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封密信在姜维死后82年现世,世人由此感慨: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一封密信在姜维死后82年现世,世人由此感慨: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司皎洁说动物 访问量:4261 更新时间:2023/12/16 2:37:31

是这样的,姜维的事迹,在姜维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所了解的,就是邓艾偷渡阴平,攻破了绵竹,迫降了后主刘禅。姜维接到后主的敕令,放弃了抵抗,向钟会解甲投戈,得到了钟会的厚待。后来二士争功,钟会构陷邓艾,把邓艾装入囚车,监押返魏都。再然后钟会带着姜维等进入成都,自称益州牧,反叛了魏国。钟会还要给姜维五万人马,作为先锋部队与魏国干仗。魏国将士厌战思归,怒不相从,一夫作而万夫兴,军队哗变,杀死钟会及姜维。陈寿的《三国志姜维传》就是如实地记录了这一过程。至于姜维在里面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一概无知。所以,陈寿对姜维的评价并不高,只是说他“粗有文武,志立功名”,后来“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负责撰写《晋纪》自晋宣帝至晋愍帝前后五十三年历史的史官干宝,还批评姜维,说他爱惜性命,不肯在国亡主辱的情况下殉难,原话是这样说的:“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

但是,在姜维死后82年,即公元347年,东晋权臣桓温西征巴蜀,歼灭了割据当地的成汉政权。史家孙盛当时在桓温军中,随军进入成都,在成都宫殿中整理档案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当年姜维写给刘禅的亲笔信。信中这样写:“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陛下(指被俘的后主刘禅)您暂且忍耐数日委屈,我有办法使国家死而复生,局势由暗转明。那么,姜维所说的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联系钟会先害死了灭蜀大功臣邓艾,然后又举旗与曹魏叫板,最后钟会与姜维双双战死的史实,人们很容易就推断出:姜维之所以投降钟会,就是要策反钟会,让钟会与自己一同奉刘禅为主,兴复汉室,恢复巴蜀。姜维写这封信的时候,计划应该已经成功了一部分,所以才会有“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的豪情和自信。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蜀汉已亡,人心不复,最终功亏一篑。桓温看到这封信后,因此感叹无限地说:“武侯可瞑目矣!”意思是诸葛亮没有看错人,姜维的确是个可以托负江山社稷的大英雄、大忠臣。

孙盛后来著作《晋阳秋》,就明确指出了“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的史实。这之后,习凿齿撰《汉晋春秋》也称:“(钟)会阴怀异图,(姜)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常璩著《华阳国志》、也记“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后人观这些史书,无不称赞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姜维真的是罪魁祸首?正史中到底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姜维,蜀汉,邓艾,钟会,魏国,东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评价不高,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三国志魏帝曹奂却说:“蜀所恃赖,唯维而已”,魏国发动灭蜀之战,也是在得知姜维在蜀汉朝廷被排挤,被

  • 魏延不死蜀汉不亡:他首创的战法成效显著,为何被姜维全盘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魏延,姜维,蜀汉,邓艾,诸葛亮,钟会,三国

    “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邓艾从阴平小路奇兵突袭,给了蜀汉致命一击,也为“三国归晋”创造了条件。《三国演义》这段描述,跟《三国志》的记载差不多,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被很多人忽略了:邓艾之所以能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汉大将军姜维罪无可逭,就是他全盘推翻了魏延的固守战略、

  • 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开始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诸葛亮,姜维,蒋琬,费祎,钟会,刘备

    我这一生从未放弃过——姜维。后三国时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要说最孤独的战士,那肯定就是姜维了,自从那年他遇到了诸葛亮,从此他的人生就彻底发生了改变,诸葛亮死后,他独自守护着诸葛亮的遗愿,从未放弃。姜维是天水郡人,那地方历来都不算是什么富有文明之乡,倒是民风颇为彪悍,经常是羌胡杂处,在这种地方姜维依

  • 常胜将军赵云和诸葛亮,同时败给了姜维,赵云差点有去无回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赵子龙,诸葛亮,姜维,蜀汉

    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一生未尝一败,被称为“常胜将军”,然而,赵云在接诸葛亮命令,攻打天水时,遇到了强敌姜维,姜维武艺高强,令赵云大吃一惊,后来赵云败走,要不是张翼和高翔引兵接应,恐怕赵云就回不去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智谋超人,在派赵云攻打天水时,企图使用调虎离山之计,但是,他做梦也

  • 刘禅投降昔日旧臣大多得以善终,为何姜维却被灭门?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姜维,蜀汉,钟会,邓艾,曹魏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文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人率部兵分三路攻打蜀汉,蜀汉大将姜维见曹魏大军强势来袭,知晓到此战蜀汉胜算不大,便做出决定,率蜀汉大

  • 姜维北伐中原时,为什么打不赢邓艾?姜维真的不如邓艾吗?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曹魏,司马懿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姜维在蜀国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根据陈寿在《

  • 蜀汉末期,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沓中位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蜀汉,曹魏,刘禅,黄皓,诸葛亮,三国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被后主刘禅大将军,执掌蜀汉兵马,继续北伐中原的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

  • 蜀汉统治后期,姜维为何不断发起北伐?他也有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姜维,蜀汉,蒋琬,费祎,诸葛亮,曹魏

    诸葛亮执政期间,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到了蜀汉后期,姜维北伐的次数超过诸葛亮,他先后进行过十一次北伐!那么问题来了,在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基本上延续了诸葛亮的各项政策,但在北伐这件事上采取了保守的态度,只是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袭扰。那么,姜维为何频繁出兵北伐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一

  • 姜维死后82年, 他写给刘禅的密信现世, 东晋朝臣, 诸葛孔明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佬的视野标签:刘禅,姜维,蜀汉,蒋琬,钟会,三国,诸葛亮,诸葛孔明,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诸葛亮去世以后,桓温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的城池。就开始招兵买马,开始西征巴蜀。野心很大,想要一步步吞噬巴蜀政权。后来,桓温的部下偶然间在一个破旧的村落的一个档案室内发现了一封火漆的密信。后来打开一看,竟然是蜀汉大将姜维写给刘禅的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直接了当地洗脱了姜维的罪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誓死效忠蜀国

  • 姜维当年是无奈投降诸葛亮, 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张丹锋数码知识标签:姜维,诸葛亮,蜀汉,曹魏,太守,蒋琬

    (图说三国·蜀汉王朝·武将篇·第36期 文/东方夜未眠 图/东方夜未眠 )姜维,是天水郡冀县人,姜氏在此地亦是大族,他也在地方官府混了一个吏员的身份:上计掾。其父亲姜冏,就担任过天水郡的功曹,不过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父亲姜冏的死,让年轻的姜维获得当官的资格,赐官为中郎,相当于