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北伐?

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城南太守 访问量:4245 更新时间:2024/2/15 17:37:28

道理很简单,因为姜维是个降将。他从魏国而来,需要有一个融入圈子,获取大伙认可的过程。二十年时间其实不算太久。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姜维的关系被拔高了,仿佛给人一种武侯陨落五丈原,姜维马上就接班的印象。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历史上,姜维降汉后,虽然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不仅封了侯,而且还出任中监军兼征西将军,统领五六千虎步军。

但诸葛亮在去世前,他向刘禅推荐的第一接班人是蒋琬,第二接班人是费祎,姜维根本就排不上号。

姜维当时只是右监军兼辅汉将军,受大将军蒋琬节制。地位不仅远低于蒋琬,甚至还不如同为降将的王平

那个时候的王平是镇北将军兼汉中太守。无论是军事地位,还是实权,都远高于姜维。

之后,姜维一直待在后方。直到刘禅给大将军蒋琬下旨,要求他北伐。蒋琬接诏,移军至汉中,姜维随军行动,才又回到了前线。

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劳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囊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任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畔。

刘禅这段诏书的意思是说:辽东的公孙氏举兵造反,司马懿被曹叡派去镇压去了。现在正是丞相所说的待天下有变,出师北伐的机遇。你怎么能无所作为呢?你现在应该严整治军,总率各军屯扎汉中,并联络东吴,东西夹攻,伺机进击。

蒋琬接诏后,随即率军抵达汉中。

公元238年,姜维被任命为营司马,率领偏军出陇西,落实刘禅的旨意。这姜维的第一次北伐。

公元240年和246年,姜维又两次兵出陇西。

但可能是因为出兵规模太小,所以这两次出兵没有被统计入姜维的11次北伐中。(从这也可以看出姜维早期的地位并不高)

在这两次小规模出兵间隙,曹爽伐蜀,姜维随蒋琬一起增援汉中。这一次行动被后人视为是姜维的第二次北伐。不过说实话,说这就是北伐,有点名不副实。很牵强。

公元246年,蒋琬去世。

而在这之前,老一辈的将领,如吴懿、王平等人亦先后去世,汉军出现了人才断层。急需要姜维这种中生代顶上去。

因而当费祎出任大将军后,姜维被刘禅顺势提拔为卫将军,与费祎一起共录尚书事(相当于宰相),成为蜀汉决策层领导。

此时的姜维勉强算是获得了北伐的主导权。

不过,由于费祎的排名比姜维高,所以姜维仍然要受其节制。而费祎因为又保守,不愿意招惹是非。所以对北伐这件事,他不放在心,亦不支持姜维大举北伐。

也就是说。此时的姜维勉强可以说的获得了出兵北伐的决定权。但因为受费祎节制,所以北伐出兵的规模,他仍然不能做主。

公元247年、249年、250年。由于曹魏先后发生了三件大事。

一是曹魏的凉州羌胡族人造反,主动派人联络蜀汉求援;二是高平陵政变,曹魏高层出现巨大的人事变动,如夏侯霸出逃,投奔蜀汉;三是高平陵政变后遗症显现,负责西线雍凉地区的主将夏侯玄被调回洛阳,导致雍凉大乱。

由于这都是机遇,所以姜维瞅准机会,连续出击了三次。费祎也没有阻拦。他只是限制了姜维的兵力。

这三次北伐,没什么好说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公元250年的那次。

因为这次北伐,姜维在回军途中抓了一个叫郭修的魏将。由于后来费祎就是被这个郭修刺杀的。所以关于费祎之死,一直有人怀疑是姜维暗中指使。

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姜维终于放开手脚,独当一面,不受任何约束。

当年恰好东吴发兵二十万进攻淮南。姜维得知消息后,便也乘机率数万人,出陇西。这是姜维的第六次北伐。也是他人生第一次统兵超过两万。

这次北伐结束后,姜维升获得“督内外军事”的权力。此时的他,虽不是大将军,但实际上已经是大将军了。

而有了权力,姜维再用兵,亦不仅不用再看人脸色。到了后来,就连出兵的理由也不找了。比如第十一次北伐。

之前北伐,他好歹还找个理由,以“天下有变”的名义出兵。而第十一次北伐,“天下没变”,他也要出兵。堪称是硬上。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的姜维遭到了朝野群臣的围攻,不仅奸臣骂他,忠臣也骂他,就连将领们也骂他。他被骂的不得不躲到沓中避难。幸亏是刘禅会做人,庇护姜维,他才没有倒台。

总体来看。北伐是大事,决策权必然是掌握在蜀汉最高层手中的。姜维是个降将,而且又年轻。尽管他很有能力,诸葛亮也很器重他。但降将就是降将。诸葛亮死后,蜀汉不可能直接让姜维这个新人执掌兵权,负责北伐大业。

