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君臣博弈,魏延是被冤杀的,还是说真的叛变蜀汉了?

蜀汉君臣博弈,魏延是被冤杀的,还是说真的叛变蜀汉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三脚 访问量:3534 更新时间:2024/2/17 14:48:17

夷陵之战之后,蜀国大败元气大伤。刘备败逃白帝城后不久就去世了,蜀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被杀,黄忠马超相继病逝,赵云也年迈去世了。

自此蜀国的五大最强战力也没有了,唯一在威望和实力上不差的武将 魏延就是蜀国唯一能打的了,那么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又是怎么成了叛徒,而被夷三族呢?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分析分析。

一、魏延是被冤杀

为什么后来经过一些历史考证之后,大家都会认为魏延是被冤杀的呢? 这就要从魏延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说起,魏延是刘备一手提拔的得力干将,此人虽争强好胜但十分勇敢长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就是在自身傲气,除了诸葛亮、刘备之外的寥寥几人,不把其他同僚放在眼里。这也使得魏延在朝中到处树敌,没有人愿意和她为伍。

魏延是个有野心和抱负的人,只是在诸葛亮看来魏延虽有野心和抱负,但魏延是个喜欢冒险取胜的人,诸葛亮却是个稳扎稳打,小心谨慎的人,所以 魏延虽然有自己的见解,但并不被诸葛亮采纳,所以这个使得诸葛亮和魏延之间产生了隔阂。

诸葛亮几次出兵伐魏,魏延在战役中都屡立战功,后来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成为了蜀国当时首屈一指的名将。虽然在战场上十分勇猛,但在朝中却并不受欢迎,只因魏延总是不把其他同僚放在眼里,更是不屑与其他人为伍。 这就造成了之后魏延被陷害却无人帮助的局面。

二、魏延真的叛变蜀汉?

魏延到底有没有叛变蜀国,这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这我们就要从诸葛亮病逝之后说起,诸葛亮在自己病重的时候,就开始布置自己死后的一些事宜,魏延断后,杨仪率军回师。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杨仪这个人,诸葛亮北伐时,杨仪被提拔为长史,帮助诸葛亮筹备军粮制定计划等,受诸葛亮重用的文官, 而魏延与杨仪之间关系并不好,与魏延在朝中属于对立面,都想致对方于死地。

于是在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就想在此时除掉魏延,由于诸葛亮在传达遗言时都是私下说的, 所以不管是杨仪还是魏延都认为自己将是代替诸葛亮的人选,所以谁都不服谁,这也是两个人后来矛盾加剧的原因之一。

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依然希望继续北伐魏国,但诸葛亮有交代让魏延断后撤军 ,于是杨仪就派人通知魏延撤军,但魏延本身就与杨仪不和,自然不会听杨仪的命令,坚决不撤军。杨仪知道后没有管魏延,自己率大军回撤,不管魏延了。

魏延也许是被杨仪气昏了头,也许是没有将杨仪放在眼里,但他不知道他坚决不撤军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抗命,已经掉进了杨仪为他设计的圈套里。 在得知杨仪自己率军撤退之后,魏延恼羞成怒带着自己手下提前南撤,还放火烧了途径的栈道,这无疑是给杨仪大军回撤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而魏延哪里知道他此次意气用事的行为,已经与叛国没有两样。杨仪抓住魏延把柄, 以魏延不遵诸葛丞相口谕,抗命和阻止大军回撤为由,率军讨伐魏延,并将其斩杀。

三、内部的争权夺利

魏延和杨仪由私人恩怨都最后上升到了政治斗争,其实是必然的。诸葛丞相死后,蜀国急需要有人可以顶替诸葛亮的位置,而诸葛亮身边的杨仪和魏延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那么杨仪首先要除掉的就是魏延,魏延是武将,杨仪指定是打不过的,但杨仪身为文官常年混迹在官场,自然有自己的一套。

