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搅局,刺杀刘备行动失败,曹操派来的刺客有三个特征像徐庶

诸葛亮搅局,刺杀刘备行动失败,曹操派来的刺客有三个特征像徐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4816 更新时间:2024/1/23 17:26:11

不知道为什么,蜀汉君臣的生命,经常会受到刺客的威胁:张飞遇刺,到最后也没查出幕后主使;郭脩行刺刘禅未遂,就在年初酒会上把蜀汉大将军费祎杀了。就连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也曾差点被人刺杀,要不是诸葛亮意外出现搅局,刘备能否有机会称帝,还真是个问题。

我们细看刘备差点遇刺的整个过程,就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见到诸葛亮就大惊失色,曹操派来行刺刘备的杀手,是不是徐庶徐元直?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刺客三个特征,看起来还真的很像徐庶,至于徐庶有没有可能刺杀刘备,咱们要看三国正史而不要看《三国演义》。

在三国正史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徐庶进曹营之后,成了曹操曹丕两任主公面前的第一话痨——御史中丞。

按照汉朝的官制,御史台的一把手是御史大夫,二把手是御史中丞。但是汉朝绝大多数时候都不设御史大夫,都是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工作。也就是说,在曹魏阵营,徐庶是御史言官的头儿,就是靠纠察弹劾奏本吃饭,三天不说话,就得卷铺盖走人。

徐庶进了曹营不但没有一言不发,反而成了话痨,这已经让把《三国演义》当历史的朋友大跌眼镜了。但是更让人惊讶的猛料还在后头:徐庶也不是辞别刘备之前才推荐的诸葛亮,他们曾经一起在刘备帐下共事,还一起被曹兵在长坂坡追得狼狈不堪:“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诣曹公。”

曹操俘获徐庶之母纯属意外收获,甚至可能连这位老夫人是谁都不知道,更不会有闲情逸致去让程昱伪造书信。

熟读三国正史的人都知道,程昱程仲德这个人简直就是谋士中的程咬金,伪造书信这样的事情,他不屑做,也做不来:“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性刚戾,与人多迕。”

徐庶离开刘备投奔曹操,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诸葛亮的朋友们基本都是只认曹操不认刘备的:石韬石广元投奔曹操,当了典农校尉;孟建孟公威投奔曹操,当了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诸葛四友”中的徐庶、石韬、孟建都进了曹营,诸葛亮身边就没了朋友,而徐石孟三人又可以把酒言欢探讨学问了。

不知道徐庶进曹营是不是因为石韬孟建的召唤,反正当时离开刘备而投奔曹操的人多得数不清,陈登陈元龙离开了,刘备的发小兼结义兄弟牵招也离开了,曹操后来还对诸葛亮产生了兴趣,并秘密送来了五斤鸡舌香,暗示诸葛亮可以与自己同朝为官。

诸葛亮虽然没有像他的三个朋友那样投奔曹操,但是与徐庶石韬孟建荀彧之间的书信往来却没断过,跟蜀汉叛将孟达也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魏蜀(按照惯例称之为蜀,实际应该是汉或季汉)吴就像三个大公司,大老板曹操刘备孙权为了取得垄断地位而势同水火,但是手下的打工仔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并没有到不共戴天的程度。

三国时期的精英阶层,并不管谁能代表大汉正统,只要能给自己施展才能的空间,即使帮助董卓、袁绍、李傕郭汜,也没啥心理障碍:我们熟知的毒士贾诩,换了不知道多少个主公,荀彧郭嘉也曾在袁绍公司供职,张辽张文远先跟随并州刺史丁原,进京后又投靠了大将军何进,何进死了,张辽带着何进让他征召的一千人归了董卓,董卓被吕布干掉,张辽又成了吕布的骑都尉。

这样看来,在后汉三国时期,文臣武将换阵营就像职场跳槽,都是谁给的职务高薪水多就跟谁干,让徐庶对刘备从一而终,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曹操让徐庶去刺杀刘备,有其母做人质,徐庶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执行任务——当时忠义一文不值,孝道还是要讲的。

