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正史角度来分析,黄忠斩夏侯渊后,造成了多大的震憾?

从正史角度来分析,黄忠斩夏侯渊后,造成了多大的震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2548 更新时间:2024/1/22 5:18:13

老黄忠阵斩夏侯渊,惊了曹操,乐了刘备, 愁了孙权,羡了关羽,此战堪称是三国定鼎的关键一战。凭借此战胜绩,刘备敢在汉中称王,黄忠跻身蜀汉五虎将之列名垂千古,

黄忠是中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他事迹激励数千万有志之士,让人们以黄忠为榜样,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克服重重艰险,晚年迎来了人生的辉煌。黄忠证明自己“宝刀不老”,创造人生逆袭的,非定军山之战莫属。

东汉末年,刘备在汉中与夏侯渊狭路相逢,你来我往战的难分难解之际。谁也没想到,老将黄忠和军师法正,正悄然地筹划干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当时,在定军山下,老黄忠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阵斩了夏侯渊,一时震动天下,黄忠自此名动三军。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斩杀名将的事迹数不胜数。可为何黄忠定军山之战勇悍的表现,会引致天下震动,惊得曹操要倾巢而出御驾亲征?夏侯渊之死对三国又有什么重大影响?为何后来关羽要约黄忠单挑?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春,曹操亲征张鲁,张鲁略做抵挡,差点成功地击退曹操,可没想到一个偶然的事件,曹操破了张鲁的防守,无奈之下张鲁把汉中献给了曹操。

此时刘备刚得了益州不久人心未安,听闻张鲁归降了曹操,刘备军臣还有益州的百姓,都非常惧怕曹操得陇望蜀,挥师进军成都。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益州一日数十惊,因为汉中是益州的门户,两者的关系可称为唇亡齿寒,幸好当时曹操急于处理后方急情,虽占据汉中却没有听司马懿的献计攻打巴蜀,而是留下让张郃领一军深入宕渠一带,等待曹操处理好后方急情,再回师夺取益州。

刘备权衡利弊,放下了孙权在荆州的恩怨,抽出力量让张飞击退了张郃。他深知以曹操的抱负,该来的肯定会来的,与之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免得时时刻刻担惊受怕。

刘备便带着汉军精锐倾巢而出,马不停蹄地直奔汉中而来,要趁着曹操没回来之前,在汉中与夏侯渊一决雌雄。

由于汉中之战对于蜀汉甚为关键,刘备不敢掉以轻心,拿出了所有底牌,组建了一个堪称豪华的阵容,除武圣关羽镇守荆州为参战外,五虎上将中的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全部到齐,

副将有刘封、吴兰、雷铜、任夔,军师以法正为主,诸葛亮在蜀中筹运粮草。蜀汉此战可以说是全国总动员。

但是,踌躇满志的刘备,虽然是名将如云,却在汉中之战的初期接连吃瘪。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曹操本来就想夺取益州,只是临时被后方羁绊住前进的步伐,但是留在汉中的阵容也非常的豪华,因为他也知道刘备肯定会来夺取汉中,

因此他任命素有威名的夏侯渊,为汉中的曹军主帅,在他手下有徐晃、张郃、曹洪、曹真、郭淮曹休等名将。

可为何曹操麾下名将如云,五子良将更是个个独当一面,不选张辽,于禁,却任命夏侯渊为主帅呢?

