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杀死郭淮是绝地反击,而不是轻易杀死的。杀死徐质倒是一击得手了,没有费大的功夫。
姜维杀死郭淮是败中求胜。当时是姜维中计,被郭淮打得大败。姜维仓惶逃跑,郭淮穷追不舍,姜维反杀郭淮的。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大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出阳平关伐魏。
姜维采用夏侯霸的建议,结好羌王。羌王迷当收了姜维的重礼,起兵五万引兵往南安而来。
魏国以司马昭为大都督,徐质为先锋迎战姜维。徐质使用的是开山大斧,连败蜀汉大将廖化和张翼,把蜀兵杀得大败亏输,连退三十余里。
姜维连日不出,派人往铁龙山后运粮。司马昭以为姜维要为长久之计,于是就派徐质带兵五千前去劫粮。结果徐质中了廖化和张翼的埋伏,魏兵大败,徐质只身逃跑。徐质走得人困马乏,又遭遇到姜维的埋伏。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困司马汉蒋奇谋、废曹芳魏家果报》:
正奔走间,前面一枝兵杀到,乃姜维也。质大惊无措,被姜维一枪刺倒坐下马,徐质跌下马,被众军乱刀砍死。质所分一半押粮兵,亦被夏侯霸所擒,尽降其众。
夏侯霸又令蜀兵穿上魏兵的衣甲,打着魏兵旗号,从小路直奔魏寨。魏兵见是本部兵马,就开门放入。蜀兵就在魏兵大寨中厮杀起来。
司马昭惊慌失措,急忙后退,姜维又带兵杀到。司马昭见四下无路可走,就勒兵据守铁龙山。原来铁龙山下只有一条路,四下皆是悬崖峭壁。司马昭慌不择路,跑上了铁龙山。铁龙山上只有一个泉眼,泉水仅够百人饮用。司马昭带有六千多人,被姜维死死堵在铁龙山上。
郭淮知道消息后,就准备带兵到铁龙山营救司马昭。郭淮先派大将陈泰到羌王寨中诈降,引诱羌兵劫寨。羌王中计,带兵前去劫寨,结果大将俄何烧戈兵败自杀;羌王迷当被擒。
郭淮又说服羌王投降。然后让羌王假装带兵增援姜维。姜维不知道羌王已降,放羌王进入寨中,结果羌兵和魏兵一同杀入。姜维大惊,急忙上马而走,蜀兵也被杀得四分五落,各自逃命。
郭淮突袭成功,姜维只身逃走,铁龙山之围遂解。郭淮却对姜维穷追不舍。这就违背了军事常识:
穷寇勿追!
姜维的武功发挥很不稳定,在巨大的压力下,往往能爆发出来惊人的潜能。郭淮对姜维穷追不舍,逼得姜维把武功修为、智慧和箭法同时发挥到了极限。
维手无器械,腰间只有一副弓箭,走得慌忙,箭皆落了,只有空壶。维望山中而走,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看看至近,维虚拽弓弦,连响十余次。郭淮连躲数番,不见箭到,知维无箭,乃挂住钢枪,拈弓搭箭射之。维急闪过,顺手接了,就扣在弓弦上,待郭淮追近,望面门上尽力射去,郭淮应弦落马。
真的是匪夷所思。姜维手无寸铁却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转,反杀了装备齐全的郭淮。看似简单,其实这其中包含着姜维千锤百炼的武功修为和得心应手的箭法,加上兵法的熟练运用。
姜维顺手接过郭淮射来的箭,又一箭射死郭淮。这其中接箭、拈弓搭箭、再反射郭淮,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可以说,这一连贯的动作,稍微有所差池,姜维就被郭淮追上擒杀了。正所谓:差之毫厘,结果就谬之千里。
其中,姜维还运用了兵法《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和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患,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阴,太阳。
意思就是:敌人防备周到,就容易松懈斗志,麻痹轻敌。平时看惯了,往往就不再怀疑。诡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里,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时常的公开往往隐藏着时常的秘密。
姜维明明没有箭了,还要连射十几次,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郭淮自己没有箭了,让郭淮放松了警惕。然后郭淮也就不防备他的暗箭了,才可以一箭射中郭淮。是啊,姜维都没有箭了,箭壶空空如也,还防备什么?
姜维没有箭了,这个不假。但是姜维又用了顺手牵羊之计,得了一支箭。
顺手牵羊:
微事常在所必乘,微利常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意思就是:敌人出现微小的漏洞,我们也要加以利用;出现微小的利益,我们也要力争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的胜利。
姜维顺手牵羊把郭淮的一支箭给接过来了,然后就用这支箭反射回去。结果喜出望外,一箭射死了郭淮。应该是,如果郭淮有所防备,躲过姜维的箭还是有把握的。正是姜维的瞒天过海,连射十多次空箭,使得郭淮明确知道了他没有箭了,就不再防备暗箭。姜维这才一击得手。
《三国演义》中,一些大将打了败仗以后狼狈逃窜的不乏其人。但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能够反杀追击者的只有姜维一例。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姜维接过郭淮射来的箭,然后反射回去,一箭射中郭淮的额头,就这么简单。分分钟,决定了一员大将的生死。其实这简单的动作,需要操作者多少次的演练,才可以做到神乎其技,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差池。
最重要的是: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姜维能够随机应变,熟练灵活运用兵法,就地取材把对手消灭。这种体用双修均达到如此高妙境界的,姜维也实在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统帅级别的大将。
所以我们常说: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所谓的有准备,不就是平时的刻苦努力地学习和锻炼吗?
很多人感叹人生没有机遇,其实就是无病呻吟。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机遇。但是面对机遇,有的人却熟视无睹,造成机遇擦肩而过;有的人则由于缺乏准备而无能为力,只好扼腕叹息。
姜维在一枪把徐质的战马刺死,徐质跌落马下被杀;又一瞬间接住来箭,反射郭淮。这些看似简单易行,发生在瞬间的本领,其实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甚至是无数次的失败才运用的得心应手的。
见贤思齐,我们应该向姜维学习,平时努力奋斗,培养扎实的基本功。时机未到的时候,我们静下心来打基础;时机来临的时候,我们果断出手得胜利!这才是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