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后,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为何被孙权拒绝呢?

夷陵之战后,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为何被孙权拒绝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3021 更新时间:2024/1/24 22:27:17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在曹操去世后,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一年后,也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丕和刘备称帝,是一前一后,中间间隔的时间最多只有一年。但是,就东吴的孙权来说,却等到公元229年才称帝。

众所周知,在三国之中,东吴并不是实力最弱小的一方。特别是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东吴的整体实力是要超过蜀汉的。但是,孙权却成为三国中最后称帝的一方诸侯。对此,实际上,在夷陵之战后的公元223年,陆逊等东吴大臣已经劝孙权登基称帝了。彼时,东吴不仅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蜀汉,还成功防御了曹丕的伐吴之战,可以说是一个称帝的最佳时机了。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后,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为何被孙权拒绝呢?换而言之,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首先,《建康实录》中记载:夏四月,丞相孙劭、大将军陆逊率群臣上表,称天命符瑞,劝王即帝位,王再让未许,谓群臣曰:“汉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竞焉?”

黄武二年(223)四月,陆逊和丞相孙邵率领群臣上表,劝吴王即帝位,孙权谦让没有答应。对此,在笔者看来,陆逊等人劝孙权在公元223年称帝,其实是有充分理由的。

一方面,这是因为曹丕、刘备已经先后称帝了,对于孙权来说,如果还继续使用吴王这一称号的话,显然就是屈居人下了。另一方面,在公元223年四月,东吴不仅打赢了夷陵之战,还成功抵挡了曹丕三路伐吴之战。就夷陵之战来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至于曹丕三路伐吴之战,则是在夷陵之战后进行的,虽然这场战役给东吴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不过,从结果上来看,曹丕还是最终撤军了。

但是,对于陆逊等人的称帝建议,孙权还是拒绝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孙权之所以选择拒绝,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公元223年四月,刘备还没有去世,而蜀吴联盟,更没有成功修复。因此,孙权如果在公元223四月称帝的话,很可能遭到蜀汉一方的反对乃至于进攻。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对于志在匡扶汉室的刘备,自然是不能接受孙权登基称帝的结果,特别是孙权选择在夷陵之战刚结束后称帝,这就更容易激怒刘备了。

虽然蜀汉一方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不过,刘备一直停留在永安白帝城,没有选择回到成都,已经暗示了他可能卷土重来的态度了。如果刘备再次兴兵的话,孙权自然是比较紧张的,因为孙权一旦称帝,还会激怒魏文帝曹丕,这会让孙权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中。在三国鼎立的格局彻底形成后,东吴和蜀汉因为实力相对弱小,从客观上来看,这两个国家必须联合抗衡曹魏。换而言之,在笔者看来,不管是蜀汉还是东吴,都不具备两线作战的实力。

在刘备去世后,后主刘禅即位。对于蜀汉丞相诸葛亮,选择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关系,也即重新恢复了蜀吴联盟。对此,在笔者看来,蜀吴联盟的恢复,无疑为孙权称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蜀吴联盟的恢复,是在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之后的事情了。另一方面,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时,后者之所以拒绝,也是担心魏文帝曹丕的报复。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选择向曹操称臣,以此联合攻打关羽。

在此基础上,曹操上表汉献帝刘协,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国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督荆、扬、交三州。因此,在夷陵之战后,孙权的吴王,名义上还是曹魏的附庸。

最后,因此,对于孙权来说,一旦正式称帝的话,这意味着东吴不再名义上臣服于曹魏了。这对于魏文帝曹丕来说,自然是不能忍受的行为了。虽然上一次征讨东吴没有成功,但是,曹魏实力强大,完全有能力再一次调集数十万大军征讨东吴。对此,在笔者看来,尽管吴国有长江之险,不过,曹魏的强大兵力,还是让孙权颇为忌惮,从而拒绝了陆逊等人的称帝建议。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同月十七日(6月29日),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

黄武七年(228年)五月,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扬州牧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十万人,去皖城(今安徽潜山)接应。不久之后,东吴和曹魏爆发了石亭之战。此战,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击,直抵夹石(今安徽桐城北),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物资器械无数。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

由此,魏文帝曹丕的去世,石亭之战的胜利,乃至于曹魏大司马曹休的病逝,给了孙权称帝的勇气。一年后,也即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在孙权称帝时,曹魏刚刚受到重创,蜀吴联盟也非常稳固,这显然是一个称帝的最佳时机,也即孙权的耐心,最终没有被辜负。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陆逊孙权蜀汉刘备曹魏

更多文章

  • 陆逊具有很高的才华,曾经贡献过不少计谋,是怎样离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刘备,关羽,曹操

