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害死曹操之子的贾诩,为何还能得到曹操的重用?全凭他的智慧

害死曹操之子的贾诩,为何还能得到曹操的重用?全凭他的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1315 更新时间:2024/3/11 5:38:20

乱世三国,不少谋士赫赫有名,而这其中,贾诩被列为第一毒士,有“三国第一聪明人”之称,曾经多次易主,在张绣麾下的贾诩,多次为张绣献计以使其在乱世之中站稳了脚跟。

且多次出谋划策,击败曹操,就连曹操的儿子也因贾诩的计策而死,贾诩和张绣也因此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然而最终归顺于曹操的贾诩却成了曹操身边的重臣,受到重用,由此可见,贾诩的谋略的确是非同寻常。

一、贾诩与曹操的恩怨

建安三年,曹操正准备带兵攻打张绣所在的穰城之时,因听闻袁绍要突袭许都,曹操被迫撤兵,此时张绣企图率兵追击曹操等人,却被贾诩阻拦,告知张绣,此时追击必败无疑。

张绣却不以为意,仍执意领兵追击,结果直面曹操亲自断后,张绣被迫撤离,然而刚返回营地的张绣,又被贾诩催促着去追击曹操,张绣虽疑惑不解,但吸取教训的张绣仍是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追击曹操,结果大获全胜。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很简单,曹操刚撤离之时,必是预料到会有人趁虚而入,因此亲自断后,以防有人偷袭后方,而曹操没有预料到的是,贾诩预判了他的预判,不仅料到曹操会亲自断后,且预判到曹操在断后之后,就会掉以轻心,撤离后方而露出破绽。

战场上的形势往往是千变万化,能够率先做出正确的预判,无疑是赢得战场胜利的关键,而贾诩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到两重预判,不得不佩服其智谋,而在此战中,曹操的儿子却因掩护曹操而死,两方的恩怨也就此结下了。

二、贾诩劝谏张绣投降于曹操

建安四年,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冲突愈发激烈,袁绍派遣使者拜访张绣,希望张绣能与其结成同盟。此时的袁绍拥有占据中原四州的绝对优势,而曹操的实力则是稍有逊色,张绣有意依附于袁绍,自然是优待袁绍的使者,然而此时的贾诩却是劝张绣拒绝袁绍而向曹操投降,直接拒绝了袁绍的使者。

张绣大感疑惑,先不论袁绍与曹操的实力差距,仅是之前得罪曹操之事,曹操又怎么会接受他们的投降。贾诩对此娓娓道来:”就是因为袁绍的实力强劲,才要拒绝,我们人微言轻,袁绍必是不会重视我们。

且袁绍此人连自己的兄弟都容不下,此人不足信,而曹操则不同,正是因为曹操势力较弱,我们若是投降,想必是会欣然接受的,且曹操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有此宏图霸业之人,自是懂得其中利弊,不计前嫌。”而事实也的确如贾诩所说,曹操不仅接受其投降,且贾诩在日后也受到了重用。

由此可见,贾诩的大局观非常人可比,当时的时局混乱,曹操绞杀吕布于白门楼,袁术病逝垮台,公孙瓒被袁绍覆灭,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争斗也进入白热化阶段,而面对如此乱世,贾诩却能从中抽丝剥茧,缕清思路,对袁绍和曹操的为人处世有清醒的认知,能够明了君主的心思,也是贾诩在乱世之中能得以保身的高明之处。

三、归降的贾诩低调行事,明哲保身

贾诩自知刚加入曹操的阵营,对方未必会完全信任自己,虽也曾向曹操献计,但此时的贾诩却不为曹操所信任,索性贾诩平日里无事就闭门不出,缄默少言,但时局的变化却让贾诩不能再保持沉默。

曹操年事已大,但却仍未立太子,正因如此,曹丕曹植的太子之争尤为激烈,而在太子之争中处于弱势的曹丕向贾诩询问意见,贾诩自然知道皇位之争的残酷,稍有不慎,可能就此万劫不复,对此只表示让曹丕做个孝子即可,不再多言。

对于太子之位,曹操也没有主意,遂询问贾诩,贾诩并未明确表态,只以袁绍和刘表为例,暗示其不可废长立幼,最终曹丕顺利即位,而贾诩也明白自己该退场了,毕竟曹丕未必会像曹操那般能够容得下自己,老年的贾诩不仅享有荣华富贵,去世之后还享有太庙。

贾诩一生之中曾多次被卷入政治漩涡之中,而贾诩仿若游离于漩涡之外,一手操纵乱世,而自己却能全身而退,而曾经又多次易主且多次都投靠于弱势一方,但却能次次为其翻盘,自己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护着自己的家人享受荣华富贵,在这三国乱世之中,多少英雄谋士皆死于非命,能在乱世之中做到如此地位的恐怕仅贾诩一人。

