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吕二赵三典韦,典韦有多厉害?能压过关羽、张飞吗?

一吕二赵三典韦,典韦有多厉害?能压过关羽、张飞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梦一 访问量:658 更新时间:2024/2/17 12:02:33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这是民间关于二十四将的一首打油诗。不过,这个排名是不合理的,吕布第一无可争议,但赵云第二是不令人信服的,典韦第三更是为人所不服。

典韦的忠义确实值得称道,但他确实不足以位列第三。那么,典韦到底有多厉害?他真的能够压过关羽、张飞、马超吗?

典韦的战绩表现

典韦是陈留人,勇力过人,擅使两枝重八十斤的铁戟。初时,典韦曾为朋友报仇杀人,提首级过闹市,数百人而不敢靠近。其后,因为与人不和,典韦又手杀数十人逃窜到山中。

夏侯惇打猎之时,遇到在山中逐虎过涧的典韦,就将收入了军中。这时的典韦算是初入曹操麾下,还没有见曹操。

等曹操见到典韦后,看他容貌魁梧,知道必有勇力,就让展示一下武艺。典韦手持两支铁戟,飞身上马,往来驰骋,运使如飞。

又逢帐下大旗被风吹的要倒下,众军士上前一同扶着都扶不稳。典韦当即下马,喝退众军,他只用一只手扶住旗杆,立于烈烈风中,人和旗杆都是巍然不动。曹操不由得感叹“此古之恶来也!”

到濮阳之战时,曹操被吕布部将所败不能脱身,大叫谁来救我。典韦下马插双戟,取下背的十余支小戟,等吕布的人马只有五步之近时,以飞戟射人,一戟杀一人,连杀十数人,惊得无人再敢追杀。典韦又持铁戟上马杀出,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也是不能抵挡。

后续火烧濮阳城之时,典韦也曾奋力冲杀,杀得高顺、侯成二人抵抗不住,倒走出城。这个战绩算是出众,高顺是一员实力不错的武将,曾被夏侯惇四五十回合打败,典韦可以快速杀败他,表现很强。

再有讨伐黄巾贼何仪时,典韦有了一个斩杀战绩。这也是典韦唯一的一个斩杀敌将记录,斩杀的是黄巾何仪的副元帅,但是连名字也没有。

也是在讨伐何仪之时,典韦有了真正能显实力的战绩,他遇上了虎痴许褚。两人初次交战,从辰至午,不分胜负。稍微休息一会儿后,两人又战在了一起,大战到黄昏不分胜负,可见两人实力相当。

然后就是血战宛城的最终之战了,典韦死命护守曹操。当时因为双戟被偷走,典韦拔出腰刀砍死二十余骑马军,却也被随后的步军刺了数十枪。就算这样,典韦依然奋力死战,腰刀砍坏又提起两个军士打死七八人。其余人再不敢靠近,以乱箭射杀了典韦。

典韦的实力

这就是典韦的一些战绩,可以看出他悍猛有勇力。

不过,典韦的战绩实在是太过缺乏了。在历次大战中,典韦只侧面打败过郝萌、曹性、成廉、宋宪、高顺,斩杀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敌将。除了高顺还能看,其他的三四流武将根本显示不出典韦的真实实力,更奠定不了他第三的超高排名。

真正奠定典韦实力的,就是与许褚的交战。从战况来看,两人的实力是一样的。

有人会说典韦留手了,恰恰相反,许褚有可能留手了。在曹操以计擒拿住许褚后,让他归降。许褚说了句“固所愿也。”这个意思就是,本来就是我的愿望。许褚早就想投靠于曹操了,与典韦交战只是为了献献武艺,很可能是留了后手。

就算两人谁都没有留手,典韦去世太早,肯定不如后期潼关之战时的许褚。但是,典韦竟然是吕布、赵云之后的第三人,而许褚竟然被排到了第八位,是不合理的。

那么,典韦相比较蜀汉五虎又怎样?比得过张飞、关羽吗?这个要比较的话,也只能按照许褚的实力来对比了。

许褚的战绩颇多,而且颇为得力。在历次大战中,许褚曾大战过吕布二十回合,战过徐晃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战过赵云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战过庞德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也曾联手徐晃被关羽奋力杀退过,还曾恶战过马超,面对张飞几次却都很是狼狈。

总得来说,许褚是略逊色于关羽、张飞的。那么,典韦也自然是比不过关羽、张飞的。

真要按照最巅峰表现的话,吕布、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许褚,乃至是颜良,都要强过典韦的。不过,这些人都是一个级别的,期间差距不会太大,就像许褚斗马超,马超战张飞,很难快速分出胜负。

其实,典韦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极为短暂。全书总共有着一百二十回,典韦出场于第十回,到第十六回就退场了,共存在了六回。其实,这期间曹操也不少出战,但都是夏侯惇、曹真等人出战,但典韦却没有冲在前方的太多表现,还不后续归顺的许褚有着连杀李暹、李别的战绩。

所以,典韦被排到第三的“一吕二赵三典韦”是不合理的,典韦明显被拔高了。

当然,典韦的实力和忠义都是值得肯定的。正如《镇魂街》中典韦所说:

