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谈三国谋士贾诩

浅谈三国谋士贾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烟花谈历史 访问量:1798 更新时间:2023/12/15 19:50:49

说起三国第一谋士,大家众说纷纭,但无非就是诸葛亮,司马懿,庞统郭嘉这几个,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差点把曹操杀死的那位谋士——贾诩。他的经历很特别,不像三国里推崇的忠心,一心为主。

他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像其他谋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也说明了他的谋略深度。他先是在董卓处担任谋士,随后又和张绣搞在一起,最后投奔了曹操。可以说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在他眼里只有利益和人心,始终能够找到一条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道路,因此陈寿称他为乱世中的智者。这是因为他懂得在乱世中保护自己的生命,同时又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才智,为主公出谋划策。

在董卓时期贾诩没有显山露水,不过董卓死后,他跟着李催郭汜,此时李催郭汜很担心自己会被干掉,想着赶紧跑回西凉做山大王去,不过贾诩说了一句话,不如打一下长安,打下了荣华富贵,打不下再跑也不迟。他们一听觉得挺好的,荣华富贵谁不爱,于是和贾诩一起攻打长安,在贾诩的助力下,成功攻入长安,于是长安经历了浩劫,十室九空。

不过贾诩觉得他们难成大事,于是先是举家投靠段煨,段煨待他颇厚,不过后来同乡张绣派人请他去给自己出谋划策,他毫不犹豫的去了张绣那里,后来张绣问他段煨对你不错呀,你的家属还在他那咋还离开他了,不怕他加害你的家属。贾诩说因为段煨猜忌心极重,虽然现在客客气气的,但是时间一长肯定会有很多矛盾,到时候小命不保。至于家人,段煨一定不会害他们,因为他希望我能帮他搞点外援,一定会厚待他们。后来果不其然,正如贾诩所说。可见贾诩对人心看的是极其透彻的。

随后曹操把张绣的嫂子勾搭了,张绣不能忍,想着怎么干翻曹操,这时候贾诩献策,先灌醉曹操第一猛将典韦,然后半夜发动袭击,一举拿下。果不其然,曹操那是丢盔弃甲,死了自己最爱的大将典韦,还死了自己的侄子,自己也被追得丢盔弃甲。

随后张绣败亡,贾诩又投奔曹操,在曹操这里也颇有建树,曹操在贾诩的建议下,成功地离间了马超韩遂,打败了他们并夺回了关中。曹操对贾诩越发地信任和重视,不仅在军事策略上向他请教,而且还在家族继承上征求他的意见。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成为五官将军,而曹植则因才名出众而备受瞩目。曹丕向贾诩求教,希望能得到一个培养自己的建议。贾诩告诉曹丕,一个好的继承人应该具备道德、气度、责任感和勤勉的品质。他还特别强调不要做违背孝道的事情,这让曹丕深受发,开始刻意修炼自己的品质。

随后,曹操私下问贾诩立谁为太子,贾诩深知这是个送命题,于是先是没有回答,曹操再次问为何不答,他只是说了句我在想刘表和袁绍。引得曹操大笑。这次谈话也促成了曹丕在同年被立为太子的决定。

然而,贾诩并不忘记自己的立场和处境。他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外来的谋臣,而且曹操能人众多,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不结交私党,一些喜事也简单办理一下就好。尽管如此,贾诩仍然是当时天下智谋之士中最受人推崇的一位。

贾诩的才华和策略为曹操的政治和军事决策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他不仅在离间马超和韩遂的战役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而且在曹丕的教育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他采取了自保策略,但他的才华和智慧还是深深地印在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上。

标签: 贾诩张绣曹丕董卓马超典韦三国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不听荀彧之言,错过最佳战机,曹操兵败赤壁,原来是被贾诩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贾诩,荀彧,刘备,孙权,刘表,东汉,诗人,曹操手下

    建安十三年,赤壁战败后,曹操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郭奉孝自然就是已经在建安十二年病逝的郭嘉,拿故去的人敲打眼前之人,不但曹操会,历朝历代很多枭雄奸雄也都很擅长,这就是指桑骂槐、浑水摸鱼:即使郭嘉还活着,他告诉你咋打,你能听吗?曹操是曾说过要把身后事托付给郭嘉,但那是在郭嘉死

  • 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贾诩怎么会是第一个封侯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贾诩,封侯,张绣,袁绍,刘表,曹魏,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封侯那在古代可是天大的奖励,一般只有靠着自己的军功才有机会封侯,曹操的众多谋士里,贾诩怎么会是第一个?贾诩之所以能这么快受封,全因为他的主公张绣。三国初期,有很多将领都是自己说了算的,但真正让人不敢轻视的,却没有几个,这些人要么是实力不强,要么就是兵力不足,再就是地处偏僻位置。张绣当时的实力并不是很

