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放眼整个明朝,曾坐镇于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有何来头?

放眼整个明朝,曾坐镇于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有何来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11 更新时间:2024/2/12 22:48:01

贵族阶层总是因特定的历史环境而生,他们总是依附一定的统治阶层。

城头变化大王旗,树倒猢狲散,谁也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铁律。而历史往往会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幽微之处。我们今天来说说在大明时代,能够坐拥云南二百年的“沐王府”。

和其他朝代相比,明朝的顶层设计更加趋向强硬,朝廷权力高度集中。在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里,共有十六位君主登台表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百七十多年的时间,又让无数达官贵人沉沉浮浮,历尽沧桑。但是,我们发现,云南的“沐王府”从明朝洪武年间到清康熙年间,在前后280多年,威势不减、华彩依旧。

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呢?

今天,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云瑞西路的胜利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云贵总督府改建而成。其实,它的前身就是明代“沐王府”的旧址。沐王府又称“黔国公府”,因为始祖姓沐而得名。

我们先说说“沐氏”的始祖——沐英

沐英和朱元璋同是安徽人,1344年(至正四年),沐英出生于安徽濠州定远县(今天安徽省滁州市)。比他年龄长16岁的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钟离(今天的安徽凤阳),两家相距不远。

1351年(至正十一年),时间到了元末,老百姓生活凄苦,社会动荡。这时候,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带领的红巾军拉起大旗,发动起义,战火很快弥漫在江淮一带。元朝廷随即派兵镇压,江北大地战火连绵,乱象环生。

这时候,本来已经丧父的沐英跟着母亲过上了流离失所,四处逃难的日子。然而一年后,沐英的母亲病死在逃难途中。年仅八岁的沐英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他流浪在濠州一带。

那时候,红巾军在河南等地和元军正面交锋。朱元璋在老家濠州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或许是朱元璋马背上的偶然回眸,或许是沐英街头的伸手乞讨,朱元璋发现了沐英——一个流浪的孩子,他可怜沐英,收留沐英做了儿子,并让他改姓朱。沐英的人生从此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作为朱元璋的养子,聪明伶俐的沐英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不辞辛劳,表现很是令养父满意。刚过十八岁,沐英就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协助镇守军事要地镇江。不久,他又被封为指挥使,防守江西重镇广信(今天的上饶市一带)。

命运往往眷顾有心人。沐英勤于思考,潜心研习,很快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军事人才。五年后,二十三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的大军平定福建,表现优秀,他“破分水关,略崇安,别破闵溪十八寨,缚冯谷保。”朱元璋笑容满面。此后,他调任沐英到建宁,负责管理邵武、延平、汀州等三处军事要地。

沐英完全可以单飞了,朱元璋让他改回本姓,延续自家香火。

大明政权建立后,沐英升任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又迁大都督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官。而大都督府作为明朝军事中枢机构,在新政权初创之后,军务政务乱如桑麻,沐英思路清晰,聪明利索,高效神速,把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沐英终于可以独当一面,马皇后啧啧称赞,朱元璋更是心生喜欢。

1376年(洪武九年),沐英便受命多次前往平定吐蕃、青藏、西番、北元等地,立下了赫赫战功。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封沐英为副将军,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讨残留在云南的元朝势力。两年后,云南初定,朱元璋召回傅友德和蓝玉等人,而把沐英留在了云南。

沐英常驻云南,平定地方动乱、安抚夷越百姓、发展教育和生产,社会风气持续向好。消息传到朝廷,太祖朱元璋大加赞赏。“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去世,消息传到沐英耳朵里。听到小时候的好伙伴死了,沐英伤心至极,竟至于呕血生病,卧床不起,最后死亡。

一个爱百姓的人,百姓会加倍爱他。沐英去世后,当地士兵百姓万分悲伤。明太祖朱元璋将沐英的棺椁迎回应天府,追赠他为“黔宁王”。

沐英走了,长子沐春继承了他的位置。沐春病逝后,沐英的次子沐晟继位。1406年(永乐四年),沐晟征讨安南动乱,立下大功,明成祖朱棣封他为黔国公,他去世后又被追赠为“定远王”。

与去世后被追封的王爵不同,沐英、沐春时代的“西平侯”以及沐晟时代的“黔国公”都是世袭罔替。沐英家族的地位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从1386年(洪武十九年)起,沐英就在昆明修建了一座西平侯府。此后,又在翠湖西岸建起了一座“柳营”。

