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最佩服的人才,两次打退东吴,让吕布成为丧家之犬,绝非徐庶

刘备最佩服的人才,两次打退东吴,让吕布成为丧家之犬,绝非徐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1140 更新时间:2024/1/21 19:42:39

人才,一直是社会发展所必需,不管是现今的公司,还是大的国企,都需要无数人才的支撑,如此一来业务才能做大,真正的品牌效应才能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公司利益及品牌利益最大化!人才,不仅今适用,同样在古代也是非常需要的。在东汉晚期,人才的涌现特别的多,有力能斗虎的打虎将,有勇能斗牛的斗牛士,有箭无虚发的神箭手,当然还有一种最厉害的人,他们靠脑子吃饭,这种人的杀伤力往往是最大的,像早期庞统所出的连环计,差点让曹操葬身火海,贾诩的离间计,把马超搞得无家可归。

庞统,贾诩,拥有一流的眼光与智慧,特别在兵法造诣上少有人及!不过,此人的武略及策略上,他也是人中龙凤,生平先后两次打退全盛时期的孙策,孙策有“小霸王”之称,这是出了名的,足见其带兵的能力之强。

打退孙策或许是靠运气,但是此人却能让当世无敌的吕布变成丧家之犬!这一点,足以说明,他的智慧及勇略,绝对不在庞统之下。

他是谁?能够刚到可以打退孙策,让吕布无家可归?东汉末年,真有这样的人才?不但有,而且他还是刘备所佩服之人,只可惜他没有投奔在刘备的帐下,这个人不是徐庶,但是他的才华绝不在徐庶之下,甚至在有些方面还可以当徐庶的老师。他就是行事低调,才华出众,当年力挺刘备领徐州的陈登

当时,陶谦病重,刘备的声名比较大,陶公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可惜刘备不领。后来,陈登说明利害,并且让袁绍出面,终于把事情给搞定了,刘备做了徐州之主。此时的刘备,其实内心是相当想要徐州的,只不过,他害怕自己威信不够。有了陈登的劝说之后,刘备才下了决心!自刘备领了徐州之后,他才有了日后的称霸天下的雄心!

把吕布变成丧家之犬

说到吕布这厮,他可是受到很多人的厌恶,袁绍,袁术,曹操,刘备。除开这些大佬,就连他的下属,都非常憎恶,原因很简单,作为上司吕布他不检点,作为领导,他不听良言。如此之人,谁都看他不惯。

本来就一身正气的陈登,哪看得惯这三姓把徐州霸占。196年,吕布虽然强行赶走刘备,这让当时的刘备也特别无语,无奈刘备他打不过吕布,只能忍受,而陈登替刘备出气了。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削弱吕布的势力。众所周知,吕布先前打算与袁术联姻,如此一来想要对付他就非常困难了,因此,陈登当时与其父就设法阻止了吕布与袁术联姻。然后,陈登亲自出马,前往曹操处,与曹操商议如何破除吕布,陈登的计谋,完全被曹操认同,很快陈登很封为“广陵太守”。

198年,陈登首先率领精兵围吕布,给了吕布一个措手不及!还没等吕布反应过来,曹操的大军已经在城下,而后的故事就非常清楚了,吕布上无良策,下对不起诸将,在城池尚未攻破之时,吕布便被下属活捉,最终成为曹操案板上的肥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可以看出,吕布之所以会变成丧家之犬,绝大部分功劳应该属于陈登。

两次打退东吴进攻

由于广陵郡地临长江,而当时的小霸王孙策也非常的勇猛,加上他有周瑜的辅佐,早就想收复长江周边地区,以扩其地,当然广陵郡也在孙策的收取范围之内。

199年,孙策派遣大将以带兵攻击陈登所占有的广陵郡,孙军足有陈登兵马的10倍之多。硬碰碰肯定没机会,当时陈登干脆让人关闭城门,放下军旗,在城内休整。而后,陈登再登高查看敌军动态。抓住,孙军疲惫之机,命人全力出击。如此一来,孙军大败而归!

后来,东吴方面再次来袭击陈登所在的匡琦城。这次同样是东吴人马居多,如果进行正常的较量陈登很难取胜,不过当时陈登一面向曹操发出救援信息,另外一方面,立马让人在救兵(曹操兵马)赶来的路上,让人做无数和草人堆,隔个10步左右就摆一个草人,一到晚上他便令人点燃这些草人,东吴方面将领一看以为是援军到来,首先从心理方面吓得个半死,然后陈又命所部人马倾巢杀出,如此一来,东带有军队又大败而回!