其实主要有两层原因。第一个很简单,夏侯渊信得过,是他的族兄弟,忠诚度非常高。

其次:夏侯渊此人,以曹操自微时就跟着南征北讨,为曹操立下了赫赫战功。更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帅才,他不但身先士卒参与了曹操的大部分战役,

而且还能独挡一面,曾经独自领军,平定了数次叛乱,在渭南之战中大放光彩,降服了骁勇著称的西凉的韩遂余部,还有诸多的羌、氏部落,一时威震陇右。

曹操在亲征张鲁,获得了汉中之地后,考虑到夏侯渊的文武兼备,战功卓著,威震陇右,便拜夏侯渊为汉中主帅,让他择机便宜行事。

曹操这番布置,成功将刘备挡在了阳平关外一年,让刘备是进退两难甚至考虑过放弃,可以说曹操的眼光和谋略,的确是三国第一人。

刘备虽然有心理准备,可是却没想到两军刚一接战,夏侯渊就这么不好对付。原来曹魏早知道刘备要来,所以做了细致的准备,以逸待劳的给刘备一个教训。

刘备一开始想立威,让汉军打出士气,就派遣张飞和马超,带着副将吴兰、雷铜夺取固山。按道理以这个阵容,怎么都应该是取胜的,毕竟张飞和马超,任何一位都是当世名将。

但是防守固山的曹洪、曹休、曹真也不是弱者,双方你来我往地试探了几次后,张飞因为怕夜长梦多,就想用智取,扬言要断曹洪的粮道,切断他的后路。

以此来引曹洪出固山,一决雌雄。因为这种方式对于拥有勇将张飞和马超的蜀汉来说,非常有利。可是这个计谋,被曹休看穿了,曹休就建议曹洪,将计就计,在蜀汉大军没有集结之时,趁其不备忽然出击,初战吴兰,雷铜、吴兰因为猝不及防阵亡,

张飞和马超无奈只能退走,刘备就此折损了三名晓将,其后,刘备又让陈式却切断汉中与许都要道,但是却被镇守在哪里的徐晃击败,蜀中损失甚众。

刘备自从由金牛道进兵汉中后,就一直毫无进展,因为接连的失利,刘备不敢贸然出击,汉军被挡在阳平关外一年多,两军互有胜负僵持不下。曹操当时也解决了后方隐患,准备大军程,助夏侯渊一臂之力。

此时的刘备非常尴尬,倾巢而出的进攻连连失利,但又不能撤走,此时刘备是进退维谷,考虑大军长期在外,对于粮草的压力非常大,此时的诸葛亮也是寝食难安,蜀汉阵营对于是攻还是撤,意见不一。

最终诸葛亮听取了杨洪的意见,坚定地支持刘备嬴得汉中之战,因为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如果失去了那么,就是门户被打开,益州失守是迟早的之事。

所以诸葛亮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决心,源源不断地输送物资给刘备,刘备为了打破僵局,也想到了一个破釜沉舟的计策。

公元219年,刘备悄然渡过汉江,快速地通过米仓山,忽然占据了汉中要地定军山。这番的操作,可谓是深入虎穴的冒险行为,当时他只留下了高翔,保护阳平关外的粮道外,孤军深入汉中腹地。刘备如果在定军山下战败,将是全军覆没,曹操统一天下将为期不远。

此时的夏侯渊,听闻刘备扎营在定军山,是又喜又忧。

担忧的是刘备占据了定军山,等于就是在汉中打下一个楔子,刘备只要迂回奔袭,那么夏侯渊将首尾难顾,甚至会被前后夹击的危险。喜的是夏侯渊见刘备孤军深入,如果自己能够在定军山下一战而胜,可是创建不世之功。考虑再三,夏侯渊放弃了防守,指挥张郃从阳平关出击,大军直奔定军山而来,

定军山为何那么重要,刘备和夏侯渊都如此重视?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县城之南,其实只是一座200米高的小山,山虽然不高但却绵延十几公里,南侧有个仰天洼,据说古代曾经屯过万将士,北侧汉江自西向东流畅,山脚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在古代这种条件是扎营的最佳的好地方。

而刘备挑选这里为主战场,并且抢先占据了定军山的要冲之地,从这里刘备大军可深入敌后,并且还有可能截断夏侯渊和曹操的联系,这也是夏侯渊担忧的地方,不过虽然定军山战略位置很重要,夏侯渊依然可以做防守不管刘备,等待曹操大军的到来,他选择主动出击,其实也希望建立不世功勋,在定军山下一举将刘备和众多名将擒获,一战封神。

但是为何定军山下却是黄忠一战成名?