而诸葛亮的突然离世,给了杨仪一个很好的机会,杨仪就借着诸葛丞相的名义,将不愿意撤兵,甚至还带人把回去的栈道烧毁的魏延,扣上了反叛的罪名,是魏延成为整个蜀国的叛徒,可想而知叛徒的下场有多惨,魏延和其儿子直接被马岱杀死,并且夷三族。

而夷三族,按理来说魏延和儿子已经死了,没必要夷三族,但是当时的皇帝刘婵还是这么做了,其实刘婵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在当时蜀国丞相府的权利早已高过皇权,刘婵要想稳住皇位和刘家的江山,只能夷魏延三族来给朝中大臣们一个说法,稳定住以杨仪为首的官员们。

四、魏延死在性格上

其实从整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魏延被冤枉的可能性很大,魏延是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魏延对刘备的忠心自然不用多说,还记得魏延曾经对刘备说过,曹军要来攻打,我魏延替主公挡下来。从这句话中也足可见魏延对刘备一片赤胆忠心 。况且魏延的家人都在蜀国,魏延也不可能舍弃家人反叛蜀国的。

而魏延在得知撤军的时候,主张的是继续进攻,如果魏延有意反叛的话,也不用那么执着,撤军就好了。并且魏延当时反叛完全可以投靠离得近的吴国,也可以投靠司马懿,但魏延却没有,而是急行军提前撤退快于杨仪领的大部队,只是为了跟杨仪对质,并不是有意烧毁栈道阻止大军回撤。 如果魏延真的反叛故意烧毁栈桥阻止杨仪撤军的话,那么将自己处于危险的处境,那就太不值得了。

其实魏延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魏延性格上的缺陷,导致其在为难之际没有人帮助他脱困。了解魏延性格的可以知道,魏延平时就骄傲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也得罪了朝中不少人,而一个武将就是在有能力,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与整个蜀国官员为敌。

五、总结

魏延一生战功无数,尤其是后期为蜀国跟随诸葛亮北伐也是立下了不少战功,无论是在军中的地位还是威望都是无人能及的,可惜却不幸被杨仪陷害而死。

而魏延的死,也预示着蜀国的历史已经结束了,没有了魏延的蜀国,已无可用的战力,被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魏延的死也告诫我们,一个人就是个人能力再出众,也要学会低调做人,谦虚做事。不然真的会像魏延一样,可能会遭到大家的打压甚至被迫害。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魏延诸葛亮刘备蜀汉冤杀司马懿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临终前一定要安排杀魏延,这公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魏延,刘备,黄忠,马岱,姜维,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首先说明,“诸葛亮在自己死前一定要安排杀魏延”,这个话题应该在《三国演义》下讨论。毕竟,只有演义中的诸葛亮才一心杀魏延,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但没有安排杀魏延,甚至他留下的遗命,即使魏延真的不听话,也只是让姜维断后撤退——换句话说,如果魏延打算背叛蜀汉投奔魏国,诸葛亮是拿他一点没办法的,主力能退回去就

  •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魏延难辞其咎,姜维心知肚明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姜维,魏延,关羽,司马懿,蜀汉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经过一番谋划,引诱司马懿魏军进入上方谷,并放火烧之。然而天不绝司马懿,突然天降大雨,司马懿父子三人逃出生天。此后,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阵前羞辱魏军,司马懿都禁止出战,高挂免战牌,铁了心要和蜀军比持久战。诸葛亮太过于操劳,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听闻吴国已经撤兵的报告后,

  • 魏延是否被冤杀?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何时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魏延,陈寿,蜀汉,马岱,诸葛亮,三国志,科学家,历史学家,曹操手下

    公元234年,蜀国发生了一连串重大的事情和变故,第一件事情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第二件事情是长史杨仪和大将魏延发生火并,魏延被杀,第三件事情是杨仪不满封赏,出言抱怨,被削职流放,不久被逼自杀。这三件大事中,第二件和第三件都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引发的。杨仪自尽,属于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但是魏延被杀,在

