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子龙的年龄和黄忠相当,关羽为何只骂黄忠老卒而不骂赵子龙?

赵子龙的年龄和黄忠相当,关羽为何只骂黄忠老卒而不骂赵子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文人物坛 访问量:4704 更新时间:2024/1/10 2:22:11

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有着很多优秀的武将,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五虎上将。这5位在当时都有着万夫莫当之勇。但是其实在这5个人之间也并不是十分和睦。身为武将,自然有着一争高下的想法,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比别人弱。

尤其是关羽本身便是极度自负的人。即便当时他是五虎将之首,但是仍然觉得黄忠不配与自己并列,甚至骂黄忠是老卒。

关羽张飞跟随刘备起兵一路奔波,关张二人的战斗力在当时的武将中也名列前茅。刘备取得益州和汉中之后,荆州便交给关羽去镇守。不仅要防备北面虎视眈眈的曹操,还要防备东吴,防止他们下黑手。便是在这样两面皆敌的情况下,关羽还杀出了威震华夏的美名。这五虎上将之首,关羽自然是当仁不让。

至于张飞,曾经长坂坡一个人便吓退了曹操的大军。但是对于他的战力却不好评估,张飞未曾与顶尖武将单打独斗过。但是像张飞这样粗犷高傲的人,对于关羽确实毕恭毕敬,那么想来关羽的武力一定在张飞之上。要知道三国时期能在战力上胜过张飞的人屈指可数。

马超跟随刘备的时间较晚,投靠刘备之后也没有什么耀眼的战绩,但是他在投靠刘备之前战绩却十分辉煌。曾一度将曹操给杀的落荒而逃。他的战力应该也不下于张飞,只是可惜寿命太短。刘备虽然收获了马超这员虎将,但是却并不怎么敢重用。

总觉得马超不是甘于屈居人下的人。之所以要留下马超,其实还是看中了马超在西凉的威望。

刘备封马超为五虎将之一,关羽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因为此时的马超不仅战力卓绝,而且在西凉人的心目中,威望也是极高。将马超留在己方阵营中对于蜀汉有着极大的好处。关羽也知道,刘备虽然会给马超五虎将的名分,但是却绝不会给他相应的权利。

赵云也是早年便跟随了刘备,史书上对于此人的描述是一位儒将。赵云的战力在当时也是高居前列,前赵云为了救甘夫人和阿斗,在曹操大军中杀了个7进七出。曹操本来就是一个爱财的人,看见了这样一位英勇的将军,便有心纳入自己麾下。于是便下令手下的人不得下杀手,只能活捉,可见赵云其人有多么的勇猛。

当时的人对于赵云的描述是常山赵子龙浑身是胆,这种夸张的描述也能体现赵云的勇猛。然而三国后期赵云便没有什么瞩目的战绩了。

而最后一位的黄忠是在刘备占据荆州之后才跟随刘备的。当时的黄忠年纪便已经很大了,在三国志中对于黄忠的描述比较少。根据对于黄忠的技术可以得知的是,黄忠在公元211年归顺刘备,在公元220年去世。由此推断可以得出黄忠大概比赵云大上七八岁左右。

也就是说当时的赵云和黄忠的年纪其实是相差无几的。可是为什么关羽要骂黄忠是老卒却不骂赵云呢。就是要从这两人之间的经历来看了。赵云是从刘备起家时就跟着三兄弟在一起的,而且实力不比关羽差多少。赵云能够位居五虎上将,关羽自然也是没话说。

相比之下,黄忠就要差得远了,是刘备小有成就之后才加入蜀汉集团的。没有和刘备关于张飞赵云等人共患难过,之间的感情自然也没有那么深厚。而在刘备取荆州攻打长沙时,黄忠是关于亲自打败的。这样一个败军之将,关羽自然不会放在眼中。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封黄忠为后将军,这两个官职在当时的蜀汉集团是非常高的。算是蜀汉集团中的高级将领,然而此时的赵云却并没有受到重用,在蜀汉集团中属于中层将领。黄忠仅仅用了8年,就达到了跟关羽并列的地位。这也难怪关羽会对刘备的风尚有这么大的意见,甚至于骂黄忠是老卒。

更多文章

  • 关羽认为,老将黄忠不配成为五虎上将,他心中的人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七号说三国标签:关羽,黄忠,五虎,刘备,魏延,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刘备拿下汉中后,马超、许靖、诸葛亮、关羽等大臣联合上书,请求汉献帝册封刘备为汉中王。成功进位汉中王后,刘备就开始封赏手下的文武大臣,他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魏延为汉中太守。文臣中,官职最高的是许靖,但诸葛亮总理军国重事,权力最大。武将中,

