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逊取得夷陵大捷,刘备做到这三点, 或许能大败陆逊, 伐吴成功

陆逊取得夷陵大捷,刘备做到这三点, 或许能大败陆逊, 伐吴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3/12/27 19:08:06

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1年七月到222年八月之间,历经时长1年1个月。这场战争的主要挑起人便是蜀主刘备。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主要目的为荡平江东,次要目的则是为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报仇雪恨。

作为老大,刘备他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他必须征求蜀国各方势力的意见!益州派系、荆州派系、东州派系他们的意见,对于刘备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荆州派系的代表人物诸葛亮、赵云等。他们的意见是一定要听取的,当时诸葛亮、赵云,都建议此时应该趁着曹操新丧之际,出兵伐魏。如果成功,那么吴国也就不战而降了…

但是刘备这一次却再也没有听取诸葛亮、赵云等诸多大臣的意见!这或许就是王者之风的表现,刘备他就是要证明自己。于是,他此次带兵,故意不让魏延、马超上战场。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刘备此时是有些轻敌的。

自古就有“骄兵必败”之说。一个主帅抱着轻敌的心理,那么士兵呢?将军呢?恐怕也多多少少会被影响。为什么说刘备当时是轻敌的呢?很简单,从刘备当时所带将领便可以看出来,刘备当时让诸葛亮兼并刘禅守两川之地。

除此之外,还故意把骠骑将军马超及其弟马岱都支往了魏延之处,理由就是抵抗曹军。

虎威将军赵云为后应,兼督粮草;黄权、程畿为参谋;马良、陈震掌理文书;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傅彤、张翼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为合后。此乃是刘备所带之将,可以看一下,赵云统帅能力不弱,武艺更是人中之龙,但是刘备却安排他去督粮草,马超呢,更是被安排去了汉中。剩下诸将,张南、冯习、傅彤、吴班、陈式、张翼、廖化、赵融顶多算是一个二流的带兵将领。

当然了,上面说还有黄忠。黄忠可以是一员虎将,只不过他已经是一员过了70岁的老将了,如果刘备想让他打主力,就未免有些牵强了。除上面将领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南蛮首领沙摩柯了。在战将方面,刘备的配置大概如此。当然了,在刘备身边还有一员虎将,他就是陈到。当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护卫刘备的安全。

此战的当事人之一陆逊,也曾对此战进行了分析,开战之前他曾对孙权说:“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也就是说,在陆逊看来,刘备战败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水陆并进。然而水战是江东最擅长的战斗,彼时蜀汉的荆州地盘已失,士兵多为巴蜀人氏,外援武陵蛮人,最擅长的也是山地战,如果刘备水陆并进,估计会败得更快吧?

夷陵之战时,刘备手下的名将关羽已被东吴擒杀,马超、黄忠、霍峻已经病逝,赵云在江州,魏延在汉中,他唯一能够倚仗的张飞,则在战争前夕被部下刺杀。因此这一战中,他用的将领,大多都是还未扬名之辈。这些人忠义有余,而勇武不足,威名不足,根无无法对东吴产生震慑作用。

那么刘备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早亡之人不可复活,留守他处的将领不能随意调动,那么他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设法保住张飞的性命。毕竟张飞的性格,他非常了解,张飞之死,他也早有预料。明知张飞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他完全可以早在张飞身边,安排一个德高望重之人,经常劝诫张飞,避免在战争之前出现这等状况,哪怕是在准备伐吴之前派去,或许都来得及。

与其说刘备此战败在了东吴手中,不如说他败在了陆逊手中。在对战过程中,他为求胜,多次设奇计,例如打算以武陵蛮人攻击陆逊侧冀,试图牵引吴军主力,例如命吴班于平地扎营诱敌等。吴军中大部分人都中计了,只有陆逊一人,识破了刘备之计。另外诱敌深入,火烧连营等,也全是陆逊的手笔。陆逊在败关羽之时,已经出过手,就算孙权和吕蒙等人,特意对其进行了保护,蜀汉不得而知,那么这次孙权放心派此人前来,刘备也该有所防备才是。可是刘备还是太过自负,并没有将陆逊放在眼中。

陆逊刚刚来到前线的时候,在军中并没有威望,这一点从,他选择固守的时候,“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便可以看来。另外陆逊是孙策的女婿,孙权对孙策后人严防死守,对陆逊也不见得太过信任,如果刘备玩一出反间计,就算不能除掉陆逊,甚至不能让陆逊从前线回到后方,也一定能够限制他的发挥,这样刘备则又多了一丝赢夷陵之战的机会。

刘备出征之时,并未倾尽全力,被他留在后方的兵马和人才极多。这个时候,他的地盘只有益州和汉中,他的对手孙权不但据有江东,还拿下了荆州的大部分,曹丕则拥有整个江北,说白了刘备是以一己之力,与天下为敌。狮子搏兔,亦尽全力,何况刘备本是弱方呢?

