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庞统死前对刘备说:你被诸葛亮骗了,蜀汉败亡便开始于此

三国中,庞统死前对刘备说:你被诸葛亮骗了,蜀汉败亡便开始于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典以珊说美食 访问量:497 更新时间:2024/2/8 19:44:40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三国演义》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手握名将关羽张飞,又有诸葛孔明、庞统等大才,可谓是群英荟萃。可是,这样的优势却依然没能让刘备一统三国。更甚至,在建立蜀汉之后,短短六七年的时间,蜀汉这颗闪闪夺目的新星便开始黯淡了下来。

对于此事,很多人将蜀汉落寞的原因归结于关羽之死。其实不然,蜀汉的败亡早在庞统死的时候就注定了。临死之前,庞统曾对刘备说:“你被诸葛亮给骗了”,而从这句话分析,蜀汉的败亡似乎就注定了。为何会这么说呢?今天咱们就来看一下。诸葛亮出山、刘备建立势力班子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转折点是在三顾茅庐时期,他请来了诸葛亮,并在隆重获得了未来的发展蓝图:“以荆州为跳板,向巴蜀一带发展”。后来,有了诸葛亮的帮助,刘备在赤壁之战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从此他的人生走向了正轨,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后来,又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刘备占据了巴蜀一带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和曹魏、东吴相抗衡的政治集团。

可是,随着关羽在荆州被杀,对当时的蜀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在盛怒之下,刘备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违背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政策。结果,在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而归,几十年的家底被烧得一干二净。自此,蜀汉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衰败期,而刘备只能在白帝城遗憾托孤。此后,虽然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蜀汉一度走向了富强,但依然没能兴复汉室。对此,很多人说,要是关羽不死,蜀汉的势力可能会更强,像刘邦一样逐鹿中原也不是不可能。其实,如果你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有一定的了解,就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蜀汉的灭亡,其实在庞统去世前,就已经凸显出来了”。你被诸葛亮给骗了话说,在赤壁之战后,庞统便前来投靠刘备。小说中是这么写的,庞统虽然手里有诸葛亮的推荐信,但是他却没有用。因此,有那么一段时间被埋没了。

后来,因为张飞的发现,庞统才从一个小县令,成为了刘备的帐下军师。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所以庞统一直感觉被诸葛亮压着,想要找一个机会崛起。不久之后,这机会终于来了。汉中之战爆发后,在《三国演义》中,庞统为了夺取汉中,可谓是拼尽了全力,但他却没能如愿。因为在诸葛亮看来,庞统这么做属于冒进,所以他便对刘备说:“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诸葛亮可是刘备最信任的一个人,因此,他自然需要考虑诸葛亮的谏言。可是,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庞统觉得诸葛亮有些小瞧自己,逆反心理越来越重。于是,他便对着刘备说道:“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惑主公之心。”简单来说,庞统说诸葛亮是在蛊惑刘备,不希望他建立更大的事业。

或许刘备也认为诸葛亮过于小心了,所以他便答应了庞统。在此情况下,庞统自然很高兴,也想通过战功压诸葛亮一头。结果,因为“怒而兴兵”,在汉中一战中,庞统便陨落了。对于蜀汉来说,庞统的战死可谓是沉重的打击,而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蜀汉存在的弊病,尤其是“最高领导人”刘备。刘备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个“蜀汉集团”而言,其实刘备不需要有太大的才能,因为他的手下良将、谋士如云,只要他能够从中调和便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奈何,刘备缺少的就是这种“调和”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老板真正的作用并不是“做业务”,而是平衡内部力量,将散乱的“线条”拧成“一股绳”,这样才会更有力量。退一步而言,即使拧不成一股绳,最起码也不要互相猜忌,互相拆台。回首刘备集团,最鼎盛时期,庞统、诸葛亮皆是他的“军师中郎将”,而庞统则略逊诸葛亮一筹。

庞统为人自傲,自然不愿如此,所以他想极力建功立业,超越诸葛亮。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庞统、诸葛亮的矛盾已经出现了,用一句话来说便是一山不动二虎。反观刘备,在庞统与诸葛亮出现矛盾的时候,他不但没有调和、修补,反而还让矛盾肆意放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庞统在汉中之战去世了,蜀汉失去了一位“以一敌万”的军师,可谓是损失惨重,这便是刘备的弊病。在《三国志》中,庞统被鲁肃称之为:“不是百里之才,而是千里之统帅”,诸葛亮更像是汉之萧何,而不是韩信,这样的文武搭配堪称天衣无缝。可以说,原本刘备有一手好牌,最后却被他给打烂了。或许在诸葛亮、庞统出现矛盾的时候,而刘备没有能力调和,此时蜀汉的命运就已经埋下了。当然,刘备失去庞统,还埋下了一个弊病。话说,在建安十六年,庞统跟随刘备前往益州,并且在十七年拿下了涪城。

因为一路取得的胜利,让刘备飘飘欲然,在军中大办酒宴。大家欢庆之余,刘备骄傲地问庞统:“今日之宴可还算快乐?”庞统直接指责到:“将伐他国当做快乐,此举非仁者之兵,”刘备听完面色铁青,便勃然大怒,将庞统赶出军营。酒醒后,刘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马找到庞统劝说,并将他请回。从这点来看,庞统有着冷静的军事头脑,而刘备在军事上有很多的弊病。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人不敢指出来,甚至包括诸葛亮,但庞统却敢于这么做。刘备在巴蜀前期的战争,为何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与庞统时不时的劝谏有很大的关系,正如唐太宗与魏征一般。可是,庞统去世后,却无人是刘备的“镜子”了(没人敢劝谏)。因此,在关羽去世、刘备讨伐东吴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出来阻拦刘备。如此,才有了后来的夷陵之败,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凄凉。

