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忠在杀掉夏侯渊之后,他才真正弄明白,为何关羽不喜欢他

黄忠在杀掉夏侯渊之后,他才真正弄明白,为何关羽不喜欢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乐聊文史 访问量:2775 更新时间:2024/1/20 23:29:08

人心是世上最难揣测的东西,关于人心这东西,后人们留下了很多调侃人心险恶的话语。哪怕是在《三国演义》中,也难免会存在着勾心斗角的行径,最典型的自然就是司马懿和曹爽,还有就是魏延杨仪这两个冤家。

其实抛开他们不说,早在曹操刘备还在的时候,他们的手下就有些勾心斗角的行为了。关羽一直鄙夷黄忠于禁一直暗中挤兑庞德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

于禁和庞德之间的恩怨纠葛倒是挺好理解,可是,要说黄忠和关羽之间为什么关系不好,那还真是有些让人捉摸不透。按理说,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利益纠纷,同为五虎上将的他们本应是最亲密的战友同僚才对。

不过,关羽就是看不上黄忠,对于这件事始终让黄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关羽为什么对自己如此鄙弃?直到汉中之战之后,黄忠才开始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

老骥伏枥的黄忠

作为三国第一老将,年逾六十的黄忠依然不下战场,足以从侧面映证黄忠究竟是有多么强悍了。只可惜,这样的名将却没有一个合适的主人。

原本,黄忠在荆州刘表的手下为将倒也不算折没人才,奈何刘表死得早。刘表死后,荆州陷入了几家纷争的局面,为求自保黄忠最终离开了荆州来到了长沙,成为了韩玄手下的一员将领。

要说三国时期最常见的事情是什么,自然是地盘的变迁和武将谋士的跳槽,韩玄自己没什么本事,占着长沙这块风水宝地自然会引来他人的觊觎。

关于韩玄,《三国演义》小说中对他的评价只有四个字——轻贤慢士。在韩玄手底下卖命,黄忠的未来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出路,不过那个时代,机遇遍地都有,只要能把握机会那就是英雄。

黄忠也没有等很久,很快,一个让他摆脱苦海的机会就来了——关羽来了!赤壁战后,曹操被一把火烧回了北方,哪里还顾得上荆襄之地。

于是,身处这周边的长沙,自然也成为了孙刘两家博弈的一个重要地点。为了夺取长沙占据根据地,刘备和诸葛亮一商计,最终决定让关羽带领精兵前来攻打长沙。

关羽和黄忠说的是是非非

关羽领命,在战前他先派了个人过去恐吓韩玄,没什么胆量的胆小鬼韩玄,倒是很快就被吓破了胆。但是作为老将,黄忠可不吃这套,他靠着自己的箭术,让关羽攻不下城池,极端的难受。

要说关羽为人高傲,在他看来,是男人就该真刀真枪地跟我打上一架,跟个缩头乌龟一样算什么英雄好汉。黄忠也不含糊,提着大刀就跟关羽扭打在了一起。

出人意料的是,关羽整整和黄忠大战数百回合都没有取胜,这可令他对于这个老将高看了一眼。最后还是关羽用计才打败了黄忠,不过,此时的关羽居然选择了放过黄忠。

此举在小肚鸡肠的韩玄的眼中,自然就成为了通敌的代表,好在魏延积极相劝,才使得韩玄暂时放过了黄忠。可是第二天,为了报答昨天关羽放过自己的恩情,黄忠也选择了手下留情。

他放水救下了关羽一条命,此举却惹得韩玄大怒,又是魏延及时带领手下官兵举义哗变,才救下了黄忠。二人斩杀韩玄之后,便选择了开城门迎接刘备入城,就这么着黄忠魏延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心腹爱将。

黄忠虽然成为了刘备的下属,深受刘备的器重,但是为人甚是高傲的关羽却仍然是瞧不起黄忠。后来,在得知五虎上将中,有黄忠位列其中的时候,关羽居然甚是愤慨地说出了:“大丈夫终究不与老卒为伍”的话语。

