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冤案?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却被诛灭三族,实属“咎由自取”

冤案?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却被诛灭三族,实属“咎由自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骏马无缰驰骋五千年 访问量:1020 更新时间:2024/2/17 15:16:45

魏延是蜀汉中期仅有的一位作战经验丰富、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人才,却死在权斗之中,无不令人悲叹!

1.魏延何许人也

魏延字文长,蜀汉中期继“五虎将”之后杰出的军事将领,荆州义阳郡人。他勇猛善战,多次立下战功,深得刘备的信任。

诸葛亮北伐,他曾建议突袭长安的子午谷,但未被采纳,因此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发挥,心怀不满。

此外,他与丞相府长史杨仪关系不好,二人势同水火。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之后,杨仪暂管军务,至此两人矛盾彻底爆发。在退军途中,魏延烧断了栈道,想要反击杨仪,但他的部下不听命令,只好带着他的儿子和几个人逃回南郑。途中,他被马岱斩杀,后被杨仪诛灭三族。

2.魏延开挂的人生

《三国志》记载,魏延是以部曲的身份随先主刘备入蜀的。那么何为部曲?部曲本意就是代指国家军队,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世家大族和各路军阀开始组建自己的私人武装,最终导致了割据局面的形成。军阀采取“部曲”这种军事建制来组织自己的军队,于是部曲便成了私人武装的代名词。史书记载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蜀,可以得出他是刘备军的嫡系,而并不是《三国演义》里边那位脑后有反骨的降将。

既然魏延出自刘备嫡系,那么他以后的开挂人生也就很正常了,我们先看看他的升迁履历。

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邀请入川,魏延因多次立战功而升为牙门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攻下汉中,汉中重要程度与荆州相当,魏延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镇远将军和汉中太守,成了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魏延被拜为镇北将军。

公元223年,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驻军汉中,魏延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公元230年,魏延率军西进羌中,大败魏国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等人,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晋封为南郑侯。

公元234年,魏延为军界一把手,其地位仅次于军政一把抓的诸葛亮,如若刘备在世,必为大将军人选。

自从魏延跟随刘备以来,他的职业生涯一路飙升,仅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兵登顶军界一哥。

然而,魏延的职场并不是一帆风顺。

3.魏延为什么会死

《三国演义》里边介绍刘备收魏延时,诸葛亮评价魏延:“食其禄而杀其君,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城,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虽然这是演义的内容不可全信,但是演义也不是凭空捏造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应该不是很和谐,很可能就是二人之间糟糕的关系“促使”魏延被杀。

尽管先主刘备很看重他,但是他的顶头上司诸葛亮一直都对他不满。刘备去世以后,魏延实际的上级就变成了诸葛亮,本来大家都是刘备的心腹,身份平等,但是一下子变成同事的小弟,他的心态岂能平衡。

诸葛亮对待前竞争对手也颇有提防,因此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工作并不顺心,魏延感觉自己被利用、被提防、被排挤,尽管他战功累累,地位显赫,对蜀汉忠心耿耿,但也很难融入决策层,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有人故意阻拦。

诸葛亮病逝前的军事会议很能说明问题,会议安排也体现出诸葛亮对魏延态度:魏延作为蜀汉二号人物,军事会议排挤在外,还要服从丞相府长史的命令,这简直就是对魏延的人格侮辱,所以魏延必定会反抗,但是绝对不会反蜀。

作为刘备的嫡系,魏延养成了骄傲自负、目中无人的性格,因为他可以直通天庭。

诸葛亮深知他的性格,因此利用了他的弱点,激起了他的过激言行,最终将他处决。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明明知道魏延和杨仪不和,却还是把指挥前线部队撤退的总指挥权交给了杨仪的原因。

因为诸葛亮非常了解魏延的性格,他让魏延担任杨仪的后卫,预料到魏延不会听从命令。他安排了“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结果大军离开了魏延,利用魏延的性格逼迫他采取行动,最终导致他被杀。

可以说,诸葛亮即使没有杀害魏延的意图,但是他的实际行动直接导致了魏延被杀。

4.魏延给我们的警示

魏延的职场生涯原本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但是却不幸成了悲剧。人们经常将魏延被诛杀三族的悲剧归结于诸葛亮的用人偏见,但是作为一位对蜀汉赤胆忠心并且能力出众的人才,魏延真的需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在老板刘备去世以后,魏延已经没有了靠山,他需要依靠新领导赏识、依靠同事支持来巩固自身的地位,然而他“性格高傲,性情极恶”,对待新领导诸葛亮颇有微词,与同事丞相长史杨仪关系更是势同水火。

如果魏延懂得隐忍,能做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那么凭借他的军事才能,蜀汉的北伐大业可能会是另一种景象。

可悲!可叹!