如果他将所有的兵力,都投注在这个战场上,那么陆逊还能够如此从容吗?说到此处,也说有人会说,旁边还有一个曹丕虎视眈眈,后方必须有足够的人手留守。可是曹丕与孙权虽然暂时结为了同盟,但是他一直在打江东的主意,如果东吴与蜀汉全力开战,曹丕会放弃江东这块就是嘴边的肥肉,反而去攻找易守难攻的蜀汉吗?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夷陵之战中,刘备不是没有赢的机会,只是他该防患于未然的时候,太过疏忽;该小心防备的时候,太过自负;该拼尽全力,放手一搏的时候,又太过谨慎罢了。如果他能够看透这些原因,或许历史又会是另一番模样吧?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刘备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了。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吴书》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更多文章

  • 陆逊火烧连营800里,孙子却在自己成名之地成名,临终说了8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陆逊,关羽,刘备,东吴,孙吴,孙权

    从古至今,能够被记载在史册中的人大多有着胜过常人的能力。在古代,男人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家庭方面。所谓不负家也不负国,真正将家国一体装在心里的人都是大丈夫也。国强则家兴,在波澜壮阔的朝代更迭与民族兴衰中,也曾涌现过各种各样的英雄豪杰。他们或是一夫当关,或是才略过人,而在家国面前,能够既将家族事业巩固又

  • 三国名将之后,赵云之后垫底,陆逊后代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赵子龙,陆逊,诸葛亮,钟会,曹魏,名将之后

    三国时期对我们后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一乱世出现了很多英雄豪杰。最厉害的当属魏蜀吴三国的英雄豪杰,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三足鼎立,争天下。除了这三人之外,三国时期同样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被誉为三国第一武将的就是吕布,小说三国演义中对吕布有非常高的评价,正所谓三英战吕布。那么作为三国名将之后,他们的后人都在

  • 关羽被擒,拿下荆州,陆逊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关羽,陆逊,吕蒙,刘备,孙权,荆州

    出将入相之人,在小编这里,陆逊必须榜上有名,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大家看,自从他平定了费栈被策反的事情以后,开始正式接触朝堂政治的核心,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陆逊的才能吧。荆州地区在三国地区的重要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水路,可谓是四通八达,谁的到这个地方,就占据了军事要塞

  • 东吴的一位猛将,俘获关羽,跟随陆逊大败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关羽,陆逊,刘备,潘璋,孙权,东吴,军事制度,汉朝

    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对于蜀汉五虎上将来说,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人,而曹魏五子良将则聚焦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位名将。实际上,对于东吴来说,也有自己的名将组合。按照介绍,江表之虎臣,是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

  • 刘备和陆逊是情敌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刘备,陆逊,孙权,赵子龙,孙尚香,关羽

    刘备的夫人是孙尚香,这是孙权的妹妹。后来回到了东吴,孙尚香回东吴,兴师动众,三国演义里这样写道:赵云弃槍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剑在手,分开槍搠,望吴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吴兵尽皆惊倒。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云插剑声喏曰:“主母欲何往?何 故不令军师知会?”夫人曰:“我

  • 孙桓是东吴宗亲,陆逊为何力排众议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孙桓,陆逊,刘备,东吴,孙权,夷陵之战,军事制度,三国志战略版

    夷陵之战被蜀国大军围困,陆逊为何不发兵救援孙桓?孙桓是东吴的宗亲身处险境,诸将都主张救援,陆逊为何不去救援呢?我们依据正史来分析下孙桓是东吴孙权的宗亲,也是一位擅长领兵的优秀将领孙桓是孙河(与孙坚是同族子弟)的第三子,孙桓长相仪表堂堂,器怀聪朗,读书博学强记,被孙权称赞为"宗室颜渊”,是东吴年轻二代

  •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赵子龙一到就吓退了陆逊吗?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刘备,赵子龙,陆逊,夷陵之战,关羽,东吴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率军伐吴,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抵挡刘备,战争相持阶段,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移营到山林中,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全军覆没,刘备败逃,陆逊率军追击,紧急时刻,赵云接应刘备,一合刺死了东吴大将朱然,陆逊退兵,是赵云吓退了陆逊吗?刘备兵败,仓惶逃命,吴军追

  • 东吴陆逊的才能和蜀国姜维才能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陆逊,姜维,蜀汉,东吴,蜀国,曹魏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年轻将领的代表人物,更是诸葛亮看重的接班人。陆逊是三国时期的东吴的著名将领,曾一度任东吴的大都督一职,掌管东吴军政。在当时这两人是没有直接交锋的因此很难判断他们两个人的实力,这只能从侧面去推测一下。陆逊和姜维两个人他们属于两个国家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处于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发展方向

  • 孙权为何对大功臣陆逊那么无情?皆因世族大家妨碍皇权至上

    历史解密编辑:旋风故事标签:孙权,陆逊,孙策,周瑜,东吴,鲁肃,皇权至上,三国,军事制度,汉朝

    孙权对陆逊残忍吗?什么叫残忍?古代只要不在肉体上折磨那就不叫残忍。精神上残忍算什么?夫妻冷战、领导没事儿找下属麻烦、被同事(小区、村民)孤立,这些都是精神残忍,陆逊所受的待遇不过如此。后人评价对陆逊残忍、对寇准残忍、对戚继光残忍等等,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在封建社会,臣子的功劳在皇帝、同僚眼中是在谁

  • 陆逊为什么会参与太子之位之争并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陆逊,孙权,孙和,关羽,孙鲁班,东吴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迎来了极具魅力的三国时代。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深谋远虑,文武双全,一生之中战功赫赫,深得孙权的信任和喜爱,被称为“社稷之臣”。陆逊参与过多场战役,关羽之所以失荆州也是因为陆逊的功劳,利用关羽的弱点让他放松警惕,给了吕蒙击败关羽的时机。而影响颇深就是三国历史里最有名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