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拜名师学刀法勇战太史慈的虎将黄忠,舍命救刘磐被埋没的传奇虎将

拜名师学刀法勇战太史慈的虎将黄忠,舍命救刘磐被埋没的传奇虎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3422 更新时间:2024/1/11 7:08:55

黄忠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晚年的他有天荡山之谋,定军山之威与长沙城之勇,他也是刘备入西川的四将之首,宝刀未老之名他的老年时代光环无限,其实他在年轻时代就已经成名了。拜名师学艺练出一身本领的他,与刘磐义结金兰,东征西讨屡建军功的他,他的宝刀与神箭绝技之威,也有着令叛匪闻名而降的盛名,不过他与刘磐遭到了蔡瑁的打击与挤迫,满怀壮志的他也只能埋没在攸县城中。

【英雄相惜的兄弟情】

势单力薄的刘表能够在荆州立足扎根,离不开两个人的相助,一个是赤壁之战中令人反感的蔡瑁,他们蔡家是荆州地界最大的家族,蔡瑁的姐姐嫁给了刘表,而蔡瑁与蔡家也是倾尽财力人力相助,刘表真正当上荆州之主,蔡瑁称得上是盖世奇功。另一个相助刘表的人物,就是他的侄子刘磬,武艺高强的他护送着刘表来到了荆州,十多年间为荆州平叛剿匪立下赫赫战功。刘磐喜爱结交天下的英雄豪杰,听说从南阳郡来了一位身手不凡的高手,带着厚礼与诚意他找到了这位英雄,精湛的刀法与百步穿杨的箭法让刘磐敬佩不已,直率坦诚的刘磐拉着他义结金兰,这位高手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黄忠。

刘磐对这位结义兄弟极为器重,面对义兄的厚恩黄忠也是无比感动,在荆州地界所有人提到刘磐就能想到黄忠,两人的关系不亚于后期桃园结义的刘关张,多年的平叛剿匪之中,黄忠都是首当其冲。身先士卒的他凭着一把大刀战败了众多的山匪盗贼,而百步穿杨的神箭绝技更是响彻荆州地界,在荆州只要提到黄忠的威名就会让人肃然起敬,当然荆州城里还有一个人对黄忠没有好感,他们就是刘磐在荆州的政治劲敌蔡瑁,面对着相护着刘磐的黄忠,蔡瑁也将刘磐与黄忠视为眼中钉。不断在刘表面前中伤他们之时,蔡瑁也在不断陷害他们,逼迫之下刘磐带着黄忠袭扰江东,虽然有些反感这种不义之战,但是为了相护义兄刘磐,黄忠也是紧密相随着,数次的袭扰让他们有了很多军功收获。

太史慈带着一位曲阿小将勇战神庙岭之时,很多人都在热议,那位曲阿小将会不会是黄忠,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的黄忠也有四十多岁了,他相随刘磐正在袭扰江东与荆州交界之处,太史慈归顺孙策之后便到了这里迎战刘磐.面对有些轻敌狂傲的刘磐,太史慈几次夜袭杀得荆州军惨败,损兵折将之下刘磐也差点被斩杀于混战之中。幸亏有了黄忠的舍命相救,他的大刀逼住了太史慈的双戟,数个回合的较量之后,黄忠弃了眼彰的对手,舍命护着刘磐杀出重围逃回到了荆州,一万兵马也只剩下百人逃回来了,蔡瑁趁机煽风点火,从此刘磐被贬到了攸县,而黄忠也相随义兄而来,这对英雄相惜的金兰兄弟被埋没在攸县七年。

【凄惨的英雄】

相比十七岁成名的锦马超,年轻时候的黄忠却是命运坎坷,年幼丧父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当黄忠娶妻生子之时也算得上其乐融融,年过四旬的他不再奢望匡扶汉室的功业,他将满腔报国之情寄托在了儿子黄叙身上。黄忠把三十六路刀法全部传给了儿子,严格教导之下的黄叙不仅刀法出众,在箭法上也是非常出色,刘磐也准备将黄叙推荐到长沙城韩玄处,但是意外却不经意间发生了,那就是黄叙的突然病故。黄家瞬间陷入一片悲痛之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让人黯然泪下,然而不幸继续发生在了黄忠身上,不到半年的时间,老母与妻子由于思念过度而相继故去了。

这种打击犹如一场晴天霹雳,黄忠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而此时又是家破人亡,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他都是万念俱灰的状态,一蹶不振的他随时都在崩溃的边缘。也就在黄忠最虚弱的时候,义兄刘磐守候在他的身旁陪伴着,其实他也是在打击之中,作为刘表的亲侄子已经很难再见到他了,蔡瑁的逼迫让他只能蜷缩在攸县,杀敌建功的机会也是终生无望了,不过他强行振作起来,毕竟他比黄忠还是要幸运。在他一年多的开导相伴之下,黄忠渐渐走出了阴影,而刘磐将他推荐给了好友韩玄,因为刘磐知道黄忠的能耐要远胜他十倍,就这样黄忠带着不舍离开了攸县,从此开始了威震长沙城的新篇章。

