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庶一直活到清朝末年?湖南按察使薛福成说:我外曾叔祖见过他!

徐庶一直活到清朝末年?湖南按察使薛福成说:我外曾叔祖见过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4176 更新时间:2023/12/31 1:19:09

在三国群英中,除了曹操孙权刘备,最有名的就要数关羽关云长了。关公到清朝末年已经被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把关羽当神,就是民间拜把子,拜的也是关老爷。关羽成神了,而他的一个老同事最后也“成仙”了。这位“成仙”的人叫徐庶徐元直,刘备早期谋士,关羽对他很是佩服。据说徐庶一直活到清朝末年,清末的湖南按察使薛福成说:我外曾叔祖曾亲眼见过他!

这个薛福成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江苏无锡人,曾经给曾国藩当过幕僚,又跟李鸿章办过外交,历任浙江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晚年还以左都御史的身份出使过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

徐福成不但是清末高级官员,还是一位大作家他写的《庸庵文编》、《续编》、《外编》、《海外文编》、《筹洋刍议》、《浙江筹防录》、《出使奏疏》、《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出使日记续刻》,后来汇集成了《庸庵全集》,是研究清朝欧美风情的重要史料。薛福成还写了一本书,叫做《庸庵笔记》。就在这本书里,薛福成详细记载了徐庶成仙后的五件传说故事——也许不是故事,因为故事中的人物,都确有其人。

薛福成记载的第一个故事叫“徐庶馈粮”。说的是乾隆年间参军,道光年间当上贵州提督、追赠太子太保罗思举在终南山剿匪的时候,就曾遇到徐庶借给他粮草。

第二个故事就有点玄幻了:嘉庆年间,广东省来了一个道士,穿着破衣烂衫找村民要饭吃,但是当时的人很小气,谁也不肯施舍,只有一个善良的老太太给了这道士一碗饭。道士叹息:“我本来想救这一方百姓,但是定数难以挽回,强求不得呀!”把吃进去的饭又吐在石头上:“今年这里将要发生大瘟疫,能活下来的人没几个,要想活命的话,就吃一粒这米!”村民问道士姓名,那道士淡淡一笑道出“徐庶”两个字,然后飘然而去。徐庶走后,那地方果然发生了瘟疫,吃了徐庶吐出来的米粒的人都躲过了一劫。

第三件事发生在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的时候,有一个清廷将领被吴三桂手下打败,正在仓皇逃命的时候,忽然发现路边站着一个穿着古代汉服仙风道骨的老人站在路边告诉他:“你别害怕,我是徐庶,你前生跟我有交情,所以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原文说(徐庶)解佩剑授之,曰:“贼至此,汝但拔剑,剑即飞去,自能取贼将之头矣。”……俄而,众贼麇至,某将仓卒拔剑,剑即飞去。须臾,贼众纷纷弃甲倒戈而北,询知贼酋已击死矣。

第四件事则是薛福成的外曾叔祖顾洪山的亲身经历了。这位顾洪山是薛福成的蒙老师,顾洪山年轻时,在无锡城内药王庙读书,有一天庙里来了一位道士。这位道士“古心古貌,神气洒然,博谈古今,无所不通,尤喜谈三国时事,感慨淋漓,令人歌泣。”他说的许多三国故事,都是史书没有记载的。一天,庙内一位小道士病将死,这位道人让人取来桑叶十余石,放到大锅里,熬汁灌小道士,小道士死而复生。

这位道士告诉大家:“我就是徐庶,这个要死的小道士二十一世前是刘豫州(刘备)手下的小校,我念他在樊城之战中作战有功,特地来救他。”

众道士一听:这是活神仙呀!于是纷纷上前拉住徐庶的衣服挽留,徐庶却说:“我跟你们没有缘分,你们也留不住我!”走了几十步之后,徐庶就这么凭空消失了,消失了……

标签: 徐庶薛福成清朝末年道士关羽刘备

更多文章

  • 曹操费尽心思得到的徐庶,与诸葛亮、庞统相比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曹操,徐庶,诸葛亮,庞统,汉朝,曹操麾下

    东汉末年是一个大乱世,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厉害的谋士、武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诸葛亮、庞统,二人有卧龙凤雏之称。“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得了两个可是还是没能统一天下。熟读《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刘备起义后的第一个谋士是徐庶,后来曹操费尽心思把他挖走了。那么,徐庶与诸葛亮、庞统相比实力如

