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为什么宁愿牺牲国家利益,也要杀了陆逊?

孙权为什么宁愿牺牲国家利益,也要杀了陆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3301 更新时间:2024/1/18 18:43:15

这个问题很奇怪,换句话说,你又怎么知道孙权陆逊,不正是出于保全国家利益的需要呢?

(一)陆逊之死

陆逊对于东吴有多重要?其实完全就是诸葛亮之于蜀汉,因为这一点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就体现地淋漓尽致,因为在这本书中除了各个诸侯君主外,也只有诸葛亮、陆逊这两个人被单独列传了,两人绝对堪称两大对峙势力下的肱骨之臣:诸葛亮一生为刘备鞠躬尽瘁,是蜀汉建立的重要功臣。而陆逊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也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到了晚年之后,陆逊却渐渐不容于孙权,这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三国志》中,陈寿认为,孙权这个人非常像历史上的越王勾践,猜忌心强,且敢于杀人,但对于一代雄主孙权来说,处死这样一位足以撼动东吴基业的重臣,肯定不是头脑发热的冲动之举,一定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

陈寿·《三国志》:“性多疑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

(二)原因试析

当我们把横亘在孙权和陆逊之间的所以事迹捋一遍,就会发现君臣猜忌的种子早已经种下,到了晚年时便已然开花发芽。

第一点,旧事宿怨:孙权哥哥孙策和陆逊亲爷爷兄弟陆康之间的旧怨。话说当年袁术缺粮草,就去江东找陆康要粮,但陆康觉得袁术是叛逆之辈,一直不给粮草,袁术大怒,发兵攻打之,他所派去的将军就是孙策。孙策和陆康之间的这场大战继续了两年之久,最后陆康被击败,陆氏一百多口死了一半。也正是这一段血海深仇,使得他们之间一直有隔阂,没办法成为真正彼此信赖的君臣。

第二点,江东氏族:作为江东氏族领袖的陆家,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在帮助孙权治理江东的时候,功不可没。但也正因为如此,未免有功高震主之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南鲁之争结束后,被孙权杀死的多是那些江东和吴郡的本地土族,而像诸葛恪吕岱步骘这些人尽管也深度介入了太子和鲁王的争斗中,但是他们都因为“流亡北士”的身份而得以幸免,不仅没有受到遭到牵制,反而还升了官。

第三点,拥戴太子:对于一个君王而言,继承人的选择决定着自家江山的命运,不可不慎,也因此会主动地为儿子扫清障碍。而在孙权晚年,陆逊等大臣非常拥戴太子,这本身就是让孙权非常恼怒地事情。而且,因为陆逊的位高权重,孙权也担心储君登基以后无法掌控这些大臣,所以逼死了陆逊。在此基础上,孙权之后虽然立了幼子孙亮为太子,不过挑选的大臣却是非江东本土士族的诸葛恪。而这,有助于之后的东吴君主顺利掌握权力。

所以,可能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孙权最终选择对东吴重臣陆逊下手,而这可能正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

更多文章

  • 东吴第四代都督,火烧连营的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孙策,蜀汉,关羽,刘备,都督,三国,军事制度,曹操手下

    今天我们讲这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三国里东吴后期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也是和吕蒙一起坚定主张从关羽手下夺取荆州的大将,他就是东吴第四任都督——陆逊。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在历史上他的功绩可以说是三国中顶尖的存在,先是破荆州擒关羽,而后在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中更是凭借着自己的谋略率领东吴诸位将领打败了蜀

  • 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何会败给陆逊?他到底犯了哪些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刘备,陆逊,夷陵之战,蜀汉,孙权,关羽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

  • 陆逊真的与孙权信任无间吗,为何晚年被其活活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陆逊,孙权,诸葛恪,丞相,诸葛亮,蜀汉

    公元245年,陆逊心中怀着无限愤忿病倒了。只因他曾上书为太子孙和正位,近期,宦官不断带来孙权的书信,斥责他不该探听宫中机密。3月,63岁的陆逊带着满腔的愤懑与疑惑,离开了这个世界。他21岁就成为孙权的幕僚,为东吴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也多次夸他像周瑜一样胆略兼人;就在一年前,孙权还在册封他

  • 陆逊是怎样火烧连营攻破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陆逊,刘备,孙权,东吴,蜀汉,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

  • 正史上,关羽、张辽、陆逊、周瑜4大名将,谁的成就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关羽,张辽,陆逊,周瑜,汉朝,曹操麾下

    演义中,最厉害的武将是吕布,之后是典韦、赵云,但他们的战绩、功勋,不少是罗贯中老先生杜撰的,三国正史上,最优秀的名将是关羽、张辽、陆逊、周瑜等人,他们4人谁的成就最高?一、关羽关羽智勇双全,被后人尊为“武圣”,和“文圣”孔子齐名,在我国人民心中拥有着很高的地位。关羽结识刘备之后,就跟随刘备征讨黄巾军

  • 诸葛亮曾经给陆逊写信,希望孙权给侄子诸葛恪调个岗位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陆逊,孙权,诸葛亮,诸葛恪,诸葛瑾,天文学家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臣的典范,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小编读史书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诸葛亮曾经给陆逊写过一封信,希望陆逊转告孙权,给自己的侄子诸葛恪调整岗位,这也算是变相的“走后门”了。诸葛恪其人诸葛亮有兄弟三人,大哥诸葛瑾在东吴为官,深受孙权信任,官至大将军。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

  • 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因为战胜关羽而闻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一说史标签:陆逊,关羽,孙权,吕蒙,诸葛亮,东吴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直以来都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军,但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未必能每战必胜。今天要说的每战必胜的将军就有那么一个,无论是从官方的《三国志》还是从小说《三国演义》来看,都对他评价很高。他就是东吴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督--陆逊。陆逊剧照陆逊是三国中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虽然与诸葛亮相比,他

  • 孙权为陆逊特别设立一个官职,陆逊死后,只有两人曾任此职!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孙权,陆逊,东吴,蜀汉,曹魏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朝政,职位甚高。《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无疑是魏蜀吴三国的朝廷重臣了。比如曹魏

  • 刘备夷陵之战败逃,陆逊追击刘备,为何见到赵云掉头就跑?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刘备,陆逊,赵子龙,关羽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蜀汉的上升势头被遏制,荆州彻底被东吴占领,汉昭烈帝刘备最终病死在白帝城。在这场战役中,一代枭雄刘备本来打算率领大军,一方面,替“义弟”关羽报仇,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壮大自己逐鹿天下的资本。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蜀汉军队的确势如破竹,

  • 三国改名,诸葛亮本姓葛,张辽不姓张,简雍不姓简,陆逊本名陆议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张辽,陆逊,简雍,三国,诸葛亮,诸葛瑾,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一个人刚出生时,原本没有名字,人们为了区分,便为其起了一个名字,这个人从此便有了名字。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也就能够改名,有的人甚至改姓。我们看看三国时期改名改姓大全,究竟有哪些人改名改姓呢?诸葛亮本姓葛诸葛家族虽然人丁不多,但能人却非常多,魏蜀吴三国朝堂之上都有诸葛家族的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