【长沙城遇劲敌】

关羽的到来让长沙城感到了惶恐,面对眼前的劲敌,黄忠也并没有优势可言。论年龄,四十多岁的关羽相比年近六旬的黄忠,他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说到战马,关羽所骑的是吕布的遗物赤兔宝马,这匹宝马虽然不如虎牢关的神勇了,但是它的灵性与特点远胜过黄忠的战马,因为黄忠所骑的只是一匹平凡无奇的老马。从战绩上来说,黄忠相随刘磐征战多年,也有令山匪闻名而降的威望,那也只是在荆州附近有些名声,相比关羽名满天下的威名,区别也不是一星半点,黄忠斩下的是无名叛将山贼,而关羽刀下倒下的是华雄颜良文丑这些一流的高手。尽管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位长沙城的老将,有着廉颇之勇的黄忠,对自己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这位六旬的老将黄忠有两绝,一绝是刀法出众,他自幼拜名师学到了一套名家刀法,在东汉末年武术成风的时代,会一些武艺招法并不稀奇,程昱、曹操、刘备、孙权与荀或都会一些防身的本领,斩杀几名军士的能耐都还是有的,李典、乐进、周仓与韩昌这些人物都有过人之处,但是他们不同程度会一些军中传出来的克敌套路,固定的招法凭的还是狭路相逢的勇气,能征善战的他们却还算不上真正的高手。黄忠学到了三十六路杜家刀法,一路两式的招法,由撩、削、劈、绕、环、杵六大招式演变出来的七十二招,有着周旋巧妙的刀法也有克敌斩将的杀招,加上黄忠几十年锻炼出来的神力,深藏不露的他有着一身万夫不当的本领。

黄忠的第二绝就是百步穿杨的箭法,天下间箭法出众的人很多,庞德射伤过关羽,甘宁射杀过凌统的父亲凌操,丁奉也射倒了张辽,不过真正说到箭法称绝的人物,就是各有千秋的四绝。辕门射戟的吕布拉开更强的硬弓,射出一百五十步的神箭,他是以力量闻名的神箭手;细致的太史慈箭无虚发,天下间就没有他射不到的,他是以精准扬名的神箭手;江面行船时的风浪会极度影响箭法发挥,但是低调的赵云却做到了射帆之勇,这位以敏锐传名的神箭手也是四海扬名。黄忠自幼练出来的百步穿杨神箭,也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他的箭法随心而动,不论对手在马背上如何闪动,黄忠心中想到哪里就能射到哪里,他的神箭之绝也成为长沙城的信心。

面对着关羽在关前的挑衅,黄忠挥刀大战之间丝毫不落下风,关羽以前期几刀最为出色,八十二斤的青龙刀与狠命劈杀来的神力,除了无敌将吕布之外,连续三五招快狠的刀法再加上袭杀的手段,巅峰时候的关羽还真没有遇过对手,巅峰时候的关羽还真没有遇过对手。面对关羽的狠命三刀,黄忠的刀在旋绕之间化解了青龙刀的狠力,一招撩刀往小腹劈过去之时,关羽收起了先发制人之势,侧身闪刀之时,黄忠的刀在劈削之间就与关羽战成了棋逢对手,一百多个回合下来,黄忠的攻防兼备的巧招让关羽感到有心无力,七十二招刀法尽数使开之时,也让关羽想到了拖刀计的智取。虽然他有克敌制胜的神箭绝技,但是光明磊落的他还是选择以武较力的方式震慑着关羽,如果他能年轻二十岁,也许黄忠的宝刀会更加神勇。

标签: 黄忠刘磐太史慈关羽刘表吕布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死在张辽手下,在现实中他们真有交集吗?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张辽,孙权,关羽,孙策,汉朝,太史慈,古装剧,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三国演义》的作者尊刘抑曹的倾向过于明显,以至于整部书前有刘关张创业,后有诸葛亮北伐,除此之外,其他的事迹大多一带而过。至于说曹操阵营中的人物,尚有关羽的两个朋友张辽、徐晃得到作者的首肯。可是东吴的那些所谓“江表虎臣”,作者借关羽的话来评价,那就是一群鼠辈。不过在东吴的将领中,太史慈的武勇还是让作者

  • 孔融困于北海,太史慈找寻救兵,一番吹捧之语促成刘备自我觉醒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孔融,刘备,太史慈,公孙瓒,袁绍,三国志

