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青楼真的是窑子吗 里面的姑娘真的卖艺不卖身吗

古代青楼真的是窑子吗 里面的姑娘真的卖艺不卖身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3/12/29 8:06:36

青楼一词,唇齿一念,总会令人浮想联翩,这个名词太过于香艳,哪怕今时今日,青楼已经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依旧具有挑逗人心的力量,不难想象,当初它的魅力有多大,令古代男人流连忘返,全然不顾已有家室也要日日厮混其中,而且他们这样背叛婚姻的不忠行为,在当时还是合情合理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子只能大门不迈二门不出,一旦出轨,更是会被处以极其残忍的酷刑,而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标准答案——封建社会大时代背景下,封建思想的影响之外,从另一个角度,是否还有另外的解释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对青楼的了解,大多源于小说,影视,这与真实历史是有出入的,所以我们眼中的烟花之地,也并不是一直以来,我们想象中那般纸醉金迷,它也有另一番模样。“南开朱门,北望青楼。”《晋书麹允传》如是解说“青楼”,洗去香艳,原指豪华精致的雅舍,而里面的女子,也并不是靠赤裸裸的钱色交易养活自己,她们琴棋书画件件不落,吟诗作赋样样能来,更妙的是,她们每个人都有一门精通之学,或是戏曲,或是舞蹈,或是书法,简而言之,如果不是身处青楼,这样的女子,俨然和大家闺秀没有什么两样。

青楼里的女子个个有才,但也并不是一般人想见就能见的,她们只卖艺,想用大把大把银子砸姑娘陪睡,两个字——没门!这一点,大概是因为自知流落风尘,就格外敏感的重视贞洁,想保全最后一点尊严吧。姑娘们平时接客都只是聊聊天,谈谈心,如果是名角,那她们还有挑客的权力,若是一个大老粗,或者毫无雅趣的纨绔子弟,对不起,概不招待。

综上种种,能入青楼的,大多时候,并不是一般男子,而是人雅士,尤其是唐宋时期,青楼里流连忘返的基本上都是这一类人,比如诗仙白就爱好进去听歌看舞,兴致一高还要写诗吟唱——“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比如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再比如,不得不提的柳永,仕途不顺,在青楼却混的风生水起,无数歌妓就盼着他能为自己填词一首,据说柳永死后无数青楼女子更是自愿筹资为他处理身后事,每到清明更是自觉祭奠……总之,正经的青楼里,歌舞升平而不媚俗露骨,美女如云却不是庸脂俗粉,最重要的是,在当时,你还得够资格——有钱是不够的,最关键得有才,你才能进的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楼里的男子,符合条件的大多数是正人君子,进去也不是为了些龌龊下流之念,而真的是为了听个曲,看个舞,或者找哪位姑娘吟诗作对,因为文人墨客多才情,入青楼者更多了几分风流,可这些人,很现实的说,大多数都是仕途不顺的,除了事业受挫外,很有可能还没有结婚,或者婚姻不幸,他们需要到青楼来寻找心灵慰藉。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自甘堕落,出卖肉体的风尘女子,不过严格来说,她们呆的地方是窑子,窑子和青楼本是两个概念,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太多窑子为了好听点又抬高自己的名声,就盗用青楼之名,这才让后人通常把两者混为一谈,把风雅的青楼变成了世俗媚化的窑子。所以,这也可以作为解释为什么古代男人可以光明正大的进青楼的原因之一了,因为此处青楼指的并不是窑子。

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定论,只能在大的时代背景,主流研究方的指导下,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成因,也大概也是历史的趣味所在吧,就像今天我们所探讨的青楼一样,拨开迷雾,真相与传闻原来那么多不同,曾经以为那是一个情欲泛滥之地,今朝惊觉那里也是一个风雅之所,在那里,曾有那么多人,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标签: 青楼窑子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贾诩:三国时期的智者,一生算无遗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贾诩,三国,历史解密