现在我们该来看看刘备差点遇刺的前后过程了。

按照裴松之先生认可并在注《三国志》时采信的《蜀记》记载,刘备那一次是真的被忽悠瘸了。

读者诸君都知道,正史中的刘备是个武功高手,而且性格深沉老辣,一双眼睛比绝大多数人都敏锐,一般人还真骗不了他。曹操想派人行刺,自然要派一个成功把握较大的人去,而徐庶无疑是最佳人选之一(陈登牵招也可以考虑,但陈登在建安六年就没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刺客人选,一定要具备三个特点:第一、曹操信得过;第二、对刘备比较了解,说话能打动刘备;第三、有高强的武功。

而徐庶恰恰具备了这三个特点,所以才能够成功接近刘备并取得了刘备的信任:“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

既掌握曹营情报,又知道刘备想干什么,这一点只有徐庶能做到。所以徐庶一番话让刘备感觉自己又找到了一个诸葛亮那样的知己,所以他满心欢喜地对诸葛亮说:“我刚才发现了一个人才,这个人可以跟你相辅相成(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了:刘备和诸葛亮都是认识徐庶的呀,如果这个刺客是徐庶,岂不是当场就穿帮了?

但是读者诸君请注意:刘备和诸葛亮,都没说这个人不是徐庶,而刺客见了诸葛亮之后“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也有可能是害怕被拆穿。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到一点,那就是徐庶会改名换姓易容:“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

通过《魏略》这段记载,我们能发现徐庶确实是行刺刘备的最佳人选:刺杀本来就是他的老本行,徐庶不但武功相当高强,更有刺客必备的隐忍功夫,当同学们羞于与他为伍的时候,徐庶“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在忍气吞声中学到了满腹经纶。

作为一个刺客,徐庶本想趁着与刘备单独谈话的时候动手,可是没想到诸葛亮不合时宜地出来搅局。一看没有下手的机会,徐庶当机立断马上撤退,等刘备诸葛亮反应过来,他早已鸿飞冥冥:“追之,已越墙而走。”

这里说一句跟正史无关的题外话:不知读者诸君注意到没有,在电视剧中,当徐庶奉曹操之命,再次来到新野劝降刘备的时候,赵云坐在刘备徐庶中间手握剑柄,眼睛也一直盯着徐庶。

说徐庶就是那个刺客,只是一种猜测,但是除了徐庶,谁有只身深入虎穴的胆量和近身格杀刘备的武功?又有谁能让刘备认为他可以做诸葛亮的助手?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高手,在三国时期居然默默无闻,这不合常理,有这样的人才而不委以重任,也不符合曹操知人善任的本性。

笔者窃以为:这个刺客就是徐庶徐元直,因为母亲被曹操扣为人质,再加上他比较了解刘备,即使行刺失败,也有可能保全性命。

最终的结论,当然还得由睿智的读者诸君来下:这个刺客所具备的三个特点,像不像徐庶徐元直?如果刺客就是徐庶,近身格斗能否打赢刘备?如果他不是徐庶,又可能是谁?

标签: 刘备徐庶东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刘备会放弃徐庶?举荐诸葛亮后,徐庶对刘备来说确实没用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刘备,徐庶,诸葛亮

    汉末时期天下纷争不断,百姓生活贫苦,很多不甘心于现状的人开始突破之前的束缚,他们开始招兵买马,参与到这场纷争中。另一些人没有前者这样的魄力和先天条件,但他们也靠着自身的真才实学,投靠于心中认可的主公。这些人里除了领兵交战的武将,也缺乏名士大儒。刘备从起兵开始,转战大江南北数十载,这主要是自身实力不强

  • 最懵三国(二十三)为什么徐庶在母亲去世后仍旧呆在曹营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徐庶,曹营,刘备,曹操,程昱,刘表,三国,诸葛亮

    刘备得到的第一个一流谋士是徐庶,然而徐庶在刘备身边呆的时间特别短。在樊城之战后徐庶就因为母亲被囚的缘故,被迫离开刘备去了许昌。可是徐庶的许昌之行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反而加速了母亲的死亡,让他得不偿失。这个结果在司马徽听说了徐庶的事情时就已经有预见的,他对徐母在整个事情中的表现预测得非常精准,又一次展

