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第六次北伐,蜀魏互斗阵法,邓艾用反间计,姜维被蜀主召回

姜维第六次北伐,蜀魏互斗阵法,邓艾用反间计,姜维被蜀主召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还文楼主 访问量:2287 更新时间:2024/2/15 17:36:44

姜维第六次出祁山北伐曹魏,下兵寨于谷口。邓艾得知军情,夜晚令魏军从早挖好地道偷袭蜀营。蜀军大乱,寨外魏将邓忠引兵杀来,魏军内外夹攻,蜀军抵挡不住,姜维传下军令:"如有妄动者斩!便有敌兵到营边,休要问他,只管以弓弩射之!"并传右军营不许动。魏军连冲击蜀营十余次,被蜀军弓手射回,魏军不敢杀入,邓艾不得不退军。邓艾偷袭蜀营战果不大,对姜维极为赞赏。

蜀营被偷袭成功的原因。

  • 邓艾通晓兵法,知道姜维知兵法,必选谷中下寨。名将邓艾熟知兵法谋略,对祁山周围地理极为研究,知道姜维必出祁山北伐中原,根据兵法精要,祁山谷口易守难攻是最佳的下兵寨位置,蜀军会在谷口设兵营。
  • 邓艾早做好军事准备。邓艾料敌机先,预料到姜维出祁山,必在谷口下兵寨,他提前在谷口挖好地道,当蜀军在谷口下营时,魏军可以从地道出入蜀营进行偷袭。

魏军偷袭战果不大的原因。

  • 姜维深得孔明真传,深得敌我双方不明的处置之法。姜维半夜听到左兵寨大喊,料道有内应外合之兵,急上马,立于中军帐前,传令让军士不可妄动,妄动必斩!有敌兵来,只管用箭射之!并传令右军营,不许妄动。魏军前来冲击时,被蜀军连射十余次,不得不退军。
  • 蜀军经过孔明教演,成精锐之师。蜀军经过孔明训练后,严守军纪,悍不畏死。蜀军听到将令,兵在夜而不惊,将闻变而不乱。

姜维填埋地道,下战书约邓艾明日交锋。两军对阵,双方互斗军阵。姜维摆八封阵,问邓艾识阵否?邓艾也摆八封阵,姜维问邓艾可敢破阵,邓艾在中军调兵遣将,破蜀军八封阵,姜维把将旗一招,蜀军八封阵变为长蛇卷地阵,将邓艾困在阵中心,邓艾引众将突围不出,心知中姜维计。突然,司马望引军从西北角杀入蜀军阵中,救出邓艾。魏军九寨被蜀军所占据。

邓艾为何中姜维计?

  1. 姜维兵阵造诣比邓艾高。姜维深得孔明的兵阵真传,熟知军阵变化,军阵知识水平比邓艾高多了。
  2. 蜀军教演军阵能力比魏军强。蜀军被孔明教演,孔明常训练蜀军排兵布阵的能力,蜀军的布阵能力比魏军强。
  3. 邓艾过于自信轻敌。邓艾见姜维排兵布阵演化八封军阵,与姜维斗军阵。邓艾认为自己军阵能力不比姜维差,率军破蜀军八封阵,被姜维将八封阵演化为长蛇卷地阵困住了。

邓艾约战姜维,让司马望与姜维斗军阵,自己引军偷袭蜀军后背。姜维早料到邓艾此军事意图,令张翼廖化引一万兵去山后埋伏。魏军大败,魏军先锋郑伦被廖化斩于马下。邓艾、司马望引败军相会,司马望建议邓艾贿赂蜀主宠臣黄皓,用反间计召回姜维。邓艾令人携珠宝勾结黄皓,布散流言,说姜维怨恨天子,不久投魏。街上人到处传闻,蜀主星夜召姜维入朝。姜维做好退军善后工作,引军慢慢退回汉中,邓艾想追袭,不敢追,回祁山军营。

邓艾为何又兵败?

姜维料敌机先,识破魏军意图。姜维听到魏蜀来约战斗军阵,对诸将道:"吾受武侯所传密书,此阵变法共三百六十五样,按周天之数,令搦吾斗阵法,乃班门弄斧耳!但中间必有诈谋,公等知之乎?"廖化言,此必赚我斗阵法,却引一军袭我后也。姜维将计就计,令张翼、廖化引一万兵去山后埋伏。

蜀主为何听信谣言召姜维入朝?

  • 姜维掌军权多年,功劳大,令蜀主忌惮。姜维自孔明逝世后,一直替代孔明执掌蜀军大权。姜维牢记孔明临终所嘱,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姜维继承孔明的遗愿,誓师北伐曹魏。姜维数次北伐曹魏,虽然不能成功,但立功颇多,功劳巨大。蜀主对姜维执掌军权多年,忌惮颇深。
  • 蜀主昏庸无能,听信宠臣黄皓谗言。蜀主刘禅昏庸无能,宠信中常侍黄皓,以致朝中公卿多阿附之辈。朝廷上,听不到大臣直言,田野上,农民食不果腹,脸上有菜色。邓艾令人贿赂黄皓,散布谣言,说姜维欲投魏。黄皓趁机向蜀主进谗言,蜀主召姜维回朝。
  • 蜀主不信任姜维,真怕姜维投魏。蜀主昏庸,且爱江山。他见姜维掌军多年,门生故吏极多,对姜维不放心,真怕姜维怨恨自己,投靠魏国。