这就让人很奇怪,当时在长沙的时候不是好好的么,怎么这会又突然地对黄忠如此态度瞧不上了?黄忠自己也很纳闷,直到一件事的发生,黄忠才明白了这背后的原因。

多年后,真相才揭晓

话说,黄忠随着刘备进入西川,在协助刘备攻取下西川之后,黄忠受命前往汉中的重要关口定军山前,去攻下定军山。不久,黄忠用计攻下了定军山,并斩杀了夏侯渊之后。

或许此时他才明白,为什么云长如此地瞧不上自己。回看当时的情况,作为能够扼守汉中的最重要屏障,曹操自然是会留下重兵来把守定军山的。

他们分别留下了夏侯渊和张郃作为主副将,来把守定军山,想要夺取汉中,那么刘备就必须要攻下定军山。在诸葛亮的激将法之下,黄忠自愿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和法正一起来到了定军山前安营扎寨。

作为蜀汉的谋主,法正早就为黄忠想好了,要怎么夺取定军山的妙计。他先让人去四处破坏,什么都不弄坏,唯独就是破坏夏侯渊用来防守用的鹿角。

然后,他们趁着夏侯渊修鹿角的时候以逸待劳,一举击败夏侯渊。黄忠认为法正说得有道理,于是便采纳了法正的意见,不得不说,法正真是把夏侯渊算计得死死的。

就像法正所预料的那样,夏侯渊亲自带着几百号人出来修理鹿角,这一切都被在山上驻扎的蜀军看在眼里。眼见时机一到,法正立刻示意黄忠出击!就这样。

黄忠从山上冲下来,靠着以逸待劳的优势很快就冲到了夏侯渊身边,手起刀落将夏侯渊砍成了两段,成功地夺下了定军山,为刘备占领了整个汉中。

战后论功行赏,黄忠自然是被刘备重赏,酒至半酣,黄忠开始回忆起了定军山的战况。就在此时,黄忠假设自己是夏侯渊,想了想自己要是夏侯渊的话会怎么做。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答案,居然是和夏侯渊一样的,亲自去修理鹿角,那岂不是说明自己也会遭此厄运。

想到这里黄忠不禁感觉身上一阵冷汗流了下来,却也顿时感觉自己茅塞顿开,敢情关羽就是因为这一点才不喜欢自己的啊。

自己(黄忠)有勇无谋,和其他几位五虎上将成员一比,自然是相差很多,想到这里黄忠顿悟,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当时的黄忠年纪大了,靠着武艺倒是挺好压制对手,动脑子真的是转不太动了。

就算知道关羽瞧不上自己,有勇无谋也来不及做出改变了,因此黄忠只能选择更加忠心和努力为刘备效劳。靠着黄忠的努力与忠臣,他最终还是得到了刘备的完全信任,最终封侯拜相。

此事也表明了,人生成功的路并不只有一条,哪怕别人再怎么瞧不起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了,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最后也能取得一番成就与作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黄忠夏侯渊关羽刘备魏延

更多文章

  • 赵子龙的年龄和黄忠相当,关羽为何只骂黄忠老卒而不骂赵子龙?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黄忠,关羽,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有着很多优秀的武将,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五虎上将。这5位在当时都有着万夫莫当之勇。但是其实在这5个人之间也并不是十分和睦。身为武将,自然有着一争高下的想法,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比别人弱。尤其是关羽本身便是极度自负的人。即便当时他是五虎将之首,但是仍然觉得黄忠不配与自己并列,甚至骂黄忠是老

  • 关羽认为,老将黄忠不配成为五虎上将,他心中的人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七号说三国标签:关羽,黄忠,五虎,刘备,魏延,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刘备拿下汉中后,马超、许靖、诸葛亮、关羽等大臣联合上书,请求汉献帝册封刘备为汉中王。成功进位汉中王后,刘备就开始封赏手下的文武大臣,他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魏延为汉中太守。文臣中,官职最高的是许靖,但诸葛亮总理军国重事,权力最大。武将中,