就算身躯已经化为白骨,就算霸业已经成为历史,哪怕过了千百万年,只要主公仍想一匡天下,我典韦就算魂飞湮灭,也要撕碎这片天空。

更多文章

  • 庞统投奔刘备,为何刘备只让庞统做了一个耒阳县县丞?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庞统,刘备,曹操,孙权

    刘备轻视庞统,并不是因为庞统长得丑,而是另有原因的。“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在伏龙诸葛亮的帮助下取得荆州,这好日子刚过了没几天,不可能把司马徽的指点忘掉。然而庞统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并不怎么兴奋。以至于大才在前,刘备只给了人家一个耒阳县县宰。这一点让人很费解,如果刘备不知道来人是庞统

  • 曹操失去郭嘉,刘备失去庞统,孙权失去周瑜,哪个影响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曹操,郭嘉,刘备,庞统,孙权,周瑜

    导语:乱世里面一个有才能而且可靠的军师可以抵得上一支部队,刘备就是这样的例子,尽管他很早就已经起兵征战天下,但前期因为没有得力军师辅佐,哪怕曾经打下徐州、豫州这些地方都没能守好战果,漂泊半生还是一事无成。直到诸葛亮加盟刘备之后,刘备开始逆袭,仅仅十几年时间就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值得一提的是,军师能

  • 用庞统:不以貌取才

    历史解密编辑:热度一生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孙权,关羽,鲁肃

    三分天下以后刘备又开始调整自己。当事业越做越大以后,我们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人才开始不够用。荆州必须得有人守着,这样可以在前线打仗的人就少了。入川的人比较单薄,人力一分散,就需要尽快培养人才,可是他们好像并没有这种观念,所以很快就感觉到了人才的断层,人才的不足。当时不像现在这样沟通方便,人员很难快速调动

  • “卧龙”、“凤雏”谁更厉害?庞统肯定不能取代诸葛亮,理由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庞统,凤雏,刘备,蜀汉,张飞,卧龙,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说起三国人物,很多人都会想起“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这句话,“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当世奇才最后也都被刘备收入麾下,同为“军师中郎将”;虽然刘备集齐了“卧龙”和“凤雏”,却终究未能统一天下,但是这二人的功绩却是不可磨灭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卧龙”诸葛亮实力强,还是“凤雏”庞统更厉害呢?赤

  • 赵云有一同门师兄,智勇不逊关羽,只因错杀庞统被刘备挥泪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赵子龙,关羽,庞统,刘备

    三国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但是也是我国人才出现最频繁、最昌盛的时代,在那个时期能征善战的武将、神机妙算的谋臣,这些人在中原大地上展开博弈,他们的故事至今仍令后人津津乐道。而在这些武将当中赵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拥有超高的武力值,而且其品行、智谋都排在三国武将的一流行列中,因此才有了“一

  • 如果刘备一统天下而法正庞统和五虎上将仍在他将如何论功行赏?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刘备,庞统,法正,三国,汉朝,诸葛亮,赵子龙,五虎上将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后人泪满襟。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一统天下之后,或不会步曹操的后尘,这一点咱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他是一个绝对忠于汉室的千古楷模,这一点咱们从他对后代的安排上就能看得出来:他并没有让已经成年的儿子诸葛乔(侄子兼养子)进入权利中心,而是让他当了苦力去搬运军粮,更没有培植属于自己的势

  • 如果庞统不死,能和诸葛亮一统天下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庞统,诸葛亮,司马懿,刘备,蜀汉,汉朝,三国

    庞统庞士元,自号凤雏先生,与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可见庞统的名气不小,至少在当时荆襄地区的名士眼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庞统后来投到了刘备的帐下,与诸葛亮一同辅佐刘备。然而,不久之后,庞统便在于刘璋军队交手之时,战死沙场,没有能对刘备的宏图伟业提供

  • 诸葛亮绰号卧龙,庞统绰号凤雏,那司马懿有绰号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庞统,凤雏,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五虎上将

    诸葛亮,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绰号叫做卧龙,这个绰号又是因何而来的呢?原因有两个!第一个,诸葛亮在南阳的卧龙岗隐居,所以被人称作卧龙先生。第二个,诸葛亮才华横溢,在政治上有着超凡的天赋,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过,早年间他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山村,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才华,就像是一条被囚禁的巨龙

  • 作为三国知名谋士之一的庞统,为何会中箭身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庞统,刘备,刘璋,曹操,大军,中箭,谋士,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国古文献

    三国时期对刘备帮助最大的便是糜氏家族,因为糜氏兄弟不但将妹妹许给了刘备,他们更是倾尽家财支持刘备完成大业。但要说到刘备最为倚重的谋士,就要属诸葛亮和庞统了。诸葛亮博望坡一场大火,曾帮助刘备击败了强大的曹军。赤壁之战时,庞统巧献连环计更是间接帮助刘备雄踞西南。但即使如此,凤雏的名声也远不如诸葛亮,其中

  • 庞统早就指出诸葛亮致命错误,刘备却不信,最终悔之晚矣

    历史解密编辑:一夕笙歌标签:庞统,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

    三国时期的隐士水镜先生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他们就是诸葛亮和庞统,两人都是水镜先生的高徒,水镜先生对他们的能力心知肚明。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当时刘备空有明名气无地盘,是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后帮刘备制定战略计划,先结盟孙权再吞并荆州、益州,最后效仿汉高祖刘邦一样出兵关中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