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为什么说鲁僖公是政治动乱中的幸运儿?

揭秘:为什么说鲁僖公是政治动乱中的幸运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11 更新时间:2023/12/28 2:29:00

鲁庄公在位三十二年,于公元前662八月去世。在得病期间,庄公最为关心,也最为紧要的就是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庄公虽然有三子:公子斑,公子开,公子申。但是却没有嫡子,所以这三十二年来也未曾立过太子。如今在自己病危之际继承人的问题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虽然庄公在这个问题上早已因为爱屋及乌,有了想要册立的人选,但是立储之事毕竟事关重大,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听一听自己三弟的想法。

这件事《史记·鲁周公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庄公无嫡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也。庆父在,可为嗣,君忧?”】显然,叔牙的这番回话让庄公大失所望,甚至对他能否忠于新君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古代在君位继承的问题上是有兄终弟及之说,而且也不乏实例。但这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做出的决定。如今我虽然没有嫡子但还是有亲生儿子的。你为什么不选我的儿子而要选择我的兄弟作为国家的继承人呢?如此,你是不是也对君位有觊觎之心?这也为叔牙的死埋下了伏笔。《史记·鲁周公世家》接着记载:【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奈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巫氏,使*季劫饮叔牙以鸩,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叔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在这件事上,庄公最小的弟弟季友就比自己的三哥做的高明了许多。为什么呢,因为季友比叔牙明白:虽然身为国君的哥哥庄公能在立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征求自己的看法是出于兄弟亲情和对自己的信任,但也不是什么话都敢说,都能说。哪个国君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没有自己的一点心思?所以这个时候就得顺着国君的意思来。从这点说,起码季友要比叔牙在平时观察的多,也机灵的多:庄公没有嫡子,但是有爱妃。既然宠爱某人就必然在平时会有所表现。这个时候只要守住两条底线:一则在储君得在国君的子嗣中选(这是最基本的底线,若是叔牙早点知道这点恐怕也不会被杀),二则推荐国君宠妃之子就准没错。然而事情到了这里还远未结束。因为,庄公或许不知,自己的正妃哀姜竟然与自己的弟弟庆父私通!

庄公从齐国娶得正妃哀姜无子自然也不会太受宠爱,所以便和庆父这个有着极大野心的小叔子缠绵在了一起。哀姜的妹妹也嫁给了庄公,生有一子,即公子开,也就是后来的闵公。当时虽然庄公已经立了太子,但是庆父等人并不甘心,所以在庄公去世后不久,庆父便派人刺杀了新君公子斑,季友侥幸逃到陈国。两年后随着庆父的野心日益膨胀,哀姜又与庆父密谋,杀闵公自立。对于闵公之死,《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的比较简单,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故此处引用《左传闵公二年》之记载。《左传》云:【初,公傅夺卜*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庆父)使卜*贼公于武闱】。就因为一件夺田的小事庆父就敢弑杀他亲手拥立的国君,可见在这两年中闵公也定没有实权,整个就一傀儡。《左传闵公元年》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之”】。庆父在鲁国的为非作歹,飞扬跋扈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典故出处。人常道: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杀掉了闵公后,也许是国内臣民的反抗,庆父并未如愿登上君位而是逃到了鲁国的邻国莒国寻求避难,得到这个消息后,季友带着庄公仅存的儿子公子申回国即位,是为鲁僖公

续了两三年的立储之争共导致鲁国两位国君被杀,两位公族被杀。这对鲁国来说,不亚于一场剧烈的政治地震。这之后,鲁国的未来会在僖公和季友的带领下走何方呢?