由此可以看出陈登的胆量、及临阵应敌之策,皆是一流的。这段历史有没有记载呢?答案是肯定的,陈登的故事在《先贤行状》之中有所介绍。详看以下内容:

引自,《先贤行状》:贼忿丧军,寻复大兴兵向登。登以兵不敌,使功曹陈矫求救於太祖。登密去城十里治军营处所,令多取柴薪,两束一聚,相去十步,纵横成行,令夜俱起火,火然其聚。城上称庆,若大军到。贼望火惊溃,登勒兵追奔,斩首万级。

从上述史料记载来看,陈登确实是不错的人才,他的才华,绝对不在徐庶之下,同时他曾经力挺刘备领徐州,后来又让吕布难堪,间接为刘备出了口恶气,像这样的人才,刘备他怎么可能不佩服呢?让人可惜的是,陈登没有归附于刘备帐下。

标签: 刘备吕布徐庶曹操孙策东吴

更多文章

  • 徐庶回马荐诸葛,刘备泪别第一军师徐庶,拽着马不让走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徐庶,刘备,诸葛,诸葛亮,曹操

    只皆因樊城一场麓战,那刘玄德计破樊城后惹得曹操大怒,得知是徐庶为刘备献计后,就把徐庶的母亲抓来,逼迫其以身赎母,然后就有了走马荐诸葛的那些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蜀书·诸葛亮传》里记载:“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啊呦,对哦,徐庶确实推荐了诸葛亮。那到

  • 徐庶一直活到清朝末年?湖南按察使薛福成说:我外曾叔祖见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徐庶,薛福成,清朝末年,道士,关羽,刘备

    在三国群英中,除了曹操孙权刘备,最有名的就要数关羽关云长了。关公到清朝末年已经被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把关羽当神,就是民间拜把子,拜的也是关老爷。关羽成神了,而他的一个老同事最后也“成仙”了。这位“成仙”的人叫徐庶徐元直,刘备早期谋士,

  • 曹操费尽心思得到的徐庶,与诸葛亮、庞统相比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曹操,徐庶,诸葛亮,庞统,汉朝,曹操麾下

    东汉末年是一个大乱世,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厉害的谋士、武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诸葛亮、庞统,二人有卧龙凤雏之称。“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得了两个可是还是没能统一天下。熟读《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刘备起义后的第一个谋士是徐庶,后来曹操费尽心思把他挖走了。那么,徐庶与诸葛亮、庞统相比实力如

  • 徐庶为何执意要离开刘备,只因母亲被曹操软禁?真实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关羽,蜀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成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关羽,而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的谋士徐庶。由于兄长的妻子甘糜二夫人被俘,关羽不得已只好暂时投降曹操以护自己嫂嫂安全。曹操仰慕关羽的义气,故而香车宝马外加美女伺候着,然而无论曹操表现地如何真诚,关羽都不为所动,得知了刘备的下落后带着自己嫂嫂头也不回地

  • 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第二个原因是重点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关羽,刘备,三国,诸葛亮,徐庶能,天文学家

    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其实主要表现在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博望坡之战时。此战中,关羽确实不满诸葛亮,不听从诸葛亮的调令,最后在刘备的劝说下,关羽才勉强听令!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三国演义中,徐庶是最先加入刘备的谋士,和众将关系相处也是十分的融洽,不过随着徐庶的大展才华,曹操用计将徐庶给骗

  • 刘备得知徐母自杀后,说了四个字,徐庶立马决定不再跟随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飞雪的涟漪标签:刘备,徐庶,曹操,诸葛亮,庞统

    如果说曹操旗下人才济济,刘备旗下的能人也不少,比较出名的就是:诸葛亮、徐庶、庞统等,诸葛亮一生为了蜀汉鞠躬尽瘁,也享受了极高的待遇。庞统却不幸早早地在战争中牺牲。而徐庶一生却比较曲折。他离开了刘备,投靠了曹操,但是终身不肯为曹操献计。徐庶投靠刘备后,就给刘备出谋划策,献出了不少好的计谋,因为刘备特别

  • 徐庶离开刘备时,才想到推荐诸葛亮,为何不早推荐?原因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我的葡萄有点辣标签:徐庶,刘备,诸葛亮,曹操

    导语:三国的舞台上,有过很多聪明过人的谋士,他们用智力为诸侯服务,以到达自己功成名就的理想。其中刘备手下就有过两位十分著名的谋臣,他们分别是徐庶和孔明。我们知道,此二人早在还未出山时就是好友,但令人奇怪的是,徐庶率先得到重用,为何却一直没有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直到自己离开刘备后才想起来推荐他呢?原

  • 三国时期的徐庶到底有多强大!为何不愿归顺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庞统,诸葛亮,曹仁,三国,三国(电视剧),古装剧

    自古忠孝两难全,元直岂能再归汉。徐庶,字元直,刘备首席谋士,后因其母归顺曹操,从此再没归顺刘备。他归顺曹操后,终生未给曹操出一计一策,心中时刻想着蜀汉。那么徐庶的能力有多强?有多厉害?徐庶本名徐福,出身贫寒。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学艺。 三国时期正逢乱世,徐庶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徐庶不是最出色,关羽表现也不拔尖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徐庶,关羽,曹操,刘备,曹营心,袁绍

    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用来比喻某人虽然身子在此,心里却是想的另外一个地方,只是他身不由己而已。那么,问题来了,这句话的出处到底是在哪儿呢?历史上真正有此经历的又是哪些人呢?咱们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曹营”是指三国时期曹操的

  • 三国徐庶的最后归宿如何?比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好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徐庶,诸葛亮,司马懿,刘备,曹操

    东汉末年的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轰轰烈烈的的黄巾大起义正在进行中。河南颍川郡内,发生了一起凶案。一个横行霸道的当地恶霸,被一个手持利剑的年轻人一剑刺死。案发之后,官府派出大量捕快捉拿凶手,到处画影图形,悬赏缉拿。这个勇敢的年轻人最终未能逃脱追捕,落到官府手中。官府在审理这个年轻人之时,无论威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