  • 黄忠临死前高喊8字!刘备听后想摔阿斗,赵云听后想回常山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黄忠,刘备,常山,赵云,汉朝,蜀汉,赵子龙,诸葛亮,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涌现出很多的著名人物,像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完全诠释了什么叫做“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年代,战事频频发生,到处都在打仗百姓苦不堪言,刘备当时率领的军队在诸葛亮的指挥下,逐渐壮大起来,结果在这个时候,关羽却跟东吴爆发冲突,因为自信心过于膨胀的缘故,兵败麦城最终被斩杀。刘备听到消息很是愤怒

  • 五虎上将:黄忠单挑关羽,马超单挑张飞,为何无人敢单挑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黄忠,关羽,马超,张飞,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五虎上将,曹操手下

    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五虎之中的四人,两两对战,即黄忠单挑关羽,马超单挑张飞,唯独赵云没有和其他四虎之中的任意一人对战过,这是为何?为何无人敢单挑赵云呢?分析如下,有两个原因。其一,赵云从始至终都没和刘备为敌,而黄忠和马超曾和刘备为敌。赵云,刚

  • 黄忠临死终于看透刘备真面目!留下7个字暗示赵云,可惜赵云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刘备,黄忠,赵子龙,关羽,夏侯渊,曹操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此话用在黄忠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黄忠,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在打酱油,跟了一个没有多大本事的主公,不但自己的才华没能发挥到极致,就连娶妻生子的钱都不是很富足。黄忠在前期是跟随刘表混的,当时刘表给他的官职就是一个小小地中郎将。黄忠的工资是多少呢?其实,在古代发资不跟现在一样,发

  • 黄忠在杀掉夏侯渊之后,才逐渐明白,关羽不喜欢自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黄忠,夏侯渊,关羽,刘备,曹操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 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在三国这样的时期里面,群雄争霸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物。首先就是魏蜀吴三国君主,能在这样的时代里面做到高位之人,都是头脑出名且知人善任。 在他们的领导之下,出现了许多猛将,比如蜀国的五虎上将。 但是按照常理来说

  • 黄忠阵斩夏侯渊获封关内侯,李广射杀匈奴射雕手,为何没有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故史倾城标签:李广,黄忠,封侯,匈奴,刘备,三国,汉朝,夏侯渊,关内侯,曹操手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终生不得封侯,有人说他时运不济,没赶上好时候,有人说他军功不够,不得封侯正体现了汉朝军功制度的公平。但是我们从黄忠阵斩夏侯渊而封侯,就能看出秦汉军功制度改革的轨迹:不同时期的丰厚标准不同,黄忠未必有李广功劳大,但是凭借夏侯渊的首级,也获得关内侯封爵,还被刘备封为后将军,李广驰

  •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之死,正史和传说不一样:赵云是被误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汉朝,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诸葛亮伐魏的时候,五虎上将仅存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其他四位虎将先后凋谢,他们最后的日子,在演义小说和正史记载中,张飞被范疆张达杀害、马超郁郁而终基本一致外,关羽、黄忠的死因都有两种说法,赵云离世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甚至在传说中他是被妻子误杀的。张飞和马超就不用说了,咱们按照先后顺序来说一说其他三位

  • 黄忠在斩了夏侯渊之后,才逐渐明白,关羽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闻史奇谈标签:黄忠,夏侯渊,关羽,刘备,赵子龙

    三国时代的建立,是从曹操的死亡开始的。曹操一去世之后,曹丕就开始了自己取代汉朝的计划,让汉献帝将禅让的圣旨内容修写好了,然后手下臣子也是相当懂事的准备好了各种禅让礼仪,让皇帝挑选。从曹丕称帝开始,刘备和孙权借连称帝,实际上的三国时代总算是到来了,这个时候的各国武将文臣基本上都是围绕自己的主公而奋斗。

  • 孙策骁勇善战,对付区区一个王朗,为何要太史慈出马单挑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孙策,王朗,周瑜,大军,单挑,三国,汉朝,太史慈,五虎上将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发生在孙策攻占会稽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孙策、周瑜、王朗和严白虎。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孙策收降太史慈后,挥军向严白虎把守的吴郡发动进攻,严白虎命其弟严舆在城外枫桥与孙策交战。在这场较量中,韩当勇不可当,将严舆击败。孙策随即向吴城发动围攻,严白虎惊恐不已,派严

  • 吴国牛人:使用与张飞一样的兵器,战平了太史慈,不服都督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无声告白PLUS标签:太史慈,周瑜,张飞,孙策,孙坚,吴国

    就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而言,罗贯中老师似乎非常看重蜀国,其次比较关注魏国,而对吴国则明显有点忽视。像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典韦、庞德等猛人都来自于蜀、魏两国,吴国也就孙策、太史慈等屈指可数的顶流猛将而已。实际上,吴国也有属于他们的名将。这里来看吴国的一位牛人:使用与张飞一样的兵器,战平了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