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一生中三个重要选择,都让他远离灾难一步,不愧是谋身的高手

贾诩一生中三个重要选择,都让他远离灾难一步,不愧是谋身的高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3530 更新时间:2023/12/10 22:48:01

提到三国时期的特别受欢迎的人物,诸葛亮应该是热度比较高的。真正的诸葛亮粉丝大概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的道德,而非诸葛亮的才能。而有一个人与诸葛亮相反,为了自身的生存搅乱天下的局势,就是所谓''毒士''的贾诩。贾诩的道德水平其实并不是特别阴毒,之所以被评价为''毒士''就是来源于''一计乱天下''的行为。纵观贾诩的人生经历,贾诩最首要目标是保证自己的生存,然后才是其他的方面。而贾诩在乱世中站队的选择,都没有过错误,可以说是一个善于谋身的绝顶聪明人。

''一计乱天下''

聊到贾诩这个人物,第一件事肯定要属''一计乱天下''。其实早在之前贾诩就有一逃生的经历,他被凉州叛军抓住,谎称自己是''凉州三明''不过对历史并没有什么影响。不知道是什么途径,贾诩加入董卓集团,他是董卓麾下''五大中郎将''之一,也是董卓女婿的牛辅的部下。等到董卓被刺杀;牛辅放弃军队出逃被杀之后,李傕郭汜、张济、贾诩等牛辅旧部就有些乱了套了。

李傕、郭汜等人想学牛辅放弃军队逃跑,但是被贾诩劝止。贾诩的理由也很简单,汉朝士人对董卓余党有彻骨的仇恨,一旦放弃军队后,一个亭长就可以逮捕这些董卓余党。贾诩的意思是趁王允、吕布立足未稳的时候反攻长安,如果成功攻克长安,就''奉国家以征天下'',和''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异曲同工;不过没打下来再逃跑不迟。

李傕、郭汜、张济听从贾诩的建议,汇合樊稠、李蒙、王方、胡轸、杨定等其他董卓余党攻取长安,王允势力被消灭,吕布逃出长安,汉室重新被董卓余党控制,失去最后的复兴的希望。后来李傕、郭汜内乱;汉天子车驾东归;曹操控制汉室,多多少少都与贾诩的反攻长安的建议有关。

贾诩并非姚广孝这种彻头彻尾的野心家,他身上也有董卓余党的标签,也是士人欲杀之而后快的人群当中的一个。贾诩的计策完全是为了自保。对于造成的后果,贾诩也体现出一种悔疚之情:贾诩不愿意接受李傕、郭汜的封赏;在李傕和郭汜内斗,挟持汉天子刘协的时候,贾诩还有解救刘协的举动。不过不可否定的时候,贾诩的只言片语彻底摧毁汉室复兴的可能,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走向,所以被评价为''一计乱天下''也不为过了。

''官渡之战''一笑泯恩仇

汉天子东归后,贾诩脱离李傕、郭汜,先是投奔了''守序中立''的董卓余党段煨。贾诩认为自己的名望太高,容易盖过段煨,于是跳槽到张绣那里,就是张济的侄子,在南阳作为刘表的屏障。这次跳槽也展现出贾诩谋身的智慧,不过还是影响不大,这里不赘述。

贾诩投靠张绣对抗曹操,展现出很多漂亮的微操,对曹操打了几次胜仗。尤其是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第一次进攻张绣,张绣本来已经放弃抵抗投降曹操,但是曹操纳张济遗孀,拉拢张绣部下勇士胡车儿的做法,让张绣感受到威胁。于是张绣决定反叛曹操,他运用贾诩的计策,令军队全副武装经过曹操军营,然后发动突然袭击,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的部将典韦,曹操的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都死于战乱。尤其是曹昂之死,更是促成了曹丕和曹植之间的竞争关系。

