,达到完全歼灭敌人和打垮敌之守城信心。目前敌南北增援部队已出动,我军决待敌进至昌图、郭家店附近后开始大反击。我各部皆应振奋精神,准备苦战,以不惜付出15,000人的伤亡,血战数昼夜,采取战场上的各个击破方法,求得大量歼灭敌人。”

6月21日,泽东复电:“你们21日来电悉。8天作战占领四平一半,你们决心再以一星期时间歼灭四平之敌,占领此战略枢纽,极为正确。四平占领不仅对我军建立攻坚信心关系甚大,而且对全国正在斗争的广大群众是一大鼓励。”6月21日我军开始攻击四平铁路以东地区。我军原以为四平守军剩余的兵力已经不多,再使把劲儿就可以打下来了。但是,敌人的韧劲很足。原来,陈明仁得到了国民党军的全力支援。沈阳方面一直用空军向四平空投弹药。从6月1日到9日,出动飞机44架,向四平空投弹药88吨。6月17日到29日出动运输机136架,空投各种枪弹300多万发,迫击炮弹3万发,山炮弹6,200发,榴弹炮弹1,300发,手榴弹11万枚。尽管敌人的大炮数量比我军少,但他们弹药充足,可以随便打。而我军却常常在紧要关头弹药供应不上。

蒋介石也向杜聿明下达命令,限其在6月30日以前解四平之围,并调第53军开赴东北增援。这时,东总查清四平守敌兵力并非如战前估计的那样少。24日,东总决定以第6纵队16、17师接替伤亡重大的第1纵队第1、2师,由第6纵队继续攻城。6月下旬,我军在四平作战中,争夺71军军部大楼的硬拼战,达到了四平市街战的最高潮。曾在城子街歼灭战中荣获“顽强冲杀”称号的第3连,经过连续激战后,又立刻整顿队伍,迂回到军部大楼西北角。军部设在过去日本小学校的水泥建筑物中,从屋顶到地下室,都被武装成为全市的最强固的中心工事。爆炸手常友同志冲过路口时,敌人从正面的楼房和地堡交叉火网同时向他射击,把他的腿骨打断,重伤的英雄并未因此气馁,继续爬行,终于完成了最艰巨的第一个爆破任务。他的炸药掀开了洋灰地堡前的层层铁篱,一群爆破手马上投进浓烟里,相继进行连续爆破,炸开地堡和大楼的墙角。

标签: 林彪四平攻坚战

更多文章

  • 明朝的正规军,为何斗不过业余的农民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规军,农民军,明朝战争

    崇祯八年(1635年),大队农民军兵临桐城,百姓箪食壶浆,以迎“义师”挣扎于死路的平民,以为这回看到了活路。一个老农拦住几名兵士,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苦难,民军一个小头目说:“哎呀既然那么苦,何必活在世间?”顺手一刀,把老农杀了。置民于活路,又置民于死路,

  • 古代战争中,动不动就百万大军,几十万大军,那么古书中的这些数字都靠谱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百万大军,战争

    一声号令就百万大军,动不动就杀敌几十万,这个是绝对不靠谱的。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唐宋时期最繁荣昌盛的时候,人口才五六百万而已。 如果再碰上自然灾害、兵荒马乱什么的,人口数量又会降低一大半。如果真的发生战争,打起来的话,再去掉一些老人、妇女、小孩,或者身体素质不符合当兵的人之外,并没有剩下多少壮丁

  • 古代人,处理战场上尸体的办法“花样百出”,其中有一种非常恶心,想想都吃不下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京观,火葬,军粮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只要一开战就会伤亡,古代的医疗水平不够发达,他们的士兵很多都是救治不及时,当场就死在了战场上。 一场战争下来,少说会有上千的士兵躺在战场上,多则几十万的尸体,那么他们都是怎么处理那些战士的尸体的? 第一种就是挖坑掩埋,也是土葬,这种葬法是对战死的士兵最常用、最普通的一种

  • 军分区干部杨上堃试图拉着部分不对叛逃,彭德怀主张击毙他,毛主席却放他一条生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上堃,彭德怀,毛泽东,军分区

    1940年2月,正在办公室的彭德怀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彭德怀听后愤怒不已,拍着桌子大声的说道“这个人胆子也太大了,必须枪毙了他!” 紧接着,彭德怀向毛主席请示,主席听后,点了一根烟思虑了一下说道“这个人不能杀,给他一条活路。” 这个人是谁?到底

  • 洪学智访美,面对嚣张的美军司令挑衅,说了这句话,对方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洪学智,抗美援朝

    1986年10月,中国军事后勤部部长洪学智访美时,美军一司令挑衅地问洪学智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洪学智的幽默回答令对方无地自容……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中美双方火力悬殊,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小米加步枪”,美军是世界顶级的机械设备。

  • 抗美援朝战争“孤胆英雄”胡修道一人独守阵地两天两夜,自己毫发无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胡修道,抗美援朝,孤胆英雄

    1951年,进攻上甘岭的美军突然撤退了下来,而且每个人的表情都极其恐惧,随行的美国的记者回忆:“山顶上只有一名中国战士,而就是这一个人吓得我军数十名战士不敢前进”。 这个以一人之力独守阵地,吓退美军士兵的人就是“孤胆英雄”胡修道。 1951年1

  • 抗美援朝战作战胜利后,130万志愿军如何回国?中央采纳杨勇上将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抗美援朝,杨勇,志愿军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130万规模的志愿军该以什么方式回国,回国后又该如何安置?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对此,杨勇上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获得了中央的同意。 并不轻松的撤军 1953年,中国、朝鲜、美国的代表在板门店正式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虽然韩国代表由于种种理由不肯出席,但在中美两个大

  • 1962年,中国和印度自卫反击战中,如果中国没有撤军,会发生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瓦弄之战

    有句话叫“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比如60年代初,印度多次挑衅,企图侵占中国的边境领土。中国多次警告无效,中国军队被迫自卫反击,中印边境战争打响。在雪域高原的圣像上,中国军队克服了恶劣的天气和地形,用秋风扫落叶打败了嚣张

  • 古代士兵打仗,怎样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有一办法,被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生理问题

    古代行军打仗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动则上万人的部队一旦出了事情可没有一件事情是小事。因此在古代一个将军除了要会指挥作战以外,能给士兵解决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更重要是战争一旦打响什么时候结束就是个未知数,少则几个月的时间多达几十年都是有可能的。因此短时间的战争还好说,那么长时间打仗的时候,古代士

  • 朝鲜战场:志愿军忍受饥饿,把三个熟土豆让与美军吃,却意外为我军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志愿军,朝鲜战场

    在我国近代,我们的民族曾遭遇磨难,我们的国家曾历经坎坷。当曾经的文明古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当侵略的炮火摧毁了百姓的农田、住宅,一众中华儿女决定从黑暗中开辟出光明,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带领祖国走出困境,重回昔日的繁荣与昌盛。 为此,我们的先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在一次次地得到与失去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