就算刘禅敢提拔,其它人也会不服。

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姜维所有行动都受其节制。要不要北伐,蒋琬说了算,姜维说了不算。姜维几次出击,幕后主导人都是蒋琬。他只是负责冲锋的将领而已。

费祎时代,蜀汉出现了人才断档的问题,姜维因此才上位。但因为费祎保守,姜维的用兵规模一直受限制。所以直到费祎死后,姜维才得以放开手脚。

但可惜的是,他纵然有心,可以做到“人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人以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以及“士为知己者死”。

但他的能力有限,蜀汉的国力也有限。放开手脚后的姜维,反而不如此前了。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发表不同看法。

标签: 诸葛亮姜维蜀汉费祎蒋琬刘禅

更多文章

  • 一封密信在姜维死后82年现世,世人由此感慨: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司皎洁说动物标签:姜维,钟会,邓艾,刘禅,桓温,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是这样的,姜维的事迹,在姜维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所了解的,就是邓艾偷渡阴平,攻破了绵竹,迫降了后主刘禅。姜维接到后主的敕令,放弃了抵抗,向钟会解甲投戈,得到了钟会的厚待。后来二士争功,钟会构陷邓艾,把邓艾装入囚车,监押返魏都。再然后钟会带着姜维等进入成都,自称益州牧,反叛了魏国。钟会还要给姜维五

  • 蜀汉灭亡,姜维真的是罪魁祸首?正史中到底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姜维,蜀汉,邓艾,钟会,魏国,东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评价不高,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三国志魏帝曹奂却说:“蜀所恃赖,唯维而已”,魏国发动灭蜀之战,也是在得知姜维在蜀汉朝廷被排挤,被

  • 魏延不死蜀汉不亡:他首创的战法成效显著,为何被姜维全盘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魏延,姜维,蜀汉,邓艾,诸葛亮,钟会,三国

    “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邓艾从阴平小路奇兵突袭,给了蜀汉致命一击,也为“三国归晋”创造了条件。《三国演义》这段描述,跟《三国志》的记载差不多,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被很多人忽略了:邓艾之所以能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汉大将军姜维罪无可逭,就是他全盘推翻了魏延的固守战略、

  • 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开始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诸葛亮,姜维,蒋琬,费祎,钟会,刘备

    我这一生从未放弃过——姜维。后三国时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要说最孤独的战士,那肯定就是姜维了,自从那年他遇到了诸葛亮,从此他的人生就彻底发生了改变,诸葛亮死后,他独自守护着诸葛亮的遗愿,从未放弃。姜维是天水郡人,那地方历来都不算是什么富有文明之乡,倒是民风颇为彪悍,经常是羌胡杂处,在这种地方姜维依

  • 常胜将军赵云和诸葛亮,同时败给了姜维,赵云差点有去无回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赵子龙,诸葛亮,姜维,蜀汉

    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一生未尝一败,被称为“常胜将军”,然而,赵云在接诸葛亮命令,攻打天水时,遇到了强敌姜维,姜维武艺高强,令赵云大吃一惊,后来赵云败走,要不是张翼和高翔引兵接应,恐怕赵云就回不去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智谋超人,在派赵云攻打天水时,企图使用调虎离山之计,但是,他做梦也

  • 刘禅投降昔日旧臣大多得以善终,为何姜维却被灭门?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姜维,蜀汉,钟会,邓艾,曹魏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文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人率部兵分三路攻打蜀汉,蜀汉大将姜维见曹魏大军强势来袭,知晓到此战蜀汉胜算不大,便做出决定,率蜀汉大

  • 姜维北伐中原时,为什么打不赢邓艾?姜维真的不如邓艾吗?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曹魏,司马懿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姜维在蜀国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根据陈寿在《

  • 蜀汉末期,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沓中位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蜀汉,曹魏,刘禅,黄皓,诸葛亮,三国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被后主刘禅大将军,执掌蜀汉兵马,继续北伐中原的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

  • 蜀汉统治后期,姜维为何不断发起北伐?他也有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姜维,蜀汉,蒋琬,费祎,诸葛亮,曹魏

    诸葛亮执政期间,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到了蜀汉后期,姜维北伐的次数超过诸葛亮,他先后进行过十一次北伐!那么问题来了,在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基本上延续了诸葛亮的各项政策,但在北伐这件事上采取了保守的态度,只是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袭扰。那么,姜维为何频繁出兵北伐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一

  • 姜维死后82年, 他写给刘禅的密信现世, 东晋朝臣, 诸葛孔明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佬的视野标签:刘禅,姜维,蜀汉,蒋琬,钟会,三国,诸葛亮,诸葛孔明,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诸葛亮去世以后,桓温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的城池。就开始招兵买马,开始西征巴蜀。野心很大,想要一步步吞噬巴蜀政权。后来,桓温的部下偶然间在一个破旧的村落的一个档案室内发现了一封火漆的密信。后来打开一看,竟然是蜀汉大将姜维写给刘禅的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直接了当地洗脱了姜维的罪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誓死效忠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