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的名气很大,为何刘备见到他时只安排了个小县令官职?

庞统的名气很大,为何刘备见到他时只安排了个小县令官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399 更新时间:2023/12/26 2:51:05

曾有人其貌不扬,颜值极低,刘备评价为“一表非俗”;

曾有人能力超群,与诸葛媲美,徐庶称赞为“卧龙凤雄,得一而可安天下”;

曾有人投奔曹刘孙三家门下,都没当上大官,最后投奔刘备,刘备派他到荆州,从事守耒阳令。

他,便是庞统,卓尔不群,足智多谋,是世间不可多得的谋士。名声大噪,可仕途坎坷,连愿意三顾茅庐请诸葛先生出师的刘备都不重用他,甚至因其政绩不佳,刘备差点想罢免其官职,最后被鲁肃制止,究竟为何如此。观其生平与当时的环境,得到粗略的见解。

庞统博学聪慧,人品高尚,青年时已名声显赫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为东汉末年庞德公之侄。年少憨厚淳朴,少与人交往。直至二十岁时,庞德公让其拜访当时的名士司马徽。

恰遇司马徽在树上摘桑叶,庞统便在树下与其交谈,两人交谈甚欢,从白天一直到晚上,可见年仅20岁的庞统已经学问渊博,司马徽也对其赞叹不已,评价道“庞德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庞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并称其为南州士子的翘楚。

庞统名声渐显,此后许多名士与其交谈,初露锋芒。其为人也注重伦理道德,十分具有修养,而且他很擅长使用溢美之词来评价他人。虽说庞统其貌不扬,可他却有一张好嘴和一颗通透的心。

抓住人性的光辉,当一个人的善举被赞扬的时候,便会再接再厉这一点,他评价他人的时候都会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为中肯之言,更不畏承认自己的不足。

史书中是这么记载的,在周瑜病逝,庞统前去祭拜之时,东吴的名士陆绩、顾邵、全琮听闻庞统前来,便与他谈论天下名士。庞统说:“首先,陆绩就仅剩搬运的脚力了,而顾邵就只能负重前行了,全琮智力欠佳,但三人都为当代名士,也是很不错的了。”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便问他说:“按你这么说,陆绩才能最高吗?”庞统巧言道:“搬运虽然厉害,但只能负载一人。

但负重前行一日能走三百里,所负载的又岂止一人!”顾邵又问庞统说:“你素来以知人出名,那依你看来,我和你谁才能更高?”庞统再接着说:“若以教化世俗,荐举人物来说,我不及你;但论辅佐帝王的奇谋秘策,我比你好。”

陆绩、顾邵、全琮对庞统中肯得当的夸奖很受用,便从此与庞统交好。古书记载恰可体现出庞统的毒舌但又包容的一面,他对陆绩、顾邵、全琮的评价都是给一巴掌再给把枣吃的类型,让对方委婉地意识到自己不足,又保持双方友好,长此以往名声大振。

刘备麾下人才渐满,此时已分天下

周瑜逝世后,庞统投靠到刘备麾下。此时已分天下,趋于安稳,刘备虽求贤若渴,但其团队文有诸葛亮,武有关张赵云,已无在当初困境时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迫切与执着。

再者,庞统不仅隐藏自己凤雏的名声,而且只拿出了鲁肃的推荐信,未拿出诸葛先生的信,这使得刘备在初见庞统时并未知其名声,仅通过庞统以匿名的形式参加刘备举办的招揽人才考试,并拔得头筹这一优秀成绩来安排县令一职。

在客观原因来说,刘备一开始只让他当一个小县令和庞统的隐瞒有一定的关系,就好像我们求职的时候,简历都是自己获得的奖项,做出来的成绩,让招聘单位一看简历就被吸引。而庞统的这一做法很明显就是吃了亏。

有重用诸葛亮一事为前车之鉴,刘备不敢轻举妄动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便委以重任,这让张飞、关羽心生芥蒂,毕竟他们对诸葛亮都不熟悉,只是刘备执意请诸葛出山,并重用他,让他担任第一个正式官职军师中郎将,后任丞相,位于张飞关羽之上。