在很多人眼中,蜀汉的转折点是关羽之死,其实严格来说,蜀汉从巅峰向低谷衰败是在庞统死后,庞统的一番话更是预见性地诠释了蜀汉的灭亡。而蜀汉之所以会走向灭亡,与领导者刘备的性格息息相关,手握诸葛孔明和凤雏先生,却没有调和好二人的矛盾,这边是刘备最大的不足之处。话说,如果刘备能有朱元璋那样的才能(将李善长、刘伯温玩弄于股掌之间),蜀汉兴复汉室则指日可待。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不三顾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刘备,刘表,曹操,徐庶,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三顾庞统

    刘备在襄阳西南的南漳县水镜庄遇见司马徽,司马徽向他推荐了“卧龙凤雏”两位青年才俊。(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襄阳记》)于是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了山。那为什么刘备宁愿跑三趟去请诸葛亮,却连试都不试一趟去请庞统呢?因为他很清楚,此时的庞统是他请不到,也不大敢请的男人!刘备有能力全面了解卧龙凤雏在

  • “凤雏”庞统为何轻易殒命落凤坡?看看他投奔刘备后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备,庞统,凤雏,诸葛亮,周瑜,孙权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中国的四大名著在文坛上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受千万读者追捧。读三国者皆知“卧龙”和“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这句话,可多数人只知“卧龙”是诸葛亮,不知“凤雏”是庞统。皆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知其草船借箭、空城计、围魏救赵的才华谋略,东吴的大都督周瑜也发

  • 法正、庞统和诸葛亮有本质区别:他们若在,能否帮刘备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庞统,诸葛亮,刘备,法正,曹操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宋朝诗人陆游《书愤五首》中的名句,但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显然不这么看,他进取西川和争夺汉中,带的参谋长分别是庞统庞士元和法正法孝直。曹操在汉中失利后,对法正的军事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法正帮刘备以益州为根据地夺取了汉中,而益州

  • 刘备入川带庞统,而不是诸葛亮的四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刘备,庞统,周瑜,孙权,汉朝,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刘备待诸葛亮比庞统更亲近,但入蜀时刘备带上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一、庞统表现出更强烈的取蜀意愿益州别驾张松劝刘璋,请刘备入蜀抵抗张鲁。于是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带四千人马来荆州请刘备,法正悄悄告诉刘备这是吞并益州的机会。(《三国志·法正传》)刘备尚在犹豫,担心因此而失信义于天

  • 庞统临终前劝说刘备:“主公被孔明所惑矣”,这话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网综娱乐标签:庞统,刘备,曹操,蜀汉,三国,诸葛亮,五虎上将,孔明(艺人)

    简介《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他的继任者刘禅写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都提到了“兴汉还都”的忠告。同时,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表达了忠心报国的决心。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出师表》。本文既不诉诸华丽挑衅的辞藻,也不引用陈旧典故。真挚而感人。这篇课文后来被选入了九年级的语文课本。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懂这段文

  • 落凤坡中箭的如果是诸葛亮,庞统能不能打败司马懿,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绿野萍踪标签:庞统,蜀汉,汉朝,诸葛亮,司马懿,落凤坡,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说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是治世良才,仅次于管仲、萧何,但统兵打仗却不是诸葛亮所擅长的。说到庞统,仅军事才能而言,似乎要高于诸葛亮,陈寿认为,庞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庞统的军事才干,与曹操第

  • 庞统原来是东吴的卧底,刘备和诸葛亮,只是看破没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争霸可谓是群雄逐鹿,英雄辈出,除了赵云黄忠等武艺高强的大将军之外,效力于君主的谋士也在三国时期大放异彩,诸葛亮作为第一谋士在刘备身死之后力挽狂澜更是令人钦佩。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的知名度虽然不如他,但是庞统的存在也决定了三国时一段时间的走势,他被孔明称之为“百里之才”,他也帮助

  • 从刘备免庞统的官,看庞统的性格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刘备,庞统,孙权,周瑜,三国,蜀汉,汉朝,诸葛亮

    庞统才不在诸葛亮之下,然而他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无法与诸葛亮比肩,他的死正是这种性格的必然。摆烂被免先主领荆州(借到南郡),(庞)统以从事守(代理)耒阳令,在县不治,(被)免官。--《三国志·庞统传》周瑜死后,庞统继续在新任南郡太守程普手下做功曹。刘备借到南郡后,因庞统与江东本地集团结交,孙权不敢用

  • 庞统临死前,看清刘备真面目!宴席上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没懂

    历史解密编辑:温知乎标签:庞统,刘备,魏延,孙权,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前言三国时期英年早逝、最令人惋惜的人物,一定会有很多人最先想到命丧“落凤坡”的蜀汉谋士——庞统。的确,与“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谋士之一,而他在事业上升期英年早逝,令后人叹息不已。尤其是在后来的历史中,蜀汉政权因为缺少独镇一方的人才,而导致复汉大业功亏一篑时,更是

  •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透刘备假仁假义嘴脸,悄悄提醒孔明要小心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备,庞统,诸葛亮,魏延,黄忠,刘禅

    刘备凭着一己之力,最终开拓疆土,成就一方霸业。虽如此,但是刘备这辈子仍然有好几件事情做得并不是那么漂亮。众所周知,刘备对外宣称一直以“仁义之君”自居。而且他所做的事情也似乎都是正道,匡扶汉室,惩奸除恶,这就是刘备的日常。但是呢,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元221年9月刚刚在过完炎热的夏天之后,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