    1.前言说起刘备,无论是《三国演义》类的小说还是《三国志》类的正史,记载中的蜀汉昭烈帝都是以仁义著称于天下。在深入去读《三国志》的过程中,我总是觉得刘备的仁义或者说信义之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至少他年少时并不是这种性格。如果将他后来以仁义行天下是一种自我觉醒的话,那么这中间是有一个觉醒的过程的。那么

  • 太史慈知恩图报救孔融,说明他重情重义,却为何投靠敌人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孔融,孙策,太史慈,刘备,孙权,大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东吴大将太史慈都有印象。太史慈原先是刘繇(yáo)的部下,并帮助刘繇攻打孙策,但是不久,太史慈就投靠了孙策。太史慈为什么要投靠孙策?孙策又为什么能让太史慈投靠他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知恩图报太史慈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源于他母亲对

  • 孙吴的山越专家登场(孙策南下追击王朗时,太史慈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孙策,王朗,太史慈,山越,太守

    王朗逃到东治时,东治长官商升准备借助王朗的名义起兵(时王朗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会稽郡南部(主要是现在的福建地区)基本都是山地。这意味着统治这片土地成本极高,汉武帝在征服闽越之后,就将沿海的闽越之族悉数迁往江淮之地,只留下一个据点东冶城(现在的福州市)孙策也不敢贸然举大兵南下,东治已经是会稽郡

  • 三国中,如果孙策、太史慈对战张辽、许褚,哪一方赢的可能性大?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孙策,张辽,许褚,太史慈,韩当

    三国中,如果孙策、太史慈对战张辽、许褚,哪一方赢的可能性大?矜弈2022-07-0515:07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当然是许褚和张辽的赢面更大些。他们四个人的战斗结果,取决于许褚大战孙策的结果。因为张辽和太史慈的武功修为是不相上下的。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 曹魏名将张辽是如何一战斩杀太史慈的?张辽最终的结局呢?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张辽,太史慈,孙权,孙策,曹操,乐进

    三国太史慈,通常被认为其勇武不亚于吕布、关羽等人,乃是东吴的的顶级战将。而张辽呢,可谓是曹营中,除去曹氏、夏侯氏之外的将领中,排名第一的将领。那为什么张辽能够一战斩杀了太史慈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张辽是武力、智力比较均衡的将领,堪为帅才。而太史慈,虽然谋略也不差,但是对于行军打仗,相对张辽而言还是差

  • 曾经在神亭岭和孙策一战的太史慈,为何籍籍无名呢?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孙策,太史慈,神亭岭,籍籍,东吴,甘宁

    太史慈和江东小霸王的神亭岭一战,大飞熊已经写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战可不是小说虚构的,而是正史上提到为数不多的单挑事例之一,由此可见太史慈确实是历史上的猛将之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呢?但是,太史慈确实不像五虎上将,五子良将那样让人津津乐道,这又是为何?这其实还真不怪《三国演义》对其

  • 太史慈为什么没有被列入“江表虎臣列传”?源于他短暂的军阀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太史慈,孙策,袁术,孙权,刘表,太守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日,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潮。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太史慈是江东名将,虽然去世得很早,但也为孙策、孙权兄弟立下很多功劳。在《三国志·吴书十》中,记载一批江东虎将,被后人称为“江表十二虎臣”。太史慈却没有被列入在内,而是列入《三国志·吴书四

  • 【公众号专属】三篇实测战报:蜀智、太史慈平替吴骑、紫将朱儁小群弓

    历史解密编辑:绝影笔记标签:太史慈,朱儁,凌统,周泰,法正,庞统

    战报无九八 纯野战第一篇蜀智战报 实测对象:诸葛:夺魂挟魄+杯蛇鬼车兵书:胜而益强+文韬执锐庞统:太平道法+士别三日兵书:后发先至+鬼谋将威法正:无当飞军+八门金锁兵书:援其必攻+励军掩虚评价:能玩,法正给S更好。第二篇:‍没有孙尚香用太史慈平替的吴骑队伍(非碰瓷虎) 实测对象:‍‍‍‍‍‍‍‍周泰

  • 周瑜接应孙策渡江,从此所向披靡,降服太史慈、祖郎靠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周瑜,孙策,太史慈,王朗,袁术,曹操

    刘繇趁孙策率主力兵围攻庐江时,赶走了孙策的叔叔吴景、堂兄孙贲。有困难找朋友,孙策的一生知己周瑜正在江南岸,手下还有兵。刘繇赶走孙家人后,就任命周瑜的叔叔周尚做丹阳太守。周瑜正是在此时去丹阳投奔周尚。孙策给周瑜写了一封信。周瑜接到书信带兵来迎。孙策成功渡江。刘繇的长江防线彻底瓦解。防线很多时候是被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