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忠这么厉害,为何在刘表帐下不显眼?50岁前的事迹只有80

黄忠这么厉害,为何在刘表帐下不显眼?50岁前的事迹只有80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499 更新时间:2023/12/19 13:07:39

和“五虎上将”的身份相比,黄忠的前期事迹少得可怜,连出生年月也没有。不仅仅是《三国志》,诸如《三国演义》《华阳国志》《汉晋春秋》以及裴注里的野史、稗史、“非常史”,对这位将领的事迹也再无挖掘。

不匹配

在《三国志》里也直到跟了刘备,才大肆笔墨地描述了平定益州与汉中的两段。除此再无过人事宜。那么是不是可以猜测,在我们印象中那位白须老英雄,有可能年龄存疑。去世时(220年)正当年,还没来得及建立更多的基业而英年早逝呢?

一、年龄问题

其实从官职就可以大致推算出来。黄忠在《三国志》中的第一次出场。“初平二年,(公元192年),荆州牧刘表以(黄忠)为中郎将,与从子刘磐共守长沙。”什么叫“中郎将”?这几乎是汉末各诸侯能为手下向朝廷请封的最高官职。

很出名

董卓入京把持朝政,除弟弟董旻被朝廷封为将军外,吕布、牛辅、董越等心腹官职都不过中郎将。曹操迎献帝回许昌夏侯惇为将军,仅曹洪1人被封为中郎将,其余再无高过此官职。张郃之于袁绍,高顺之于吕布,都是本阵营的主力将领。

这种官?

官职也是中郎将。对于偏远地区的诸侯,想要封官职更难。例如:中郎将赵韪扶持刘璋一路控制益州。诸葛亮入蜀之前,一直是军师中郎将。即使夺取赤壁大捷、立下不世功名的周瑜,也讨不到将军的封号。对比一下这些“名将“。

作为刘表帐下,一位不姓刘也不为亲贵的异姓武官,黄忠需要立下多少战功、历经多少曲折,才能在刘表的手下讨得中郎将?陈寿:(黄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这是一个靠战场厮杀积累军功的武人,即使天赋再好,约摸着也要35+吧。

中郎将起始于秦代,更多含义为内卫统领。到了汉代,逐渐演变为介于将军与校尉之间的通用武职,不再受限于范围,相当于现在的准将。东汉末年,为应对黄巾军,朝廷直接册封的最高武官是卢植、皇莆嵩和朱儁3位中郎将。

朝廷封的

是官方唯一指定的中央“剿总”指挥官,名义上可指挥协调全天下勤王部队,为强势续命汉朝、平定黄巾起义立下汗马功劳。其中,卢植生于139年。自出仕以来,文才武功无所不精,靠实绩在庙堂为官,曹丞相是他的铁杆粉丝。

这样一个人,在189年被任命为中郎将,比黄忠快了2、3年,你说黄忠多少岁?

确实老

二、战绩问题

事实上,官职并不决定影响力。魏明帝时,决定施行“罢州郡兵”政策。由于冀州人口最多,又不属荆、雍、凉前线,因此被考虑为先期试点单位。杜恕上书:诚不当复任以兵。当时负责冀州军政大权的叫吕昭,官拜镇北将军。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官居四镇的二品大员,在《三国志》里连立传的资格都没有。后人只能从别人的奏折里找到他的名字,你认为比黄忠如何?黄忠《本传》共计280余字。以跟随刘备为分界线,前半辈子几十年80字,后半辈子10年200字。

只是听说

单以战绩论,从来都是看你是否在主线剧情和历史主舞台。三国的主角是谁?魏蜀吴。主线是什么?探究三国兴亡的根本规律。在主要舞台,起主导作用,做符合规律的事才能当上主角,才会获得更多篇幅,才可以出名。

从公元192年开始,黄忠跟随刘表亲戚刘磐守卫长沙,主要负责东吴方向防务,打的仗肯定不少。如《太史慈传》:”(孙权)以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拒(刘)磐。““孙权统事,以(太史)慈能制磐,委南方之事。”