而两人和刘备曾举酒结义,留下桃园三结义的佳话,一起同生死,共患难,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虽钢铁男儿不拘小节,但仍对刘备与诸葛的关系有所不满。后来他们每次向刘备告状,刘备都得经过一番调解。这也让刘备在任用庞统时有所顾虑,若贸贸然委以重任,则难以稳定老将的军心。

在有消息称庞统做小县令时不务正业,他速速派张飞去核实,待张飞证实其为虚假消息时,并传来喜讯,庞统短短两天处理好政务,再加上诸葛亮与鲁肃的劝诫,刘备才放心重用庞统。

古书中曾记载,备曰:“今天和我水火不容的是曹操,曹越着急拿下,我就要越悠闲;曹操以暴示人,我就要以仁义取天下;每次与操反着来,事情都可以办成。如今为了小利益而失信于天下,我才不选择这样做”统曰:“权势变幻莫测,不能一味地退缩。不背叛国君夺取天下,而是遵循常理治理国家,符合仁义,又有什么诟病呢。如果今儿不取下,他日将再无机会。”备遂行。

在夺取益州一战中,刘备乃为仁义之士,犹豫不敢取益州。而张飞关羽两人私下洽谈也是尤为困惑,庞统前来解答了他们的疑惑,点出其中的要害,让两人恍然大悟,更佩服庞统。随后向刘备建议,庞统的意见中肯,既对我方有利,又保全刘备的仁义。可见庞统的才智过人,更体现刘备对庞统的信任。

庞统虽足智多谋,才智卓绝,但急躁傲气

其次就是庞统的自身原因,性格急躁,急切的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例如他急切的想让这个世界变好,对好人好事大力的赞扬,古文如此记录到“当今天下大乱,好的风尚又很少,好的人很少而坏的人很多。

我想的就是振兴风俗,扬倡道业。如今评价别有大部分都是夸大之词,但仍有一半是真话,这样可以将美好的道义传颂出去,使有志者自励。”他心怀大志,但又迫切地实现愿望而常常夸大其词去称赞他人。

名声在外显赫,但人气不足。而刘备恰恰是看重实在的人,厌恶夸夸其谈的人。再如在夺取益州战役的胜仗后,刘备在涪城召开庆功宴会。酒席上,庞统见刘备胜战骄傲,不顾刘备的面子,当众顶撞刘备,责备刘备所为并非仁者的兵马该做的。

急性子还体现在他临死前的一战上,雒城相当难攻下来,庞统觉得一直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急躁的他亲自率领军队攻城,并以此鼓舞士气,以便尽快拿下城池,没有想到就在此时,一支箭飞来,葬送了性命,年仅35岁。一时的急躁,毁了英才的一生,可谓让人唏嘘不已。

庞统的名气很大,才华横溢,为何刘备只让他当个小县令呢?归根结底,与庞统自身的急躁性格和刘备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差了天时地利人和,最终落得英年早逝的境地,令众人惋惜。

标签: 庞统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却不知司马懿绰号更加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庞统,凤雏,汉朝,诸葛亮,司马懿,三国演义,天文学家

    诸葛亮司马懿谁厉害,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其实却不然,通过《三国演义》,论智慧、论兵法、论谋略,诸葛亮虽然都远胜司马懿一筹,他不仅能用一座无人把守的空城让司马懿退兵三十里,即便是身后也能让“死诸葛”吓倒司马懿的十万雄兵,但是最后诸葛亮却没有斗得过司马懿,致使蜀军六出

  • 庞统对东吴,曹魏都很熟,为何不让他辅佐关羽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庞统,关羽,刘备,荆州,孙权,东吴,曹魏,三国,汉朝,诸葛亮,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非常流行的广告语,叫做“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而刘备将卧龙和凤雏都安排到麾下,结果呢,凤雏首先驾鹤西游,而诸葛亮也没能力挽狂澜,实在是可惜,其实蜀国还是有机会一统天下的,如果当初刘备派庞统协助关羽来守荆州,而让诸葛亮辅佐自己取西川,那么极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场景,说不定在刘备的有