按理来说张绣、贾诩与曹操之间有血海深仇,不过两个人还是打包在一起加入了曹操集团,也没有遭到曹操的报复。原因就在于贾诩敏锐的眼光,抓住一个曹操无法拒绝的时机,就是''官渡之战''时期。曹操作为''官渡之战''中的防守方,处在一种生死存亡的境地。尤其是''官渡之战''中前期袁绍全面压制曹操,甚至可以说是曹操遭遇过的最大困境之一。

其实曹操和袁绍控制的区域大小是比较接近的,曹操之所以在''官渡之战''中处于下风,一个是武器装备的落后,没有那么多资源打造铠甲;另一个就是曹操面临的敌人很多。袁绍在河北地区,除了曹操以外,周围没有太过强大的敌人;而曹操除了袁绍以外,还要面临张绣(刘表)、孙策的威胁。这个时候张绣听从贾诩的意见,向曹操投降,不仅缓解了曹操面临的压力,还能够当做一个典型,善待张绣可以收获''千金买马骨''、''雍齿封侯''的效果。所以曹操和张绣、贾诩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支持曹丕为世子

''宛城之战''中曹操的嫡长子曹昂战死;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最聪慧被看好的曹冲又病死了。''长''和''贤''都满足不了了,曹操接下来的继承人的人选就落到曹丕和曹植身上。曹丕的年龄最大,在曹昂去世后属于长子;而曹植表现出的才能更加惊艳,让曹操感到很为难。

曹操这个统治者感到犹豫,底下的人也开始纷纷站队。支持曹丕的人物有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程昱等人;曹植的力量也不小,杨修、丁仪、丁廙、杨俊、邯郸淳、曹彰等人都是曹植的党羽。看上去好像曹丕的阵容更强大一些,但是这是基于曹丕一方是胜利者的基础上。如果曹植击败曹丕上位,那么杨修、丁仪等人就该是曹魏重要人物,在《三国志》当中拥有佳传了。

在曹丕与曹植的竞争之间,贾诩也站在曹丕一方。曹丕曾经试图拉拢过贾诩,派人询问稳定地位的计策。贾诩只回答让曹丕好好做人,天天向上这种没有什么营养的话,没有旗帜鲜明地站在曹丕的战车上,当然也没有体现出支持曹植的想法。曹操又为立储的事情征求贾诩的意见,曹操特意遣散左右无关人员,单独问贾诩。即便是这样,贾诩仍然保持足够的慎重,先是沉默一番,经过曹操追问下才用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事情侧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支持曹丕一方。最后贾诩的站队也站对了,曹丕成为世子,又篡汉自立,丁仪、丁廙、杨俊、曹彰等人都受到了曹丕的严厉的报复。

总而言之,从贾诩的一生来看,贾诩哄骗叛军;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脱离段煨投奔张绣;劝张绣加入曹操;在曹丕、曹植中支持曹丕,在乱世中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可以说是谋身的高手。而另一方面贾诩在保证自己生存的情况下会尽量做一些符合士人道德标准的事情,在加入曹操集团后也没有得意忘形,''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最终在七十七岁时去世,也算是得到善终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贾诩曹操董卓袁绍曹丕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三国著名谋士贾诩,究竟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贾诩,曹操,袁绍,董卓,马超,汉献帝

    在古代,一个君主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除开他的能力和财力之外,谋士能力的强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著名的谋士有很多,比如张良,他加入刘邦阵营后制定战略规划以及各种策略,最终覆灭秦朝并击败项羽,助力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三国时期也有一个被称为''毒士''的贾

  • 三国里面谁是最聪明的人?并非诸葛亮、郭嘉、贾诩,而是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郭嘉,贾诩,廖化,关羽,三国,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

    要说三国里面谁最聪明,很多人会说诸葛亮、郭嘉、荀彧、贾诩、司马懿这些人,他们运筹帷幄,搅动了整个天下。可事实上,这些人太高太遥远了,感觉触不可及,不那么真实。今天本文就介绍一下自认为最聪明之人,这个人看起来比较真实,也是我们普通人能到达到了高度。这个人就是廖化!出身乱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尤其是黄巾

