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庶回马荐诸葛,刘备泪别第一军师徐庶,拽着马不让走

徐庶回马荐诸葛,刘备泪别第一军师徐庶,拽着马不让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1445 更新时间:2024/1/13 4:25:29

只皆因樊城一场麓战,那刘玄德计破樊城后惹得曹操大怒,得知是徐庶为刘备献计后,就把徐庶的母亲抓来,逼迫其以身赎母,然后就有了走马荐诸葛的那些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蜀书·诸葛亮传》里记载:“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啊呦,对哦,徐庶确实推荐了诸葛亮。那到底《三国演义》跟历史到底不符在哪里呢?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可见,徐庶是在同刘备和诸葛亮南行的时候,他母亲才被曹操抓获的,徐庶也是这个时候才离开刘备而奔赴曹操的。

一日,曹操得知荆州刘表卧病在床,而刘备借皇叔之名乘机而入,准备趁其羽翼未丰举大军消灭刘备,而曹操又得知刘备三顾茅庐请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军师诸葛亮,便在朝廷上问诸葛亮何许人也?荀彧说:“诸葛亮,复姓诸葛,单字名亮,年纪二三十岁。”此时夏侯惇哈哈大笑,说:“如此小儿为军师,刘备手下无人矣。”

徐庶还是很有才华的,刘备也很会用人,他一直都是用两个军师互相制衡,诸葛亮搞政治很有一手,不否认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但他权力欲极强,为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目的,在蜀汉成立期间,曾经先后害死了刘封彭羕,逼走了孟达,流放了廖立,罢黜了李严等等肱骨重臣,都是为了达到其独断专制的目的,可以看出所有诸葛亮已在的或潜在的对手要么死于非命,要么转投他人,比如庞统,法正,魏延,马超,都是死于非命,所以徐庶很大可能就是被诸葛亮逼走的。

那还有一次重要的时间能体现到学习的能力就是在赤壁之战的时候,那时候庞统现连环计曹操成绩所有的,所以所有的曹营谋士都没有看出来,但是徐庶看出来了,所以说从这一点上看叙述的能力是不比庞统差的。

由此,徐庶的忠义形象饱满丰富了许多,尽管他谋略过人、才华出众,但不愿再为曹氏出谋划策。在曹魏终其一生,未在政治军事上展露才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这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典故由来。

标签: 徐庶刘备诸葛诸葛亮曹操

更多文章

  • 徐庶一直活到清朝末年?湖南按察使薛福成说:我外曾叔祖见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徐庶,薛福成,清朝末年,道士,关羽,刘备

    在三国群英中,除了曹操孙权刘备,最有名的就要数关羽关云长了。关公到清朝末年已经被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把关羽当神,就是民间拜把子,拜的也是关老爷。关羽成神了,而他的一个老同事最后也“成仙”了。这位“成仙”的人叫徐庶徐元直,刘备早期谋士,

  • 曹操费尽心思得到的徐庶,与诸葛亮、庞统相比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曹操,徐庶,诸葛亮,庞统,汉朝,曹操麾下

    东汉末年是一个大乱世,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厉害的谋士、武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诸葛亮、庞统,二人有卧龙凤雏之称。“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得了两个可是还是没能统一天下。熟读《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刘备起义后的第一个谋士是徐庶,后来曹操费尽心思把他挖走了。那么,徐庶与诸葛亮、庞统相比实力如

  • 徐庶为何执意要离开刘备,只因母亲被曹操软禁?真实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关羽,蜀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成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关羽,而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的谋士徐庶。由于兄长的妻子甘糜二夫人被俘,关羽不得已只好暂时投降曹操以护自己嫂嫂安全。曹操仰慕关羽的义气,故而香车宝马外加美女伺候着,然而无论曹操表现地如何真诚,关羽都不为所动,得知了刘备的下落后带着自己嫂嫂头也不回地

  • 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第二个原因是重点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关羽,刘备,三国,诸葛亮,徐庶能,天文学家

    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其实主要表现在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博望坡之战时。此战中,关羽确实不满诸葛亮,不听从诸葛亮的调令,最后在刘备的劝说下,关羽才勉强听令!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三国演义中,徐庶是最先加入刘备的谋士,和众将关系相处也是十分的融洽,不过随着徐庶的大展才华,曹操用计将徐庶给骗

  • 刘备得知徐母自杀后,说了四个字,徐庶立马决定不再跟随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飞雪的涟漪标签:刘备,徐庶,曹操,诸葛亮,庞统

    如果说曹操旗下人才济济,刘备旗下的能人也不少,比较出名的就是:诸葛亮、徐庶、庞统等,诸葛亮一生为了蜀汉鞠躬尽瘁,也享受了极高的待遇。庞统却不幸早早地在战争中牺牲。而徐庶一生却比较曲折。他离开了刘备,投靠了曹操,但是终身不肯为曹操献计。徐庶投靠刘备后,就给刘备出谋划策,献出了不少好的计谋,因为刘备特别

  • 徐庶离开刘备时,才想到推荐诸葛亮,为何不早推荐?原因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我的葡萄有点辣标签:徐庶,刘备,诸葛亮,曹操

    导语:三国的舞台上,有过很多聪明过人的谋士,他们用智力为诸侯服务,以到达自己功成名就的理想。其中刘备手下就有过两位十分著名的谋臣,他们分别是徐庶和孔明。我们知道,此二人早在还未出山时就是好友,但令人奇怪的是,徐庶率先得到重用,为何却一直没有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直到自己离开刘备后才想起来推荐他呢?原

  • 三国时期的徐庶到底有多强大!为何不愿归顺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庞统,诸葛亮,曹仁,三国,三国(电视剧),古装剧

    自古忠孝两难全,元直岂能再归汉。徐庶,字元直,刘备首席谋士,后因其母归顺曹操,从此再没归顺刘备。他归顺曹操后,终生未给曹操出一计一策,心中时刻想着蜀汉。那么徐庶的能力有多强?有多厉害?徐庶本名徐福,出身贫寒。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学艺。 三国时期正逢乱世,徐庶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徐庶不是最出色,关羽表现也不拔尖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徐庶,关羽,曹操,刘备,曹营心,袁绍

    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用来比喻某人虽然身子在此,心里却是想的另外一个地方,只是他身不由己而已。那么,问题来了,这句话的出处到底是在哪儿呢?历史上真正有此经历的又是哪些人呢?咱们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曹营”是指三国时期曹操的

  • 三国徐庶的最后归宿如何?比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好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徐庶,诸葛亮,司马懿,刘备,曹操

    东汉末年的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轰轰烈烈的的黄巾大起义正在进行中。河南颍川郡内,发生了一起凶案。一个横行霸道的当地恶霸,被一个手持利剑的年轻人一剑刺死。案发之后,官府派出大量捕快捉拿凶手,到处画影图形,悬赏缉拿。这个勇敢的年轻人最终未能逃脱追捕,落到官府手中。官府在审理这个年轻人之时,无论威胁利

  • 刘备的第一位谋士-徐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刘备,徐庶,关羽,刘表,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有着这一句谚语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多数人都知道是在说关羽当年被曹操所擒并予以厚待,但是关羽依然没有投降的故事,但其实这句谚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他就是刘备第一位谋士——徐庶。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后来因为犯法所以改名字避祸。他出生寒门,早年有习武,喜欢行侠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