  • 黄忠临死前高喊8字!刘备听后想摔阿斗,赵云听后想回常山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黄忠,刘备,常山,赵云,汉朝,蜀汉,赵子龙,诸葛亮,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涌现出很多的著名人物,像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完全诠释了什么叫做“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年代,战事频频发生,到处都在打仗百姓苦不堪言,刘备当时率领的军队在诸葛亮的指挥下,逐渐壮大起来,结果在这个时候,关羽却跟东吴爆发冲突,因为自信心过于膨胀的缘故,兵败麦城最终被斩杀。刘备听到消息很是愤怒

  • 五虎上将:黄忠单挑关羽,马超单挑张飞,为何无人敢单挑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黄忠,关羽,马超,张飞,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五虎上将,曹操手下

    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五虎之中的四人,两两对战,即黄忠单挑关羽,马超单挑张飞,唯独赵云没有和其他四虎之中的任意一人对战过,这是为何?为何无人敢单挑赵云呢?分析如下,有两个原因。其一,赵云从始至终都没和刘备为敌,而黄忠和马超曾和刘备为敌。赵云,刚

  • 黄忠临死终于看透刘备真面目!留下7个字暗示赵云,可惜赵云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刘备,黄忠,赵子龙,关羽,夏侯渊,曹操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此话用在黄忠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黄忠,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在打酱油,跟了一个没有多大本事的主公,不但自己的才华没能发挥到极致,就连娶妻生子的钱都不是很富足。黄忠在前期是跟随刘表混的,当时刘表给他的官职就是一个小小地中郎将。黄忠的工资是多少呢?其实,在古代发资不跟现在一样,发

  • 黄忠在杀掉夏侯渊之后,才逐渐明白,关羽不喜欢自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黄忠,夏侯渊,关羽,刘备,曹操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 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在三国这样的时期里面,群雄争霸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物。首先就是魏蜀吴三国君主,能在这样的时代里面做到高位之人,都是头脑出名且知人善任。 在他们的领导之下,出现了许多猛将,比如蜀国的五虎上将。 但是按照常理来说

  • 黄忠阵斩夏侯渊获封关内侯,李广射杀匈奴射雕手,为何没有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故史倾城标签:李广,黄忠,封侯,匈奴,刘备,三国,汉朝,夏侯渊,关内侯,曹操手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终生不得封侯,有人说他时运不济,没赶上好时候,有人说他军功不够,不得封侯正体现了汉朝军功制度的公平。但是我们从黄忠阵斩夏侯渊而封侯,就能看出秦汉军功制度改革的轨迹:不同时期的丰厚标准不同,黄忠未必有李广功劳大,但是凭借夏侯渊的首级,也获得关内侯封爵,还被刘备封为后将军,李广驰

  •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之死,正史和传说不一样:赵云是被误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汉朝,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诸葛亮伐魏的时候,五虎上将仅存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其他四位虎将先后凋谢,他们最后的日子,在演义小说和正史记载中,张飞被范疆张达杀害、马超郁郁而终基本一致外,关羽、黄忠的死因都有两种说法,赵云离世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甚至在传说中他是被妻子误杀的。张飞和马超就不用说了,咱们按照先后顺序来说一说其他三位

  • 黄忠在斩了夏侯渊之后,才逐渐明白,关羽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闻史奇谈标签:黄忠,夏侯渊,关羽,刘备,赵子龙

    三国时代的建立,是从曹操的死亡开始的。曹操一去世之后,曹丕就开始了自己取代汉朝的计划,让汉献帝将禅让的圣旨内容修写好了,然后手下臣子也是相当懂事的准备好了各种禅让礼仪,让皇帝挑选。从曹丕称帝开始,刘备和孙权借连称帝,实际上的三国时代总算是到来了,这个时候的各国武将文臣基本上都是围绕自己的主公而奋斗。

  • 孙策骁勇善战,对付区区一个王朗,为何要太史慈出马单挑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孙策,王朗,周瑜,大军,单挑,三国,汉朝,太史慈,五虎上将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发生在孙策攻占会稽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孙策、周瑜、王朗和严白虎。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孙策收降太史慈后,挥军向严白虎把守的吴郡发动进攻,严白虎命其弟严舆在城外枫桥与孙策交战。在这场较量中,韩当勇不可当,将严舆击败。孙策随即向吴城发动围攻,严白虎惊恐不已,派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