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第一神人诸葛亮绝顶聪明,最后却过劳死

三国第一神人诸葛亮绝顶聪明,最后却过劳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11 更新时间:2024/2/12 22:47:49

一本《三国演义》,最红得不是白脸的曹操,也不是大耳贼刘备,更不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而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鲁迅先生曾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意思是说罗贯中把诸葛亮写成了像妖怪一样的人物,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太夸张了。

本文就来还原一个真正的诸葛亮。

著《三国志》的陈寿,说诸葛亮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但是因为父亲早亡,从小跟在叔叔诸葛玄身边,后来投靠了荆州的领主刘表。

因此诸葛亮从小吃喝不愁,何况仪表堂堂,身高八尺,折算一下就是一米八十多,绝对是当时大帅哥,关键还博古通今,文采斐然。

诸葛亮为了把自己推荐出去,自己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代的管仲乐毅。管仲是齐桓公时的宰相,非常善于治理国家,而乐毅也了不得,曾一口气统帅五国联军,打下齐国70多座城池。那这意思就是说我诸葛亮既会打仗,又能治理国家,赶快来招募我吧。

刘备三顾茅庐是在公元207年,其时诸葛亮26岁,年龄比较大了。据统计东汉男性的平均寿命是49岁,而三国时代因为连年战争,平均寿命下降到26岁,诸葛亮一把年纪了,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刘主公。

之后就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的曹操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正式开了三国鼎立的时代。

传说的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全部是杜撰,赤壁之战最大的将领与功臣是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东坡说的是周瑜,跟诸葛亮没有一点关系。插一句,苏东坡所在的北宋,仍然以曹魏为正统,所以他没有必要特意替吴国的周瑜说好话。

事实上,诸葛亮刚出山的时候,并不被刘备所重视,不过是刘备手下许多军事参谋中其中一个。这种不被重视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刘备病故。有证据吗?有。

夷陵之战,刘备打算为关羽报仇,结果败给了乳臭未干的东吴小将陆逊。诸葛亮听闻主公驾崩,说了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

法孝直就是法正,刘备死前最信赖的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只有法正能劝住刘备不跟东吴用兵,诸葛亮根本说不上话。刘备死时,托孤于诸葛亮,其中说了这样一句绵里藏针的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君可自取”的意思绝对不是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自立为王。要知道刘备这么多年的志向都是匡扶汉室,恢复中原,他怎么舍得把刘家天下承让给诸葛家,绝对不可能。刘备的真实意思应该是如果刘禅不顶用,那就换成他别的儿子,比如刘永刘理

刘备死后,诸葛亮才开始全面接管蜀国军政大权,我们来看看他的军事才能,到底是不是真的达到了半神半妖的境界。

先来看北伐之前的南征,诸葛亮仅用了3年时间,就把孟获收拾得心服口服,各个名族尽皆臣服,这里可以打9分。

再看五次北伐。第一次,马谡自以为是,不听副将王平的建议,大意失街亭后宣告失败。诸葛亮第二次率军北伐,选择出散关,围陈仓,被曹真阻挡,导致粮草供应不上,最后收兵返还。

次年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打武都、阴平两地,自己率兵攻打建威,最后顺利夺取武、阴二郡,小胜。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又是因为粮草用尽不得不退兵,但设计斩杀魏将张邰。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率军与司马懿对峙。当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不久,司马懿来到诸葛亮驻军的处所,称赞诸葛亮的军营布置整齐划一,主次有序,是天下奇才。

统计一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失败,第三次小胜,其它几次基本上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打成平局。就当时天下十三州,曹魏拥有九州,五国占据三州,蜀国只有一个益州的大背景之下,诸葛亮以弱敌强,能和魏国打成平手,已经非常厉害了。所以北伐给他打8分。这样累计平均分8.5分,优秀。

陈寿给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意思是诸葛亮擅长整治少数民族,但是不适合攻城略地,因为性格过于保守且谨慎。另一个特长就是治理国家,制定法律,安抚百姓,这点比带兵作战要厉害很多。

诸葛亮死后,留下的遗产只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县令。

不管怎么说,诸葛亮不是神也不是妖,但是作为臣子,或是作为一位古代人,他几近完美。因为他的后半生都在实践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标签: 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放眼整个明朝,曾坐镇于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有何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贵族阶层总是因特定的历史环境而生,他们总是依附一定的统治阶层。城头变化大王旗,树倒猢狲散,谁也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铁律。而历史往往会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幽微之处。我们今天来说说在大明时代,能够坐拥云南二百年的“沐王府”。和其他朝代相比,明朝的顶层设计更加趋向强硬,朝廷权力高度集中。在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