夏侯渊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想法,最终成就了老将黄忠的威名,他和张郃来到了定军山,以犄角之势扎下了营寨,当时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夏侯渊,知道刘备可能会趁夜袭营,就在大营的四周都设置了许多的鹿角等障碍物。

到了夜间,还真给他猜对了,刘备让一支精兵集中攻击张郃的大营,张郃虽然是名将,但是一个人面对数位当世猛将,难免是落于下风,而且蜀军又是以逸待劳,派出的都是蜀军精锐之士,

在抵挡不住的情况下,张郃让人去夏侯渊那里搬救兵,夏侯渊见深入虎穴情况危急,连忙分出一半兵力去救张郃,而自己带着仅有的士兵坚守大营。

不久蜀军也趁夜攻击夏侯渊的大营,不过夏侯渊早有准备大营外的鹿角等障碍物,让刘备无功而返,但是大营外的障碍物却被刘备摧毁不少。此时双方从晚上战斗到黎明,战斗正酣之时,谁也不知道,

定军山上,法正和黄忠正悄悄地盯着夏侯渊,在筹划一个大胆的行动,原来法正发现夏侯渊大营的军中将士少了很多。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战机,就请求让刘备给他一支精兵,通过妙计创造战机,突袭曹军的大营以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法正的妙计,就是瞒天过海之计,多次在山上敲响了锣鼓,造成蜀军要进攻的假象,但是每次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让防守的曹军紧张的严阵以待好几次,俗话说一鼓作气,夏侯渊见刘备如此的窝囊,估计是刘备虚张声势而已,应该是怕了自己,所以曹军的戒备松懈了下来。

而恰好此时,夏侯渊南边的大营外,一部分的鹿角和障碍物因为蜀军的进攻,损坏了一部分,所以蜀军一直不敢下山,他带着几百人到营外去修鹿角,

夏侯渊没想到,正要抢修南围鹿角之时,蜀军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良机,法正知道时不待我,等待良久的黄忠,见山上小旗一挥,一马当先摧锋进击,以势不回头的气势,黄忠快马加鞭的来到夏侯渊面前,

一方是有备而来,一方是仓促应战,黄忠只一回合,便刀劈夏侯渊于定军山下。一代曹魏名将,就此在两军对垒中阵亡。

夏侯渊的阵亡,可谓是平地一声雷,让三国举世皆惊,其震撼程度超过了关羽斩颜良,但是到底多震撼,让黄忠一战成名,让定军山成为千古美谈,然后世人对定军山之战念念不忘呢?

黄忠斩夏侯渊的影响力,可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第一:从曹魏的角度看,夏侯渊的阵亡可谓给了曹操一番惊吓,更是让曹操痛心不已。曹操一收到消息,当场就气的失态,他张口就大骂,夏侯渊是“白地将军”,你一个主将跑去指挥修鹿角干啥?

可曹操虽然口中这样说,可心如刀绞,因为夏侯渊不但是他的爱将,更是他最铁的兄弟,而且还是族兄弟。

夏侯渊当年甚至帮曹操蹲过号子,曹操早年游手好闲的时候,惹上了点事要抓入大牢,此时夏侯渊挺身而出,代替曹操自己去蹲号子,

曹操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救夏侯渊出来。可见让人的交情非常深厚,而且夏侯渊妻子,就是曹操的丁夫人的妹妹,两人也可以说是连襟。并且夏侯渊的大儿子夏侯衡,娶的妻子就是曹操弟弟的女儿,可见两家的关系有多亲。而夏侯渊二儿子夏侯霸,就更为关键,夏侯霸的堂妹就是蜀汉名将张飞的妻子。