标签: 曹操贾诩袁绍曹丕袁术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时期十大谋士,郭嘉位居榜首,贾诩荀彧双双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郭嘉,贾诩,荀彧,曹操,孙权,刘备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谋士如云,猛将云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剧轮番上演,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本篇文章,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十大谋士。第十名 陈宫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的首席谋士,陈宫性情刚直烈壮,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皆连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

  • 三国第一毒士,文和乱武、献计张绣、离间韩马——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张绣,贾诩,曹操,马超,董卓,王允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军事战略家,汉轻骑将军贾龚之子,曹魏开国功臣。提起贾诩大家都不陌生,被称之为毒士,算无遗策,盘点以下几条毒辣计策。贾诩文和乱武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用计诛杀。王允不给董卓手下人留活路准备清算董卓余党,当时李

  • 三国演义中,毒士贾诩是这样明哲保身的,投降投降再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贾诩,曹操,张绣,刘备,李傕,三国演义,董卓,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古装剧

    说起《三国演义》里的顶尖谋士,就不得不提“毒士”贾诩这个人,后世的读者很多都给贾诩取了个外号,叫“老狐狸”,原因是贾诩每次出谋划策时都懂得保全自身,特别注重自身的安全。在《三国演义》中,贾诩有三次为了保全自身,竟然劝自己的主子向敌军投降。第一次、曹操救驾王允用美人计杀了董卓后,还没等稳定朝政,董卓手

  • 曹魏著名谋士贾诩为什么能在曹操手下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火星圆阵(cancel)5K标签:贾诩,曹操,董卓,王允,曹丕,曹魏

    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 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

  • 贾诩做了什么事情,孙权为什么要嘲笑他

    历史解密编辑:龙耀影视标签:贾诩,孙权,曹操,曹丕,程昱,袁绍

    贾诩做了什么事情,孙权为什么要嘲笑他?其实孙权在那个时候嘲笑的并不是贾诩这个人。而是曹丕在那个时候在刚刚的登基称帝,就直接加封了贾诩做太尉这件事情。要知道如果要成为三公的人不见得会需要太大的能力,但是他的品行跟德行一定要是非常优秀的,在政权里面一定要是德高望重的。公元的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重去世了

  • 三国“毒士”贾诩:一个人再“毒”,也别轻易突破这3条做人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贾诩,曹操,荀彧,汉献帝,董卓,郭嘉

    三国毒士贾诩,堪称是三国中的一大传奇!因为在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最出名的是郭嘉,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其实是被累死的。元老荀彧最终被曹操送去的一个空食盒,夺了性命。荀攸眼见叔叔荀彧,竟然这么一个死法,2年后也跟着死了。程昱由于性格刚戾,且还曾用人肉做过军粮,后来基本上离开了核心圈。以上这四位,都很早追

  • 曹丕拜贾诩为曹魏三公之一的太尉为什么遭到孙权的嘲笑?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贾诩,孙权,曹丕,太尉,曹魏,曹操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正式建立曹魏政权。在曹丕击败兄弟继承曹操事业和代汉自立的过程中,老牌重臣贾诩立了大功。因此曹丕登基之后便拜贾诩为三公之一的太尉,位极人臣。从资历和才干来说,贾诩拜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奇怪的是,贾诩当太尉却遭到很多质疑,孙权更是嘲笑曹丕拜贾诩

  • “魏晋八君子”:除了贾诩,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贾诩,曹操,太守,程昱,曹丕,曹魏,丞相,魏晋八君子,三国,曹操麾下

    《唐会要》中记载:“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在魏晋时期,以贾诩善筹谋划策,贾逵为人忠诚勇武、张既其人才能卓越、程昱智勇兼备、顾雍缜密持重、王浑雅量风趣、刘惔善辨识人、庾翼志向高远这八位君子逝世之后,都被谥为肃

  • 韩遂、马超被曹操打的想送子求和,谋士贾诩告诉曹操:趁机离间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韩遂,马超,贾诩,三国,东汉,诗人,曹操手下

    211年,韩遂、马超被曹操打得想送子求和,曹操征求谋士贾诩的建议,贾诩冷笑道:“离间!”曹操听了不禁拍手叫好!原来,曹操率兵与关中诸将马超、韩遂等人作战时,深深地感到了马超的强悍。为此,曹操还发出了悲凉而又无奈的感叹:马儿不死,我死无葬身之地!后来,曹操在上下一心的情况下,数次击败马超、韩遂的兵马。

  • 曾拔擢贾诩的阎忠,和贾诩一样有乱天下之计,结果最后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贾诩,阎忠,皇甫嵩,董卓,黄巾起义

    贾诩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对汉末三国历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被人评价为“一言乱天下”。而曾经评点、拔擢贾诩的阎忠,早在将近十年之前就有搅乱天下的计划,但是没有成功,自己也被叛军胁迫抑郁而终。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人物。阎忠劝皇甫嵩取代东汉朝廷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可以说是内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