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说荆州不能要,诸葛亮说荆州很重要,因此应该主动放弃荆州?

庞统说荆州不能要,诸葛亮说荆州很重要,因此应该主动放弃荆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闲人观史 访问量:2141 更新时间:2024/2/11 7:33:38

现在人连仔细看文的时间都没有了?《注三国志》:统谓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殆尽,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富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势。这,就是庞统所说的全文。

哪个字在说没用了?他说的是荆州不能当根据地用。在《隆中对》里,也没把荆州当成是根据地,是当作前线基地用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庞统反对。《隆中对》的时间为207年。此时诸葛亮为何主张占据荆州?2个理由:1、“南北东西皆通联”,可以作为进攻出发阵地。2、“非其主不能守”:说的是刘表、刘琦或者刘琮父子。2个条件俱在,所以才说要占荆州。

庞统觉得荆州“残破”是啥时候?211年。比照“通联性”和“守主性”:经过赤壁之战后,荆州“荒殆”。襄阳主子都变成了曹操,江夏亦改姓孙权。2个条件都不成立了,那么庞统得出“不能要”的答案岂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条件缺失有多大的影响?90年代,A跟我说:拿10万块买房,保你成100倍回报。去年,B跟我说:你拿这10万块钱,半个厕所也买不起。所以我应该认为,B比A更高明。因为我去年去买了,真的连一个厕所也买不起?

说实话,黑孔明这段很不专业。稍微举个例子。《出师表》(227年):益州疲弊。《隆中对》(207年):沃野千里。同样出自一个人之口。是不是更能证明武侯也就一个大骗子?

那么1949年,你咋不拿1938年、10年前的《持久战》来追穷寇呢?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以前进的视角看历史,你会觉得很多事情都很矛盾。同理,该不该主动放弃荆州的问题。《隆中对》说:横跨荆益,保其岩阻。(207年)

《蜀书七》: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不东行”(221年)。14年都过去了,连他自己也都反对再对荆州用兵。也是从此之后,相爷一直到死都在做联合孙吴的努力。

绝对不能用游戏思维来衡量真实的政略和军事斗争。首先,把一个空郡交还给孙权,迁走荆州的人口、财货和军队,放在游戏里是点几次鼠标的事情。放在现实中会怎样?合肥之战(213年):曹操迁民造成的后果。

《先主传》:十八年:曹公战濡须。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皆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为了避免边境居民被孙权袭扰,强令他们移居内陆。结果是10几万人渡河,反向往孙权那跑……

汉中之战(217——219年),曹操迁民造成内部叛乱群起,刘备本身就是直接获益者。《胡昭传》:民孙狼杀县主薄。遂附关羽(218年)。《关羽传》:梁、郏、陆皆受羽之印号(219年)。

《曹瞒传》:时南阳苦役,(梁)音反,与关羽联合(219年)。《三辅决录》:时有京兆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备(219年)。《宣帝纪》:颍川者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复还。

和现代人不同,古代老百姓并不喜欢换着房子住。《潜夫论》:民之迁徙,甚于伏法。衣食皆仰于县官,费以亿计。迁汉中之民往南尹、颍川、南阳、邺等地。要么认真迁,造成官府内部巨大的经济消耗。

要么随意迁,造成百姓死伤逃亡。迁民所到之处,只会是地方县郡破产,民生凋敝,四处起势的后果。倘若刘备迁南郡之民,所耗费需要多少,你这是补充实力,还是闲着没事空耗益州的资源呢?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了汉末各割据势力主要由地方豪族的代表构成。基本上,史书里有名有姓的官员,背后都凝聚着一啪啦地方势力。以及在该势力控制下的田土和依附的人口,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推崇刘备的陈登赖在徐州,没有跟刘备走,这打包带人的事情有多难办可见一般。曹操能很快迁走汉中,除了无法长期作战,以撤兵和内乱为代价。还有汉中情况很特殊,是个神权国家,掌握了教主就好办得多。

如果只是带走军队、将领、官吏、银两还有粮草。那么放弃荆州,荆州兵团的战力还剩多少?关羽倾覆时吕蒙是咋整的?——“尽俘其吏人家属,羽军皆散。”刘备主动奉还,能不能把那支部队带回蜀地都还是个问题。

半州人口+半州钱粮,需要付出的代价:一支背井离乡的军队+部分县郡官吏+全境起伏的叛乱+益州沉重的经济负担。2-4=-2。哪来的1+1=2?

正所谓“人贵有根”。倘若没怎么反抗就让人拿了荆州,也就轻易放弃了荆州士人的人脉、乡梓、田园,等于轻而易举地把高层内部的根本利益破坏了。了解一下,刘璋是咋暗弱的?这才几天啊,东州人士组团来投的盛况就忘记了?

荆州只能被夺取,不能主动放弃。为了照顾情绪,恶人只能让孙十万来顶锅。刘备只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来证明荆州确实不能据的时候,荆州才可以放弃。战略必然服从政略。

另,有的人拿刘邦来说事。“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讲主动放弃荆州,可以避开互不关联的战略区错误、以造成集中力量经营关中的态势。事实上还是“此时彼时”的老生常谈。刘邦集团面对的天下大势。

——是“项王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诸侯不平。”中原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包括英布彭越、假齐等诸侯四散。各派势力并不服从名义上的霸王,相互之间也没有联系。

而207年的刘备,需要面对的是“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并统一北方长达10余年的曹操。刘邦可集中兵力定三秦,而无人可援章邯。刘备若要吃掉雍凉,除了关中军队,还有后续源源不断的的冀、兖援军,此举,也太过冒险投机了吧?