  • 刘备称帝,蜀汉100多位大臣支持,为何没魏延、关羽、张飞和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丑哥搞笑社标签:刘备,魏延,关羽,张飞,蜀汉,赵云,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公元214年,刘备派遣手下大将简雍将刘璋劝降,随后将益州占据。此时,“诸葛亮为肱骨,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竺、简雍为宾友。”(语出《三国志先主传》)此处,有一点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关羽和张飞原本和刘备是“桃园三结义”的好哥们,但是,却并不是“宾友”,而是“爪牙”。公元221年,

  • 诸葛亮为啥非要除掉魏延! 并非魏延有反骨, 真实原因很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笑话一点就通标签:魏延,刘备,关羽,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非要除掉魏延,并非魏延脑后有反骨那么简单!真实的原因很残酷!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两人初次见面时,厌恶的种子就已经相互种下了!当时魏延两次主动投靠刘备,还帮助关羽成功拿下了长沙城,令刘备非常感动,就连一向非常高傲的关羽,都对魏延非

  •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延、诸葛亮,集体不服刘备号令?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张飞,赵子龙,魏延,诸葛亮,刘备

    从三国鼎立到西晋的统一,魏蜀吴的分疆而治是因为相互牵制、势力均衡;而西晋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则是因为此消彼长、一家独大。这一点,时人其实都看得明白,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对”目标都是三足鼎立,而曹魏一直都是一副谋取天下的架势。在国家体量方面,曹魏实力要远胜于蜀和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加上疫病流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魏延,蜀汉,刘备,司马懿

    事实上,诸葛亮曾三次对魏延动杀心,而他之所以非要杀魏延,除了他一开始就不看好魏延,北伐时期魏延公开和他唱反调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魏延坏了诸葛亮的大计,这一系列的行为综合在一起,促成了诸葛亮安排马岱诛杀魏延的计划!诸葛亮第一次对魏延显露杀机魏延原本是刘表的手下,他非常仰慕刘备的仁义,所以

  • 刘备死后,诸葛亮真正忌惮的并非魏延,而是战无不胜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诸葛亮,魏延,刘禅,关羽

    喜欢《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刘备死后,新崛起的大将包括魏延、张苞、关平、杨仪等人都成了蜀军的中坚力量,但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却十分忌惮蜀军中的猛将魏延,因为他觉得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但其实诸葛亮真正忌惮的大将并非魏延,会影响到刘禅帝位的其实另有其人!▲刘封有勇有才干,因身份尴尬,成为诸葛亮真正

  •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诸葛亮、赵云、魏延等人,集体不服刘备号令?

    历史解密编辑:张希爱英文标签:张飞,魏延,刘备,赵云,三国,诸葛亮,赵子龙

    关羽被东吴擒杀后,刘备不顾朝中大臣一致反对,执意要挥军征讨东吴替二弟报仇。结果刘备大军还没出发,又传来了三弟张飞被杀的消息。在张飞被杀后,刘备仍然一意孤行,面对孙权的求饶无动于衷,最终吞下了夷陵之战失败的恶果。其实,一开始孙权也是吓得不轻,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大军,孙权首先想到的就是跟刘备求和。荆州孙

  • 三国:魏延够不够资格入选五虎上将?如果能,他应该替代哪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文史旅途标签:魏延,五虎,刘备,黄忠,蜀汉,关羽,赵子龙,古装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三国演义》是喜好三国历史的朋友们不可不阅读多遍的著作,即便演义中描述的大多不是历史事实。而且三国迷们最喜欢谈论演义中各位武将的优劣,将他们进行比较和排名,蜀汉军中最著名的五虎上将和魏延当然也不会被放过,经常有魏延迷为其打抱不平,认为魏延也应该入选五虎上将。那么,魏延能替代五虎上将吗?如果魏延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