  • 诸葛亮:他才能堪比庞统,刘备重用之,为失荆州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庞统,刘备,孙权,荆州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这是他人生中在曹操手中第一次大获全胜,一时间气焰达到了极致。此时曹操已经是大汉的魏王,刘备不甘落后,在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与曹操平起平坐。刘备称王不久,同年,关羽看曹操大势已去,率先发动襄樊之战,意欲与刘备两路出兵一举灭了曹魏。起初的关羽一路顺风顺水,水淹七军、擒于禁

  • 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蜀汉能一统天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庞统,刘备,蜀汉,孙权,三国,诸葛亮,落凤坡,天文学家,曹操麾下

    事实上,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蜀汉的形势可能会好得多!若是操作得当的话,蜀汉甚至能够问鼎天下,即便不能一统天下,那也至少可以多存续几十年!庞统庞统这个人,其实是非常有才能的,深受各方的器重!庞统最开始是在周瑜手下效命,而且他知道周瑜想趁刘备前往东吴之际,秘密扣押刘备,可见庞统和周

  • 如果张任投降,庞统没死,法正也没病故,刘备能否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庞统,刘备,曹操,法正,关羽,孙权

    既然是如果,那我们不妨按照题主的假设进行一番推演。公元213年,刘备率军围困雒县。张任带兵于金燕桥阻击刘备,战败被擒,因折服于刘备的人格魅力,张任投降。1、以张任对雒县守备力量的熟悉,以及作为蜀中老臣在军中的威望,他的投降会直接导致雒县陷落,不会再出现围城一年的情况,而庞统战死的概率就几乎为零了,所

  • 刘备西取益州,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陪同,而是选择庞统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诸葛亮,庞统,益州,曹操,刘璋,三国,汉朝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刘备拿下荆州之后,就开始图谋益州,这是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战略目的之一。与此同时,益州刘璋因为张鲁和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邀请刘备入川共同抵御自保。这个时候,刘备觉得机会来了,率军入川。那么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陪同,而是选择庞统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认识情况,

  • 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殊不知司马懿绰号更加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庞统,凤雏,魏国

    水镜先生当时在推崇自己的爱徒诸葛亮的时候,也向刘备提携了自己的另一位徒弟庞统,并夸下了海口,他这两个徒弟都十分了得,其实这两个徒弟的本领确实不凡,但名头却更加响亮,一个叫卧龙,一个叫凤雏。从他们的绰号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很高。而他们所展示出的才学绝对对得起人们对他们的这份厚爱,他们在现在都被人

  •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庞统,荆州,刘备,刘表,曹操,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这个问题,得用发展眼光去看待。对于荆州,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位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确实就此发表过各自的看法,不过,两人的看法却大相径庭。其中,在诸葛亮眼里,荆州优势多多,是必须要占据的地方,只有占据这里,方能成就大业。而在庞统看来,荆州这个地方,不仅内部残破,同时外部强敌环伺,总之就是劣势多多,不宜贪恋

  • 三国历史上10大令人惋惜的人才: 庞统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灿烂的世界标签:庞统,刘备,蜀汉,姜维,魏国,诸葛亮,三国演义,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三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勇有谋的人才,有的平步青云、名震当代,而有的却命运多蹩、令人惋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历史上10大令人惋惜的人才,看看都有哪些人才上榜。庞统1、庞统——遗憾指数:10我一直觉得庞统应变的才干要比诸葛亮强,比如在入川以后,刘彰和刘备之间的微妙关系一天一个变化,庞统总能制定出

  • 庞统生前曾给刘备献出一妙计,刘备不听,导致关羽惨死蜀国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庞统,刘备,关羽,蜀国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基本上都听说过一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得天下。”其中卧龙指的是诸葛亮,而凤雏则指的是庞统,此二人皆有过人才能。刘备正是因为这句话,为了自己的野心,才愿意放下身段三顾茅庐,只为了请出诸葛亮,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在后来的日子里,诸葛亮果然名不虚传,虽然不能保证每一场战役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