    贾诩,字文和,甘肃武威人,曹魏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谋士和军事战略家。其实这个人物在罗贯中的笔下,他远没有司马懿、诸葛亮等人出名。但是要说到“三国人物究竟谁最聪明?”,非贾诩莫属。在三国那个盛产谋士、能人的群体之中,能在后世人眼中,担得起“第一谋士”美誉的,也就只有贾诩了。如果只是单纯的看电视剧

  • 集美貌智慧和胆识谋略于一身的女人:吴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皇后,宋朝,历史解密

    说起历史伟人,大家脑中想到的一般都是男子,其实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也有着很多女子引领着整个时代向前发展,女子的力量当然不可小觑,如果我们还用封建时期的思想去看待女子,那便是一个人的迂腐之处。女子的力量并不弱于男子,特别是不弱于古代时期的帝王们。我们都知道,每一位帝王都有着很多的嫔妃,可是却只有一位皇后,

  • 清朝建立的皇族内阁是怎么回事?他们为什么没有实行立宪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族内阁,清朝,历史解密

    清光绪末年,同盟会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感觉到巨大危机的清政府统治者和一些地方上的督抚大员,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进行了深刻思考,结果他们做出了应该“实行立宪、拯救危局、延续统治”的判断。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败,当时的清廷上下普遍认为俄国就是败在了没有实行宪政政治制度上。所以,以直隶总督袁世

  • 吕氏嫌儿子太丑不想养,最后却当上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的开朝皇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那就是我们的杨坚了。杨坚本身不是皇家的人,只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孩子。虽然说他家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家族,家里很多的人都特别的忠诚于皇上,为皇上做了很多件事情。但是他们家一直都是比较老实的。后来在逼不得已的时候杨坚只好出手,后来就有了隋朝。隋朝虽然没有坚持多久,只经历了两三

  •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黄元御,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黄元御为

  • 尴尬合军二代舰 台军诺克斯级护卫舰改进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台军诺克斯级护卫舰具有较大的空间可供改装,对改善台湾海军的综合作战效能和兵力使用弹性有所帮助。 但由于经费不足且受到其他装备项目的排挤,台军的诺克斯级护卫舰还不至于很快被更新型的舰艇汰换。那么现在随着小编的步伐来看看台军诺克斯级护卫舰改进内幕到低是 借尸还魂的改造计划还是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2

  • 敦刻尔克大撤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成功的撤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解密

    1940年5月10日,这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期,英法联军约33万人的部队,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离,脱离了德军的包围圈,保住了两国的有生力量。如果这次撤退没有成功,或许整个欧洲都会落到希特勒的手中。德国在迅速攻克波兰之后,立马向法国发动了进攻,英法两国原本以为,只要坚守阿登山地区,德军就无法调动装甲部队。

  • 郑成功,一心收复台湾损兵折将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夸耀郑成功,他保家卫国,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但是,郑成功是反清复明的将领,当时为什么要损兵折将攻打台湾?难道仅仅是为了民族自豪感?其实这里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仅仅是为了中国的利益。当时郑成功率领军队去攻打南京,面对强大的清朝部队,他们的10万

  • 他是南宋抗元名臣,面对忽必烈宁死不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文天祥,宋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时代都是随着时间而更迭的。在中国古代有着一个又一个的朝代,一个朝代的灭亡又或者一个朝代的成立,都是需要一个又一个的民族英雄的存在才会有这样的结果的。中国上下五千年中,有着许多英雄人物虽然留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传承了下来。今天小编

  • 哥哥称帝,向弟弟敬酒,弟弟机智回复捡回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知诰,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相信很多人都曾听过这一句词,可是很多时候,就算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词。也无从体会古人的那种真实心情。古往今来,为了皇权而罔顾伦常,骨肉相残的事情不再少见,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不正是弑兄逼父才走上了皇位吗?而在残唐五代时期,有一个叫李昪的可怜孩子,在他六岁的时候,父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