  • 一场算命引发的谋反 此人竟然带人攻进皇宫和皇帝吃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唐敬宗,历史解密

    虽说唐朝是个繁荣的朝代,但我们都知道,他也没有逃避掉灭亡的命运,在唐朝末年,民生凋敝,人民生活也是困苦不堪,很多人被逼的没有办法,于是就开始搞起义,这些人要么是想夺取政权,要么就是想要和官府朝廷要个说法,当然,大唐再怎么说也是大唐,这些人民的起义部队最终大多被镇压下去,事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有一

  • 陈炬: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去世后百官扶棺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炬,明朝,历史解密

    说起太监,我们对这种人一般没有很好的印象,大多数太监都做了很多的坏事,能够青史留名的并不多。其实太监也是非常可怜的,一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被迫才去势成为太监的。由于太监身体有一定的残疾,所以心理多少也是有点不正常的。一旦掌握权力,可以说都是作威作福。所以在历史上太监名声多数不是很。赵高、童贯、魏忠贤

  • 三国当中的那3个爱哭鬼,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在时逢乱世群雄争霸的时期,适当流泪也能算的上是一种策略。流血不流泪,这一猛士言谈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在乱世中,能保住性命才是第一位,可以通过眼泪来解决的问题,干嘛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流血呢?尤其对于英雄来说,眼泪比热血要更加珍贵,也更令人心酸,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眼泪一定要留给懂你

  • 斯大林子女最终如何落幕?高处不胜寒,原来官二代也不好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斯大林子女,苏联,历史解密

    斯大林作为一代铁腕领袖,其作风强硬,行事果断让他的劲敌希特勒都头疼不已。然而这样一个领袖,他却有个不幸的家庭——儿子早逝,女儿背叛。在历史的背后,斯大林并不是一个好父亲。斯大林年轻时候经历了许多波折,一度被沙皇政府通缉而被迫隐姓埋名逃亡国外。早年动荡的生活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所以他也希望他的儿子

  • 李靖本是镇守陈塘关的守将 为何哪吒被称为“三太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靖,哪吒,历史解密

    为何哪吒被称作“三太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哪吒,相信大家对这个小家伙不会陌生,哪吒闹海、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之后被仙人救下,辅佐周武王和周文王推翻商朝暴政,死后被封为神仙。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哪吒的父亲为李

  • 揭秘:刘备的死党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对刘备这个人物非常的熟悉,他是一个以仁义著称的领导者,这里有个问题想问大家,有谁知道刘备的铁哥们是谁吗?估计看到这个问题,读者一定会觉得这个作者是不是有病,居然问这么傻的问题。那还用问,刘备的铁哥们肯定是关羽,张飞啊,他们三兄弟是桃园结义啊。不过,在我看来,关羽傲气凌人,未必能和刘

  • 她16岁嫁太子,15年生了12个孩子,最后为何还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乙弗皇后,西魏,历史解密

    在封建社会,皇后有着母仪天下的身份,是所有女子都梦寐以求的位置,今天我们来讲一个皇后的故事,她在16岁的时候嫁给太子,两人相处15年生下12个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皇后,主动放弃自己皇后的位置,最后还是在自己31岁的时候被恩爱的皇帝丈夫赐死。她就是乙弗皇后,出生乙弗家族,这个家族连续子孙三代娶北魏公主为

  • 胤礽为何被两度废立太子?该怪康熙教子无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胤礽,清朝,历史解密

    清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下旨将原配嫡后孝诚仁皇后所生嫡次子,未满两周岁的爱新觉罗·胤礽立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罪名废黜胤礽做了33年之久的皇太子之位。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众位皇子的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康熙皇帝再次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复立。康熙五十一

  • 北魏后期最终分裂,其实是因为这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东西魏的建立与结束尔朱荣平定六镇起义后,执掌北魏朝政大权,但没过多久,便被北魏孝庄帝诱至洛阳杀死,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动乱。经过一番争斗,尔朱荣的部下宇文泰与高欢掌权,北魏分裂。尔朱荣身死尔朱荣拥立元子攸为帝,自己则在晋阳以大丞相之位掌控朝政。 但元子攸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皇帝,于是想除掉尔朱荣。他直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