  • 三国甘肃籍文臣谋士,武威和陇南登榜,毒士贾诩搅动三国风云!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贾诩,文臣,曹操,董卓,马超,曹魏

    作者:田先生读史温馨提示:笔者此前已盘点完河南、江苏等25个省、直辖市的三国武将、文臣谋士,对往期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进入笔者主页查看。欢迎关注“田先生读史”,第一时间尽览五千年云和月!三国时期,甘肃大部分属曹魏,南部的部分地区属蜀汉,隶属凉州,境内设置有陇西郡、北地郡、武威郡和天水郡等12个郡

  • 三国中,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与抢甄宓无关,贾诩一语道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曹操,曹丕,贾诩,甄宓,袁绍

    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 ——陈琳评价曹操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剧中曹操最喜欢的一个人就是长子曹昂,其次就是曹植和曹冲,至于曹丕排在第几位不清楚,但肯定是“老末”。甚至于可以说,曹操对这个二儿子非常不喜欢,曹植、曹

  • 曹丕让贾诩当太尉,孙权为何要笑?难道“毒士”就不能当大官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贾诩,孙权,曹丕,太尉,曹操,刘表

    《魏略》: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有人认为孙权这是在笑贾诩——一个道德风评堪忧的人,怎么能当军界一把手呢。这就好比如果是“戴笠”当上了军委副主席,不是说专业或者能力的问题。而是指两者的画风根本就不搭,好伐?因此,这一段也经常被一堆脑洞专家们用来佐证什么“毒士”“三国大聪明”被识破品性之类的史

  • 害死曹操之子的贾诩,为何还能得到曹操的重用?全凭他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曹操,贾诩,袁绍,曹丕,袁术

    乱世三国,不少谋士赫赫有名,而这其中,贾诩被列为第一毒士,有“三国第一聪明人”之称,曾经多次易主,在张绣麾下的贾诩,多次为张绣献计以使其在乱世之中站稳了脚跟。且多次出谋划策,击败曹操,就连曹操的儿子也因贾诩的计策而死,贾诩和张绣也因此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然而最终归顺于曹操的贾诩却成了曹操身边的重臣,

  • 盘点三国时期十大谋士,郭嘉位居榜首,贾诩荀彧双双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郭嘉,贾诩,荀彧,曹操,孙权,刘备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谋士如云,猛将云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剧轮番上演,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本篇文章,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十大谋士。第十名 陈宫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的首席谋士,陈宫性情刚直烈壮,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皆连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

  • 三国第一毒士,文和乱武、献计张绣、离间韩马——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张绣,贾诩,曹操,马超,董卓,王允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军事战略家,汉轻骑将军贾龚之子,曹魏开国功臣。提起贾诩大家都不陌生,被称之为毒士,算无遗策,盘点以下几条毒辣计策。贾诩文和乱武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用计诛杀。王允不给董卓手下人留活路准备清算董卓余党,当时李

  • 三国演义中,毒士贾诩是这样明哲保身的,投降投降再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贾诩,曹操,张绣,刘备,李傕,三国演义,董卓,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古装剧

    说起《三国演义》里的顶尖谋士,就不得不提“毒士”贾诩这个人,后世的读者很多都给贾诩取了个外号,叫“老狐狸”,原因是贾诩每次出谋划策时都懂得保全自身,特别注重自身的安全。在《三国演义》中,贾诩有三次为了保全自身,竟然劝自己的主子向敌军投降。第一次、曹操救驾王允用美人计杀了董卓后,还没等稳定朝政,董卓手

  • 曹魏著名谋士贾诩为什么能在曹操手下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火星圆阵(cancel)5K标签:贾诩,曹操,董卓,王允,曹丕,曹魏

    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 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