配合这么多年

约摸着,刘磐能确保长沙17、8年不失,中间黄忠与太史慈的争斗也不会少吧?只是跟了一个“座谈客”的刘表。这些战绩也只能从别人的本传里找出来。刘表最显赫的战绩是什么?黄祖射杀孙坚,直到孙权继位才兵败身死。

比起这段涉及主题主线的战例,以刘磐在长沙被太史慈打得“绝迹、不复为寇”的战绩,真的不值一提。作为副将的黄忠就更没有记述的必要。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跟随曹操之前的五子良将们。张辽跟吕布的时候: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

小看黄祖?

张郃跟袁绍的时候:功多,迁中郎将。徐晃跟杨奉的时候:讨贼有功,拜骑都尉。这记录够精简吧?倘若后来他们没投男一号,估计也就跟颜良、文丑、高顺一样,连一个传也立不了。你说颜良就真不如张辽?高顺就真不如徐晃?不见得嘛。

三、人要出名得跟对人

即使是张飞,《本传》里开始详细描述也是从当阳开始。什么事先主,破吕布、丢徐州、战官渡、走江南,演义里那么多的精彩桥段,在正史里也就一笔带过,共计77个字。这样来看,黄汉升真的不吃亏。

而自跟刘备之后,黄忠就忽然从“默默无闻”的路人甲一跃而成“万人敌”。夺益州时:“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夺汉中时“推锋甚近,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胜渊,大败(夏侯)渊军。”

提高评价之战

你看看措辞。什么振天、动谷、勇毅、先陷,这哪里是陈寿的笔锋啊?活脱脱一副“演义”文笔,生怕形容词用得不够。同样是拔城掠地,和前边用“讨、多、走、领、迁”一个字就能概括一场战争相比,足足用了200余字。

因此,黄忠出名真的该感谢刘备。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攻打益州时,黄忠的官职是裨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少将。就像我们现在很难想象,一位将军阁下会在战场上抱着炸药包去炸碉堡一样。黄忠是也在用生命来回报这份知遇之恩。

我还可以

我们知道,魏晋时期是没有科举的。别说普通老百姓,即使像黄忠这样身怀绝技的寒门将领,也只能以门客、部曲的身份加入世家豪门,以获得阶层的晋升。前半辈子30年,忠心耿耿替刘表看大门。不曾料到主子不中用,只知道守成,被曹操灭了。

谁知道又来了一个汉室宗亲,告诉自己:少将算什么,跟着我干?我们的志向是“星辰大海”——剿灭汉贼、一统天下。原来人生还可以有这般风景、原来王侯将相真的是宁有种乎、原来凭着我的能力也可以干票大的啊?

原来如此,我愿意

士为知己者死,你待我为国士,我必用性命来还。

标签: 黄忠刘表刘备曹操孙权吕布

更多文章

  • 魏延和黄忠同时归降刘备,为何魏延不是蜀汉五虎上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魏延,黄忠,刘备,五虎,蜀汉,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形式被广为流传。对于

  • 关羽和黄忠单挑时英雄相惜,为什么封五虎上将对黄忠在列不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关羽,黄忠,封五虎,相惜,刘备

    现今说到关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关羽因义气为我们熟知,不仅重情重义,在三国时期武力值更是惊人,过五关、斩六将等等事迹,都是人们脍炙人口的桥段。但是我们也知道关羽的性格是三国中最傲慢的第一人。眼中无人是他的致命弱点。关羽和黄忠在战场单挑的时候颇有英雄相惜之感,为什么封五虎上将时关羽

  • 三国奇人:无惧张飞,能战平黄忠,曾追着赵云打,但唯独害怕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张飞,黄忠,赵子龙,马超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里,刘备是主角,其麾下谋士诸葛亮以及关羽、黄忠、马超、张飞、赵云这五虎将都享受着“主角光环”的照顾。与此同时,蜀国五虎将也都具有超一流的武力值水平,能够说仅次于三国第1猛男吕布。三国时期,没有几个人能打平吕布,同时能够与五虎将掰手腕的人也不多。五虎将的水平都处于一个段位,若有武将