除了两人关系好,更重要的就是夏侯渊,是曹操在汉中和长安的一道屏障,只要有夏侯渊在长安和汉中坐镇,那么曹操便可高枕无忧。

夏侯渊镇守长安的这段期间,战绩可谓彪炳,刘雄、马超、韩遂、宋建、河西诸羌,陇右豪强,无以不败在他手中。曹操褒奖他,夏侯渊就像是一只猛虎,横行陇右所向无敌。所以夏侯渊的地位超越了五子良将,堪称是曹操西北的定海神针。

而当时蜀汉和曹魏,在实力上和战斗力上都是不对等的,可以说刘备是孤注一掷,而曹操是绰绰有余,可忽然曹操战绩彪炳的猛虎被当场阵斩,定海神针倒塌。

蜀汉可以说是在逆势的时候,忽然翻盘,这不得不让曹操震惊,同时无论夏侯渊如此勇猛,都给黄忠一刀解决了,对以夏侯渊为偶像的汉中曹军,无论是心理和士气上,打击非常之大。

结果就是曹军虽然有一战之力,但是因为太过震撼,直接选择了退回阳平关,甚至后来曹操亲征,各种的努力挽救依然是无法翻盘,甚至还出现了进退维谷的局面,最终因为说出了那句名言,”鸡肋“,可见夏侯渊对曹军的士气影响力非常深远,最终曹操选择了放弃汉中,也是无奈之举。

第二:从蜀汉角度分析,你会看到本来一直处于下风的刘备,因为黄忠的这一勇悍表现,竟然士气大振,同时也是信心倍增。这也为后方的法正和后方的诸葛亮减轻了压力,同时蜀汉军民上下一心,觉得这次汉中之战必胜。

而这都是黄忠在定军山一战造成的,虽然刘备对于黄忠在定军山的表现,只是略微表扬,但是这正是刘备老谋深算的地方,他是趁热打铁,希望黄忠和蜀汉的将士们,借着这股气势将张郃也收拾了,那么就是更好了。

黄忠定军山一战的大胜,对蜀汉的贡献是远在关羽斩杀颜良之上。他不但是扭转了蜀汉不利的局面,让双方的天平发生偏移,让稳操胜券的曹军忽然急转直下转为劣势。

而且黄忠的胜利,也振奋了军心,打破了刘备长期对抗曹操输多赢少的局面,也减轻了蜀汉阵营的心理压力,这非常的关键,

因为在汉中之战的初期,刘备一直是被夏侯渊压着打,甚至损兵折将,而马超也屡次败在夏侯渊手中,所以夏侯渊就像是一座大山,阻挡在蜀汉君臣面前,如果不是无奈之下,刘备绝不会铤而走险去孤军深入定军山扎营。

后来关羽的举动,也足够证明黄忠对蜀汉军中的刺激有多大,当听到成为了后将军后,关羽作为前将军,甚为不服要和黄忠单挑,看看谁的本领更高,而关羽在当时就以威震华夏著称。

想想关羽作为一个镇守荆州的大将,地位等同于夏侯渊,竟然要亲自和黄忠过两手来证名,可见黄忠当时在蜀汉军中的威望非常高,甚至是直接超越了关羽。

而黄忠这一战的胜利,直接扭转的更是蜀汉对曹魏的作战思路,打破了曹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甚至还因此发动了襄樊之战,虽然襄樊之战以蜀汉失败告终。

但是从蜀汉敢于发动对曹魏的进攻,足以表明刘备一方,已经不惧怕曹操,甚至开始转变思路为,主动的出击。而后来面对曹操,蜀汉的君臣是打得有声有色,甚至让曹操怀疑人生,思考为何刘备脱胎换骨的原因,最终在各种因素的结合下,刘备是越战越勇,而曹操是处处吃瘪,无奈之下,只好撤退,临走的时候甚至找了杨修来出气。可见当时曹军的士气和蜀汉是没得比的。