标签: 鲁僖公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刽子手行刑的时候,为什么要往刀上喷一口酒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刽子手,行刑,历史解密

    刀起头落,如清风飘落”,一般在电视剧上都是这么演的:一个赤裸上身的大汉,喝一口酒喷在刀上,然后手起刀落,头和身体分离,有的为了效果,还在刽子手的脸上撒上几滴血,那么,古代刽子手砍头在刀上喷酒是什么道理呢?在古代,刽子手是个特殊的职业,以杀人为生。直到清朝灭亡,1932年时民国才正式决定,废除刽子手这

  • 揭秘:清朝知县的权力到底大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清朝时,地方行政以省、府、州、县,知县在地方行政官员体系中,属于级别较低的一层。大兴、宛平这两个级别稍高的京县知县,也不过正六品,普通知县则是正七品官阶。不过,知县级别虽低,但对它们的选拔任用,历来受朝廷重视。一般而言,知县需要接受吏部审议,地方督抚考核,才可获得实际官职。按照宣统三年统计显示,当时

  • 揭秘:隋朝太子杨勇是怎么一步步被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勇,隋朝,杨勇,隋朝,历史解密

    清官难断家务事,皇帝家里的事情外人就更难说清楚了。皇帝家里的任何事情都和政治紧密结合。杨坚的长子杨勇是个缺心眼的太子,二儿子杨广是文武全才、功勋卓着的晋王。在宇文述、杨素等人的帮助下,再配合一些小把戏,杨坚和独孤皇后夫妇最终废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勇被废仅仅是因为缺心眼吗?还有其他原因吗杨勇缺心眼

  • 古代皇帝为什么最想长生不老呢 揭秘其中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古代,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想长生不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古代的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可以说好多皇帝都是有一个共性的,就是都想长生不老。而且好多皇帝位为此奋斗一生,最终都是失败在半路中了。可以说所有的人中,皇帝是最想长生不老的。那么,为什么皇

  • 古代店小二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酒店的老大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酒店,历史解密

    在今天的酒店里,伙计称为服务员,而在古代却有个更加顺口的称呼——店小二。店小二这一称呼怎么来的呢?有二必然有大,那么古代酒店的店老大又是谁?说到店小二,我们就得从古代人们的日常称呼说起。一说到社会地位,我们都知道古代女人的社会地位特别低下。成亲后要随父姓,如一家王姓的闺女嫁到张家,要是还想加上自己娘

  • 元朝是以“宽仁”而失去天下的 这个宽仁程度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元朝的宽仁到底是什么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元朝立国虽然在马背上夺天下,但却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统一中原后,他们同样需要考虑人心向背的问题,所以为了治理天下,他们选择纵容一些特权阶层,让这些特权阶层成为他们代言人,替他们治理天下。所以这些特权

  • 斗子文使楚国成为强国,后来拒绝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斗子文,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诸侯国中出了一批灿若星辰的贤士,楚国令尹斗子文就是颇为夺目的一位,他贤就贤在才能卓越,公道无私,清正廉洁。令尹相当于后来的相国、宰相。斗子文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此期间,积贫积弱内乱不断的楚国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土拓展、国力倍增的强大国家。斗子文的巨大贡献和杰出表现,

  • 此人受遗命辅佐孙权,死后哀荣备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七十余万伐吴。不料夷陵一役,蜀军被东吴守将陆逊重创,刘备仓皇之下退守白帝城,最终没能返回成都。临终之前,刘备一边落泪一边嘱托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关于这番话语中刘备是否存有试探之心,我们

  • 曹操共有25个儿子,为什么最后只有一人反抗司马家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一生共有25子,分别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以及曹茂。其孙辈那更是数不胜数了,然而话又说回来,尽管曹操子孙众多,却依旧难以保全他曹氏基业,当司马氏专权左右曹魏

  • 东晋四大家族之首的是谁?“旧时王谢堂前燕”说的就是这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晋四大家族,晋朝,历史解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千古名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名门望族的仰慕。这里所说的“王谢”,便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王谢袁萧”四大家族之二。作为中古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美誉。而琅琊王氏,则因其实力太过强悍,被尊为四大家族之首。琅琊王氏,最早源于秦始皇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