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却被诛灭三族。

实属“咎由自取”。

更多文章

  •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那么魏延、姜维、关兴和张苞,谁更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魏延,姜维,关兴,张苞,蜀汉,诸葛亮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容易就能发现作者是偏向蜀国的,因为刘备白手起家,从街头卖草鞋为生,到创建蜀汉政权是极为艰难的。而且蜀汉阵营中还有世人膜拜的诸葛亮,再加上赵云、关羽等大将,使得人们更偏向于蜀国。在三国前期,蜀汉阵营大将无数,但是到了后三国时期就人才凋零了,根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虽然还有关

  • 三国志战略版:武峰魏延,强度恐怖如斯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志诸葛村夫标签:魏延,左慈,赵子龙,主将

    在pk赛季魏延除了关关魏和虚弱蜀盾之外,没有了其他玩法今天村夫就给大家推荐一套,以魏延为主力核心的队伍---武峰魏延。玩这队的前提只有官渡能玩,赵云和魏延都要登庸令,不然强度下降很多。首先是主将左慈与武锋阵的联动,凭借其自带战法,只要收到伤害就有机会造闪避掉。而且是二回合内,但是凭借着优秀的身板,草

  • 华为高管魏延政:年薪百万,抗癌五年后离世,享年41岁

    历史解密编辑:高玉医生讲健康标签:魏延政,肉瘤,癌症,肿瘤,华为,肺癌

    哈兹里特——“死亡是最大的祸害,因为它断绝了希望”在娱乐圈中有很多熟知的名人为我们不少小伙伴带来了很多的欢声笑语,但是却因各种各样的癌症离开了我们,实在让人觉得心痛。央视名嘴赵忠祥于2020年1月16日因鳞状细胞癌去世,享年78岁……著名主持人李咏于2018年10月25日因喉癌治疗无效去世,享年50

  • 魏延为何一直压赵云一头?魏延有一非凡之处子龙一辈子都学不会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魏延,赵子龙,子龙,刘备,蜀汉,诸葛亮

    读过三国的朋友们,大概都要替赵云鸣声不平,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战功赫赫,对蜀汉更是忠心耿耿,为人也非常的正直,简直就是忠臣的典范,可偏偏他的军职却一直不高,最后甚至被魏延压在身下,让人感到非常的不服气。诚然,在小说中赵子龙非常不凡,乃是五虎上将之一,更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贵为四千岁,但事实上他本人在蜀

  • 蜀汉君臣博弈:魏延是含冤而死?还是早有异心叛变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魏延,刘备,蜀汉,刘璋,曹魏,费祎,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是一个迄今为止仍值得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时期;这时的基调虽然以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势力割据为主,但同样也是一个群英荟萃的黄金时代——这些载入史册的人物更是撰写了不少荡气回肠的事迹。今天笔者将叙述的重点放在蜀汉政权中的一员骁将——魏延。作为蜀国的重要战力之一,魏延在战场上鲜有败绩,与我

  • 如果诸葛亮采用了魏延的谋略,有多大的可能拿下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魏延,蜀汉,魏国,长安,刘备

    看过三国的朋友,一定都熟悉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背景,是在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时候。当时,魏国皇帝曹丕壮年暴毙,幼主曹睿登基,国内不稳。而当时的蜀国,则是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稍显安定。正是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期间,魏延提出,率五千精兵,快速通过子午谷,

  • 如果把魏延安排到关羽的身边当副将,荆州还会丢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魏延,关羽,刘备,荆州,曹魏,三国,汉朝,诸葛亮,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名的桃园三结义,是当时刘备在颠沛流离的时候,遇见志同道合的关羽、张飞,结拜成为异姓三兄弟。关羽大意失荆州被斩首后,刘备怒火中烧不顾众人反对,非要伐吴为关羽报仇,此举加快了蜀国的覆灭,关羽之死,是整个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刘备当时如果把魏延安排到关羽的身边给他当副将,荆州还会丢吗?魏延

  • 演义中魏延跟黄忠同一时期归降刘备,为什么魏延不能位列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魏延,黄忠,刘备,五虎,演义,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说起五虎上将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三国演义》中刘备在称汉中王以后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同时封魏延为汉中太守,留守汉中。而刘备这个封赏不是按照资历排出来的,而是是根据武艺的高低而来。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在演义中都是超一流武将。魏延虽然也是一员猛将,不过和关羽等人相比还是要差了

  • 诸葛亮为何在自己死后一定要杀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魏延,蜀汉,蒋琬,刘禅,刘备

    诛魏延,终究谁人之过,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廷究竞有没有谋反?“谋反”过程回放,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

  • 魏延和姜维,谁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魏延,姜维,蜀汉,诸葛亮,刘备,曹魏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汉中之险,在汉魏则阳平而已。”——《蜀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世子曹丕篡汉称帝之后,天下三分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年好似一个特别的分割点,将追随刘备和曹操的文臣武将纷纷扫出历史舞台,掀起了三国时代的新篇章。就好似天意一般,在曹魏内部动荡之际,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