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刘备会放弃徐庶?举荐诸葛亮后,徐庶对刘备来说确实没用了

为什么刘备会放弃徐庶?举荐诸葛亮后,徐庶对刘备来说确实没用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734 更新时间:2024/1/24 5:43:47

汉末时期天下纷争不断,百姓生活贫苦,很多不甘心于现状的人开始突破之前的束缚,他们开始招兵买马,参与到这场纷争中。另一些人没有前者这样的魄力和先天条件,但他们也靠着自身的真才实学,投靠于心中认可的主公。这些人里除了领兵交战的武将,也缺乏名士大儒。

刘备从起兵开始,转战大江南北数十载,这主要是自身实力不强的原因,要是有能力,谁喜欢有事没事的换根据地。细观刘备的早期阵营,武力值是够了,但其他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均不及格。演义中,刘备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机缘巧合下,成功结识了徐庶,后来经过徐庶的出谋划策,刘备成功反击了曹操的大军,并夺下了樊城。可惜徐庶老母被曹操擒获,无奈之下,主臣二人被迫分离。但在记载里,刘备和徐庶之间可并没有这么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徐庶这个人。

徐庶其人

在《三国志》中,徐庶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传记,可能是陈寿也分不清,徐庶应该算是刘备的人还是曹操的人,所以只是将他加进了诸葛亮的传记中。记载中,徐庶本名其实叫徐福,年轻时好干行侠仗义的事情,这很不符合他后来的儒士形象。

《魏略》——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

因为年轻的时候戾气太重,徐庶替人报仇,但不幸被官府所擒。后来正在同党的帮助下,徐庶才侥幸生还。在鬼门关溜达一圈后,徐庶突然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也许是怕了,也许是老母亲的担心触动了徐庶。总而言之,在这之后徐庶放弃了刀枪剑戟,开始专心研究儒学经典。

为此徐庶外出求学,“徐庶”之名大概也是这时候才改的,可仅仅是改了名字还远远不够洗刷他之前的恶名。同窗的学子们因为徐庶之前的作都很瞧不起他,尽管如初,徐庶还是没有改变他的想法,一幡勤学苦读后,终于有所成就,期间还与同郡的石韬成了挚友。

《魏略》——福(徐庶)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

后来北方兵祸不断,徐庶为了避乱,才和同郡的石韬南下去往了荆州。因为荆州相对于北方安稳,不少文人墨客纷纷汇集于此,这其中也包括诸葛亮。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些外乡学者往往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久而久之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徐庶和诸葛亮即是如此。

徐庶在刘备阵营的建树

荆州但是名士不少,正好荆州的主人刘表又比较注重文人,所以这些儒士们在荆州过的还算舒服,但选择刘表作为主公的却少之又少,除了后世的刻意抹黑外,当时的刘表确实少了点雄心壮志。徐庶应该也是这么看的,所以他选择了刘备。史料中两人的相遇并没有太多的故事,徐庶主动去找了刘备,就被刘备收了。

《三国志》——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至于后来刘备在徐庶的帮助下击败了曹军,这则是演绎作者的杜撰。真实的情况是刘备看曹操忙于北方战事,又在刘表的配合下,主动向曹操的北部防线发起了突袭,而且获得了不小的战果。后世将樊城之战和博望坡之战归功于徐庶和诸葛亮的功劳,但其实这两场战役并没有他们什么事,而是刘备一直在主导战局。

至于徐庶对刘备的真正贡献,也就是他成功的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因为两人是挚友,徐庶在加入刘备后就向其推荐了诸葛亮,起初刘备想让徐庶直接去把诸葛亮叫来,但听完徐庶的劝诫后,才决定亲自前往,这也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而魏国方面的记载中显示,诸葛亮是自己找上了门,一番探讨后,刘备觉得这是个奇人,才将其收入麾下。

《魏略》——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后来曹操平定了北方,实力大涨,转头就将目标放在了南方。刘备也清楚,荆州本土军士是考不上了,自己的实力又完全没有办法和曹操相比,于是就开始了战略性撤退。之后发生的剧情就基本和演义相同了,曹操的虎豹骑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的人马,混乱之中,刘备势力的不少家眷都被曹军给掳走,而徐庶的母亲就在这些人当中。

关于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

很多人觉得,徐庶的母亲被俘,完全是一个他脱离刘备的借口,这样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当时的刘备和曹操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稍微理智的人,都能看出曹操的强大。而这些读书人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向仕途,很显然,曹操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事实证明,徐庶在曹魏虽然没有诸葛亮在蜀汉的那般待遇,但混得也算很不错了,这和演义中徐庶的一言不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孝道在当时算的上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同时也是一个可以钳制住很多人的工具,就算放在了现代,从孝道的角度来看,徐庶做的确实没有错。没有证据表明徐庶的出身有多好,若是在多出一个不孝的名声,徐庶的仕途也就算是彻底的终结了,而刘备因为孝道也无法强留住徐庶。

关于刘备不强留徐庶可能还有另外的缘由,从徐庶的表现来看,他对于刘备的战事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而当时刘备又自顾不暇,既然徐庶想走,就让他去吧,反正对自己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损失。而且刘备也不用太担心徐庶到了曹操那里后各种出谋划策,因为就算没有徐庶,曹操也有的是能臣,也不差徐庶这一个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疑问,他怀疑曹魏的人才太多了,导致徐庶根本就没有出风头的机会。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略》