姜维第六次北伐中原,因宠臣黄皓受邓艾贿赂向蜀主进谗言,被蜀主召回朝廷而失败。邓艾的反间计,成功阻挡了蜀军的北伐。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喜欢此文章的朋友可点赞,转发, 分享,收藏。

标签: 邓艾姜维廖化祁山蜀魏三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姜维并非机器人, 他有自己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李文涛家居装饰标签:姜维,曹魏,蜀汉,夷陵,三国,诸葛亮

    姜维真的这么弱吗?他并不是神仙般的存在,但他也并非绝对的软弱。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肩负起领导眉州的重责,面对曹魏的进攻,他也成功地采取了一些策略来抵抗。首先,姜维策略明智,他知道不能和曹魏正面交锋,于是便采取奇袭的战术,打击曹魏不利的地方。他率军攻占了夷陵,打通了南通道路,缓解了川东关口的压力。他还

  • 魏延被杀时,姜维为何袖手旁观看热闹?一年后发现姜维真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魏延,姜维,刘备,刘禅,马岱,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事实上,当魏延被杀时,姜维之所以会袖手旁观看热闹,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年之后众人才发现姜维的聪明之处!魏延被杀三国演义中,魏延的被杀,是众人心中的意难平。而姜维在面对魏延被杀时的反应,也令众人感到非常疑惑!魏延之死,其实源于他和诸葛亮的不对付!一开始的时候,魏延听说了刘备的仁义名声,千方百计的

  • 姜维北伐,战果比诸葛亮大,却为何饱受指责?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姜维,诸葛亮,蜀汉,曹魏,廖化,董允

    自刘备死后,诸葛亮在川蜀励精图治,数年后川蜀大治。自公元226年,诸葛亮开始出师北伐,徐图进取,匡扶大汉,除贼兴汉。但是奈何,六次北伐后,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北伐自此告一段落。诸葛亮之后,姜维掌权。公元238年开始,姜维共举兵北伐曹魏共计十一次。明明取得的战果,比诸葛亮还多,为何诸葛亮

  • 蜀汉先亡,姜维应背多大的锅?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姜维,蜀汉,邓艾,钟会,刘禅,费祎,魏将,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于公元263年率先灭亡,仅历二世二帝,国祚也只有区区43年,无疑是一个超级短命的王朝。蜀汉政权为何先亡?原因可谓多多,如国小民寡,实力不济,刘禅昏庸,黄皓弄权,对手太强等等。在这众多原因中,姜维在蜀汉政权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应对失当,无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问题是,姜维

  • 张翼反对姜维穷兵黩武,却被姜维强令随征,最后卷入姜维之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张翼,姜维,钟会,蜀汉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先后主持蜀汉朝政,随着两人的先后逝去,最后军政大权都落入姜维手中。姜维在蜀汉后期延续了老师诸葛亮的做法,共发动了11次北伐(还有九伐中原一说),在穷兵黩武方面比师傅诸葛亮有过之无不及。姜维抓牢兵权后,以不断向曹魏发动战争而著称于世。而彼时蜀汉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朝中文武大臣对姜

  • 司马懿率兵追击,为何遇到姜维却不战而退,原因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司马懿,姜维,诸葛亮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发生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懿和姜维。原文如下: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

  • 邓艾偷渡阴平攻破绵竹城后,姜维因何按兵不动、拒不驰援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邓艾,姜维,蜀汉,诸葛亮,费祎,钟会

    和曹魏、孙吴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的蜀汉政权,之所以第一个覆灭,除自身面积狭小,人口不多,综合国力羸弱,君王昏聩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有派系倾轧、内耗严重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人物非姜维莫属。费祎死后,姜维独掌蜀汉军事大权。姜维掌权后,一改蒋琬、费祎转攻为守、“闭关息民 ”、发展经济的国策,开始走上了一

  • 刘禅投降后,蜀汉君臣大都得以善终,为何姜维却遭遇灭门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刘禅,姜维,蜀汉,钟会,邓艾,曹魏,三国

    文/格瓦拉同志景元四年(263年)秋,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分路伐蜀。同年底,在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相持于剑阁,入蜀之路被断绝的情况下,邓艾竟然偷渡阴平古道,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袭占江油、绵竹,随即又率大军兵临成都。此时,成都城内虽然兵精粮足、城高池深,但被吓破胆的后主刘禅竟然没做任何

  • 姜维第八次伐魏,与邓艾大战于洮阳,蜀主听信谗言再次召姜维回京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姜维,邓艾,黄皓,三国,夏侯霸

    姜维连夜修好被魏将王瓘烧毁的栈道,整顿好军粮兵哭器,向蜀主呈请第八次北伐中原。姜维提兵三十万攻向魏城洮阳。邓艾料定姜维此次是真想攻洮阳,令司马望引军在军事要地侯河小城设埋伏,邓艾亲自引军埋伏于侯河。姜维令夏侯霸为先锋引一军攻洮阳,夏侯霸见侯河小城是空城,身先士卒,进入小城,中魏军埋伏,被乱箭射死。司

  • 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姜维,诸葛亮,蜀汉,费祎,邓艾,曹魏

    诸葛亮病逝以后,姜维作为诸葛亮的高足被极力推荐给刘禅,同时反复劝谏北伐是维系蜀汉存亡的关键。刘禅也坚持北伐的战略,但在诸葛亮之后主政的蒋琬、费祎都消极的执行北伐战略,致使姜维没有大的作为。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姜维逐步独掌军权。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当年夏天,姜维就率领数万大军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