  • 三国时徐庶进曹营,曹操将其搁置不受重用,救母后为何不逃?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徐庶,曹营,刘备,鲁肃,廖化,三国,曹魏,汉朝,诗人,赵子龙,曹操手下

    徐庶投奔曹营,是因为母亲被掳,不得已离开刘备、放弃理想,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那么,他还有别的选择么?比如选择尽忠而不是尽孝,或者在母亲天年后与刘备再续前缘?事实上,都不可能。徐庶除了归降曹操,无路可走,这是由当时的政治环境及社会伦理决定的。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一、长坂坡赵云只救出阿斗,决定了

  • 曹操为何一直不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不是不敢,实属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曹操,徐庶,曹营,刘备,诸葛亮,军师

    都知道刘备有卧龙凤雏这两大军师辅佐,但是在诸葛亮之前,刘备还有一个军师,那就是徐庶,作为刘备的第一任军师,徐庶的名声、能力等各方面虽然都不如诸葛亮,但是刘备早期却在他的辅佐之下,即使兵微将寡,也曾多次打败来势汹汹的曹仁,不但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还为刘备夺取了樊城,曹操多番打听之下,才知道刘备阵营新

  • 徐庶告别刘备泪沾襟送之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刘表,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徽

    先给大家看一首诗: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罗贯中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元直走马荐诸葛一回,小编从小就喜欢《三国》,感觉这一段演得真的不错,看着刘大耳那个苦逼逼的表情,当时也真想徐庶留下呀,朋友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当时,可见刘备对徐庶的依赖,比夫妻分离都痛苦万

  • 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为何不愿再归顺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徐庶,刘备,曹操,曹仁,诸葛亮,庞统

    三国演义中,徐庶作为第一个投奔刘备且深通军事谋略之人,备受器重。在他离开时,刘备依依送别,十分不舍,甚至做出砍伐树林的举动,只是因为树林遮挡了他看望徐庶的视线,这经典一幕看得让人心酸。那么我们不禁要好奇,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使得刘备对他的离去如此动容,他又为何不愿再归顺刘备呢?演义中,徐庶大显身手

  • 徐庶是不是很牛?别看《三国演义》,光看正史记载,很难下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徐庶,刘备,诸葛亮,曹操,三国演义,曹仁

    现在在湖北省南漳县城东北角,有一座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的徐庶庙,庙前立有“汉徐庶故里”石牌,庙内塑徐庶坐像,整个庙宇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有牌楼、大厅、正殿等,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正殿基座上塑有徐庶坐像外,大厅内隔扇上也悬挂徐庶造像,两旁并附有对联:在新野高歌自荐;到曹营

  • 徐庶辅佐刘备不久,却为何要离开他,真正原因并不是为了搭救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刘备,徐庶,曹操,曹仁,诸葛亮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造反,想要登上历史的舞台,于是狼烟四起,哀鸿遍野。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你争我斗之后,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虽然如此,但是刘备依然是最弱的一方,曹操虎踞龙蟠,独占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江东孙吴,占据水资源优势,水军作战甚是了得,唯独刘备连一座城池还要伸手向别人

  • 徐庶被迫离开刘备,承诺到曹营不为曹操献计,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徐庶,刘备,曹操,曹营,诸葛亮

    导语:对于刘备来说,徐庶算是他由弱变强的关键人物。在他没有得到徐庶之前一直不知道军师的重要性,以至于多年奋斗得来的战果都没有留住,蹉跎半生还是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但徐庶加盟刘备之后情况却变了,徐庶让刘备知道什么叫做谋略,什么叫做兵法,多次以弱胜强让刘备如痴如醉。正当刘备想和徐庶一起共创事业时,徐

  •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做到了,但徐庶呢?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关羽,徐庶,刘备,曹操,曹营,刘表,三国,汉朝,诸葛亮,五虎上将

    提到“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时,一般人会不自觉的想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但在演义当中这样的角色还被用来形容徐庶,但徐庶真的做到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吗?都说徐庶到了曹营后一言不发,面对曹操的高官厚禄时,徐庶难道连声“谢谢”也不说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历史上的徐庶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以及徐庶到了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