  • 关羽和黄忠关系如何,看正史是怎样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夜是灯火不休矣标签:关羽,黄忠,刘备,张飞,魏延,诸葛亮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陈寿的《三国志》里都有这样的记载,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费诗拿着封爵的文书去荆州向关羽传达“委任状”时,关羽得知黄忠和自己级别一样,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虽然罗贯中描写的更详细一点,但关羽对黄忠的态度基本上差不多,也就是“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

  • 关羽对马超和黄忠得到的封赏表示不满,为何认可魏延得到的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关羽,马超,黄忠,魏延

    关羽没有对马超得到的封赏表示过什么不满,实际上,关羽除了对黄忠得到的封赏随嘴说了一句不满的话外,他对蜀汉众人得到的封赏全都沉默不语,包括张飞、赵云、诸葛亮以及他不怎么放在眼里的糜芳、士仁、刘封、孟达等等,并不只是魏延。不是吗?反正《三国志》没写,一律都可以看作沉默不语。关羽对黄忠得到的封赏表现出不满

  • 从正史角度来分析,黄忠斩夏侯渊后,造成了多大的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黄忠,夏侯渊,刘备,曹操,张郃,蜀汉

    老黄忠阵斩夏侯渊,惊了曹操,乐了刘备, 愁了孙权,羡了关羽,此战堪称是三国定鼎的关键一战。凭借此战胜绩,刘备敢在汉中称王,黄忠跻身蜀汉五虎将之列名垂千古,黄忠是中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他的事迹激励数千万有志之士,让人们以黄忠为榜样,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克服重重艰险,晚年迎来

  • 关羽和黄忠都杀不了的此猛将,为何被关兴轻松斩杀?答案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关羽,黄忠,潘璋,刘备,关兴,张辽,猛将,三国,汉朝

    关羽和黄忠都杀不了的此猛将,为何被关兴轻松诛杀?答案并不简单!名将杀手在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算是武将中的战力天花板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无论放在任何一方,都足以吊打众人。而演义中的东吴众将,一直是被众人奚落的对象,强如太史慈、甘宁,仍然不是张辽的对手,而张辽的武力,是远远不如五虎上将

  • 黄忠临终说出遗言,赵云听后长叹不止,刘备摇头想再摔一次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黄忠,刘备,关羽,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太史慈,曹操手下

    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相比较关羽、张飞、马超、赵云来说,存在感似乎低了些,但这并不能说他不够猛。由于在后人进行的实力排行榜上,黄忠挤不进前五,自然受到的关注也就少了。黄忠出名很晚,放现在来说,那就是大器晚成,这点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颇为类似,不过作为武将,年轻就是资本,黄忠能在武将如云的乱世,

  • 魏延和黄忠一同归降刘备,为什么是黄忠不是魏延位列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延,黄忠,刘备

    三国演义中,魏延和黄忠加入刘备的时间都不算是特别早,都是在关羽攻打长沙时,才投降的刘备,而且当时黄忠是城池被破后,被迫投降,而魏延却是主动投降刘备的。那么为何在刘备大赏群臣的时候,选择让黄忠作为五虎上将而不是魏延呢?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武力、战功在三国演义中,评判一个将领的优劣除了他的战功

  • 关羽张飞马超各有弱点,五虎上将中最难对付的,是黄忠还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五虎上将

    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个人之中,关羽、张飞、马超三人都有弱点,人只要有弱点,就容易对付,其中关羽的弱点是自傲,目中无人,张飞的弱点是脾气暴躁,爱喝酒,马超的弱点是生性多疑,容易中离间计。因此,关羽、张飞、马超三人虽然武功高强,但是他们各自都有弱点,只要针对此三人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