标签: 庞统诸葛亮荆州刘备曹操孙权

更多文章

  • 庞统的名气很大,为何刘备见到他时只安排了个小县令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

    曾有人其貌不扬,颜值极低,刘备评价为“一表非俗”;曾有人能力超群,与诸葛媲美,徐庶称赞为“卧龙凤雄,得一而可安天下”;曾有人投奔曹刘孙三家门下,都没当上大官,最后投奔刘备,刘备派他到荆州,从事守耒阳令。他,便是庞统,卓尔不群,足智多谋,是世间不可多得的谋士。名声大噪,可仕途坎坷,连愿意三顾茅庐请诸葛

  • 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却不知司马懿绰号更加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庞统,凤雏,汉朝,诸葛亮,司马懿,三国演义,天文学家

    诸葛亮司马懿谁厉害,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其实却不然,通过《三国演义》,论智慧、论兵法、论谋略,诸葛亮虽然都远胜司马懿一筹,他不仅能用一座无人把守的空城让司马懿退兵三十里,即便是身后也能让“死诸葛”吓倒司马懿的十万雄兵,但是最后诸葛亮却没有斗得过司马懿,致使蜀军六出

  • 庞统对东吴,曹魏都很熟,为何不让他辅佐关羽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庞统,关羽,刘备,荆州,孙权,东吴,曹魏,三国,汉朝,诸葛亮,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非常流行的广告语,叫做“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而刘备将卧龙和凤雏都安排到麾下,结果呢,凤雏首先驾鹤西游,而诸葛亮也没能力挽狂澜,实在是可惜,其实蜀国还是有机会一统天下的,如果当初刘备派庞统协助关羽来守荆州,而让诸葛亮辅佐自己取西川,那么极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场景,说不定在刘备的有

  • 诸葛亮:他才能堪比庞统,刘备重用之,为失荆州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庞统,刘备,孙权,荆州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这是他人生中在曹操手中第一次大获全胜,一时间气焰达到了极致。此时曹操已经是大汉的魏王,刘备不甘落后,在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与曹操平起平坐。刘备称王不久,同年,关羽看曹操大势已去,率先发动襄樊之战,意欲与刘备两路出兵一举灭了曹魏。起初的关羽一路顺风顺水,水淹七军、擒于禁

  • 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蜀汉能一统天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庞统,刘备,蜀汉,孙权,三国,诸葛亮,落凤坡,天文学家,曹操麾下

    事实上,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蜀汉的形势可能会好得多!若是操作得当的话,蜀汉甚至能够问鼎天下,即便不能一统天下,那也至少可以多存续几十年!庞统庞统这个人,其实是非常有才能的,深受各方的器重!庞统最开始是在周瑜手下效命,而且他知道周瑜想趁刘备前往东吴之际,秘密扣押刘备,可见庞统和周

  • 如果张任投降,庞统没死,法正也没病故,刘备能否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庞统,刘备,曹操,法正,关羽,孙权

    既然是如果,那我们不妨按照题主的假设进行一番推演。公元213年,刘备率军围困雒县。张任带兵于金燕桥阻击刘备,战败被擒,因折服于刘备的人格魅力,张任投降。1、以张任对雒县守备力量的熟悉,以及作为蜀中老臣在军中的威望,他的投降会直接导致雒县陷落,不会再出现围城一年的情况,而庞统战死的概率就几乎为零了,所

  • 刘备西取益州,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陪同,而是选择庞统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诸葛亮,庞统,益州,曹操,刘璋,三国,汉朝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刘备拿下荆州之后,就开始图谋益州,这是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战略目的之一。与此同时,益州刘璋因为张鲁和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邀请刘备入川共同抵御自保。这个时候,刘备觉得机会来了,率军入川。那么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陪同,而是选择庞统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认识情况,

  • 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殊不知司马懿绰号更加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庞统,凤雏,魏国

    水镜先生当时在推崇自己的爱徒诸葛亮的时候,也向刘备提携了自己的另一位徒弟庞统,并夸下了海口,他这两个徒弟都十分了得,其实这两个徒弟的本领确实不凡,但名头却更加响亮,一个叫卧龙,一个叫凤雏。从他们的绰号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很高。而他们所展示出的才学绝对对得起人们对他们的这份厚爱,他们在现在都被人

  •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庞统,荆州,刘备,刘表,曹操,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这个问题,得用发展眼光去看待。对于荆州,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位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确实就此发表过各自的看法,不过,两人的看法却大相径庭。其中,在诸葛亮眼里,荆州优势多多,是必须要占据的地方,只有占据这里,方能成就大业。而在庞统看来,荆州这个地方,不仅内部残破,同时外部强敌环伺,总之就是劣势多多,不宜贪恋

  • 三国历史上10大令人惋惜的人才: 庞统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灿烂的世界标签:庞统,刘备,蜀汉,姜维,魏国,诸葛亮,三国演义,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三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勇有谋的人才,有的平步青云、名震当代,而有的却命运多蹩、令人惋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历史上10大令人惋惜的人才,看看都有哪些人才上榜。庞统1、庞统——遗憾指数:10我一直觉得庞统应变的才干要比诸葛亮强,比如在入川以后,刘彰和刘备之间的微妙关系一天一个变化,庞统总能制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