    翻看历史的书籍就可以知道,在三国的后期,东吴和蜀国之间已经没有了联盟关系,而孙权在曹操的支持下,开始带着自己的军队去攻打刘备,想要把原来的荆州抢回来。那个时候关羽是这个城池的守将,所以想要攻打下来也是很难,后来孙权就派了吕蒙和陆逊一起去。陆逊是一个特别有智谋的人,他知道关羽的性格,所以就写了很多信,

  • 东吴将领为何瞧不起陆逊,除陆逊缺乏经验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陆逊,东吴,刘备,蜀汉,孙权,夷陵之战

    纵观历史,三国时代虽然战乱频繁,却也是名臣猛将辈出的年代。能臣谋士各投明主,导致魏蜀吴三方势力割据半个多世纪,一时间谁也无法征服谁。不过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就会发现,三国之间主要以魏蜀之间交战较多,大多数时候,东吴其实是偏安一隅的。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明知“益州疲敝”也要多次北伐,为此不惜耗尽心血,最终命

  •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东吴陆逊深谙此道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陆逊,诸葛瑾,孙权,东吴,赵子龙,曹魏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其实古人在虚实之道上,早已玩得纯熟无比,而空城计作为最险的缓兵之计,深蕴虚实之道,很早以前就有人用过,并非三国时期才出现的。最早且有史可查的,应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想要攻打郑国,好一博美人一笑,而郑国兵少力弱,公子元没几天便打到郑国都城,而郑国援兵未至,又无力

  • 孙权逼死了陆逊,曹操逼死了荀彧,刘备逼死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孙权,陆逊,曹操,刘备,荀彧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很多功臣逃不掉的宿命,因为人是自私的,当别人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时,既得利益者会想办法除掉威胁者。在古代社会,皇帝占据着优势地位,所以当功臣威胁到皇帝的利益时,倒霉者也多为功臣。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和刘备这三个枭雄,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也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一人逼死

  • 为什么孙权要除掉陆逊?由于陆逊的这四种身份,只能快点把他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孙权,陆逊,孙策,吕蒙,袁术,汉朝,三国,军事制度

    孙权此人的确特别有本事,不过,他也是个多疑的人,而且杀死了不少人,特别是在他晚年之时,这种情况就比从前更厉害了。(陈寿:性多疑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陈寿觉得,孙权此人和历史上的越王勾践十分相似。当然,孙权虽然在杀伐方面非常果断,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其实孙权杀了这么多人都是有原

  • 三国谜案:张飞之死是否与孙权、陆逊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飞,孙权,陆逊,刘备,关羽,吕蒙

    张飞被部曲所杀关于张飞之死,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给出了两个基本一致的答案。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张飞的死因描述较为详细,说他性格暴躁,平时行军打仗,一旦遇不顺心之事或醉酒就动辄打骂责罚士卒 。最终还是酒醉误事,被不堪忍受的部将张达、范疆(史书中为范强)砍了脑袋。勇冠三军、头顶无数光环的一

  • 陆逊取得夷陵大捷,刘备做到这三点, 或许能大败陆逊, 伐吴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陆逊,刘备,孙权,蜀汉,夷陵,三国,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1年七月到222年八月之间,历经时长1年1个月。这场战争的主要挑起人便是蜀主刘备。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主要目的为荡平江东,次要目的则是为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报仇雪恨。作为老大,刘备他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他必须征求蜀国各方势力的意见!益州派系、荆州派系、东州派系他们

  • 陆逊火烧连营800里,孙子却在自己成名之地成名,临终说了8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陆逊,关羽,刘备,东吴,孙吴,孙权

    从古至今,能够被记载在史册中的人大多有着胜过常人的能力。在古代,男人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家庭方面。所谓不负家也不负国,真正将家国一体装在心里的人都是大丈夫也。国强则家兴,在波澜壮阔的朝代更迭与民族兴衰中,也曾涌现过各种各样的英雄豪杰。他们或是一夫当关,或是才略过人,而在家国面前,能够既将家族事业巩固又

  • 三国名将之后,赵云之后垫底,陆逊后代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赵子龙,陆逊,诸葛亮,钟会,曹魏,名将之后

    三国时期对我们后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一乱世出现了很多英雄豪杰。最厉害的当属魏蜀吴三国的英雄豪杰,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三足鼎立,争天下。除了这三人之外,三国时期同样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被誉为三国第一武将的就是吕布,小说三国演义中对吕布有非常高的评价,正所谓三英战吕布。那么作为三国名将之后,他们的后人都在

  • 关羽被擒,拿下荆州,陆逊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关羽,陆逊,吕蒙,刘备,孙权,荆州

    出将入相之人,在小编这里,陆逊必须榜上有名,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大家看,自从他平定了费栈被策反的事情以后,开始正式接触朝堂政治的核心,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陆逊的才能吧。荆州地区在三国地区的重要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水路,可谓是四通八达,谁的到这个地方,就占据了军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