标签: 刘备徐庶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最懵三国(二十三)为什么徐庶在母亲去世后仍旧呆在曹营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徐庶,曹营,刘备,曹操,程昱,刘表,三国,诸葛亮

    刘备得到的第一个一流谋士是徐庶,然而徐庶在刘备身边呆的时间特别短。在樊城之战后徐庶就因为母亲被囚的缘故,被迫离开刘备去了许昌。可是徐庶的许昌之行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反而加速了母亲的死亡,让他得不偿失。这个结果在司马徽听说了徐庶的事情时就已经有预见的,他对徐母在整个事情中的表现预测得非常精准,又一次展

  • 三国时徐庶进曹营,曹操将其搁置不受重用,救母后为何不逃?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徐庶,曹营,刘备,鲁肃,廖化,三国,曹魏,汉朝,诗人,赵子龙,曹操手下

    徐庶投奔曹营,是因为母亲被掳,不得已离开刘备、放弃理想,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那么,他还有别的选择么?比如选择尽忠而不是尽孝,或者在母亲天年后与刘备再续前缘?事实上,都不可能。徐庶除了归降曹操,无路可走,这是由当时的政治环境及社会伦理决定的。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一、长坂坡赵云只救出阿斗,决定了

  • 曹操为何一直不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不是不敢,实属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曹操,徐庶,曹营,刘备,诸葛亮,军师

    都知道刘备有卧龙凤雏这两大军师辅佐,但是在诸葛亮之前,刘备还有一个军师,那就是徐庶,作为刘备的第一任军师,徐庶的名声、能力等各方面虽然都不如诸葛亮,但是刘备早期却在他的辅佐之下,即使兵微将寡,也曾多次打败来势汹汹的曹仁,不但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还为刘备夺取了樊城,曹操多番打听之下,才知道刘备阵营新

  • 徐庶告别刘备泪沾襟送之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刘表,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徽

    先给大家看一首诗: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罗贯中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元直走马荐诸葛一回,小编从小就喜欢《三国》,感觉这一段演得真的不错,看着刘大耳那个苦逼逼的表情,当时也真想徐庶留下呀,朋友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当时,可见刘备对徐庶的依赖,比夫妻分离都痛苦万

  • 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为何不愿再归顺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徐庶,刘备,曹操,曹仁,诸葛亮,庞统

    三国演义中,徐庶作为第一个投奔刘备且深通军事谋略之人,备受器重。在他离开时,刘备依依送别,十分不舍,甚至做出砍伐树林的举动,只是因为树林遮挡了他看望徐庶的视线,这经典一幕看得让人心酸。那么我们不禁要好奇,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使得刘备对他的离去如此动容,他又为何不愿再归顺刘备呢?演义中,徐庶大显身手

  • 徐庶是不是很牛?别看《三国演义》,光看正史记载,很难下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徐庶,刘备,诸葛亮,曹操,三国演义,曹仁

    现在在湖北省南漳县城东北角,有一座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的徐庶庙,庙前立有“汉徐庶故里”石牌,庙内塑徐庶坐像,整个庙宇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有牌楼、大厅、正殿等,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正殿基座上塑有徐庶坐像外,大厅内隔扇上也悬挂徐庶造像,两旁并附有对联:在新野高歌自荐;到曹营

  • 徐庶辅佐刘备不久,却为何要离开他,真正原因并不是为了搭救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刘备,徐庶,曹操,曹仁,诸葛亮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造反,想要登上历史的舞台,于是狼烟四起,哀鸿遍野。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你争我斗之后,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虽然如此,但是刘备依然是最弱的一方,曹操虎踞龙蟠,独占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江东孙吴,占据水资源优势,水军作战甚是了得,唯独刘备连一座城池还要伸手向别人

  • 徐庶被迫离开刘备,承诺到曹营不为曹操献计,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徐庶,刘备,曹操,曹营,诸葛亮

    导语:对于刘备来说,徐庶算是他由弱变强的关键人物。在他没有得到徐庶之前一直不知道军师的重要性,以至于多年奋斗得来的战果都没有留住,蹉跎半生还是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但徐庶加盟刘备之后情况却变了,徐庶让刘备知道什么叫做谋略,什么叫做兵法,多次以弱胜强让刘备如痴如醉。正当刘备想和徐庶一起共创事业时,徐

  •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做到了,但徐庶呢?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关羽,徐庶,刘备,曹操,曹营,刘表,三国,汉朝,诸葛亮,五虎上将

    提到“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时,一般人会不自觉的想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但在演义当中这样的角色还被用来形容徐庶,但徐庶真的做到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吗?都说徐庶到了曹营后一言不发,面对曹操的高官厚禄时,徐庶难道连声“谢谢”也不说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历史上的徐庶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以及徐庶到了曹营

  • 三国演义:悲情谋臣徐庶、庞统的比较,性格不同,决定命运的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徐庶,庞统,三国演义,刘备,诸葛亮,曹操

    徐庶和庞统都曾为刘备麾下赫赫有名的谋士,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结果却一息志一身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空落了一身智谋,无限遗憾。庞统逝于落凤坡,功名未就,令人唏嘘。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对这两个人的书写篇幅较短,与诸葛孔明形象难以相平。但是这两个人物形象有助于故事系统的完整性, 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