第三,对三国的影响

定军山作为汉军之战的拐点,刘备最终凭借此战胜利,连克曹操获得了汉中,此时三国鼎立真正形成。拿下汉中的刘备,当时拥有荆州部分,益州,汉中之地,不但有益州一个稳固后方,还有汉中和荆州的两个触角,

其势力范围已经完全可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所以获得了汉中之战胜利不久,刘备就自称汉中王。以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自己回到成都赏赐诸将,并且提拔黄忠为后将军,地位等同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这可说是刘备的人生巅峰时刻。

而且此战过后,曹操调整了新的作战方针,就是“东攻西守”为原则。曹魏放弃进攻易守难攻的汉中好益州,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东线,同时和孙权发生了多次的接触,而定军山的胜利,也刺激了孙权亲征淮南的想法

孙权放弃了稳坐江东的防守思路,而是选择主动出击,也是因为黄忠胜利给予的信心。而后来关羽更是趁机发动了襄樊之战。

想想当时夹在两股势力之间的关羽,是绝不可能随意出动的,他的主动出击,完全就是按照《隆中对》计划来,希望从荆、益两面对曹操发动钳形攻势。

而且但是汉中一代已经取得了大胜,关羽在此时趁这曹魏士气低落,损失惨重在东线扩大战果,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所以关羽前期确实是势如破竹,创造了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神话。

虽然最终襄樊之战是因为孙权的偷袭而失利,但是肯定蜀汉当时的士气是满满的,必胜的信心和高昂的斗志,是三国当时最强。这也是为何刘邦敢于首先在汉中称帝的底气。

想想曹魏要等到曹丕接班才成帝,而孙权更是熬到了晚年,才敢称帝,刘备敢于首先站出来称帝,除了他是汉朝后裔外,更重要的就是他有底气。

所以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造成的震撼有多厉害,

黄忠斩夏侯渊发生剧烈的连锁反应,让曹军西线阵营彻底瓦解,导致汉中争夺战的失利,刘备获得汉中要冲之地,真正意义上三国鼎立,随后引发了孙权攻击曹操,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直接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走向,可以说,黄忠一斩天下惊,引得天下剧变,从一位被人瞧不起的杂牌老将,成为了千古流芳的五虎上将,直接帮助刘备在汉中称帝,足以证明其战绩的震撼力有多么巨大。

标签: 黄忠夏侯渊刘备曹操张郃蜀汉

更多文章

  • 黄忠屡立战功,刘备将他与关张马并列,诸葛亮因何出言劝阻?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黄忠,刘备,关羽,蜀汉,汉朝,诸葛亮,关张马,曹操手下

    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大封群臣,准备升老将黄忠为“后将军”。不料,诸葛亮出言反对:“主公,万万不可呀!”刘备很是疑惑:“黄忠入川以来,屡立战功,有何不可?”诸葛亮解释道:“主公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又让黄忠与他们三人并列同为‘四方将军’,如此安排非常不妥!”

  • 火箭加入“黄忠”争夺战?市场还有更好选择,两位20+球员是首选

    历史解密编辑:拾叁back标签:哈登,湖人,黄忠,火箭队,约翰逊,威廉·费尔顿·比尔·拉塞尔

    今年休赛期火箭队拥有6000万美元薪金空间,所以他们有可能同时引援两位明星级别球员,而联盟中诸多球员对于火箭队的6000万美元也虎视眈眈,在之前报道哈登有意回归休斯顿之后,现在篮网队的记者Erik Slater又曝出,火箭队已经加入了“老黄忠”卡梅隆-约翰逊的争夺战,而且非常具有竞争力。要说火箭队补

  • 民间传说:黄忠出世

    历史解密编辑:中条山上的风标签:黄忠,刘备,刘表,项羽,武艺,五虎,三国,汉朝,民间传说,曹操手下

    黄忠(?-220年8月),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蜀汉五虎上将之一。黄忠雕像提起黄忠,在六十岁前几乎没有什么名气。在投了刘备之后,才开启了开挂的人生。对于这样一个可以和关公战成平手的老兵,说他没有师父可能吗?他不但刀法出众,还有一手百步穿杨的神射之功,光靠自己修炼,怕是不太可能