  • 《五虎定三国》第六回:显神威马超败许褚除汉贼刘封斩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马超,许褚,贾诩,刘封,刘备,五虎定三国,汉朝,三国

    上回写至汉军前部先锋马超大战徐晃、文聘、曹仁三将,奇兵破敌,生擒曹仁,首战告捷。且说汉、魏二军约定一决雌雄,双方排兵布阵,一时南阳城下,两国大军对時。曹丕出马,左有徐晃、文聘、曹洪、曹纯、朱灵,右有许褚、张郃、臧霸、夏侯尚、夏侯儒。对方阵前,门旗开处刘备一马当先,左右张飞,赵云、刘封、张翼、右有马超

  • 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孙权为何嘲笑?因为当时讲究“以德服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曹丕,贾诩,孙权,太尉,三国,诗人,曹操手下

    据裴松之引《荀勖别传》而注《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晋司徒阙(通“缺”),武帝(司马炎)问其人於勖(荀彧侄孙)。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孙权笑之。这段记载非常有意思,是说晋朝时三公之一的司徒空缺,晋武帝司马炎问大臣荀勖(xu)谁可以担任司空,

  • 曹丕当上皇帝后,重用贾诩,孙权得知后为什么就能断言魏国要亡?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曹丕,贾诩,孙权,皇帝,曹操,魏国,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导读:三国时善谋略者众多,这一时期智者如云,但是要说最为聪明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孔明。毕竟他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而且苦苦支撑了那么多年。当然,诸葛军师的智慧毋庸置疑。但他却不是三国中最为智慧的。在很多人眼里,贾诩才是真正的智者,他不仅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人,甚至是历史上的头号智者。也许有人会认为言过其

  • 贾诩被称为“毒士”,他一生献过哪些毒计?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贾诩,董卓,马超,王允,张绣,曹丕,三国,曹操手下

    贾诩被称为“毒士”,他一生献过哪些毒计?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子凡是读过或是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其中精彩情节一定有着深刻的印象。在《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智慧,在哪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诸葛亮,郭嘉,荀彧,周瑜等等都是三国时期智慧的化身。千百年来,他们的故

  • 26位功勋进了曹操太庙,为何荀彧、贾诩、许褚等五人没资格进?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曹操,贾诩,许褚,荀彧,于禁

    荀彧是曹操手下最厉害的战略规划大师,其才能不逊色于诸葛亮;贾诩是三国第一毒士,是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曹纯是曹魏的宗亲八虎骑之一,更是曹操的特种部队虎豹骑的主帅;于禁是五子良将之一;许褚是曹操的贴身护卫,多次在战场拯救曹操的性命!这五人对曹魏可谓是劳苦功高,但是他们最终却无法进入曹操的太庙,令人非常

  • 因为缺乏这项能力,郭嘉、贾诩的军事才能永远比不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郭嘉,贾诩,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因为缺乏这项能力,郭嘉、贾诩的军事才能永远比不过诸葛亮,张良也曾在此方面吃亏最近,由于某些学者的拔高,从前不是那么受重视的郭嘉、贾诩,大有超越诸葛亮之势。在很多人看来,诸葛亮擅长治国,但并不擅长打仗;更擅长治军,但不擅长谋略。更有激进者认为,诸葛亮是欺世盗名的骗子,没有多大本事。相反,在大众眼里,郭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丕,贾诩,孙权,曹操,曹魏

    在三国时代,有一人被称为神机妙算,但此人却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记得易中天先生在讲三国时,曾经重点提到贾诩此人,认为他的谋略之高世所罕见。的确,在三国演义中,此人曾经贯穿于整个前三国时代,在三国志中,此人更是数次参与大事,几乎扭转了历史进程。不过,此人虽然宛如金鸡独立一般,但还是在史书中有着不好的评

  • 贾诩,三国算无遗策的聪明人,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朝文社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董卓,刘表,马超,李傕,三国

    引言:说起三国时代,那绝对是一个将星闪耀、能人辈出的时代。这一时代的聪明人如同过江之鲫,实在太多、太多。但如果非要在这些聪明人中,找出一个特立独行的“大聪明”,那一定非贾诩莫属!他曾两次操弄风云:第一次,仅仅一句话就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的天下格局;另一次,一条计谋则险些要了北方霸主曹操的命。在汉末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