西平侯府在沐晟受封黔国公后改名为黔国公府。因为沐氏一门在云南威信很高,当地人又将黔国公府称之为沐王府。直到1660年(永历十四年),沐王府被清廷派出的吴三桂占领。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场算命引发的谋反 此人竟然带人攻进皇宫和皇帝吃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唐敬宗,历史解密

    虽说唐朝是个繁荣的朝代,但我们都知道,他也没有逃避掉灭亡的命运,在唐朝末年,民生凋敝,人民生活也是困苦不堪,很多人被逼的没有办法,于是就开始搞起义,这些人要么是想夺取政权,要么就是想要和官府朝廷要个说法,当然,大唐再怎么说也是大唐,这些人民的起义部队最终大多被镇压下去,事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有一

  • 陈炬: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去世后百官扶棺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炬,明朝,历史解密

    说起太监,我们对这种人一般没有很好的印象,大多数太监都做了很多的坏事,能够青史留名的并不多。其实太监也是非常可怜的,一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被迫才去势成为太监的。由于太监身体有一定的残疾,所以心理多少也是有点不正常的。一旦掌握权力,可以说都是作威作福。所以在历史上太监名声多数不是很。赵高、童贯、魏忠贤

  • 三国当中的那3个爱哭鬼,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在时逢乱世群雄争霸的时期,适当流泪也能算的上是一种策略。流血不流泪,这一猛士言谈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在乱世中,能保住性命才是第一位,可以通过眼泪来解决的问题,干嘛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流血呢?尤其对于英雄来说,眼泪比热血要更加珍贵,也更令人心酸,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眼泪一定要留给懂你

  • 斯大林子女最终如何落幕?高处不胜寒,原来官二代也不好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斯大林子女,苏联,历史解密

    斯大林作为一代铁腕领袖,其作风强硬,行事果断让他的劲敌希特勒都头疼不已。然而这样一个领袖,他却有个不幸的家庭——儿子早逝,女儿背叛。在历史的背后,斯大林并不是一个好父亲。斯大林年轻时候经历了许多波折,一度被沙皇政府通缉而被迫隐姓埋名逃亡国外。早年动荡的生活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所以他也希望他的儿子

  • 李靖本是镇守陈塘关的守将 为何哪吒被称为“三太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靖,哪吒,历史解密

    为何哪吒被称作“三太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哪吒,相信大家对这个小家伙不会陌生,哪吒闹海、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之后被仙人救下,辅佐周武王和周文王推翻商朝暴政,死后被封为神仙。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哪吒的父亲为李

  • 揭秘:刘备的死党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对刘备这个人物非常的熟悉,他是一个以仁义著称的领导者,这里有个问题想问大家,有谁知道刘备的铁哥们是谁吗?估计看到这个问题,读者一定会觉得这个作者是不是有病,居然问这么傻的问题。那还用问,刘备的铁哥们肯定是关羽,张飞啊,他们三兄弟是桃园结义啊。不过,在我看来,关羽傲气凌人,未必能和刘

  • 她16岁嫁太子,15年生了12个孩子,最后为何还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乙弗皇后,西魏,历史解密

    在封建社会,皇后有着母仪天下的身份,是所有女子都梦寐以求的位置,今天我们来讲一个皇后的故事,她在16岁的时候嫁给太子,两人相处15年生下12个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皇后,主动放弃自己皇后的位置,最后还是在自己31岁的时候被恩爱的皇帝丈夫赐死。她就是乙弗皇后,出生乙弗家族,这个家族连续子孙三代娶北魏公主为

  • 胤礽为何被两度废立太子?该怪康熙教子无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胤礽,清朝,历史解密

    清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下旨将原配嫡后孝诚仁皇后所生嫡次子,未满两周岁的爱新觉罗·胤礽立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罪名废黜胤礽做了33年之久的皇太子之位。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众位皇子的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康熙皇帝再次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复立。康熙五十一

  • 北魏后期最终分裂,其实是因为这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东西魏的建立与结束尔朱荣平定六镇起义后,执掌北魏朝政大权,但没过多久,便被北魏孝庄帝诱至洛阳杀死,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动乱。经过一番争斗,尔朱荣的部下宇文泰与高欢掌权,北魏分裂。尔朱荣身死尔朱荣拥立元子攸为帝,自己则在晋阳以大丞相之位掌控朝政。 但元子攸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皇帝,于是想除掉尔朱荣。他直接下

  • 秦灭魏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灭魏之战,历史解密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魏国(今河南中部偏东)的作战。起因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在攻占燕都蓟、取得北方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将主攻方向转向南方。派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十余城。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