  • 黄忠在杀掉夏侯渊之后,他才真正弄明白,为何关羽不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黄忠,夏侯渊,关羽,刘备,魏延

    人心是世上最难揣测的东西,关于人心这东西,后人们留下了很多调侃人心险恶的话语。哪怕是在《三国演义》中,也难免会存在着勾心斗角的行径,最典型的自然就是司马懿和曹爽,还有就是魏延杨仪这两个冤家。其实抛开他们不说,早在曹操刘备还在的时候,他们的手下就有些勾心斗角的行为了。关羽一直鄙夷黄忠,于禁一直暗中挤兑

  • 赵子龙的年龄和黄忠相当,关羽为何只骂黄忠老卒而不骂赵子龙?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黄忠,关羽,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有着很多优秀的武将,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五虎上将。这5位在当时都有着万夫莫当之勇。但是其实在这5个人之间也并不是十分和睦。身为武将,自然有着一争高下的想法,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比别人弱。尤其是关羽本身便是极度自负的人。即便当时他是五虎将之首,但是仍然觉得黄忠不配与自己并列,甚至骂黄忠是老

  • 关羽认为,老将黄忠不配成为五虎上将,他心中的人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七号说三国标签:关羽,黄忠,五虎,刘备,魏延,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刘备拿下汉中后,马超、许靖、诸葛亮、关羽等大臣联合上书,请求汉献帝册封刘备为汉中王。成功进位汉中王后,刘备就开始封赏手下的文武大臣,他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魏延为汉中太守。文臣中,官职最高的是许靖,但诸葛亮总理军国重事,权力最大。武将中,

  • 黄忠临死前高喊8字!刘备听后想摔阿斗,赵云听后想回常山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黄忠,刘备,常山,赵云,汉朝,蜀汉,赵子龙,诸葛亮,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涌现出很多的著名人物,像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完全诠释了什么叫做“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年代,战事频频发生,到处都在打仗百姓苦不堪言,刘备当时率领的军队在诸葛亮的指挥下,逐渐壮大起来,结果在这个时候,关羽却跟东吴爆发冲突,因为自信心过于膨胀的缘故,兵败麦城最终被斩杀。刘备听到消息很是愤怒

  • 五虎上将:黄忠单挑关羽,马超单挑张飞,为何无人敢单挑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黄忠,关羽,马超,张飞,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五虎上将,曹操手下

    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五虎之中的四人,两两对战,即黄忠单挑关羽,马超单挑张飞,唯独赵云没有和其他四虎之中的任意一人对战过,这是为何?为何无人敢单挑赵云呢?分析如下,有两个原因。其一,赵云从始至终都没和刘备为敌,而黄忠和马超曾和刘备为敌。赵云,刚

  • 黄忠临死终于看透刘备真面目!留下7个字暗示赵云,可惜赵云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刘备,黄忠,赵子龙,关羽,夏侯渊,曹操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此话用在黄忠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黄忠,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在打酱油,跟了一个没有多大本事的主公,不但自己的才华没能发挥到极致,就连娶妻生子的钱都不是很富足。黄忠在前期是跟随刘表混的,当时刘表给他的官职就是一个小小地中郎将。黄忠的工资是多少呢?其实,在古代发资不跟现在一样,发

  • 黄忠在杀掉夏侯渊之后,才逐渐明白,关羽不喜欢自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黄忠,夏侯渊,关羽,刘备,曹操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 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在三国这样的时期里面,群雄争霸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物。首先就是魏蜀吴三国君主,能在这样的时代里面做到高位之人,都是头脑出名且知人善任。 在他们的领导之下,出现了许多猛将,比如蜀国的五虎上将。 但是按照常理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