  • 徐庶为何执意要离开刘备,只因母亲被曹操软禁?真实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关羽,蜀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成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关羽,而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的谋士徐庶。由于兄长的妻子甘糜二夫人被俘,关羽不得已只好暂时投降曹操以护自己嫂嫂安全。曹操仰慕关羽的义气,故而香车宝马外加美女伺候着,然而无论曹操表现地如何真诚,关羽都不为所动,得知了刘备的下落后带着自己嫂嫂头也不回地

  • 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第二个原因是重点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关羽,刘备,三国,诸葛亮,徐庶能,天文学家

    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其实主要表现在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博望坡之战时。此战中,关羽确实不满诸葛亮,不听从诸葛亮的调令,最后在刘备的劝说下,关羽才勉强听令!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三国演义中,徐庶是最先加入刘备的谋士,和众将关系相处也是十分的融洽,不过随着徐庶的大展才华,曹操用计将徐庶给骗

  • 刘备得知徐母自杀后,说了四个字,徐庶立马决定不再跟随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飞雪的涟漪标签:刘备,徐庶,曹操,诸葛亮,庞统

    如果说曹操旗下人才济济,刘备旗下的能人也不少,比较出名的就是:诸葛亮、徐庶、庞统等,诸葛亮一生为了蜀汉鞠躬尽瘁,也享受了极高的待遇。庞统却不幸早早地在战争中牺牲。而徐庶一生却比较曲折。他离开了刘备,投靠了曹操,但是终身不肯为曹操献计。徐庶投靠刘备后,就给刘备出谋划策,献出了不少好的计谋,因为刘备特别

  • 徐庶离开刘备时,才想到推荐诸葛亮,为何不早推荐?原因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我的葡萄有点辣标签:徐庶,刘备,诸葛亮,曹操

    导语:三国的舞台上,有过很多聪明过人的谋士,他们用智力为诸侯服务,以到达自己功成名就的理想。其中刘备手下就有过两位十分著名的谋臣,他们分别是徐庶和孔明。我们知道,此二人早在还未出山时就是好友,但令人奇怪的是,徐庶率先得到重用,为何却一直没有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直到自己离开刘备后才想起来推荐他呢?原

  • 三国时期的徐庶到底有多强大!为何不愿归顺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庞统,诸葛亮,曹仁,三国,三国(电视剧),古装剧

    自古忠孝两难全,元直岂能再归汉。徐庶,字元直,刘备首席谋士,后因其母归顺曹操,从此再没归顺刘备。他归顺曹操后,终生未给曹操出一计一策,心中时刻想着蜀汉。那么徐庶的能力有多强?有多厉害?徐庶本名徐福,出身贫寒。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学艺。 三国时期正逢乱世,徐庶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徐庶不是最出色,关羽表现也不拔尖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徐庶,关羽,曹操,刘备,曹营心,袁绍

    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用来比喻某人虽然身子在此,心里却是想的另外一个地方,只是他身不由己而已。那么,问题来了,这句话的出处到底是在哪儿呢?历史上真正有此经历的又是哪些人呢?咱们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曹营”是指三国时期曹操的

  • 三国徐庶的最后归宿如何?比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好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徐庶,诸葛亮,司马懿,刘备,曹操

    东汉末年的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轰轰烈烈的的黄巾大起义正在进行中。河南颍川郡内,发生了一起凶案。一个横行霸道的当地恶霸,被一个手持利剑的年轻人一剑刺死。案发之后,官府派出大量捕快捉拿凶手,到处画影图形,悬赏缉拿。这个勇敢的年轻人最终未能逃脱追捕,落到官府手中。官府在审理这个年轻人之时,无论威胁利

  • 刘备的第一位谋士-徐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刘备,徐庶,关羽,刘表,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有着这一句谚语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多数人都知道是在说关羽当年被曹操所擒并予以厚待,但是关羽依然没有投降的故事,但其实这句谚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他就是刘备第一位谋士——徐庶。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后来因为犯法所以改名字避祸。他出生寒门,早年有习武,喜欢行侠仗义,

  • 刘备需要人才,而徐庶有机会离开曹操后,为什么不再次投奔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刘备,徐庶,蜀汉,东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徐庶一生其实很坎坷,年轻时他为了帮人,险些丧命,后来结识了诸葛亮,两人成为了朋友。徐庶在刘备南下荆州后,投奔了刘备,然而曹操迫使徐庶去了曹营。不久,曹操要攻打在樊城的刘备,并派徐庶领军。因此徐庶是有机会再次投奔刘备的,为什么他却没有这样做呢?其原因有两点。1.面子徐庶很要面子,当刘备提出来,要徐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